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怎么办

其他

“人文经济学”样本:大运河萧山火车西站段历史文化街区

2023年全国两会指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思想溯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价值目标,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发展学。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包含文化在内的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但是,在西方经济学创建之时,人文主义衰落,理性主义兴起,西方经济学逐步忽视对人文价值、文化影响的研究,囿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和“投入-产出”资本逻辑,成为纯粹的科学经济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蕴藏着的丰富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价值理念相通。“天下为公”“厚德载物”“天人合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理念,为世界提供了辩证把握经济与人文关系的方法论,打破了长期以来被认为无法调和的经济增长“人文悖论”。早在2006年,《之江新语》的《“文化经济”点亮浙江经济》一文中,深刻阐释了“文化经济”的概念:“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人与理性、人文与经济关系的重新融合,是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式现代化“资本逻辑”这一固有弊端的必然结果。实践样本01项目概况大运河杭州萧山火车西站段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萧山区西山北面,现属于城厢街道与北干街道管辖,核心保护范围为东北临现状萧杭路南侧传统风貌建筑外墙及七道码头边线,东南至萧绍路,西南接大运河遗产区界线,北邻山阴路,总用地面积17.97万平方米,街区内历史文化积淀浓厚。街区保护区划范围一是铁路文化。建于1931年的萧山火车西站是浙赣铁路上的百年老站,由于西兴运河与萧绍公路的带动,这一区域很快成为钱塘江南岸的交通枢纽。1992年,新萧山火车站(今杭州火车南站)建成,萧山火车西站成为一座货运站。二是运河文化。紧邻萧山火车西站北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浙东运河萧山段。位于火车西站西侧的东岳庙就是宋徽宗家庙,据说,当年定居在绍兴的赵氏后裔到家庙拜祭,走的就是浙东运河。三是工业文化。水路、陆路与铁路三者交汇,聚拢八方财富,带动区域内城市工业的发展与繁荣。街区内现存6处工业遗产历史建筑,总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是杭州工业发展的时代缩影。02更新历程迈入新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逐渐没落的萧山火车西站成为堆放旧物、垃圾的货仓,在周围拔地而起的高楼映衬下,愈发显得破败,成为萧山城区西郊一块“城市牛皮癣”,一堵围墙将它与萧杭路隔离开来,面临被全部拆除的“窘境”。在周边市民及相关部门的呼吁和关注下,2020年10月21日,杭州正式将大运河杭州萧山火车西站区域批复为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2023年初,《大运河杭州萧山火车西站段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获杭州市政府批复,规划依托大运河、浙赣铁路与沪杭甬铁路、萧绍公路交汇区域的独特区位,以
3月13日 上午 7:31
其他

把握科技创新大势 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

发展引擎如何发力?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科技创新是塑造发展新优势的第一动力,是擘画今后5—15年高质量发展蓝图的核心要义,因此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从而保持现有优势、挖掘潜在优势、放大特色优势、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一是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绿色技术发展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增长极,是实现生态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对于企业而言,必须抓住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关键词,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1在供给端,锚定绿色低碳主攻方向,集中资源、协同攻关突破绿色核心关键技术,大力培育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绿色低碳科技企业以及绿色技术创新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企业等,激发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策源能力。2在需求端,以扩大内需战略为契机,积极推动绿色低碳产品的生产和推广、消费品的绿色更新及升级,主动引导培育多样化的绿色消费需求,厚植全社会的绿色消费意识及生态文化氛围,激励绿色技术创新的衍生涌现。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绿色技术创新动态均衡新格局。二是提供创新硬支撑,优化科技营商政务环境
3月12日 上午 7:32
其他

杭州服务 上城一流:楼宇经济街区彰显高端服务业竞争优势

杭州是一座服务业发达城市,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健全,推动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自2005年以来,杭州服务业以年均12%的增速崛起;2009年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首次超过50%,实现了产业结构“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2016年杭州成为全国第四个GDP过万亿元且服务业占比超60%的大城市。2022年杭州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2787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68.2%,比上年增长2.0%,总量全省第一,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2023年10月26日召开的全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加快打造全国一流总部经济中心和现代服务业标杆城市。杭州向世界一流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需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标杆,依托楼宇经济全力打响“杭州服务”的国际化品牌,形成全国一流的总部经济中心。2018年5月,杭州市政府和香港贸发局签署《杭州-香港高端服务业合作备忘录》。2019年6月,杭州市上城区政府与香港贸发局签订《杭港高端服务业示范区项目合作备忘录》,确定杭港高端服务业示范区落户上城区望江新城。2019年7月,港企新世界中国布局杭港高端服务业示范区,计划投资230亿元打造74万方的城市新地标——新世界·城市艺术中心,其中包括K11系列购物艺术中心、甲级商厦、服务式公寓、高端酒店、国际社区等。新世界中国项目是杭港高端服务业示范区的核心区代表,其通过夯实城市会客厅的定位整合资源优势进而形成全方位发展竞争优势的经验引人瞩目。part01区位优势:连接老城与新城的产城节点
3月11日 上午 7:30
其他

