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伟: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在逻辑(上篇)

刘伟 IMI财经观察 2020-08-21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重磅推出原创视频栏目《大学》。本周,栏目组特别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为大家讲解如何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在逻辑。刘伟校长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要回答的主题是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最大发展的成是摆脱了经济学上的“马尔萨斯陷阱”,即贫困的陷阱。我们在拥抱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回答了在新时代下我们该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刘伟校长将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阐释概括为“一个主线、两个方面、七大体系”,当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注定将在发展中逐步丰富,完善更新。

以下为节选全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要回答什么主题?

习总书记多次讲: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我们进入新时代有一系列新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机会、新的挑战,面临一系列变化的因素。

怎么能够适应这个新时代经济发展变化的因素,把握新的历史机遇、应对新的挑战?这就是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关于发展的基本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我们最大的发展成就是什么?

改革开放将近40年,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我们的经济总量折算成美金第一次超过了日本,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改革开放40年,我们最大的发展成就是成功地摆脱了贫困,跨越了经济学上所说的“马尔萨斯陷阱”,也就是贫困的陷阱,进入到了现在上中等收入阶段。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进入这个阶段之后,约束经济发展的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一系列讲话当中列举了九个方面大的变化。这九个方面的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需求方面,另一类就是供给方面。

机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们国家是在2010年达到上中等收入起点的,大概在2022年前后、甚至有可能在2020年就接近或者达到当代高收入国家的起点。也就是说再给中国几年时间,我们就能实现从上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的跨越,跨越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如果实现了这个跨越,从2020年往后再用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用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再给两三年时间,我们就可能实现向高收入阶段的跨越;再给十几年的时间,我们就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给三十几年的时间,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机遇。

挑战: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我们知道有机遇就有挑战,挑战是什么?就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拉美漩涡”、“东亚泡沫”,都是非常典型的“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我们国家从2010年以来进入到了上中等收入阶段,同样面临着严酷的“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回答什么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在新时代面临新变化、新挑战、新机遇的情况下,怎么能够把握住机遇、应对好挑战,有效地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

解决新时代问题,必须明确树立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明确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十九大报告对这个思想又进一步进行了概括,特别强调了新发展理念的基本特征,就是要把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全面开放这三大主题统一为一个整体,统一到新发展理念当中来,作为我们基本的指导思想。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发展目标、追求的基本内容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党提出的“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几个方面全面地现代化。这是新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要求,要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何在?

十九大报告强调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闯过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们实现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就是说贯彻新理念、破解新难题,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们的基本方略是要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来实现。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结合十九大报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阐释,我把它概括为“一个主线、两个方面、七大体系”。

“一个主线”就是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推动科学发展,二是全面推动深化改革开放。

通过“一个主线”的坚持、“两个方面”的推动,最后我们要建设成哪几个方面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呢?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讲话当中,把它概括为了“七大体系”:第一是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第二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第三是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第四是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第五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第六是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第七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当然我们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更是一个艰深的实践命题,所以它注定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实践过程中逐步地丰富、逐步地发展、不断地更新其内容。

为什么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契合了解决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以及经济运动当中主要失衡的要求。我们知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我们要解决问题、缓解矛盾,就要针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的就是发展方面的不足。

真正要改变目前中国的内需疲软、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寻求新的增长动能,扩大需求、扩大内需是一个方面;但更根本的、更重要的是要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变投入产出结构、提高产业结构升级空间,这就叫“创新引领”。


编辑  白若云 赵玉卿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审校  田雯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吴晓球谈“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现实动因与逻辑分析”

李扬:全球货币制度出现问题 迈向多元全球化

鄂志寰:新一轮对外开放将推动中国金融业进入新时代

贲圣林:互联网金融的中国道路与世界机遇

王兆星:全面推动银行业高质量发展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