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蔡浩:从《政府工作报告》看金融政策演变信号
每年3月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展示了政府一年经济工作的重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恒丰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蔡浩详细剖析了《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关键词、重点内容入手,着重分析了工作报告中与金融相关的部分。作者研究发现,在去年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已完善的情况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关注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多层次资本市场等议题,并尤其在房地产部门补充了“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等内容,显示了今年金融工作的重点。
以下是文章全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财政政策”三次,与去年的报告相比,有一处发生了变化,去年对2016年财政政策的描述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因而财政赤字率提高到了3%;今年则是维持3%的赤字率不变,对财政政策的描述变成了“更加积极有效”,不过对政府过紧日子提出了定量指标,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幅度不低于5%。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货币政策”5次,与去年相比减少一次。对货币政策描述也出现了细微变化,去年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今年则是“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这种改变也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释放的信号一致,即2017年的货币政策会更加中性,相比2016年要略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金融”19次,相比去年少了4次。但是在2017年工作总体部署中两次提到“金融”(去年没有),一次是要“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一次是“守住金融安全”,表明了今年金融工作的两大关键词“稳增长”和“防风险”。
在2017年重点工作中,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并将“去杠杆”作为一项重点任务进行段落描述,与去年仅仅提及“去杠杆”一词相比,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其中又突出了降低企业杠杆是重中之重,预计今年将会有更多助力企业去杠杆的政策出台,比如法法制化转股的推进,股权融资力度的加大等等。
在重头戏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去年的动词是“深化”,今年则是“抓好”。今年首先强调的是“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防止脱实向虚”,这一点从近期关于期货公司要回归主业、不再开展资管业务的传闻可见端倪。预计未来随着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推进,会规范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强调回归传统领域,减少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现象的发生。
去年提到的“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今年都没有再提及,表明这两项任务去年完成得应该不错,今年不再作为重点任务列出。去年提到的“发展民营银行”,今年未再提出,这或许意味着在经历了井喷式申请后,今年民营银行批复的数量可能会有所降低(截至2017年年初,银监会已经批准筹建17家民营银行,已经进行核名的更是多达百余家)。去年提到的“启动投贷联动试点”,今年也未再提及,因为投贷联动项目周期较长,这项试点的结果需要时间来衡量。
去年提到的“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多层次资本市场”,今年也均有提及,只是表述上有些变化。其中,去年提到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今年则将互联网金融放在了风险防范层面,立场和角度发生了变化。而普惠金融今年则更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建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要求国有大型银行率先做到,以此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普惠金融之外,“三农”今年也被加入到金融体制改革的板块,要求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强化服务“三农”功能。此外,保险业的改革由去年的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变成了拓宽支持实体经济渠道。在经历了近年来险资备受争议的“野蛮”并购后,预计监管部门会对险资入市进行更严格的规定,并引导险资通过合适的渠道真正起到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
对此前金融业最关注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内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未做详细披露,但将其与防化风险、整顿金融秩序、构筑金融“防火墙”联系在一起,表明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目前的分业监管只能防控局部金融风险,却无法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因此需要在一个更宏观的框架下,统筹协调各种监管资源,达到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审慎监管的目的。
在市场最关心同时也具备金融属性的房地产方面,去年仅是提出“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今年则补充了“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等内容。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上,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韩文秀在对《政府工作报告》修订情况进行解读时特别说明,今年的任务是既要去库存,又要稳房价。而在房地产调控方面,将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这表明近期中国的结构性楼市泡沫已经引起了中央政府的关注,房地产市场的资产价格风险,无疑将成为近期中央政府“防风险”的首要目标,预计相关地方政府将会新增或加码限购政策,而央行的货币政策无疑会对此进行配合。
编辑 韦祎 沈桓玉
来源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65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和学术委员,74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系列报告》《财富管理研究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成果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在欧、美、亚多个国家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2016年,IMI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