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志寰:RCEP框架下的人民币国际使用前景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当代金融家 Author 鄂志寰
导读
近日,IMI学术委员、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在《当代金融家》发表文章,指出随着RCEP成员国之间经济贸易和投资联系的日益紧密,区域内的资本联通、银行服务等将出现越来越深入的合作机会,应紧紧抓住RCEP正式生效的机遇,推动区域金融市场融合,持续提升人民币金融服务竞争力,推动人民币成为RCEP区域关键货币。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正式生效,一个超越欧盟及美墨加协议的内涵更为全面、合作和互惠质量更高的大型自贸区域正式亮相,这是当今备受疫情困扰的全球经济艰难复苏进程中难得的亮点,也将成为促进中国贸易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RCEP的全面实施,成员国在我国在进出口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关联度将有明显上升,从而为人民币在区域内的使用提供更多的场景。
01
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增长红利
RCEP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大分化影响国际贸易复苏前景,欧美对新兴市场的外需有所减弱,RCEP在推动区域贸易和服务合作的基础上,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也将为黯淡的国际贸易环境增添一个难得的亮点。
RCEP与TPP、CPTPP等其他区域自贸协议相比,优势在于区域内的经济规模和增速、经济体的多元化程度、发展潜力以及中国在其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区域内的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牵引器。
长期以来,RECP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日等经济体量巨大,文莱、柬埔寨等相对经济规模有限,日韩、澳新、文莱等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0美元,柬埔寨、缅甸等国家则有较大差距,迫切需要改善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环境,为经济复苏提供稳定的基础。
持续释放区域贸易与投资增长红利
第一,从关税角度看,RCEP各成员之间关税减让以立即降至零关税、十年内降至零关税的承诺为主,给予不同经济体一定的缓冲时间和税率空间。据统计,东盟各国对RCEP伙伴国家的进口平均关税由2005年的4.9%降至2020年的1.8%,协议生效后,未来区域内超过九成的货物贸易零关税,将进一步推动区域贸易的发展。
第二,RCEP通过建立通用的原产地规则减少非关税壁垒,让区域内企业符合协议的优惠条款,进一步提升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度,给连续疲软的实体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第三,RCEP提升了区域贸易便利化程度,海关一般在48小时内完成清关,分销和物流过程在成员国停留时间不计入时间限制,不需要交关税。RCEP采用前瞻性的规则,统一成员国电子商务高水平的规则,积极推广无纸化贸易、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在跨境信息存储和数据领域形成了基本共识,便利金融机构向跨境电商等贸易提供金融服务。
第四,RCEP将以负面列表模式实现服务贸易领域的高水平开放。在过渡期完成后,RCEP成员最终将以负面列表模式实现服务贸易领域高水平开放。其中,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7个成员直接采用负面清单方式承诺,而新西兰、中国、菲律宾、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8个成员暂时采用正面清单方式承诺,将过渡期完成后采用负面列表的开放模式。
第五,RCEP在投资领域达到了较高的开放水平,可以吸引高质量外商直接投资。成员在投资领域均采取了负面列表的开放模式。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7个成员以负面清单方式对所有投资部门作出开放承诺,而新西兰、中国、菲律宾、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8个成员则以负面列表方式对制造业、农业、林业、渔业、采矿业5个非服务业领域投资作出较高水平开放承诺。各成员通过RCEP在竞争政策、知识产权、政府采购、透明度等领域纳入更高标准的规则,能够引入更加充分的竞争,优化营商环境,减少各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风险,有助于各成员吸引高质量外资在本地区投资。
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到2030年,RCEP有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净增加5190亿美元,国民收入净增加1860亿美元。另据测算,到2025年,RCEP有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对外投资存量、GDP分别比基线多增长10.4%、2.6%、1.8%。
02
提升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关联度
