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通航河道”到“滨水绿道”——杭州北塘河(滨江段)的更新之路

杭州城研中心 城市怎么办
2024-08-2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北塘河碑记》中有云:“神龙卧地,银河天落。北走萧滨,曰北塘河。”从曾经的“通航河道”到如今的“滨水绿道”,北塘河畔沿线两岸的更新实践充分体现了城市绿道建设的亲民性、开放性和文化性,通过串联城市公共空间、植入公共服务设施, 为市民们构建了一个可休闲、可体验、可健身的城市休闲绿色廊道空间。



一、历史概况


20世纪60年代,萧山开始大规模的围海造田,但是围垦而成的土地多为咸碱地,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为解决农田淡水灌溉问题,1977年,围垦指挥部决定实行“西水东调”,从钱塘江引水,开挖西起东永久河、东至坎山红星桥的人工河流。当时正值“农业学大寨”时期,这条河就取名为大寨河。那时工业落后,没有机械施工,全靠手挖肩挑,采取“人多力量大”的人海战术,动用了全萧山一半的劳动力,仅仅花了两个多星期,一条人工河就挖成了。



建成后的大寨河除用于农田灌溉外,还承担防洪、排涝和运输等功能,化肥等农用物资经河道从外面运至萧山围垦,垦区产出的粮食、棉花、蔬菜又从这条河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


因河流处于钱塘江南岸北海塘以北,并与北海塘平行,1984年大寨河更名为北塘河。北塘河全长36.25公里,河面宽30到40米,水深2.5米左右,是滨江、萧山两地重要的灌溉水源和航运河流,被称为钱塘江灌区沙地的“生命之河”。


二、更新历程


北塘河滨江段西起钱塘江边排灌站,东至风情大道,长约5.4公里。随着时代变迁,北塘河灌溉、运输等功能已逐渐弱化,生活污水、来往船舶的油污、附近工厂的工业废水直排入河,造成河水肮脏不堪,污染严重。长期以来,由于空间组织不完善、河道被多座桥梁分割,岸线连续性差,可达性不足,且服务设施严重缺乏。


1

第一阶段:“治水增绿”


2010年,滨江、萧山两区水利部门及“五水共治”办启动实施北塘河流域环境整治、景观提升等治水工程。采取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生态治理、污水零排、引水配水和日常管养等措施改善水质,通过拆除违章建筑、搬迁污染企业、绿化美化两岸,整体环境得到初步整治。2013年,又成立北塘河畔建设指挥部,对北塘河区域进行全新的规划、改造和建设,通过完善交通体系、丰富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北塘河两岸初步形成滨水景观带。



2

第二阶段:“造景融城”


河道建设要“治水”更要“造景融城”。北塘河第二阶段的更新主要通过“重建链接”的方式实现河道景观服务于市民。


 一是重建人与自然的绿色链接根据场地特色及景观需求,选择无患子、海棠作为沿线主题特色植物,设计夏薇园、漫樱园等专类园,形成区域特色。改造自然生态驳岸与生态岛,设置亲水平台,创造良好的观景环境。通过游步道改造,连通钱塘江边樱花大道,形成绿道环线。


 二是重建城市与水岸的活力链接。北塘河北岸设置骑行道、跑步道和漫步道,约7公里;北塘河南岸受限于现有地形,设置跑步道和漫步道,约5.1公里,通过桥下通道实现南北两岸人行动线系统连贯。整合周边可利用空间,设置滑板乐园、空中栈道、树屋、攀岩基地等可供不同年龄段的人们运动休闲、野餐放松的活力场地。



 三是重建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链接。北塘河畔沿线两岸滨水景观从东至西分为“三卷九图”,即:西兴·古韵卷、智趣·水漾卷、北塘·新诗卷。通过遗址介绍、复现、展示等表现形式向人们展现悠久的滨江文化。



3

第三阶段:“空间重塑”


这一阶段有机更新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闲置土地、道路节点、桥下空间等“边角料”地块,见缝插针,沿北塘河沿岸规划建设嵌入式体育公园,满足市民多元化的需求。


从江虹路到春晓路的河岸沿线,建设了北塘河活力公园、北塘河爱心公园、北塘河儿童公园等多个场地。在江南大道与江虹路交叉口西南角的北塘河公园内,总用地面积约18197平方米,设网球、轮滑、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设施8.5片,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沿河体育场”。



北塘河滨江段沿线11座桥梁,以前有8座桥桥下均不能通行。经过改造, 8座桥下游步道已全部贯通,并结合沿河历史文化和滨江发展等主题,形成各具特色的桥下空间,成为了“行走的画卷”。如,西兴路桥下空间主要展现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景墙以竹简为主要造型,附以古诗词句点缀,体现浙东唐诗之路丰富的唐诗文化。



三、经验总结


 1、亲民性。绿道是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三生融合”的重要空间。城市绿道归根结底要为市民群众服务,绿道设计规划应把居民诉求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服务于民,让周边居民更便捷地享受城市高品质公共空间。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北塘河绿道贯通南北两岸,形成10多公里的环线骑行道、跑步道和漫步道,这样的设计基本将绿道纳入周边市民的出行体系。绿道从西到东,15分钟步行生活圈内遍布20余个居住小区,以及学校、医院、体育馆、商业综合体等,周边辐射人口规模可观。


 2、开放性。城市绿色空间的开放共享是人文关怀的表达,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集中体现。北塘河绿道更新过程中,借鉴波士顿查尔斯河畔的绿道设计理念,通过拆除河道沿线围墙、打通滨水空间、连接周边路网,实现单位绿化、居住区绿化和公园绿地的无界融合,营造现代都市开放空间。开放性还体现在嵌入式体育公园的管理和运营中,北塘河绿道周边的篮球场、网球场等体育场地,均全天候免费向市民开放,日均人流量较大,有效填补了周边大型体育健身场地空白。


 3、文化性。绿道作为各类线性空间的载体,兼具生态、社会、文化等多元化功能。在结合地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规划设计独具特色的文化空间,实现绿道的社会文化价值,用变换的人文元素为不变的绿水青山增添新鲜感,令绿道风景常新。北塘河绿道更新过程中,充分利用市政桥梁的桥下空间,通过提取周边的历史文化元素,形成唐诗之路、西兴文化、沙地文化、滨江历史、北塘河历史等七大主题的桥下文化空间。同时,在景观节点中融入铁岭关、永兴闸、固陵驿、城隍庙等多处历史遗址,展现“浙东运河”之“西兴过塘行”的人文历史风貌。



供稿:商文芳

编辑:姜晓航

审核:接栋正


免责声明:文章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知识推广、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论文、图片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妥善处理。

推荐阅读:

"城市怎么办"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

urbanchina@vip.126.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城市怎么办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