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荐读】刘珺:量子纠缠、产业迭代与投资观再造
观点速递
本文作者是IMI学术委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珺。
从“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升空开始说起,作者由此及彼,纵横捭阖,把量子纠缠概念进一步延伸并泛化,将产业革命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关联用新理论予以描述,从量子科学的视角观察产业、观察经济。
刘珺提出在一个普遍纠缠的环境中,垂直与水平的界线早已被打破,投资者类别的标志也趋于淡化,以系统的观念进行跨行业整合的矩阵式并购成为新常态。
作者以独特视角阐释了量子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有相通之处,特别是佛与道。而迭代亦与轮回与循环的中国智慧吻合,延展到投资,刘珺认为“道术器融会贯通,方能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中文全文如下:
量子纠缠、产业迭代与投资观再造
刘珺
在一个普遍纠缠的环境中,垂直与水平的界线早已被打破,投资者类别的标志也趋于淡化,以系统的观念进行跨行业整合的矩阵式并购成为新常态。
“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升空,小而言之是信息通讯领域的关键突破,中而言之是物理学超越“定域性原理”(locality)的重要实践,大而言之是人类认识宇宙认识自然的革命性进步,其意义自不必言。从更小处着眼,在科普方面诸多远离日常生活的量子物理学名词和概念瞬间“热”了起来,“赛先生”传道有了新内容,比如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等。
量子纠缠被冠之以“21世纪待解科学谜团”之一,简言之指有共同来源的微观粒子不管被分开多远,一个粒子被扰动,另一个粒子会予以反应,即物质虽远隔万里却相互作用。这种“幽灵般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in a distance)现象重新定义了时空关系,重塑了物质与意识,上帝仿佛开始掷骰子了(爱因斯坦认为“上帝不会掷骰子”)。
科学永无止境,终场亦是新的开幕,更何况量子纠缠的研究截至目前尚无定论,相关实验也未给出充分且必要的证明,但只要让量子纠缠现象的可能性存在,只要让宇宙探源的梦想火花不灭,即便仅仅使量子学的名词得到普及,那么所有的付出都值得鼓与呼。同时,量子科学与新经济息息相关,其理论与实践可以说是信息通讯、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子午罗盘。由此及彼,把量子纠缠概念进一步延伸并泛化,产业革命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关联就有可能用新理论予以描述,那么如何从量子科学的视角观察产业、观察经济?
‘这次不一样’ 的产业革命
至今为止,形成共识的工业革命有三次,定语“工业”并非实指,而是具有一般指代意义的泛称,不仅局限于所谓第二产业的工业,而“革命”则必须是广义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质的跃升。前两次工业革命的主驱动力源自大口径的工业,同时深刻地影响甚至重构农业和服务业,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引擎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等很难仅追溯其纯工业渊源,科技本身进一步跨界交叉相互渗透,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前两次也难以望其项背。
进入新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讨论开始预热,现在更是观点纷呈言之凿凿,其荦荦大端者如达沃斯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希望和危险》。尽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工具箱似乎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数字技术为主,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内涵、运用方式、传播速度、覆盖广度、渗透深度已然不可同日而语,更为重要的是科技对生产力的影响力是全方位的,并引发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深刻变革。借用莱恩哈特和罗格夫关于“八百年金融危机史”的标题性论断,“这次不一样”,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产业革命(“产业”替换“工业”以更准确地定义),表现出颠覆性的不一样的变化。
消失的产业边界。第一次产业革命以降,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化,最显著的例证是推动农业质变的技术几乎不是源于农业自身,农药的化学,种子的生物学,规模农业的机械制造,生态农业的循环生态学,还有基因工程等。第四次产业革命更是全面实践技术与技术的融合,科学与科学的融合,从而使产业与产业加速融合。传统产业分类和行业目录逐渐失去相关性和参考价值,新范式、新模式与之前的新产品一样层出不穷,而这种“新”完全有可能是全新。量子纠缠所揭示的基本粒子之间的叠加与干涉仿佛映射到经济中,产业之间的互相渗透,技术之间的互相作用,使得产业边界几近消失,技术壁垒几近隐形,已无传统意义上严格定义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分野不再泾渭明晰,而新业态不断地从旧肌体或新土壤中裂变出来,或者生长壮大,或者被淘汰出局,但贯穿其中的是变化,不间断的变化。是故,产业研究的方法和工具也不能基于分类,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成为规范。
