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科:净值化时代银行仍是财富管理行业领头羊

宋科 IMI财经观察 2022-05-03

近日,基金业协会公布了二季度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数据,其中,互联网代销规模上涨较快引发热议,部分业界人士甚至为银行感到担忧。银行的在财富管理行业的优势仍然存在吗?核心竞争力为何?现阶段有哪些变化?未来在财富管理行业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关于这些问题,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宋科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以下为文章全文:

近日,基金业协会公布了二季度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数据,其中,互联网代销规模上涨较快引发热议,部分业界人士甚至为银行感到担忧。但实际上,纵观整个中国大资管市场,公募基金仍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银行在居民财富管理和各类产品销售中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近年来,受到互联网第三方销售关于投资者教育和陪伴的实践启发,银行业在大资管行业净值化转型以及居民财富管理服务创新中做出的改变和努力,成效值得肯定。笔者也相信,由于历史原因、银行在金融体系的地位以及理财的特性决定,银行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持续扮演“领头羊”的角色,在居民财富行业的龙头地位难以撼动。

 1

横向来看,公募基金市场只是中国资管行业的一小部分,银行在全品类渠道方面具有不可撼动的优势

公募基金在净值型产品中占比很低。2020年底资管市场净值型产品规模共99万亿,其中银行理财17万亿,保险资管20万亿,公募基金(不含专户)20万亿。公募基金在整个净值化资管市场产品中占比仅20%。


谈到投资理财,大部分老百姓首先想到的仍然是银行理财产品,而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只有银行和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销售,即使独立第三方销售取得代销资格也只会很小比例。一些适合净值人群的私募产品,比如信托产品,除了信托公司自营直销渠道之外,银行代销的规模也占到代销规模的约90%。


即使在公募基金单一子行业中,银行的优势也仍然十分明显。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前20大基金销售机构中银行系占主导地位,在基金总保有量中的占比约为60%。在前100家保有规模总量中,银行、券商、独立销售机构三类金融机构在“股票+混合”公募基金的市占率分别为61%、16%、23%,在非货币公募基金的市占率分别为58%、15%、27%。银行在权益、混合基金等复杂产品销售能力上相对于第三方销售等机构更胜一筹。


在整体资管产品保有规模上,银行仍然牢牢的占据了首要位置。如果从净值型产品的角度,统一计算银行理财和非货币公募基金的规模,可以发现银行整体销售能力位居前列,规模远远超过第三方机构。例如选取6家有代表的机构做对比,在其中如果只看非货币公募基金代销规模,工商银行只有0.5万亿,排名第三。但是工商银行的银行理财余额为2.7万亿,综合看银行理财产品与非货币公募基金代销规模总和,工行以3.2万亿的总规模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同时,在净值型产品之外,银行的居民存款就达到了93.4万亿。


综上,银行的产品销售和服务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公募基金这一领域,而是体现在全品类的产品上,横跨净值型产品与非净值型产品。从居民财富管理的视角,银行仍然是首选。

 2

银行拥有的不仅是渠道能力,更是综合服务能力

参考BlackRock、Vanguard等海外机构,其综合能力是其成为全球领先资管机构的根本原因。相较于券商、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或销售平台,银行发展综合财富管理服务可谓优势突出。


一是有客户资源基础,且认知度高。一方面银行代销各类资管产品具有悠久历史,存量规模较大。另一方面银行客户基础庞大,并且很多客户在银行理财成为了一种习惯,客户认可的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


二是跨品类优势。银行是可以同时销售存款、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信托、券商、保险等多品类资管类产品的渠道。正是因为有了更全面的产品覆盖,银行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进行全市场的产品选择。而不同品类的产品覆盖是第三方销售机构短板。


三是渠道优势。银行线上与线下全渠道优势是第三方销售机构所不具备的。从银行线下网点来看。截至2020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总量约22.44万个。在理财领域建立人与人的信任尤为重要,特别对于理财市场规模贡献较大的头部和腰部客户来说,银行线下网点的客户经理能与其进行面对面交流,更有亲近感和信任感。线下交流也让银行在销售权益、混合基金复杂产品的时候,更能理解客户需求。以美国为例,人工投顾在帮助客户建立起账户规划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纯线上第三方渠道做不到的。


四是资产端综合能力。虽然根据监管要求,在资金端(产品销售)和资产端(资产投资)是有防火墙的,但是因为银行自身具有资产投资能力,所以对于资管产品的理解是高于第三方销售机构。资产投资能力体现在这几个领域,包括银行本身负责银行理财的投资、银行对企业开展对公信贷业务、银行在固定收益类市场是重要参与者。


