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连载】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10个基本规律
我们将前面的讨论概括为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10个基本规律。
国际货币体系是人类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经济体系最重要的“子体系”之一。与人类经济体系其他部分相比,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化有着特别清晰的基本历史规律。
第一个规律:每一个时代,必定都有一个或少数几种货币主导或垄断国际货币体系。换言之,国际货币体系或区域货币体系始终是一个垄断体系或寡头垄断体系。
国际货币秩序是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延伸,尽管从时间和空间上看,货币秩序与政治经济秩序并非完全吻合。譬如,古罗马帝国兴盛数个世纪之后,统一货币才开始主导帝国全境;罗马帝国衰亡数个世纪之后,霸权货币秩序的余威和影响依然依稀可见。许多世纪里,作为“中央帝国”的中华帝国支配着亚洲邻国的政治和经济秩序,同样支配着邻国的货币秩序。18世纪的法国位居欧洲强国之首,其货币(5法郎金币)是整个欧洲货币体系的本位和基准。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英镑崛起为全球最主要的贸易货币、金融交易货币和储备货币,伦敦则崛起为全球最主要的金融中心。20世纪是公认的美国霸权世纪,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纽约取代伦敦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20世纪20年代,美元正式取代英镑成为全球支配货币。然而英镑势力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系列政治、经济和货币危机极大削弱了英镑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联邦德国马克地位迅速上升。20世纪国际货币秩序一个重要而有趣的例外是日元。自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经济雄踞世界第二位近40年,日元却始终未能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日元国际化为什么没有成功,仍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1999年欧元诞生也是制约日元国际化的重要原因。
从第一个基本规律,我们可以推导出几个非常重要的含义。
第一,面向未来,主导国际货币秩序的第一梯队国家是美国、欧元区 47 31715 47 14987 0 0 1049 0 0:00:30 0:00:14 0:00:16 2910中国。第二梯队则是日本、英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事实上已经成为左右全球货币金融局势的三个主要权力中心。当然,中国人民银行的国际影响力还难以完全与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并驾齐驱,主要是人民币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
第二,从大历史角度考察,国际货币体系的竞争规律不是“劣币驱逐良币”,而是“良币驱逐劣币”。自从16世纪英国格雷欣爵士指出“劣币驱逐良币”的经验规律之后,许多分析者忽视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经验规律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以及如何准确定义“良币”和“劣币”。真正意义上的“良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货币流通和交易规模足够大,货币发行国政治制度足够稳定,货币发行国真实财富创造能力首屈一指。从这个角度观察,欧元相比美元的弱势显而易见。人民币则有望取代欧元,成为世界第二位的货币。相当长时期内,美元仍将维持全球第一大货币地位。
第三,信用货币的“供应”行为类似“自然垄断”行业的供应行为。自然垄断行业的基本特征是:边际供应成本持续下降直至为零。信用货币供应者能够获得“自然垄断利润”或“超额利润”,因此具有不可遏制和无限的动机去增发信用货币,直至货币本位制崩溃为止。所以增发货币制造通胀,几乎成为人类历史上所有政府“创造”铸币税收入和债务货币化的不二法门。金属货币时代的绝招是降低货币成色,信用货币时代的妙方是尽力扩大货币发行量。从远古时代的专制君主到21世纪的美联储,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就是垄断货币创造或货币供应。
第二个规律:信用过度扩张是人类经济体系内生的必然趋势,它根源于人类财富的不断累积、财富理念的转变和制度安排的变迁。换言之,要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规律,首先需要认识人类货币尤其是信用货币扩张的历史进程;要理解货币和信用扩张机制,就必须深入认识人类财富累积过程、财富理念演变历程、经济政治制度的变迁尤其是经济政策目标和手段的变迁历程。
我们强调信用扩张而不是货币扩张,因为信用扩张才是决定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力量。货币扩张和信用扩张并非完全等同。尽管绝大多数情形下,货币扩张必然导致信用扩张,然而,信用扩张的机制和渠道比货币扩张要丰富得多。某些情形下,货币扩张并不一定伴随着信用扩张,譬如经济体系一旦陷入流动性陷阱,货币扩张可能反而伴随着信用萎缩。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日本,正是最经典的案例。
第三个规律:货币和信用扩张过度必然导致人类货币从实物货币走向“半信用货币”、“完全信用货币”,并最终迈向“完全虚拟货币”。实物货币曾经通行数千年之久。半信用货币是具有实物货币作为储备支持的信用货币制度,譬如金汇兑本位制。完全信用货币是没有任何实物货币支持的货币制度。完全虚拟货币是不需要任何物质形式的货币,譬如电子货币或网络货币,必将成为未来人类货币的主要形式。
