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求:在IMI“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由贫穷、落后、封闭变为看齐小康、现代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金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从40年前的210亿变为今天的70万亿,整个金融业的规模从当时的3千亿变为目前的360万亿,并且在结构上,中国金融从以融资为主逐步向融资、财富管理、高效便捷支付体系建设等多样化功能迈进。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在IMI“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认为中国金融仍然会沿着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前进,金融国际化、技术性、多业态、多功能的趋势不可违逆。资本市场是金融为存量资产所提供的增值机制,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吴晓求坚信十年后中国定能成为全球新的金融中心,能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学校对我们财金学院、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和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表示祝贺。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对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我们的经验还有坚守的一些原则做了全面的阐释。
我们这几天也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意味着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彻底结束,也就是告诉我们,未来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再走这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第二句令我印象深刻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开启的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是我们党的伟大觉醒。我在理解这一句话的时候在思考,从1921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在探索中华民族崛起之路,新中国之后我们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走过一些弯路,甚至是出现了重大的失误,像十年文化大革命。伟大的觉醒意味着我们找到了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这就是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第三句话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飞跃。的确这40年来我们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飞跃,40年从历史的长河中是一瞬间,但是它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实际上我们从宋朝后期中国就慢慢走向衰落,终于在1978年,我们开始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飞跃。
这应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我们只用了40年的时间就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面貌,因为我们坚守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样一个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从而使中国由40年前贫穷、落后、封闭的国家,变成今天正在走向小康、走向现代化的一个伟大的国家。总结40年来的经验,总书记说了九条,我们也都做了全面的理解。我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以及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这是我们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金融在这40年里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40年前中国的金融是非常落后的。全社会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只有210亿人民币,而今天我们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已经超过70万亿人民币。当时中国整个金融不超过3千亿,现在虽然统计口径很多但是我们一般认为超过360万亿。我们从人均GDP一百多美元到现在的近一万美元。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意味中国金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金融资产规模有巨大的增长以外,金融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国金融正在发生重大转型。在相当长时期,中国金融主要是以融资为主,今天的中国金融已经具有多样化功能,包括融资、财富管理、高效便捷支付体系的建设等等,这都是我们金融所取得的成就。中国经济的奇迹和中国金融的贡献是分不开的。40年来,我认为中国金融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巨大,从宏观经济政策的架构来看,它承担了非常大的责任。在中国经济40年来每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以央行为代表的整个中国金融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我们的经济不断的走出低迷,创造新的增长。中国央行是中国金融的杰出代表,我对中国的央行给予很高的评价,中国金融的进步与中央宽容式的监管以及顺应时代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中国金融有这么大的一个成就与央行有密切的关系,与中国灵活的货币政策有密切的关系。
当然上面这些已经成为历史。总书记说,要改革开放再出发。我们现在就要再出发,40年是一个节点,我们谈论未来40年或未来20年中国金融是什么样,这需要我们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去思考、去研究它,既要基于中国的现实,又要基于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中基于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非常重要。金融是有一般发展规律性的,制度引起的差别客观存在但不十分显著。这里,我们要深刻理解金融发展的未来趋势和规律。
首先,我认为,中国金融仍然会沿着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前进。其结果就是市场力量会进一步加大,会推动融资的脱媒,这在客观上会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脱媒是大国金融变革的基础力量,没有脱媒的力量金融就会在原始状态停顿不前。金融脱媒的力量推动着金融走向市场化,开始具备风险定价的能力,开始对存量资源具有配置的能力,所以市场化是未来中国金融必须坚守的一个基本方向。
第二,金融的国际化。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金融要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匹配。从威尼斯时代算起,我们都会看到一个周期性大国的金融都对全球有着重要影响力。我想,中国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国,未来金融在全球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是题中之意,为此就必须推进金融的开放和国际化。随着国际化的推进,中国金融理应成为新的金融国际中心,新的金融国际中心突出标志是财富管理中心,为此中国金融就必须朝着国际化方向去推进。
第三,金融的技术性特征愈来愈明显。在未来,科技对中国金融的影响,将会更加全面而深入。技术的力量也是一种脱媒的力量。如果说市场脱媒是对传统金融融资的脱媒,技术的介入将会对传统金融支付进行脱媒。这两种脱媒将会加速中国金融的进步。所以,如何看待金融创新变的特别重要。金融创新无非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会带来工具的创新、业态的创新。我们要正确理解创新对中国金融的推动作用。不要把金融创新妖魔化,不要以为所有的风险都是来自于金融创新,以为传统金融没有太大风险。实际上,传统金融的风险在不断累积、不断存量化。
第四,中国金融的业态将会走向多样。除了技术脱媒和市场脱媒的作用外,业态的变化主要来自于实体经济的需求。昨天总理到三家大行去视察,其中特别强调金融的普惠性,他希望这三家大行在践行金融普惠方面走在前列。我们要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完成金融普惠性的转型。同时又要推动金融业态的变革,才能更好地使我们的金融普惠性落到实处。
第五,金融功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风险配置和资产管理将会变得特别重要。今天我们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10年以后我们即使按6%的增长速度,中国的人均GDP将会接近2万美元。中国是一个大国,如果人均GDP两万美元,意味着中国GDP将会达到27万亿美元以上左右,我们那时需要强大的资本市场,来满足社会的财富管理需要。
金融有一个重要的职责,要为存量资产提供增值的机制。那么靠谁来完成这一功能?当然是资本市场。所以改革资本市场变的特别重要。我一直强调中国要构建现代金融体系。这个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就是资本市场。没有一个发达健康具有财富管理的功能资本市场,我们就不可能有现代金融体系。如果我们朝着这方向变革我想10年以后2029年或者2030年,中国的金融一定能够成为全球新的金融中心,能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我讲的就是这一些,谢谢大家。
编辑 张子玥
审校 田雯
监制 魏唯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视点 | 俞平康: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强世界金融中心建设
独家 | 德国副总理舒尔茨:拥抱快速变化的数字经济时代(英文原文)
世界金融大变局下的中国选择——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12期干货
视点:知识技术化的变革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