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荐 | 曹锋:区块链在促进证券市场发展中的应用

2017-03-07 曹锋 IMI财经观察

深圳瀚德创客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科学家曹锋近日在厦门国金ABS云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文章。文章认为区块链技术能帮助证券市场突破发展瓶颈,解决信息的信用问题。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清算结算、股东投票等,都可以实现与区块链技术的无缝对接。在监管方面,考虑与现有体系的有效衔接,可以适度引入一些带有中心化色彩的机制。在未来的发展之中,需辩证看待区块链在证券市场的应用,在安全和效益的平衡之中顺序渐进的发展。

以下是文章全文:

区块链是一个高度安全、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薄,提供一套安全稳定、透明、可审计且高效的记录交易及数据信息交互的方式。

区块链可通过技术手段保证价值交易各方在弱信任或无信任的前提下从事价值交换活动,从而做到真正去中心化、去第三方中介机构,实现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的转变。

区块链技术在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存在巨大潜力,证券市场的各个领域,包括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清算结算、股东投票等各流程、各环节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被重新设计和简化。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国际互联网改变了证券的发行与交易以及清算与结算模式。现阶段国际证券市场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子化交易,网上证券交易也快速发展。近些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证券公司的网络委托业务逐步向移动互联网方向转移,进一步降低了证券公司的运营成本。

互联网在惠及证券行业的同时,也衍生出了许多新的金融运行机制,包括P2P、众筹等融资方式,改变了证券行业的格局,引领了资本市场融资领域的革命性创新。

然而,虽然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中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消灭了价值低、成本高的中间链条,实现了全球信息传递,却没有解决信息的信用问题。目前证券业仍需要有中心化的第三方中介机构为信用作担保帮助人们实现价值交换。这些金融机构运营成本高、执行低效率、且系统容易遭受攻击。

此外,P2P、众筹等一些因互联网而生的新型融资方式由网络平台充当第三方信用中介,并没有真正实现点对点的直接交易。因此,如何建立全球信用、如何低成本高效率的进行价值传递成为证券业发展亟待突破的难题。

区块链技术的产生突破了证券市场的发展瓶颈,使得人们能够在网络上从事价值交换活动,实现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的转变。与传统的交易账本只由第三方中介构掌握不同,区块链本质是一个共享式分类账,它允许所有市场参与者拥有交易账本副本,实时掌握并验证账本内容,共同维护账本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了证券交易系统的透明度和可追责性,并有效规避金融欺诈等现象。

区块链技术在证券市场中的应用存在巨大潜力,证券市场的各个领域,包括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清算结算、股东投票等,都可以实现与区块链技术的无缝对接,带来一系列潜在优势,包括提高效率、缩短处理时间、加大透明度、降低成本和确保安全。因此,证券市场是区块链天然适合的应用领域,两者的契合度非常高。

1、证券交易的前台系统承担着撮合交易的功能,后台系统则负责交易的清算与交收,两个系统流程和环节较多,使得各交易所处理交易的时间与资金成本过高,同时,不能在交易当日完成实时结算的制度给资本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区块链能够简化、自动化冗长的交易流程,实现证券发行人与投资者的直接交易,减少前台和后台交互,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2、传统证券市场以交易所为中心,交易所的交易系统保证全部交易的正常进行,一旦交易系统被攻击或出现故障,就可能导致整体网络瘫痪,交易暂停。区块链技术利用许多分布式节点和高性能服务器来支撑点对点网络,整体运作不会因部分节点遭受攻击或出现问题而受影响。

3、由于全部的资产及证券交易都能够以代码或分类账的形式体现,通过对区块链上的数据处理程序进行设置,证券交易就可自动在区块链上实现,交易所的自动化水平将因此大大提高。比如智能合约可以把一组证券交易合同条款写入协议,保证合约的自动执行和违约偿付。

4、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交易信息的机密性和安全性。外界对于比特币、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讨论,始终离不开安全二字。区块链技术采用了全新的加密认证技术和共识机制,这一先天的优势使区块链有着天然的高机密性和高安全性。

当前中国各地证券机构已纷纷布局开展相关研究,如:

>>>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了区块链技术研究项目,旨在评估区块链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上海证券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囯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也已投入人力物力对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进行了研究;

