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2年,穿江过海,步履不停

中国交建 2022-05-19



全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近百座

98%以上

依江而建,靠河而兴

但这些城市往往被河流分割

使得两岸道路骨架不连

如何高效联通河流两岸

是增强城市活力亟需突破的困局

轮渡还是架桥?

瑕瑜互见


为了让河流两岸成功牵手

一种更先进、高效的方案

——沉管隧道应运而生

沉管隧道抗震性能好、结构更安全

又能保证水面船只的正常通航  

受恶劣气候影响小

故而在大型越江、跨海工程中  

得到愈发广泛的应用  


沉管隧道

即用沉管法修建的水底隧道

自1910年美国在底特律河

用沉管法修建第一座用于交通运输的水下隧道起

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

沉管的预制安装都是极具难度的部分



1988年,四航局参与建设的

广州黄沙至芳村珠江水下隧道动工

这是我国大陆运用沉管工法的首次尝试

亦是中交建设者探索沉管之路的起点

此后32年,穿江过海,步履不停

中交人参与多个沉管隧道的预制和安装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

中交集团参与的那些

沉管隧道项目的沉管预制情况吧


 精铸国内第一座 

 大型“变截面”沉管隧道 



2007年开工建设的洲头咀隧道系统工程

是当时广州市建设规模最大的过江隧道工程

也是国内第一座大型“变截面”沉管隧道

四航局承建的二标段为该工程核心标段

主要建设一段全长750米的

双向六车道沉管隧道

隧道由四节钢筋混凝土管节组成

每节管节平均高9.68米、长85米、重约2.5万吨



洲头咀隧道的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00年对主体结构混凝土控制、钢端壳及面板安装精度的要求极高其中,沉管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要小于2毫米抗渗等级要求极高钢端壳安装精度更要达到每延米平整度小于1毫米,整体小于3毫米



洲头咀沉管隧道采用“轴线干坞法”工艺通过多达83组配合比设计试验采用掺微膨胀性抗裂防水剂和
优质矿碴的双掺技术有效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裂缝抗渗和耐久性不足的问题



2015年10月18日洲头咀隧道正式开放通车从芳村到海珠路程缩短至2分钟仅3分钟即可上到内环路有市民感叹:
“不从洲头咀隧道走你不知道芳村和海珠原来这么近。”


 智造世界梦工厂 

 巨龙腾飞伶仃洋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共有约6.7公里海底隧道其中,沉管隧道长约5.6公里是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难度最高的控制性工程



为确保港珠澳大桥120年的使用寿命四航局建设者登上珠海牛头岛岛上荒无人烟、没水没电建设者们克服艰难困苦仅用14个月就建起了占地56万平方米的世界最大沉管“梦工厂”与此同时,二航局也参与到沉管预制技术攻关及隧道部分施工中去强强联手展现中交力量,共铸精品工程


港珠澳大桥标准隧道管节长180米、重达8万吨、由8个节段组成一个节段的钢筋笼就重达上千吨其中包含335种钢筋半成品要求钢筋绑扎精度误差控制在1厘米内在整个沉管预制过程的156道工序这只是沉管预制厂流水作业的一个小小缩影



筑梦孤岛

中交人完成了

沉管隧道的预制使命

创造了深海沉管

滴水不漏的工程奇迹


创建世界最大

沉管智慧工厂


圆满完成港珠澳大桥建设任务后中交建设者的脚步并未停歇肩负起深中通道沉管预制的重任将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厂改造为深中通道沉管智慧工厂


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

又一世界级的集桥、岛、隧和水下互通

于一体的超大型集群工程

是全球最宽的海底沉管隧道

程具有“超宽、变宽、深埋、回淤量大

挖沙坑区域地层稳定差”五大难点



为解决难题建设者们创新使用
钢壳混凝土组合模式这是此项技术于国内的首次应用



钢壳混凝土组合模式类似“三明治”结构不易产生裂缝漏水等问题每个标准管节由2255个封闭隔仓构成需要完成4万个隔仓施工混凝土用量达到66万立方米如此大规模使用该技术在国际亦尚属首次