颠覆性的产业迭代创新。迭代(iterative algorithm)简言之就是循环执行、重复反馈地逼近结果的运算方法。与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相结合,迭代法可以处理海量数据、多向度变量、非线性结构等极度复杂问题,并且高精确度地求解答案。与直接法一次性解决线性问题相比,迭代法的辗转与反复之于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恰是“对症下药”。把计算机科学的迭代移植到经济与产业中,其意义在于关联性、系统性和动态性。产业迭代将一个一个的点组成产业链,进而形成面,再形成立体的系统,产业系统在动态中演进,在动态中完善,并且在动态中完成“破”与“立”。原来的产业是垂直向度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而进入新产业革命时期转化为产业网络、供应网络、价值网络,是全新作用机制之下的产业系统、供应系统和价值系统,一切皆互联(internet of things)。因此,传统的价值链理论必须与系统论有机结合,以多向度迭代的方法予以发展,体现量子理论的普遍联系和时空互动。当然,产业迭代的应然之义是创新驱动的渐进式推进,或许前三次产业革命确实如此,但第四次产业革命的迭代创新与颠覆性创新无异,虽然科技上有继承、方法上有延续,但多向度重新组合交叉影响后的产品交付与体验呈现都是“创造性的破坏”(熊彼特语),产业演进步入全新时空环境。
产业流态与柔性加速度。提及产业,直觉反应是产品化的固体形态,即使是虚拟经济的服务业,其载体也是可触摸、可感知的,比如金融服务中的物理介质纸币、信用卡片、票据凭证等。但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实现产业固态向产业流态的转化,柔性力量和软实力取代刚性力量和硬实力成为竞争力的内核。以德国工业4.0为例,在这个传统观念最为固化的领域,其产业升级的方向是信息化和智能化(中国制造2025的“两化融合”也是类似规划,只是发展阶段尚属初级),是物联网、智能制造和智慧工厂。制造业的生产线升级为光束交织而成的可动态变形的柔性结构,所生产的最终产品适应性、灵活性、专有性、人性化兼具,其效用函数包含的不只是使用价值,还有情感关怀等,产品价值更加立体化,更具有感知性了。
既然产业流动起来了,那么产业发展的速度自然由算术级变为指数级,产业生命周期愈来愈短,产业推陈出新愈来愈快。如此加速度不仅体现在企业优胜劣汰上,在行业存亡和产业竞争中也属常态,传呼机行业消失了,台式计算机行业在挣扎中,甚至金融业也在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的挑战下开始转型。到底会出现什么新业态难以预测,其生命力和生命周期也不得而知,但趋势是产业革新加速,产业越来越智慧化。
生产思想和思想生产。量子纠缠揭示万物皆有默契,物质和意识是一性的,不存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本身就是物质的一个根本特性,意识也是一种生产活动。以此关联新兴产业,特别是人工智能,那么在第四次产业革命的版图上,意识和思想就能够被生产出来,不仅是所谓的点子和智识可以产品化,更为抽象的人类的思考活动也可以产品化,于是有了AlphaGo,有了会“思考”的机器。
生产思想属于什么产业呢?显然,这里的生产活动是一个多维系统,是产业协作和技术融合的结晶,思想不仅被生产,而且思想也在进行生产活动,比如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技术,其生产的产品满足不同需求,惠及不同领域。在网络时代,生产和消费高度重合,难以给出二者的分界,边生产边消费,既生产又消费,甚至先消费后生产,gig economy(零工经济)、on-demand economy(按需经济)、access economy(使用经济)、platform economy(平台经济)等使得生产和消费成了一个交互的流程和流动的系统,将人的经济社会活动置于更广袤的“宇宙”之中。
‘企业’的性质
1937年经济学泰斗科斯写了《公司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这一奠基性的文章,提出了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公司作为市场之外的载体出现并不断壮大。林林总总的交易成本制约“有效市场”,而公司这种形式的逻辑基础是成本,企业同于此理。产业迭代的进程中,到底如何定义企业,如何定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企业的生命时长变短。标普指数成分股公司的平均寿命已从60年降至18年,而这一时间轴还在缩短,企业从初生到规模化几乎以天数计算,独角兽(unicorn)公司一旦出世,很快就会超越传统公司市值,美国汽车城百年的积累可能还比不上硅谷一个公司的体量,企业的规模效应在发生深刻的变迁。
第二,小数定理和细节决定企业。即使企业所处某一行业,即使企业有其主业,但核心竞争力的真正决定力量却来自于细微之处,是企业肌体中最为细致之差异使其与众不同,因此,在最微小处构建竞争力是时代的要求。
第三,迭代可以倒果为因。企业可以先识别需求,然后运用迭代辗转与反馈的方法倒推产品和服务,并细化到产品和服务具体而微的功能与特点上,小众分享多元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支点,由供给到需求,或由需求到供给,均可以最终产出最为契合的产品与服务。