火热申报中!2023年度长三角智慧城市(城市大脑)优秀案例

来源:浙江省智慧城市促进会供稿:韩巧燕编辑:姜晓航审核:毛燕武免责声明:文章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知识推广、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论文、图片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妥善处理。推荐阅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蓝皮书(2024)》
3月9日 上午 7:30
其他

获奖作品展播|陈峻:打造时空资源协调的停车共享新模式

金奖第十三届(2023年)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获奖作品展播导语1985年,中国的“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指出: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必须以系统科学的方法,去科学系统地研究城市。从2011年开始,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和杭州城市学研究会以城市学领域倡导者钱学森先生为名设立“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参照“诺贝尔奖”评奖方式,围绕城市人口、交通、教育、卫生健康、土地住房、文化遗产、环境等七大主题广泛开展优秀作品征集评选活动,表彰和奖励在城市学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今天,我们带来的是第十三届(2023年)钱学森城市学(交通)金奖作品:陈峻著《城市典型用地配建停车需求特性及泊位共享优化方法》推荐理由“停车难”是国内外大部分城市交通面临的突出问题,不仅在于新增泊位数量低于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更表现为既有停车泊位缺乏高效的利用。本书以停车共享为切入点,聚焦城市典型配建停车设施,解析停车需求时变特性,构建需求预测模型,揭示停车行为选择机理,判定停车共享时空窗口,建立组合用地停车设施共享资源匹配方法,形成调节停车共享效果的管理优化措施。成果为缓解停车供需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举措。作品介绍停车共享,是指利用两种或以上用地类型的建筑物(如商场、办公楼、餐馆等)在停车泊位需求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性,通过对泊位资源的动态时空分配,将一处停车设施服务于相邻的一处或多处用地类型,使得各类停车设施在不改变总泊位供给的条件下,满足更多的停车需求,实现不同类型建筑物停车设施的供需互补及区域内停车时空资源的协调优化。对于缓解停车供需矛盾、降低用地资源消耗和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内容停车共享的难点在于如何尽可能不干扰建筑物自身停车需求的同时,选择特定时段将泊位资源对外开放,其核心是对停车供需特征的深刻认识。本书聚焦城市典型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医院、商场、行政办公、居住、宾馆饭店等),基于停车到离、停发等海量交通数据,以及对停车者行为选择特征的分析,构建了单一用地设施、组合用地设施等配建停车泊位的时空资源共享方法,提出了调节停车共享效果的管理措施。
3月9日 上午 7:30
其他

无人机产业:低空经济的新赛道

在深圳,从坪山燕子湖会展中心飞往福田CBD的通勤航线,将两地间的出行时间从地面的60分钟缩短到了13分钟;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顺利飞至珠海九洲港码头,使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
3月7日 上午 7:31
其他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与发展趋势” ——“城·未来”学术沙龙暨一季度智库数字化素养提升培训会在杭州城研中心举行