2021年我国对RCEP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30%。协议生效后,已核准成员国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将提升我国与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关联度,为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商务部披露的信息显示,在RCEP生效当日,中国与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的立即零关税比例将超过65%,与韩国相互之间立即零关税比例将达到39%和50%。由于中国与日本是新建立自贸关系,相互立即零关税比例暂时为25%和57%。最终,86%的日本出口至中国的产品将实现零关税,同时中国出口至日本88%的产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为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测算结果显示,从RCEP生效到2035 年,相对基准情形RCEP 将对我国的出口多拉动8个百分点,进口11 个百分点,累计拉动GDP0.35个百分点。
2022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同期,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总值为2.86万亿元,同比增长6.9%,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30.4%。其中,出口1.38万亿元,增长11.1%;进口1.48万亿元,增长3.2%。从具体国家看,一季度我国与韩国、日本进出口占我国与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规模比重均为20%;我国与东盟进出口规模占与RCEP贸易伙伴外贸规模的47.2%,中国积极扩大从东盟进口农产品,协助东盟区域产业链稳定恢复,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提供扎实的基础。
RCEP实施首季度以来,我国出口企业申领RCEP原产地证书和开具原产地声明10.9万份、货值371.3亿元,可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2.5亿元。RCEP项下享惠进口货值67.2亿元,减让关税1.3亿元。
随着RCEP的全面实施,成员国在我国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关联度将有明显上升,从而为人民币在区域内的使用提供新的机遇。
03
区域人民币国际使用取得良好开端
区域贸易便利化和投资开放水平的双提升将进一步推动统一市场的建设,并为区域内货币使用提供更多的空间。从目前情况看,人民币在区域内的使用已经取得良好开端。
一是RCEP区域人民币清算行形成网络,为进一步的货币合作提供基础设施。RCEP区域是人民币国际化重点拓展市场,区域内境外15国共设立7家离岸人民币清算行,分别为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是人民币海外清算行密度最大的地区。中国人民银行与RCEP区域的8个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互换金额1.5万亿人民币。截至2019年末,已有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菲律宾等6个东盟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二是RCEP区域跨境贸易投资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逐年上升。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4.15万亿元,按年增长72.2%,占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14.6%,较2019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7458.98亿元,同比增长20.2%;直接投资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4250.99亿元,同比增长70.8%。
三是RCEP区域金融市场人民币交易管道逐渐拓宽。RCEP区域成员国投资人民币资产的管道逐渐拓宽,目前可以通过香港,亦可直接投资境内市场,包括沪深港通、债券通、全球通(直接入市)、QFII及RQFII等。RCEP参与投资的人民币金融产品更趋多元化,包括股票、债券、存款、理财产品及保险产品。在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可直接交易的货币范围日渐扩展,在RCEP成员国货币中,与人民币直接挂牌交易的有日元、澳元、新加坡元、韩元、泰铢、印度尼西亚盾、柬埔寨瑞尔等,交易日趋活跃。2021年9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启动双边本币结算机制LCS,并在浙江省建立区域市场人民币与印度尼西亚盾直接挂牌交易,目前月均交易量明显上升。
四是RCEP区域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仍有广阔空间。RCEP是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和进口国,澳大利亚是全球铁矿石生产国,巴西淡水河谷在马来西亚建立铁矿石区域转运中心,中国进口商与澳大利亚矿山谈判,成功推进人民币结算,开启了大宗商品使用人民币计价的新空间。
此外,RCEP区域的煤炭、橡胶及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也具有使用人民币计价及结算的潜力,并可以进一步带动在其他大宗商品及期货交易品种和风险衍生品的交易中增加人民币的使用。
04
RCEP区域人民币国际使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RCEP国家对人民币接受程度有较大差异,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对人民币具有较广泛的认可度,但在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人民币的使用和认可程度还有待提高,少数国家甚至还暂时不接受人民币的使用。
