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云董事长邓迪:全球勒索病毒,黑客为何选择比特币?| Fintech公开课第4讲干货
5月15日,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理事长、北京太一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迪应邀参加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和人民日报《环球人物》杂志联合主办、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协办的“金融科技二十讲”公开课第四讲,发表“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未来思辨”的主题演讲。
邓迪先生从上周末席卷全球的比特币勒索病毒谈起,接着系统地讲述了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如何监管、规范,以及向商业进军的“可信区块链”和其对金融业的推动作用。
以下为演讲精华节选:
一、病毒勒索,黑客为何选择比特币?
比特币勒索病毒突然在全球爆发,这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黑客为什么选择比特币?因为比特币可以实现点对点的支付,无需通过第三方进行中转,不会留下痕迹。比特币最初的设计是为了解决西方金融世界出现的问题,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1、从资产储值的角度来解决货币超发问题
比特币的创造者希望能够通过数学的方式将比特币的总量规模控制在2100万,任何人都无法进行超发。
2、跨国界的支付方式
这在初创时是一个非常超前的设想,因为超越了各国的货币主权,打破了各国不允许民间发行货币的限制。这也决定了比特币在设计上是反监管的。
3、不能与任何资产或机构相绑定、挂钩
比特币必须是全匿名的环境。这一设定也是出于反监管的考虑,确保整个比特币的体系很难被摧毁。
未来比特币是否能真正成为数字货币,还需要解决一个很大的问题——安全性和快速的两难选择。区块链的交易速度是由网络环境和节点数量来决定的,想加快速度,就要减少节点数量,但这同时会带来安全性的下降。在目前区块链的这个架构中,很难实现时间和安全的两全其美。
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但区块链不等于比特币。以上铺垫了大量的比特币的内容,是因为现在很多人将这些概念混为一谈了。接下来我会继续介绍更多关于区块链的内容。
二、从“三大要点”理解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是指把一段时间的交易打包到一个区块,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链。这个技术包括三个最为重要的要点:
1、分布式账本:只有增加和查询两个功能,不能删除和修改,而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具备增加、查询、修改和删除四个功能。
2、分布式密钥:区别于传统密码(各个层级中只要有一个层级被突破了,其上层所有层级都形同虚设,导致信息泄露),区块链由于没有中心化数据库或网管,采用纯密钥式的管理,尽管个别密钥的丢失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找回,但只要自己的秘钥不出问题信息就不会丢失,安全性较高。
3、分布式共识机制:不存在权力无限大的系统管理员。现存的计算机环境中系统管理员的权力非常大,可以修改、删除程序等。区块链中每一个节点都可以扮演一个仲裁或决断的角色,也就是设计成了多人共管、共同治理、共同拥有的制度。
三、向商业领域进军的“可信区块链”是什么?
区块链不可伪造、可以追溯的技术运用于现实的商业交易中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区块链技术是匿名的,而且没有任何挂钩的资产,在现实中直接运用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提出了“可信区块链”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可信产权登记:将区块链中形成的token与某种资产或身份等相挂钩,使其不再是纯虚拟的。比如和股票、股权关联,就形成一个股票的区块链系统。
2、可信身份认证:区块链的世界是完全匿名的,这个在与现实世界的对接中是不可能的,比如你不知道某一个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谁,某栋房产的拥有者是谁,因此需要身份认证和登记,必须知道资产是被谁持有。
3、可信网络节点:比特币矿工完全使用的是博弈机制,利益驱动挖矿行为,可能存在矿工被收买等情况。而真实的商业环境需要建立在可信的底层节点之上。
四、如何监管、规范?
上述这三点是将区块链应用于商业世界的必要条件,但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其实同最初设计比特币、区块链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因此目前比特币社区也出现了争论,甚至出现了两条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道路:一条是完全匿名化、反监管、自由化,另一条则向监管、正规、商业使用的道路发展。对于比特币、区块链的争论众说纷纭,在我个人看来,当前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对待区块链和比特币的发展:
1、进行规模控制:当前区块链已经出现了自我驱动、加杠杆的进程,体量巨大,未来还可能越来越大,如果不及时进行规模控制,未来一旦出现问题,波及面和造成的损失也可能是巨大的。
2、及早划定实验区,进行规范:可以仿照英国等进行“沙箱式管理”。管理过程中需要协调监管部门和创新者,而不是一味禁止,否则创新者会越来越想逃避监管,而监管者会越来越疲于奔命,禁而不止。
3、需要全世界合作协同规划:区块链已经形成了自我发展和自我循环的机制,在产业资金和数字货币资金的双重驱动下,区块链资产可能会大规模向现实世界进军,因此需要很多制度层面的设计,可能是国家层面乃至全世界的合作。
五、可信区块链“五大应用”助力金融发展
1、数字货币——提高货币发行及使用的便利性
未来最可能的发展方向是法定数字货币。这一进程有如下好处:第一,降低印刷、回收、鉴别真伪的成本;第二,可以数字化、智能化编程决定某一笔发行的货币的用途,实现精准化投向某个应用领域。第三,目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黑箱”,货币监管已经无法通过货币流通量来实现,可能导致经济判断等出现问题,数字货币技术一旦突破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2、证券发行与交易——实现准实时资产转移,加速交易清算速度
我们现在的交易所之间的互联互通需要非常复杂的协议和谈判安排,造成了不同市场的分割。相反,区块链事实上营造了一种“无信任的信任”的环境,资产在登记的那一瞬间就已经被证券化了,可以在全世界的任一节点实现交易,而且交易的同时就可以在区块链上记录,因此没有收盘清算结算的必要,所有交易所都可以24小时开盘。
在证券发行方面,复杂的股权结构可以通过区块链来理清、登记。当前PE、VC多轮融资造成股权结构复杂,众筹融资造成持股人数众多,纸质凭证登记困难,在此背景下这一技术的意义更加突出。
3、票据与供应链金融业务——减少人为介入、降低成本及操作风险
纸质票据时代有大量伪造票据的行为。电子票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票据的流转、供应链上下游流转仍然十分困难。引入区块链技术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4、跨境支付与结算——实现点对点,减少中间费用
跨境支付和结算虽然已经方便了很多,但是仍然存在多币种之间的转换、外汇管制等问题。现在微软、IBM等企业开始接受比特币支付。
5、客户征信与反欺诈——降低法律合规成本,防止金融犯罪
前段时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P2P跑路问题”。因为这些P2P企业使用的是中心化的数据库,因此投资者无从知道钱投入这些平台之后的真实去向,信息透明度极低。如果用区块链将每笔数据都实时的存证,就能解决数据造假问题,这利用了区块链技术账目不可修改的特点。区块链还可以扮演第三方网上签约室,即使对方平台出现问题,合同仍然存在且有据可查。
观点整理 张若雯 肖子琛
图文整理 张晨希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黄益平:为何数字金融在中国成了气候?| 金融科技公开课第1讲
金融科技公开课第2讲 | 伍旭川:区块链的特点、风险和监管(4.16)
IMI特约研究员夏乐《人民日报》撰文:互联网巨头将改写银行业?
Fintech沙龙系列 | 邹均:互联网下半场,区块链会是主角吗?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和学术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系列报告》《财富管理研究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成果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在欧、美、亚多个国家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2016年,研究所发起设立了跨境金融50人论坛、中国资产证券化百人会论坛以及中国金融科技50人论坛三个智库平台。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