从ChatGPT到Sora,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渗透能力之强,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更是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为贯彻落实市委新春第一会精神,助力杭州打造全国算力成本洼地和模型输出地,3月5日,“城·未来”学术沙龙(2024年第1期)暨一季度智库数字化素养提升培训会在城研中心仓前大楼209报告厅举行。本次会议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中国(杭州)智慧城市研究院、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浙江省智慧城市促进会、浙大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天元公学、杭师大城市学社等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70余人参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江山舞,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顾帼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杜红心等出席会议。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顾帼英在致辞中指出,加速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意义重大。浙大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系浙江大学主办、省科技厅认定的优秀新型研发机构,而中国(杭州)智慧城市研究院作为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智慧城市建设资源整合平台,双方在各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果。秉承“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两家单位开展战略合作,既贯彻了市委新春第一会精神,积极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标志着我们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探索迈出了新的一步,致力于为推动智慧城市产业繁荣发展的共同目标贡献力量。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顾帼英致辞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杜红心在致辞中指出,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也是城市学智库拥抱新科技、开启新征程的必然选择,赋予了“人脑+机脑”新的内涵。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作为省级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城·未来”学术沙龙暨智库数字化素养提升培训会是2024年度城研中心(智慧城市研究院)为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智库内涵提升融合而重点打造的研究交流平台。通过组织实施系列培训,加强两家单位多方位的战略合作,旨在提升研究人员的数字化素养,助力人工智能技术与城市学研究的深度融合,为城市学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方法、新路子,赋能城市学高水平研究、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杜红心致辞在主旨报告环节,浙大计算机创研院智慧教育中心专家、杭州易有料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李宝泉作“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与发展趋势”专题讲座。李宝泉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类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尤其是深度学习模型,以生成新的内容、数据或模式的人工智能系统,覆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基于对大语言模型进化树、编码历程演变和向量化内涵的分析,他提出,新一代的AI是对世界的重新编码,AI会改变现有的计算模式以及争夺大模型就是争夺向量空间的边界等。李宝泉认为,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商业落地正逐步深化,并展现出多样化的产业应用前景,其产业图谱2.0已覆盖场景细化应用、行业细化应用等多供应商以及基础大模型、Infra、基础配套等。目前,向量化在商业场景中的融入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文字或自然语言的向量化,如Chat
3月6日 上午 7:30
其他

