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发表文章《金融开放首先是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重点在哪里”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从长期看,我们必须着力于改革、开放和发展。通过这次疫情的暴发,我们要思考过去哪些方面做得不够,要改善哪些方面,而反思的结果就是改革,就是调整规则、政策、制度。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我看到国家统计局、发改委发布的前两个月中国经济运行报告,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看到疫情对中国经济所带来的严重影响。从长期看,我们必须着力于改革、开放和发展。我们必须着眼于未来。我们通过这次疫情的暴发,来思考我们过去哪些方面做得不够,要改善哪些方面。人们总说多难兴邦,这个说法有个前提,就是灾难过后人们会反思,会痛定思痛。反思的结果就是改革,就是调整规则、政策、制度。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重点在哪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命脉。金融不好,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率就会低。为什么我们要重视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因为它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现代经济的发动机。如果金融是落后的、传统的,经济就难以前行。中国经济的规模现在是100万亿元,这么庞大的经济体,需要一个特别强大的发动机和特别强大的心脏。中国经济的心脏和发动机是什么?一是科技,通过科技的进步和力量改变中国经济结构和竞争力。另一个就是金融的力量。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就是要着力推进市场化。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是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不仅仅是个口号,必须实实在在地体现在金融改革的实践上。推进金融的市场化改革,也是基于金融脱媒力量。脱媒指什么?是指金融的活动,绕开金融机构通过市场来完成。这种趋势就是金融的脱媒趋势。金融脱媒对一个国家金融结构的改善、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风险的分散至关重要。我们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金融市场化的巨大价值,他们总是说金融机构特别重要,实际上市场的力量比机构的力量要大得多。总体上看,中国进入到一个小康社会,虽然距发达国家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但中国已经是一个中等收入偏上的国家。所以居民收入提高之后,扣除现期消费,有一部分是要投资的。投到哪里去?不要投到房地产上去,要投到金融市场。所以,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就要进行改革。市场表现这么差,市场的上市公司质量这么差,让大家来投资是不可能的。成长性这么差的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怎么可能建成全球新的国际金融中心?这就要求我们改革资本市场制度、规则和标准,要让那些有成长性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的主体。我看到,今年3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实施,是一个巨大进步,这包括发行制度的改革、发行定价的改革、上市公司标准的选取,都作了重大调整。我们过去对上市公司的选取是很重视其历史的,重视历史上的辉煌,重视现在的状况,唯独不重视它未来的成长。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重视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重视企业的未来,那种非常硬化的财务标准被淡化了。以前企业不盈利是不能上市的,盈利少了也不能上市,现在我们把这个标准做到弹性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要让市场有成长性,有了成长性,老百姓有了钱才会投到市场上,才不会把所有的钱都去买房子或存入银行。说实话,如果一个国家居民的财富都是通过房子的多少来表现,只能说明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是落后的。这就是市场化的改革,核心是要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我们没有发达、健康、有成长性的市场,就很难构建现代金融体系。这个现代金融体系是市场化的,是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本市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第一个我们要做的改革。2008年金融危机出现之后,从一定意义上看,中国金融国际化步伐有所放缓。有一些学者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主要是国际化程度太高。我始终不赞同这个看法。封闭难道就一定能消灭危机?开放是风险分散最好的一种机制,现在中国金融的开放变得特别重要。开放主要通过三条路径来展开。一是要着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当前的重点是经济要恢复起来,但从长远战略目标来看,中国金融的开放、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是要必须推进的。在开放的模式上,我们碰到一些需要解决的理论难题,不要以为说开放就可以开放,其需要解决一些理论上的认识,做出开放模式上的选择。金融开放,意味着人民币是可自由兑换的,汇率的形成是高度市场化的,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汇率可能会处在一个相对波动的状态。我认为,从模式选择上看,我们可以放弃硬化的汇率稳定机制,我们要着力推动汇率完全由市场来决定,推动资本的自由流动,这与我们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是完全匹配的。我们不要惧怕金融的开放,只要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同的准则面前,我们根本不惧怕与任何人竞争,加入WTO就是一个例证。在加入WTO之前,学界有不少人认为如果加入WTO,中国传统工业就会遭到灭顶之灾。这种言论在2001年之前是有的,加入WTO之后,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增长是真正的增长,在开放中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开放中中国有了国际顶级企业,有了伟大的企业,华为就是个案例。华为之所以成为伟大的企业,是因为它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封闭不可能成就伟大的企业,封闭也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国家,这就是金融开放的巨大价值。金融开放是经济领域剩下的最艰难的一个开放。当然我们要把很多困难想到,把风险研究透。开放之后,受外部的影响会比封闭时要大得多,但是两者相较我们要选择其中对我们更有利的制度。我不认为,金融开放之后,人民币会有多大风险。我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同事,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大国和新兴国家金融开放后的不同走向。研究的结论是,大国金融开放后,本国货币本身没有出现危机的状态。新兴经济体像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确出现了本币的大幅度贬值,甚至包括俄罗斯也出现了类似情况。但是像日本这样的经济大国,没有看到开放后出现了本币危机的状态。我相信,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中国经济的规模以及中国经济的韧性,可以较好地吸收开放后可能引发的一些风险。所以推动中国金融的开放,必须从理论上做深度研究,我们才有自信,否则的话,在黑暗中前行是会出问题的。我们要知道开放的目标是什么?开放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碰到哪些问题?可以通过国别研究、案例研究,找到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中国虽然有自己的国情,但在金融开放中所出现的情况在一些国家还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中国金融开放的重要目标,首先是人民币的国际化。二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外国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占比约在3%-4%之间,这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匹配,是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没有完全开放。这个比例与其他大国相比较是很低的。在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中国市场的外国投资者占比应该逐步提升。如果中国市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话,我想其占比应该在15%左右,这与美国市场上的外国投资者占比相当。伦敦市场和东京市场的比例要高得多,超过40%。中国是个大国,本国的投资者、本国的资本是主要的,如果有15%的占比意味着开放度已经很高了。一直以来,我们为开放资本市场做了很多政策安排,包括取消QFII和RQFII的额度,取消深港通、沪港通的额度限制,同时也在研究沪伦通的政策安排。这些都是在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做预备。中国的金融开放走了第三条道路,就是金融机构的开放,这是我国目前金融开放实施的重点。从今年开始,外国金融机构和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或设立金融机构已经没有股权限制了。以前有20%和49%两个不同阶段的股权限制,现在我们已经放开控股权了。中国在金融机构的开放上,步伐是比较快的。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虽然还处在一个探索期,有时可能还是迷茫期,但是对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未来还是要有信心,我们有能力克服当前的困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们都能逢河搭桥、逢山开路。目前这种市场状况,我相信能够渡过。有的投资人现在可能损失很大,要相信我们很快进入黎明。我们共同携手,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国金融的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编辑 李艳蓉
来源 中国银行保险报
责编 金天、蒋旭
监制 朱霜霜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