其次,中国与RCEP成员国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人民币结算份额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根据SWIFT提供的资料,中国以外14国人民币收付只占全球6%左右,而同期中国与该14国贸易占比达31%,二者差距甚远。多数东盟国家普遍依赖美元,与中国的跨境贸易结算仍以美元为主。
再次,RCEP各国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新加坡是全球主要离岸人民币市场,对东南亚国家有一定辐射能力。其他一些国家的人民币外汇交易、债券发行及交易、衍生产品等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
最后,RCEP各成员国尤其是东盟的大部分国家投资中国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参与度有限,本地人民币产品较少,大宗商品的人民币计价也有待提升。
05
在RCEP区域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使用
2022年以来,美元对全球主要货币表现强势,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对欧元、日元汇率保持相对稳定,人民币资产的避险属性开始逐渐显现。5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了5年一度的特别提款权定值审查,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表明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取得重要进展,将推动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吸引力持续攀升。事实上,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将稳步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对外吸引力,也将推动人民币走入更广泛的国际领域。
近期,俄乌冲突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欧美对俄的金融制裁引起新兴市场的普遍关注,可能引发新一轮“去美元化”进程。沙特等部分产油国开始考虑以本币或人民币结算能源交易,讨论将其向中国出售的部分石油以人民币计价的可行性。随着人民币国际货币功能的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开始承担一定的避险货币职能。一些新兴市场的商业银行纷纷开立人民币账户,考虑接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人民币在新兴市场国家的储备占比有所上升。
当前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在RCEP区域内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使之成为新一轮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
一是发挥区域内清算行网络的作用,推动人民币更好地服务于RCEP区域内跨境经贸投资便利化。RCEP区域内7家离岸人民币清算行要发挥关键性作用,全力促进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贸易投资往来,扩大双边本币结算范围,推进人民币在区域内贸易和投资中使用。具体而言,应进一步发挥相关制度安排的市场引领作用,加快落实清算行转型升级,完善CIPS基础设施建设,由原来的以提供清算服务为主,扩展到人民币业务的全方位服务,承担离岸人民币市场培育和人民币业务推动功能。
区域内的人民币清算行应提高战略站位,积极承担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国际化职能在RCEP区域的延伸,扩大当地市场人民币账户的覆盖范围。加强当地本币与人民币外汇市场建设,担当做市商、报价行,加强人民币资产研发及流动性支持,确保人民币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在当地营造使用人民币的良好生态及市场环境。
二是区域内的人民币清算行应与市场主体进行积极沟通,通过举办论坛及培训宣传推广人民币国际化,引导当地市场了解人民币产品,接受人民币服务,促进双边货币合作发展。
三是区域内的中资金融机构应积极发掘“走出去”中资企业、“走进去”外资企业、外国央行及机构投资者、境外高端个人客户等不同客户群体的实际需求,围绕人民币在区域内履行结算货币、计价货币、融资货币等职能,研发相关产品和服务。
RCEP双边贸易及投资项目众多,很多中资企业深度参与区内基建及制造业投资活动,具备在开展贸易投资活动中使用人民币的基础。拓展人民币国际使用,应系统性分析不同类别市场,挖掘其贸易投资或商务、生活中对人民币结算需求,设计相关人民币产品,扩大人民币业务规模,提升人民币结算、计价、融资、交易及储备功能。例如:对于“走出去”中资企业,重点协助其“一带一路”基建项目投标及承包工程,争取人民币账户开立和结算代理业务,引入全流程投融资联动,叙做项目贷款、银团贷款及发债,提高人民币在整体贷款中占比。协助大宗商品贸易使用人民币,通过区块链技术及银企直连项目,便利境内进口商向RCEP供货商支付人民币。推动境外重点产业园区人民币使用,针对以中小企为特点,研究降低准入门槛,为制造业项目提供人民币融资,便利企业从境内进口机器设备及原材料人民币结算,提供备用信用证加汇出汇款服务等。针对“走进去”外资企业,提供股东贷款服务,支持其境内投资项目,为当地贸易商从中国进口提供人民币兑换及贸易融资。
加强营销外国央行及其他主权机构,为其开立人民币账户,代理人民币债券投资、兑换、托管、存款服务,增加人民币外汇储备,营销发行熊猫债、点心债。对于境外个人客户,丰富人民币理财产品,完善第三方支付,满足其投资人民币资产需求,为中资企业员工提供人民币薪酬直汇服务。
总之,随着RCEP成员国之间经济贸易和投资联系的日益紧密,区域内的资本联通、银行服务等将出现越来越深入的合作机会,应紧紧抓住RCEP正式生效的机遇,推动区域金融市场融合,持续提升人民币金融服务竞争力,强化整体服务能力,推动人民币成为RCEP区域关键货币。
来源|《当代金融家》
版面编辑|刘嘉璐
责任编辑|李锦璇、蒋旭
总监制|朱霜霜
近期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