烟火气又守秩序:地摊经济的治理之道

小地摊蕴含大民生,地摊经济是民营非正规经济中自雇就业的典型形态,对于城市激发消费内需、拓展灵活就业、缓解民生困境意义重大。据艾媒研究院预计,2023年中国夜间经济规模突破30万亿元。当前,如何以现代化、精细化、柔性化为治理方向,引导地摊经济既有“烟火气”又能“守秩序”,是优化城市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的重点之一。01地摊经济治理难的成因分析从治理对象上看,地摊经济的治理问题源于我国城乡二元制度安排的结果。长期以来,城市劳动力边际回报率显著高于农村劳动力边际回报率,在人口持续流入和城市正规经济部门选择性、掐尖式吸纳的双向挤压下,大部分未就业的外来劳动力、低收入群体、下岗工人、择业青年等只能以自雇形式进入非正规经济部门,成为流动摊贩。地摊经济上手门槛低、试错成本小,能有效解决低收入群体资金不足、技术缺乏的切实需要,对于城市保障基本民生、满足低端需求、丰富灵活就业起到重要调节作用。但是,由于经营空间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流动摊贩经常造成占道经营扰乱交通、垃圾影响卫生、食品卫生隐患、噪音油烟扰民等问题。因此,地摊经济的存在有必然性、必要性,但无法解决自身的负外部性。从治理内容上看,地摊经济治理的难点在于社会多元主体的利益矛盾。城管是地摊经济的管理主体,城管所执行的是代表城市规则与规章的秩序利益,可进一步分解为城管的履职动机和居民的宜居权益。履职动机是指无论是编内城管还是编外协管员,都有考核评估的职责要求,且以往在“创文创卫”等重大节点,城管的履职力度直接与地方政府利益、部门绩效、个人“饭碗”紧密挂钩,构成刚性执法的强大动力。履职动机体现了弱势群体的生计利益与政府“政绩竞标”的矛盾。宜居权益是指居民群体对住房周边环境整洁、道路通畅、无油烟噪音的合理诉求和“邻避效应”,居民对摊贩的投诉举报也是增加执法强度的重要动机,其本质是人民群众内部关于公共资源占有和分配的矛盾。因此,城管履职动机——摊贩生计需要——居民宜居权益在相互博弈中形成的平衡、退让或者冲突,塑造了了区域间地摊治理的不同形式。从治理现状上看,地摊经济“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难题长期存在。随着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各地发展了多元的常态化治理与运动式管控相结合的行动策略。代表城市“秩序利益”的城管和代表“生存利益”的摊贩通过反复博弈,在不同区域、街巷形成了放任经营、游击进退、对抗对峙、默契共生等多种关系。而在社会认知层面,地摊经济依然是脏、乱、差的代表,而城管对于卫生环境、交通秩序的管理和考核具有刚性,现有治理手段更倾向于集中整治和直接取缔;但另一方面,当政府公权力与弱势群体发生冲突时,城管的任何强势行为都可能被社会舆论扩大化、污名化。因此,城管在“抓”和“放”之间寻找的平衡点敏感且脆弱。综上,地摊经济的治理难题依然需要系统性破局。02地摊经济治理的对策和建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地摊经济理应成为人民群众依靠辛勤劳动拓展收入来源、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1深刻认识地摊经济本质内涵推进共同富裕地摊经济的治理问题,本质上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均衡,造成个体发展的落差悬殊和群体发展的结构失衡问题,由失业待业、退休残障等弱势人群为主要构成的流动摊贩和流动人口,既无法充分享受城市化红利,又难以回归农村经济,只能在制度的“灰色空间”内谋生。步入新发展格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愈发成为包容性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鲜明主题。一是要正确认识地摊经济的必然性,地摊经济符合人民所应该享有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劳动权,有效引导和治理地摊经济是城市优化营商环境、保民生促发展的应有之意、应尽之责,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部分。二是要完善地摊经济治理的政策保障,城市层面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条例,提供监管人员、财政经费、经营场地、体制机制的细化支持,将地摊经济作为城市治理中的常态化环节,成为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和弱势群体帮扶的“民心工程”。三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理导向,城管履职需要应该适度向摊贩生计需要让步,建议继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的“有没有”列为文明城市考核内容,而将地摊等民营非正规经济的“好不好”,如整洁有序、质量安全、居民评价、自我提升等作为参考依据。2深化基层参与式治理以民主促民生城管和摊贩的矛盾,有很大一部分是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但实践中由于社区主体、居民主体的缺位,城管成为了居民维护权益的代理人,导致城管的执法实践往往被舆论误导为“倚强凌弱”。为此,应该全力发展基层参与式治理,促进多方在平等交流中增进相互理解和包容,寻求利益平衡点,实现以民主促民生。建议在街道层面建立“四问四权”议事平台,以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为导向,切实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对于地摊经济引起的各类社会矛盾,邀请居民代表、市民代表、摊贩代表、街道社区、新闻媒体等参加,通过“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各方意愿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而城管作为双方协商的见证人、协调人和执行人。在执法过程中,城管应邀请居民代表参与和指导,由民意赋予正当性,让原本就是群众内部的利益冲突留在群众内部解决。例如广州的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合肥的群众公议团,武汉的城管聊天室,杭州城管开放日等都是民主促民生的有效实践。3市场逻辑和治理逻辑融合提升治理效能地摊作为典型的非正规经济,摊贩的经营策略依然取决于市场规则。正规商户承担的房租、执照办理、油烟设备、食品安全管理等成本,可视为商户购买的区域客流以及为抵消自己产生的环境负外部性的固定支出。地摊经济则通过空间的频繁流动来规避这部分成本并从中获取超额收益,流动经营产生的负外部性向城市社会转嫁。但经营的时空碎片化,一是增加了逃避城管的时间以及可能被罚款、扣押等对抗性成本,二是造成摊位与目标客群的错位,导致经营效率低且难以品牌化。在严格的治理逻辑下,摊贩只能采取走街串巷、打游击战的策略,由于客源不再固定,通过以次充好、缺斤少两以谋求“赚一笔就走”的机会主义将成为利益最大化的个体选择,势必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公地悲剧”。因此,市场逻辑和治理逻辑的有机融合是地摊经济有效治理的根本出路。一是在“放”的层面,开辟多区多点的固定经营片区是破解“公地悲剧”的前提。固定经营能够将摊贩与城管的治理矛盾转化为摊贩之间的市场竞争,通过降低对抗性成本鼓励摊贩致力于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固定片区应尽可能满足区位的通达性、多样性和充足性,才能防止摊贩因为难以盈利而被迫重新回归非正规经济。二是在“抓”的层面,应将品质提升和合规合法作为治理重点,包括经营范围的划分、产品合格性的抽检、食品安全卫生的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的筛查等,对于人流密集、供不应求的固定片区可考虑收一定取管理费用用于道路清洁和维护。上海的设摊分区管理,广州的商贩临时疏导区试点,杭州的武林夜市模式都是统筹市场逻辑和治理逻辑的有益探索。4重视新技术新业态抢抓内需新机遇当前,以大学生、社会中青年、互联网创业团队为代表的新生群体,已经成为地摊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较之于传统地摊以重餐饮、日用品、初级农产品为主要品类,新生群体的业态不仅善于融入创新元素和设计创意,而且与直播电商、新媒体账号运营紧密联动,摊位的商业辐射能力、社会关注度、群体示范效应也通过互联网成倍放大,同时也衍生出“地摊刺客”“抄袭侵权”等新的治理问题。
3月5日 上午 7:30
其他

