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点 | 伍戈:当资本外流不再是问题

2017-12-19 伍戈 IMI财经观察

近期美联储加息在即,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节奏加快。在此情形下,我国政策利率何去何从正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IMI特约研究员、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撰文发表看法。他认为:2017年以来短期资本流动受市场力量的驱动作用显著减弱,折射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效果凸现,人民币汇率由此可以维系紧盯美元指数的稳定状态。当前我国经济稳中略趋缓、房价调控效果初显,加之金融监管强化的预期还在促使市场利率抬升,政策利率亦步亦趋紧跟美联储抬升的必要性并不明显。展望未来,短期内跨境资本管理的现状难以迅速改变,即使美国加息、缩表及减税进程加快,人民币汇率依然可维持与美元指数的相对稳定。但长期来看,过严的资本管制不利于我国全球配置资源。

以下为文章全文:

一、引言

2016年以来,中美两国政策利率似乎呈现出比较同步的趋势。2015年12月,美联储启动了危机后的加息周期,至今已四次提升联邦基金利率。与此同时,我国也多次提高逆回购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市场利率随之抬升。近期美联储加息在即,且市场普遍预计未来一年其还将有多次加息。在中美利差的压力下,我国政策利率是否会受到海外因素影响而被动上调?跨境资本流动在短暂的企稳之后是否会再次大量流出?人民币汇率是否会由于美联储利率的提升而再次进入贬值通道?这些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

图1:美联储加息,中国跟还是不跟?

二、当资本外流不再是问题,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维持稳定成为可能

通过对中美利差和人民币汇率预期的观察,我们发现近期尤其是2017年以来,短期资本流动受市场力量的驱动作用显著减弱,折射出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效果凸现。具体地,我们以中美利差和汇率预期来测度短期资本流动的市场驱动力。从图2来看,2016年尤其是2017年以来短期资本流动和市场力量在方向上出现显著偏离,表明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作用明显增强。

图2:近期资本流动不受市场力量主导,折射出跨境资本管理效果显著

在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效果显现的情形下,人民币汇率容易实现紧盯美元指数的稳定状态。事实上,2016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走势高度吻合,美元指数似已成为人民币汇率的“锚”。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可以更加自主地依据汇率公式进行调节(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展望未来,即便美联储多次加息能够对美元指数起到提振作用,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也会使得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整体可控且可预期。

图3:当资本流出不再是问题,人民币汇率容易维系紧盯美元指数的稳定状态

三、当资本外流不再是问题,政策利率更多受国内因素影响

当资本外流不再是主要矛盾,政策利率将更多受到国内基本面影响。事实上,今年上半年我国的两次政策利率调整,虽然时间点上和美联储加息有些重合,但其实是符合我国经济基本面的: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超预期,这为政策利率上浮提供了空间。而6月份联储加息后我国并没有跟随,这也与我国当时经济基本面趋于平稳的条件相一致。

图4:我国政策利率主要应对国内基本面变化,并不必然跟随美联储

当前我国经济稳中略趋缓、房价调控效果初显,加之金融监管强化的预期还在促使市场利率抬升,我国政策利率亦步亦趋跟随美联储步伐的必要性并不明显。特别地,近期我国一些市场利率已出现显著抬升:十年期国债利率11月下旬盘中触及4%,三季度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上扬至5.86%。此外,近期热议的资管新规或将进一步限制期限错配和杠杆化投资,短期内商业银行负债表可能进一步收缩并提升资金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挑战或不仅是应对实体经济的变化,还可能包括如何应对金融去杠杆带来的货币“量缩价升”等冲击。

图5:金融去杠杆背景下资金的“量缩价升”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强化使得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且利率政策也更加独立,但近期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大幅下滑的趋势。从长期看来,过严的跨境资本管控势必压制国内资本进行全球配置的能力,并不利于我国全社会福利的提升。

图6:近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幅下滑

四、基本结论

一是通过对利差和汇率预期的观察,我们发现近期尤其是2017年以来,我国短期资本流动受市场力量驱动的作用显著减小,折射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效果凸现。人民币汇率由此可以维系紧盯美元指数的稳定状态。

二是当资本外流不再是主要矛盾,政策利率将更多受到国内基本面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稳中略趋缓、房价调控效果初显,加之金融监管强化的预期还在促使市场利率抬升,我国政策利率亦步亦趋跟随美联储步伐的必要性并不明显。

三是展望未来,短期内跨境资本管理现状不会迅速改变。在此背景下,即使美国加息、缩表及减税进程加快,人民币汇率依然可维持与美元指数的相对稳定,利率政策也有条件去更多关注国内。但长期来看,过严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不利于我国全球配置资源。

编辑   邹娴静 肖子琛

监制   朱霜霜 李欣怡

来源   新华网思客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贲圣林:数字经济的中国实践与全球机遇
杨涛:金融科技给金融体系带来什么风险?
梁涛:以科技为驱动,助推保险业回归保障初心
罗煜:金融科技的兴起与金融进步的双轮驱动
王永利:货币的本质与虚拟货币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