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锐评丨打好疫情阻击战,金融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

IMI财经观察 IMI财经观察 2022-05-0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冲击备受各方关注。2月1日,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提出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金融支持。此外,各省(市、区)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从加大减负、稳岗支持力度,出台金融、财税政策等方面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看待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此次金融政策的预期效果如何?中小微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度过疫情?就上述问题,本文特将部分业内专家的观点整理如下。
以下为文章全文:

 1

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_
IMI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表示,在肺炎疫情仍在持续的情况下,很多中小微企业在遭遇很大的经营困难。例如,交通、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遭受重创,而上述服务行业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有些企业为春节期间准备了大量存货,资金链崩得很紧,可能面临存货堆积如山、资金链即将断裂的窘境。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都阳表示,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的影响主要在于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居民服务、娱乐、租赁服务等6个重点行业。而这些行业的突出特点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更集中。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资料,这6个行业的法人单位数为857万,如果其中有5%的企业因疫情冲击难以持续经营,将涉及到42.85万家企业。6个行业的个体经营户总计5134.9万家,如果有10%的个体经营户因疫情冲击难以持续经营,将涉及到超过500万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孙文凯表示,中小微企业一直是我国企业正规渠道融资难的主体,其在正规金融部门贷款方式多为抵押贷款,信用贷款较少。现在很多企业的贷款抵押物已经用尽,难以获得新增贷款。在疫情影响其收入流情况下,银行主动增加贷款和延期还款对这部分企业非常关键。另外,由于成本压力,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维持运营的现金流难以支持超过两个月,此时增加贷款助其渡过难关非常必要。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小微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李焰表示,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小微金融研究中心2019年对全国113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微型企业中50%以上属于餐饮住宿、批发零售,小型企业该比例低一些,但也接近30%。如果考虑文化旅游,这个比率会更高。本次疫情正值春节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餐饮住宿、批发零售、旅游行业几乎全部停业。这对一些资金实力弱的小微企业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因此,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的力度刻不容缓。IMI研究员熊园表示,就本次疫情而言,透过各省出台的防治疫情举措来看,预计不少小微企业短期内会受到明显冲击,尤其是建筑施工、餐饮、旅游、交运、娱乐、教育培训等等就业“大户”,因此疫情干扰下,今年稳民企和稳就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将进一步凸显。

 2

此次金融支持政策的预期效果如何?

_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表示诚挚慰问,我们支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政府在应对这一疫情方面采取的措施,包括财政、货币和金融领域。中国经济继续展现出极强的韧性,我们对此充满信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政府债务中心主任刘晓光表示,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小微企业来说,这是一场“及时雨”,不仅有助于保障企业存活和渡过财务难关,也有助于稳定预期和投资用工计划。孙文凯表示,上述举措对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有一定积极意义,能够保证其维持运营,并在关键时刻给企业提升信心。其最终效果取决于政策落实程度,即有多少新增信贷能够落到因疫情而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头上。另外,仅仅通过金融借贷支持中小微企业是不够的。因为如果收入源头缩减不能解决,小微企业也缺乏动力去新增借贷。因此,为体现同舟共济原则,应该为部分企业发放政府补贴,尤其是在抗疫过程中有一定贡献的小微企业。当然,一切努力效果的好坏都取决于疫情的持续程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道富表示,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这些举措可以稳定预期,尽可能避免疫情及其防控给金融服务带来的不利影响。具体而言,一是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市场因流动性、金融服务可能受疫情影响产生的恐慌,有利于保证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高效。二是针对疫情以及防控疫情带来的冲击进行相应调整,避免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受此事件影响产生技术性困难。三是更为灵活地为受疫情影响、支持防控工作的个人、中小微企业提供日常金融服务、各类信贷支持和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汤铎铎认为,加强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是降低疫情对经济冲击的有效手段。此次疫情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供了契机。这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做大分母,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债务利息支付,减小分子,可谓一箭双雕。相关政府机构应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优先级别,鼓励和逼迫商业银行改变粗放型经营模式,加强成本控制,调整经营结构。

 3

疫情之下,小微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纾困?

_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认为,目前财政政策仍有一定空间,应当通过缩减财政支出而不是提高赤字率来调整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上,比政策宽松更重要的是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不畅问题。为此,要适当放松市场准入管制,提高监管效率,恢复或者重建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
IMI学术委员、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认为,当前重点应该是进一步推动降息降准,从源头上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在这方面,我国仍有很大调整空间。在推动降息降准的同时,金融机构必须强化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能力,在资金供应上有保有压,强化供给侧结构改革,防止不讲效率、不顾风险的“大水漫灌”式资金投放,提高资金利用效率。IMI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原主任张斌认为,针对疫情,需要特定政策手段应对特定事件冲击,总量政策不需要针对这个事件本身做出特别反应。为此,需要安排专门针对疫情的特定财政预算,用于应对消除疫情事件及其连带影响的相关开支。针对受冲击比较严重的地区和行业,可以考虑特定时间内的税收减免。针对受冲击比较严重的特定群体,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补助。
张明建议,“一行两会”在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方面可以继续实施或强化一些差别化的政策。例如,央行对部分中小微企业放贷积极的金融机构实施更加优惠的差别准备金制度,或者提供更加优惠的流动性支持;银保监会可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的宏观审慎监管措施,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疫情期间实体企业的逆周期支持力度。
IMI研究员张瑜认为,经济增长承压,通胀面临变数的情况下,央行将增加公开市场操作释放流动性,降准降息可期,降准排序更为靠前。财政政策方面,应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可能会给予适度补贴。补贴方式包括免收或减收部分费用,贷款贴息等。另外,财政增加支出对冲经济下行。增加支出的收入来源可能部分来自赤字率的提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保险业要在疫情中发挥作用。为此,一是要发展具有融资增信功能的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回应当下小微企业最大的融资诉求。二是要为企业财产和责任风险提供保险保障,即开发符合小微企业风险需求的保险产品,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产品服务,为小微企业提供必要的风险保障。三是要创新资金运用方式,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支持。IMI研究员刘陈杰认为,应当实施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提高预算内财政赤字率和适度提升可监控的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给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注入适度的活力。力度和规模可以视新冠疫情的发展而定,但要提前做好谋划。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银行可在两方面加强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支持。预计一些相关行业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面临生产经营困难,贷款逾期的问题可能会增多。银行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贷款展期以及无还本的续贷等操作,来缓解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要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银行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监管政策要求,增大对中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的力度,在量方面满足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备注:本文综合了券商中国、金融时报、新京报评论、中国经济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人民政协网、新京报、一瑜中的、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财新网、熊园观察等媒体的报道。
__

撰稿  钱开昊

编辑  王偲竹

责编  金天、蒋旭

监制  商倩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陆磊:开放条件下的金融与货币
视点 | 经济有近忧,金融无大险——基于疫情影响的三大评估与两大展望
观点 | 预见经济:二月
鄂志寰:逆经济减速之风,呈再度飞扬之势—2020年全球金融市场表现及风险趋势

视点 | 张斌:应对疫情需要特定政策措施,总量政策不需要特别反应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

_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