逐鹿“电竞名城”,杭州应如何弯道超车?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电子竞技运动在2023年开始进入到“快车道”:6月,首届奥林匹克电竞周在新加坡成功举办;9月,电子竞技作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在杭州亚运会上首次亮相;国际奥委会成立电子竞技委员会。10月,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在国际奥委会第141次全会开幕式上表示:国际奥委会正考虑创办奥林匹克电子竞技运动会。国际奥委会第141次全会开幕式(图片来自新华社)目前,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约为4.87亿人,已然是全球最活跃的电竞国家,产值规模、用户人数、发展速度等稳居世界第一位。从城市发展电竞到电竞融入城市,电竞产业这个从“小众”走向“大众”的项目,正在回馈那些拥抱它的城市,逐渐成为助力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重要途径。一、电竞何以成为“真香”产业?1.追溯电竞源起自北美,发展于韩国。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亚洲,韩元暴跌,韩国经济遭受重创。为寻找破局之路,韩国制定了“文化立国”的发展战略,大力扶持影视、IT、动漫等产业,电竞就在此时搭上了时代的“顺风车”。1998年,韩国成立韩国电子竞技协会,隶属于韩国旅游文化观光局。政府与政策的背书,代表着韩国承认了电竞的社会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韩国电竞产业已颇具规模并在世界电竞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图片来自南方人物周刊公众号2.从“争议”到“真香”一直以来,电子竞技因为其“游戏”特征被大众贴上“不务正业”“玩物丧志”的负面标签。2023年,杭州亚运会将电竞带到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领域,让电竞正式获得国内外社会主流的认可。在亚运会38个大项中,中国网民对电竞的关注度高达39%,位列第一;其中,有20%的非电竞用户观看了亚运电竞直播,其中45岁及以上的电竞用户占比达到39.32%。此外,亚运电竞收获了多达212次热搜和300亿+的总阅读。图片来自央视网相关统计,目前全球约有32亿人玩电子游戏,超过5亿人对电子竞技特别感兴趣,其中大部分为34岁以下的年轻人。2022年,全行业产生收入高达1844亿美元,高于全球电影票房收入。就我国而言,《2023年度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电子竞技产业实际收入为263.5亿元,电子竞技用户规模为4.88亿人,同比增长0.1%。由此可见,电子竞技已成功在大众心中得到“正名”,成为当下经济发展新的“引爆点”。中国杭州电竞中心(图片来自杭州第19届亚运会公众号)二、电竞名城争夺战已经打响如今的电子竞技已成为国内外广受关注的文化体育现象。在中国电竞产业不长的发展道路上,城市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1个省市中至少23个出台过电竞产业支持性或规划性政策,超过200个城市在发力电竞产业。武汉“中国电竞之都”、上海“全球电竞之都”、苏州“国际电竞名城”、海南“国际电竞港”、广州“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电竞中心”等战略目标的提出,足可见电竞产业已成为城市竞争的新发力点。“电竞名城”之争实质是“城市吸引力”之争,其背后是城市对未来的押注,即“谁能吸引并留住年轻人,谁就拥有未来”。电竞自带“年轻群体”的群体性特征,所产生的“青和力”让年轻人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城市通过获得“电竞名城”这一年轻化、充满活力的城市标签,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落户,进一步汇集城市创新元素。杭州电竞中心内场(图片来自杭州市建筑业协会公众号)三、群雄逐鹿,看全球城市如何布局1.洛杉矶洛杉矶是世界上游戏与电竞公司最多的城市之一。拳头游戏、动视暴雪、北美英雄联盟/无畏契约主场、暴雪嘉年华等都坐落在洛杉矶周围一小时车程之内。洛杉矶电竞教育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机构开始设置电竞相关课程,培养了大量的电竞人才。洛杉矶在电竞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注重实战技巧培养,还注重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电竞教育为洛杉矶电竞产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型人才。201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UCI)在诸多电竞相关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开始筹建全球第一个公立大学电子竞技项目;2016年9月,学校电竞馆正式对外开放。2022年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KIC)总决赛现场(图片来自新华社)2.新加坡新加坡虽然缺少知名的本土选手,也没有成规模的本土电竞赛事,但其凭借着优越的办赛土壤,吸引着众多顶级电竞赛事落地新加坡。早在2010年,国际奥组委就曾在新加坡举办过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新加坡拥有全球顶级的互联网基建。截至2022年,新加坡大约有60个数据中心,网络覆盖率达到99%。这一数据意味着新加坡民众能最大程度、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的电竞内容,同时也是承载大型电竞赛事的基本保证。新加坡拥有大量优质的会展中心资源。例如新加坡博览中心、新加坡新达城会展中心等,均能容纳观众万人以上。这些场馆也已经历过其它大型电竞赛事的考验,先后承办过Dota
3月4日 上午 7:30
其他