第四个规律:货币信用扩张过度是所有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直接根源,是历史上所有货币本位制崩溃和变革的直接根源。换言之,历史上金本位制、复本位制、银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制等国际货币秩序的崩溃和转换,最重要的诱因就是货币和信用扩张过度。
第五个规律:因为货币和信用扩张过度是人类经济体系一个内生的基本性质和特征,所以任何国际货币体系都是一个内生不稳定的体系,都难逃崩溃、解体和被替代的命运。内在不稳定性是国际货币体系最基本的特征。理论上可以证明:人类永远无法设计出一个持久内在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许多人怀念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自动调节机制和稳定性,然而,所谓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和内在稳定性,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学者制造出来的“神话”。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都难逃崩溃的命运,深刻揭示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也是如此,也必然难逃崩溃和重建的历史宿命。
第六个规律:国际货币体系是人类经济体系典型的公用品,它的运行服从公用品供需的一般规律。需求过度、供给不足(意味着维护公用品的代价太高)和“搭便车”行为,是国际货币体系运行过程里重要的基本特征,也是国际货币体系内在不稳定性重要的基本原因。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重要诱因,就是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内部成员国的“搭便车”行为:它们充分享受货币体系带来的利益,却不愿意承担相应的成本和义务。“搭便车”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利用货币区或货币体系所创造的优越信用环境肆意举借外债。“搭便车”也是欧元区债务危机的重要根源。
第七个规律:所谓3C问题。从宏观经济政策层面考察,只要主权民族国家继续存在,任何国际货币体系的有效运行都要取决于“承诺、协调、信心”(commitment, coordination, confidence )即所谓3C问题的微妙平衡。承诺:成员国必须承诺履行维持国际货币体系运行的责任和义务;协调:为维持国际货币体系运行,成员国之间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政策协调机制,包括违约后的惩罚机制、危机救助机制和退出机制;信心:成员国和市场参与者对国际货币体系有效运行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信任和信心。信任一旦丧失,任何国际货币体系必然崩溃。信任和信心的建立,则取决于承诺和协调。长期深入的实证研究证明: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自动调节机制是非常脆弱和不完整的,两大国际货币体系的有效运行,主要依赖成员国的信心、协调和承诺。
第八个规律:所谓“特里芬悖论”。从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流动性创造机制角度考察,所有国际货币体系都存在着广义的“特里芬悖论”。储备货币发行国如果不持续扩张本国货币以供应国际储备,全球经济将面临流动性不足;然而,储备货币发行国如果持续供给国际储备货币(即本国货币),必然导致本国货币一般购买力持续下降,最终导致国际市场对储备货币完全丧失信心,原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必然崩溃。金本位制、复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即变相的金汇兑本位制)、美元本位制,都面临广义的“特里芬难题”,不过表现形式略有不同。
第九个规律:所谓“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悖论。从货币政策操作角度考察,国际货币体系的有效运行取决于所谓“蒙代尔不可能三角”问题的微妙平衡,即“独立货币政策、资金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制度”三者只能取其二,不可能同时实现。换言之,要维持任何一种国际货币秩序,各国必须在货币政策独立性、资金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三者之间抉择一个合适的自由度。解决“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悖论,是国际货币体系成员国之间协调和配合的主要任务。
第十个规律:所谓“凯恩斯内外部平衡问题”。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层面考虑,还可以找到一个观察国际货币体系的视角,即它的有效运行取决于各国如何维持国内经济政策目标和国际经济政策目标的微妙平衡。所谓国内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是通胀稳定和充分就业;所谓国际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是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为了维持国际货币体系有效运行,某种程度上,各国都必须适当“放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部分主权。二十国集团峰会架构下的全球经济治理和欧元区内部治理结构问题的本质即在于此。
上述10个基本历史规律,可以为我们分析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推测未来趋势提供一个有力的逻辑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