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建“一带一路”!江苏连云港港贯通连接世界版图的“海上动脉”

中国交建 2023-11-11


山海神韵,大港连云。连云港地处江苏海岸线和陇海铁路起点的交汇处,是江苏第一大海港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牵引江苏沿海综合开发的“龙头”,逐渐发展成为“一带一路”强支点城市,肩负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西部地区出海口的历史重任。

2009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同意建设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此项工程被视作江苏沿海开发的“牛鼻子”和连云港港发展的“生命线”。建设期间,按照“一次立项、分期实施”的原则,中交疏浚先后于2016年、2020年建成了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及二期工程主港区航道。2022年8月,随着中交疏浚承建的徐圩航道疏浚工程完工,整个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十多年来,在中交疏浚人孜孜不倦的努力下,江苏省首条30万吨级深水航道终于建成,贯通了中国中西部连接世界版图的“海上动脉”。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在开敞海岸淤泥质浅滩建设的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航道,其建成投用不仅有助于增强对苏北和皖北地区的辐射带动,进一步稳固了连云港港的国际枢纽港地位,还将与其他港口优势互补、错位合作,组成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百帆齐渡,笃行国家战略大道

早在2007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连云港港时强调:“连云港是连接东西南北的纽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09年,随着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的开展,中交疏浚组织“精兵强将”,投入旗下三家主力航道局、多艘处于国内技术水平前列的旗舰船舶,包括当时新出厂的万方耙吸船“新海虎5”轮,以及“亮龙”“敏龙”“智龙”“轩龙”等4艘7025系列绞吸船参与施工。

在2011年四季度施工高峰期,仅H1.1标段就调遣10艘大型耙吸挖泥船和4艘绞吸挖泥船加入这场“硬仗”。“当时标段断面工程量达1800多万立方米,而工期剩余不到9个月,同时还面临寒潮频发期,我们都顶着巨大的施工压力。”时任该标段的上航局项目总工沈徐兵回忆说。面对巨大挑战,“大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一鼓作气将工程推进到底。”

一期工程的顺利进行,为后续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17年6月,中交疏浚接续在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中大施拳脚。二期工程是在一期工程航道轴线基础上进行增深、拓宽、延长,施工期间创造了在淤泥质海岸航道建设中等级最高、开挖厚度最深、开挖里程最长、疏浚量最多四项“世界第一”。

建设过程中,中交疏浚建设者始终心怀敬畏,超常规组织设备和人员,不断争创“品质工程”“平安工地”,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H2.1标段是二期工程中工期最短、强度最大的标段,上航局先后投入14艘耙吸船、6艘绞吸船和数艘辅助船舶,采取耙绞联合工艺开展施工。同时,世界领先、亚洲最大的耙吸船“浚洋1”,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双子座”耙吸船“航浚6008”轮、“航浚6009”轮,大型绞吸挖泥船“天虎”“天狮”“天禹”等顶尖装备,也纷纷在连云港港航道建设中大显身手。

