观点速递 | 人民币国际化:练好“内功”前不宜过快人为推动
本文原文由IMI学术委员、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卫东撰写。他在文中指出,应理性看待人民币国际化的成就与挑战,人民币国际化应始终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体发展为宗旨,避免使人民币成为套利货币,防范形成人民币境内外“空转”通道。要审慎处理好人民币国际化与各项金融改革的关系,在练好“内功”前不宜过快人为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应加强基础性建设,保有底线思维,在培育发展动力的同时,增强风险管控能力,防范金融冲击。
作者首先介绍了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争论与现实,并提出2015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出现波折,表明上述争论之中的一些担忧成为现实,这也为我们思考新时期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重审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一些重要依据。
作者提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权衡利弊,明确目标导向;一是要“稳健的国际化”,二是要立足服务实体经济,三是要审慎把握节奏,四是要承载有限的使命。
要客观评估新时期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一是中国经济存在转型压力,会影响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二是经济全球化面临困局,中国企业尚未获取全球价值链主导权,贸易项下人民币国际化驱动力减弱;三是国内金融体系成熟度尚有欠缺,制约人民币金融计价交易职能;四是汇率贬值预期上升,人民币国际持有与使用意愿下降;五是资本外流压力存在,宏观金融风险管理难度增大;六是市场预期牵引主要货币短期内相对地位调整。
最后,作者提出新时期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几点策略,包括分步推进人民币国际货币功能的实现;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我国对外更紧密的双边合作中,构建人民币“国际大循环”通道;加强宏观金融风险管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底线等。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出任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括埃德蒙、陈云贤、汉克、李若谷、李扬、马德伦、任志刚、苏宁、王兆星、吴清、夏斌、亚辛·安瓦尔等12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或政策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47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IMI所长、联席所长、执行所长分别为张杰、曹彤、贲圣林,向松祚、涂永红、宋科任副所长。
自2012年起,研究所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重点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形成“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定期举办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燕山论坛、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主要学术产品包括IMI大金融书系、《国际货币评论》(中文月刊&英文季刊)、《IMI研究动态》(周刊)、《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日刊)等。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