深中通道一节标准管节长165米,重约8万吨超过了“辽宁号”航空母舰的排水量按照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技术和经验完成单节沉管转运需要7天但深中通道要保证1天内完成钢壳沉管的移运



为此,技术团队通过科研攻关成功打造出智能台车组200台台车、800个驱动轮、1600个车轮组成的智能台车组实现了最大每分钟三米的同步高速移运相较港珠澳大桥的首节沉管移运的用时30天深中通道的首节沉管移运仅用了6个小时


为更好完成浇筑作业
项目技术团队研发了一款智能浇筑机它可四向移动
并精准控制水泥送浆速度和浇筑高度是台可以24小时浇筑作业的“超级蜘蛛人”


 广州城市交通新名片 

 国内首条全断面浇筑内河沉管隧道 



全长2.07公里的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是广州市首个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施的过江隧道项目建成后将连通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和广州国际金融城成为广州新一轮发展腾飞的“大动脉”



项目沉管隧道段采用4节沉管每节长123米,重达3万吨为降低开裂风险及后期维护成本车陂隧道工程采用全断面浇筑工艺这是此项技术首次使用在国内内河沉管隧道施工上



为了配合全断面浇筑工艺的严苛要求车陂隧道工程采用了全自动的液压模板系统这套模板系统能够依靠液压顶杆的伸缩实现全自动合模、脱模并通过轨道和滑轮组运行到下一管节位置实现绑扎—支模—浇筑—养护的流水作业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车陂隧道沉管预制钢筋总用量达到11500吨加工要求精确到毫米级经加工后的预制钢筋规格有近百种为此,项目部采购了全自动钢筋流转设备以及锯切套丝机器人、卧式弯曲机器人等实现了钢筋从卸货进厂到合格出厂全程“零手工”操作


 从南到北 

建造北方首条海底沉管隧道 



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是
我国首个大型跨海沉管隧道PPP项目项目的海底隧道全长约5.1公里共需安装大型沉管18节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项技术条件复杂环保建设标准极高的跨海交通工程


有别于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的
工厂线式预制场一航局另辟蹊径在大连海底隧道建成国内最大的干坞式沉管预制场预制场占地约20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共分为东、西两个独立坞室所有预制工序均可在坞内完成
且最多可同时预制6根沉管效率高于工厂法施工



如何在北方冬季低温大风干燥的恶劣条件下高质量完成预制作业是四航建设者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为此项目部通过浇筑沉管足尺模型在内外温差达到五十多度且大风情况下进行试验



经历无数次尝试后模型的混凝土质量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中交人终于找到了适合寒冷地区的沉管预制办法9月19日,项目沉管预制西坞部分第一批三个管节共22个节段全部浇筑完成



而远在两千多公里外的襄阳市二航局承建的华中地区首条内河沉管隧道东西轴线鱼梁洲段项目即将开始沉管浮运出坞



项目采用全隧道建设方案为国内整体建设规模最大的内河沉管隧道沉管预制采用国际首创全断面整体式分段顺序浇筑工法减少了沉管施工缝数量提高了隧道综合抗渗性能

 打造智慧交通 

 建设最美海湾 



2020年沿江高速前海段与南坪快速衔接工程正式启动主要施工内容为除桥梁拆除外的沿江高速下沉改造和收费站北移项目地处深圳前海中心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核心区域承担着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发展的战略使命



项目涵盖沉管工程的全产业链建设其中,沉管隧道长度达2.31公里
是国内首次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沉管
为适应前海湾水深条件减少海底疏浚对前海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首次提出采用4.5万吨大型浅吃水半潜驳运输80米长、3.7万吨重的整体式沉管工厂法全断面沉管预制、沉管移运上驳重量均为国际之最



从珠江隧道的缘起到洲头咀隧道的“试验田”从牛头岛上“大练兵”再到珠江畔、大连湾的“大制作”中交人不断锤炼沉管隧道技艺穿江过海修隧道中交建设者将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可能



来源


策划

四航局


来源

四航局 | 二航局 | 一航局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点击图片

回顾精彩内容


王彤宙致中交集团全体员工的“科技月”倡议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