第四,纯技术的企业明天未必会继续。数字化和智能化是现代企业的共同选择,但简单数字化的“技术型”企业是没有前途的,技术只是手段,最终要实现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提升,所以,技术只有嫁接到产业主体上才能实现其目的,否则只能是自娱自乐的炫技。
第五,比较优势者让位于系统集成者。比较优势理论俨然已经过时,在事物普遍联系的互联互通的世界,由比较而产生的优势无法持续,而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的是系统集成者,波音不生产任何一个飞机零件,却是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优步不生产汽车,却运营全球最为庞大的车队,还有airbnb、特斯拉等,集成成就价值。
投资观再造
在量子纠缠、产业迭代的时代,被颠覆的感觉十分强烈,仿佛一切既定的观念和方法都在动态被颠覆中,投资观也不例外。因此,投资观的校准和修正依然是进行时。
投资趋势。量子时代的投资如何实现价值?答案在哲学思辨中。未来的趋势极有可能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是人的物质与意识的一体化,把握这一趋势,基本上能识别出新兴产业或是没落贵族。科技进步超乎想象力,文明趋势、技术趋势、产业趋势等都将是至关重要的投资主题,正如量子学代表趋势一样,投资的变量中必须有趋势变量。
投资思想。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就算上帝发笑,人类也必须要思考。火星移民、Hyperloop(时空穿梭的最早版本)等都是人类的理想,是基本物质需求满足之后的天马行空,虽然初期收益不显著,但是思想投资的回报注定是天文数字。
投资规则。理论指导实践,量子之于物理、迭代之于计算机均是如此。投资也需要理论,也需要规则。无论是被动指数型投资(passive investment)、主动投资(active investment)、Smart Beta(介于主动被动之间),规则的重要性始终贯穿其中。
投资的自组织自生产。投资应是一个系统,并且可以自组织自生产,一旦投资生态环境建立,其运转就如永动钟一般,当然,类似的自动化必须与实体经济相依存,这样才能保证基业长青。
并购的矩阵式建构。传统并购类投资着眼于垂直一体化或水平一体化,即把投资区分为产业投资者、财务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在一个普遍纠缠的环境中,垂直与水平的界线已被打破,投资者类别的标志也趋于淡化,以系统的观念进行跨行业整合的矩阵式并购成为新常态。单纯财务投资已然不可能,没有深度的产业知识,财务投资即便回报丰厚也是靠运气,而没有产业深度挖掘的战略投资就更无从谈起,所以,“T”型投资理念需要构建,纵向深挖产业,横向把握大局,如此,并购投资才是价值投资。
估值的混沌中有序。新业态的估值没有任何现成的理论支撑和经验参考,并且估值水平高低也无同业对标或历史数据佐证,所以,投资估值的方法论要由世界观锚定,投资必须有思想,而思想的价值是难以用数字表达的,估值亦只能在混沌中求有序,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量子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有相通之处,特别是佛与道,而迭代亦与轮回与循环的中国智慧吻合,延展到投资,结论只有一个:道术器融会贯通,方能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观点整理 程曦
文章来源 《财经》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王传纶:经济理论中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贲圣林: 逆全球化思潮下,中国样本如何为世界经济引航助力?
刘珺:欧元是一个货币安排,是经济联盟的货币表现吗?
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夏乐: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结伴而行
李扬 : 高杠杆率制约经济增长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出任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括埃德蒙、陈云贤、汉克、李若谷、李扬、马德伦、任志刚、苏宁、王兆星、吴清、夏斌、亚辛·安瓦尔等12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或政策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47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IMI所长、联席所长、执行所长分别为张杰、曹彤、贲圣林,向松祚、涂永红、宋科任副所长。
自2012年起,研究所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重点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形成“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定期举办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燕山论坛、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主要学术产品包括IMI大金融书系、《国际货币评论》(中文月刊&英文季刊)、《IMI研究动态》(周刊)、《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日刊)等。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