获奖作品展播|温宗国: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无废城市”建设

金奖第十三届(2023年)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获奖作品展播导语1985年,中国的“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指出: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必须以系统科学的方法,去科学系统地研究城市。从2011年开始,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和杭州城市学研究会以城市学领域倡导者钱学森先生为名设立“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参照“诺贝尔奖”评奖方式,围绕城市人口、交通、教育、卫生健康、土地住房、文化遗产、环境等七大主题广泛开展优秀作品征集评选活动,表彰和奖励在城市学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今天,我们带来的是第十三届(2023年)钱学森城市学(环境)金奖作品:温宗国等著《无废城市:理论、规划与实践》推荐理由本书以城市资源代谢过程和系统优化为切口提出“无废城市”的建设思路,从城市资源能源回收利用潜力评估,到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构,再到城市资源循环利用的案例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系统提出当前城市资源代谢以及“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优化建议,对有关城市资源代谢和循环利用及“无废城市”建设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管理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为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持。作品介绍“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通过深化城市固体废物综合管理体系改革,探索构建并不断完善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末端无害化处置的长效机制体制,实现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目标。“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随着城镇化迅猛推进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在过去一百多年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在中国过去四十多年集中爆发。我国是世界上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大的国家,固体废物总量还在逐年递增,然而资源回收利用率不足50%,与跟德国、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未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还将进一步推进,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需要资源环境提供的强有力物质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排放,毫无疑问是破解当前“城市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也纷纷提出了“零废物”“零废弃”的社会发展愿景。国际对“无废城市”乃至“无废社会”的探索,已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必然趋势。如何建设“无废城市”?本书这样说2020年,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温宗国教授领衔其团队完成的《无废城市:理论、规划与实践》正式出版,是国内首部以“无废城市”建设为主题的学术专著。本书认为,城市资源代谢过程决定了输入城市的资源支撑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城市资源代谢的系统优化能够促进污染系统性治理和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提供支持。基于此,本书在梳理国内外城市资源代谢及“无废城市”建设国际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评估了我国各类城市资源循环利用的潜力,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机制及典型案例,系统提出了典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和成功实践,最后结合当前城市的资源代谢以及“无废城市”试点建设面临的挑战给出了相关管理建议。具体内容分为:01基于城市资源代谢理论和国内外“无废城市”建设实践,提出城市资源代谢优化及系统性解决方案02针对我国主要金属资源、生活垃圾、工业及农业源生物质废物能源等,系统评估城市资源循环利用的潜力03梳理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发展历程和新型回收模式的创新实践04探索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机制及典型案例,构建多主体仿真的政策模拟模型,提出促进垃圾分类的有效措施05介绍我国再生资源园区、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规划建设进展06以张家港静脉产业园规划建设为例,提出城市固体废物园区化协同处置及二次污染控制的系统性技术方案07分析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的实践发展,以成都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为例介绍了规划建设方法08分析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建设进展,重点介绍徐州市、盘锦市的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建设规划案例09针对城市资源代谢及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管理建议展望未来,城市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固体废物分类回收管理体系,应用先进适用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优化处置设施实现集约化和协同性处置,构建不同固体废物重点领域的综合性管理政策,系统性地推动城市资源代谢体系的优化提升。作者简介温宗国,现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主任。1995年至2005年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学习,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城市固废处置与资源化、行业碳减排系统工程研究,主持国家课题20多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来源: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供稿:杨之颖编辑:姜晓航审核:方志明投稿邮箱:urbanchina@vip.126.com免责声明:文章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知识推广、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论文、图片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妥善处理。推荐阅读:第十四届钱学森城市学(环境)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公告第十四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公告(2023年3号)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3月2日 上午 7:30
其他