>>>中信证券、兴业证券、嘉实基金、银华基金等券商基金公司对区块链技术及其在证券业的应用展开了多项专题研究等。

从中国证券交易市场的特点来看,

“场内业务”在交易环节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时序逻辑关系和匿名的交易对手方,在清算环节涉及中央对手方净额担保交收制度,还涉及到复杂的即时行情披露,流动性好,对实时性能和系统可用性要求高,对全局性风险的容忍度极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还不能完全胜任场内市场交易量和交易峰值速度的要求;

相对而言,

“场外业务”在交易环节大体上具有相对筒单的时序逻辑关系,交易对手方是相对实名的,在清算环节往往采用非担保交收制度,流动性较差,交易相对离散因而对实时性能要求不高,对交易差错的纠正相对容易,具备“小生态、全链条、报价驱动、低流动性”,对于降低成本、提升系统安全性、区域间协调有强烈需求,是推进我国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首选。

我国证券登记与发行环节,要经历准备阶段、申报阶段和审核阶段,需要金融中介长时间的参与,流程长、成本高、效率低。网上证券发行也存在着发行和交易的前期准备过程和审批流程耗时冗长、需第三方介入等问题。

利用区块链账本的安全透明、不可篡改、易跟踪等特性,对证券登记、股权管理、证券发行进行数字化管理,方便追踪资产所有权,大幅简化证券发行流程,实现点对点的直接交易,面向所有人提供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可以使股票发行、交易更加高效安全,也能有效满足证券交易的监管和审计要求。

区块链对于证券的清算结算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交易后台系统中,撮合成交完成后还要经历交易确认、清算、交收三个环节,需要证券交易所、证托管局、券商、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通力配合,完成相应的交易确认、记账等工作,存在较长的时滞,增加了交易风险。

区块链清算系统将简化这一复杂流程,通过共识机制确认交易的真实有效性,并完成资金的划拨以及证券的交割,整个过程可缩减至数分钟,大大缩短了清算时间,减少了结算风险。

区块链加密技术实现了证券的清算与结算的“分中心化”,省略了交易系统中的后台系统,有效降低了记账、验证交易和第三方审计的高额成本,同时降低了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成本。在区块链技术条件下,“交易即结算”变得非常现实。与传统的“T+3”和“T+2”的清算时间相比,点对点交易可以让清算过程实时发生,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

区块链的交易“保真”可建立一个高透明的权益市场,由于参与交易的双方都有完整的交易记录副本,篡改交易或者伪造交易记录的行为几乎不可实现。

另外一个方面,我国证券交易市场有其监管意义上的中心化需求,包括司法方面冻结特定账户资产的特权要求、行政监管方面对特定账户进行实名化看穿式管理要求、交易所在自律监管方面的停牌停市的特权要求、等级托管机构对特定交易的缓拒交收操作特权要求等。

区块链应用在证券市场的落地,必须考虑与现有体系的有效衔接,适度引入一些带有中心化色彩的机制,为监管层面、审计层面引入特权账户,才能更好的结合区块链的技术特性,发挥其最大价值。

区块链技术应用过程是金融脱媒脱介的过程,也是金融弱中心化、强交互信任的过程,必将伴随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重新规划,深刻撼动中介机构的运行方式,并逐渐启动场外市场场内化进程。

但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特性也需辩证看待,区块链在实现高效透明的实时结算与清算的同时,其资产流动性强的特性在当前融资融券模式、投资资产组合交易模式下有其局限性,区块链的数据加密、存储和吞吐量等技术特性仍需进一步与证券市场需求相适应。

我国证券市场在探索区块链应用落地的过程中,考虑性能、安全和效益的平衡,拟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初期应用更多的是把区块链作为一种建立互信的手段,再结合我囯的数字货币政策及区块链本身技术发展,逐步推进更广泛的应用。

编辑  魏宗 沈桓玉

来源  厦门国金ABS云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杨涛:支付备付金集中存管改革的关键是回归

程飞:金融科技助力资产配置

曹彤:FinTech—推动金融代际跃升的力量

人民币为什么越来越重要——基于网络分析方法

数字货币视角下的电子银行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出任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括埃德蒙、陈云贤、汉克、李若谷、李扬、马德伦、任志刚、苏宁、王兆星、吴清、夏斌、亚辛·安瓦尔等12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或政策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47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IMI所长、联席所长、执行所长分别为张杰、曹彤、贲圣林,向松祚、涂永红、宋科任副所长。


自2012年起,研究所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重点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形成“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定期举办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燕山论坛、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主要学术产品包括IMI大金融书系、《国际货币评论》(中文月刊&英文季刊)、《IMI研究动态》(周刊)、《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日刊)等。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