战风斗浪,力克疏浚尖端难题

“航道土质是最大难点,遍布硬粘土和密实粉土粉砂,还存在大大小小的钙质结核,施工难度极大。”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建设岁月,天航局“通途”轮船长王世伦说。由于地质特殊,连云港港航道疏浚区的下层土质坚硬异常,粘性土层中夹杂大量结石,遍布了几乎所有施工区域,且厚度较大、分布不均,施工难度极大。硬质黏土凝聚力大、颗粒细、抗剪强度高,不仅对疏浚机具损伤巨大,更是对工程进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对此,中交疏浚研发团队通过前期调研及典型工况测试,基于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及物模试验,研发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耙吸挖泥船超高压冲水耙头系统,该系统最大射流压力可达38兆帕,应用在徐圩航道疏浚工程施工的“新海牛”轮,平均挖掘效率较同类船舶提升了12%,万方油耗降低了4%,有效推动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为了满足“航道边坡无浅点”质量要求,技术研究团队针对航道特殊土质,开展“连云港混合土的特性指标与挖掘产量的关系”相关研究,在充分了解混合土土质特性的基础上,创新性建立了具体工况条件下的典型混合土的特性指标、绞刀功率和疏浚挖掘产量之间的关系公式,实现对生产率的可靠预测,为疏浚施工投标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一期工程的时候,‘新海豚’轮刚刚建成投产,在工地施工不到半年,绞刀齿损毁527只,排泥管线磨损、输送管道堵塞,再加上航道通航与施工相互干扰,寒潮、大风等问题,时常令施工‘雪上加霜’。”时任上航局“新海豚”轮船长张日国说。面对难题,“新海豚”轮青年突击队队员主动放弃轮休,利用管线拼接和风浪影响停工时间,及时更换绞刀齿、补焊水下泵叶轮,同时成立攻关小组,全力在技术数据分析、疏浚设备调试、施工效率提升方面下苦功,每月均超计划完成月度目标。此外,作为航道疏浚“眼睛”的“达华”测量船,每天不间断进行测图,天一亮就开航,日落时刻返港,内业完毕已至深夜,为工程后期扫浅提供了重要依据,成功将一期工程原计划3个月的扫浅工期减少到2个月以内。

二期工程施工时,上航局创新设计了贮泥坑布置方案、管线布设方案,并不断优化耙绞联合施工工艺,连续数月实现月度产值破亿,工程提前1个月完成了陆域吹填的施工节点。

同样在吹填区施工作业的广航局“浚海2”轮船员们也不断寻求提升效率的措施。“徐圩航道水流湍急、方向多变,加上回旋潮,吹填区域狭窄,开挖和吹填施工难度极大。”船长杨治国说。为此,杨治国带领团队一方面采用高压冲水串联增大压力,并在耙底座焊接“老虎齿”提升抓地、破土能力,另一方面加强船岸沟通、船与船沟通,密切关注吹填区浅滩警示标,避免信号不稳定给船造成潜在搁浅风险,高效精准开挖与吹填,施工效率稳步提升。

科技引领,突破施工生产瓶颈

连云港港航道建设过程中,中交疏浚技术团队不断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研发的多项科技成果得到良好转化和应用。

施工初期,“通途”轮日产量仅1.6万立方米,为提高船舶施工效率,项目总工及技术员驻船指导,精准调试设备参数,调整施工工艺,推动船舶生产率从每小时700立方米提高到每小时接近1100立方米,日产量达2.5万立方米。针对挖泥船泥泵施工存在流速高、柴油机转速过低的问题,技术团队全力攻关,成功研发了新型叶轮,“‘新叶’轮优势非常明显,更换后各项参数显著改善,柴油机转速提升近13%,工况也得到改善。”天航局项目部经理刘勋介绍道。

中交疏浚还大力开展信息化平台创建,通过将“智慧工地”系统全方位覆盖项目驻地、吹填现场、施工船舶高峰期,实现了现场管控可视化、安全管理智能化、生产信息数字化以及安检预警自动化。“真的多亏了‘智慧工地’项目管理平台的监控,让我们能高效直观地掌握现场进度和安全细节,多次避免了险情的发生。”天航局“通恒”船员小郭回忆道。自“智慧工地”系统运行以来,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工地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

信息化应用还在保障施工质量上发挥着作用。二期工程施工区域最外端离岸超50公里,信号问题一度影响着船舶操作。为解决外海疏浚潮位远距离控制,技术团队启动研发星站差分技术,历经上百次试验和调试,在“浚海2”上成功运用。“我们船通过安装在耙上泥泵吸口的G10A星站差分RTK接收器精准定位,可以实时观察下耙水位、精确控制下耙深度,现在我们每一耙都能达到高效精准施工。”杨治国说。此项技术有效解决了沿海远距离实时水位控制测量难题,对提高航道平整度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获中国土木工程协会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江苏省交通优质工程奖、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等多项大奖,依托30万吨级航道工程建设开展的863计划课题四大研究任务均完成,科研成果经专家鉴定总体达国际领先水平。


来源


交通建设报

中交疏浚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点击图片

回顾精彩内容

中交“质”造助力厦门一“鹭”向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