银行的综合能力,也间接反映在了更高的定价能力。相较于第三方销售机构需要通过认申购费折扣优惠吸引客户,银行因为综合能力优势能正常定价。例如,2020年招商银行年报披露,招商银行零售财富管理手续费以及佣金收入258.4亿,其中代销基金的收入是94.0亿元,如果算上代销信托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代销收入合计约200亿人民币。可以看出招商银行在定价能力超过所有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总和,其利润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在未来,银行总体费率也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因为银行整体定价能力强,其费率仍会整体高出互联网第三方机构。

 3

银行在产品销售和财富管理方面也在持续的转型和创新

从国内实际情况来看,互联网第三方的代销实践给了银行关于做好投资者教育和陪伴的启发。与传统印象中的“大象”不同,优秀的银行已经开始积极地“补足短板、发挥优势”。例如招行、平安等机构,已经整合力量,逐渐成在多个维度上持续的突破和自我革新。


一是理念革新。之前行业也出现过一些乱象,侵害了客户的长期利益。例如,部分代销机构出现过“渠道优先”的行为,包括搬沙子”(让客户多次申购赎回、换手率高,客户本身不挣钱,代销机构则收取多次申购费),“1元赎回”(让客户在基金净值1块钱左右集中赎回,导致基金规模大幅缩水,投资收益降低),“倒规模”(让客户从代销费用低的基金赎回,再申购代销费用高的基金)等行业不良行为。但是,近些年以招商银行等为主银行建立财富银行战略,树立“客户第一理念”,从“渠道优先”改革为“客户优先”,逐渐建立买方文化和理念。以招商银行为例,其2020年销售额占1Q21保有额的比例为86%,换手率大幅低于之前,体现出招商银行鼓励客户持有基金期限更长的销售理念。再例如,平安银行把申购基金的前端费用降为一折,不以销售而以持有来实现自身收入,实现了渠道利益与客户利益的一致性。


二是拥抱数字技术。银行数字化转型已经从口号转化为了实践。例如,2020年,工行金融科技投入238.1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70%。金融科技人员3.54万人,占全行员工的8.1%。再例如,银行纷纷自建APP,作为触达客户、营销客户、陪伴客户的重要阵地,银行App活跃用户数进入亿级时代。国有大行中,建行手机银行月活用户数(MAU)最多。建行财报披露,截至2020年末,个人手机银行用户3.88亿户,较上年增长10.60%,全年月均月活用户数达1.28亿户。


三是打造开放生态。在资产端,招商银行将客户开放给资管机构。2021年5月,招商银行官宣了财富开放平台,已有易方达基金、中欧基金、建信理财、交银理财、招商信诺、泰康在线等近40家资管机构首批入驻。在场景端,早在2019年,招商银行App就开始探索生活场景的全面开放,广泛链接滴滴、盒马、百胜等行业龙头企业,为客户打造精彩纷呈的财富生活圈。

 4

面向未来,银行将持续在财富管理行业发挥核心作用

公募基金等净值型产品目前规模尚小。对比成熟市场,我国无论证券化率还是专业投资者占比均远远低于美国。目前公募基金约20万亿的规模不是大了而是小了,未来有可能成长为100万亿级别的行业。


在财富行业发展过程中,笔者认为银行作为主要销售渠道,将持续发挥核心作用,其龙头地位短期难以撼动。


一是,银行可以持续做好数字化转型。银行的价值之一在于线上线下结合,金融科技与财富管理将加速融合,助力银行形成分层有序、品种齐全、数字化程度高的产品服务体系。 


二是,银行可以深化客户为核心理念。银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持续从“卖方优先”转型为“买方优先”,提供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理财服务。


三是,银行综合优势是互联网平台难以赶超的。以银行为枢纽,可以联动资产端、渠道端、客户端,持续打造开放行业生态,引领行业共赢发展。


因此,银行在国内理财领域,是这个时代领头羊,在短时间内其地位也很难受到真正的挑战。同时,需要看到我国财富管理市场仍然有许多大众客群,还未能通过财富管理机构有效满足资产的保值增值需求,这仍然需要全市场、多元化的机构共同协作。

编辑  邹明芝

来源  财经网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商倩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潘功胜:中国金融扶贫经验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考

RUC之声 | 涂永红等: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运作和监管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陈雨露: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视点 | 王忠民:高碳投资中断与当前宏观形势分析

财政金融学院王芳教授主讲的《国际金融》上线“新华思政”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