打造“天空之城”:深圳低空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到发展低空经济,标志着低空经济迎来重大发展机遇。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低空经济深圳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作为低空经济产业聚集度最高的城市,深圳从2023年初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2023年底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等7部门公布《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再到2024年初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仅2023年度深圳市及各区发布的低空经济相关政策已有10余部,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深圳多措并举,以先行先试之势朝着低空经济赛道全面发力。在2024年1月30日举行的深圳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中,深圳市市长覃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深圳将在低空空域管理、飞行规则标准和适航审定等方面先行先试,争创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深圳正以“敢闯”“敢干”的魄力和创新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的新使命。低空经济发展的“深圳经验”2023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推广深圳的低空经济改革经验,包括22条典型经验中的“创新低空经济发展新机制”。深圳,作为国家级示范区和全球无人机中心,拥有超1500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集群和生态,展现了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点。法规政策服务。制定和完善低空经济相关的法规政策,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例如,通过简化审批程序、降低运营成本、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进入低空经济领域。发展基础设施。低空飞行活动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优先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如通讯、导航、监视等数字基建和无人机起降点、无人机维修保障设施、低空运行控制中心等物理基建。地区产业优势。不同地区在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等方面可能具有不同的产业优势,这些产业优势可以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产业协同发展。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多个产业的协同合作,通过低空经济上中下游产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拓展低空应用场景。低空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的“驱动引擎”,通过深入挖掘各行业对低空应用场景的需求,开发各类低空应用场景,有效激发市场需求,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带动低空经济的快速增长。深圳的低空经济发展依赖于规模化的飞行活动,以1730家无人机及产业链企业、年产值960亿元、126条低空航线、89个起降点和超60万架次的无人机飞行为基础,显示出低空飞行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向规模化时代迈进的趋势。深圳低空经济发展的启示开展低空生态摸底工作,探索本地发展模式。在构建低空运行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调研当地的特点和需求,借鉴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低空方案。每个地市应先针对当地的低空生态进行摸底,探索与本地经济形势相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系统化建立运行体系,优先实现小范围闭环跑通。系统化建立符合当地发展特点的低空运行体系,并在应用场景最丰富、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集中力量,优先实现小范围的低空经济闭环跑通,再复制、推广到更大的区域。同时,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为低空经济的闭环运行创造更好的条件。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强化顶层设计。为了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至关重要。这些政策可以包括降低运营成本、简化审批程序、提供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措施,以减轻低空产业的经济负担,提高其竞争力。同时,还应明确低空经济的发展目标,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强化顶层设计,为低空经济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指明方向、明确目标。支持有关单位和社会资本开展低空基建。低空飞行活动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在构建低空运行体系的过程中,应逐步启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低空基建投入成本高,但发展低空经济非一日之功,既要算眼前账,更要算长远账。通过建设更多的低空基础设施,既能无人机的飞行活动提供支撑,也能提高无人机飞行的覆盖范围、运营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低空基建的发展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加强低空文化宣传,提升公众对低空经济的认知。加强低空文化宣传,开展低空经济相关的讲座、展览、论坛等,增加公众对低空经济的了解,同时组织低空体验活动及相关教育培训课程,提高公众对低空经济的认知,为低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群众基础。来源:多翼创新供稿:邵莹编辑:林玥玥审核:毛燕武投稿邮箱:urbanchina@vip.126.com免责声明:文章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知识推广、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论文、图片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妥善处理。推荐阅读:深解塑强新质生产力,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微观基础高质量社区建设推动城市建设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2月29日 上午 7:30
其他

深解塑强新质生产力,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微观基础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创立、阐发和相应的重要论断,继承、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赋予生产力理论新的科学内涵,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本源上深刻理解领会、在实践中加快形成和不断增强新质生产力,必须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超强的时代紧迫感,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夯实筑牢微观基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价值生产力是经济学的基础概念,生产力有效发挥作用的逻辑是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生产力用劳动、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合体刻画,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劳动工具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利用和改造自然、发展社会的能力,既包括物质生产力,也包括社会(精神)生产力,明确了生产力要素的表现形态、构成组分和相互关系,是对经典的资本、劳动和土地经济学三原色的超越。马克思主义观的生产力的发展是连续不断的,是或慢或快、或渐变或跃升不断演进提高的,任何要素的发展应用,包括科学技术,都会引起生产力的变化甚至变革;在生产力三要素都发生质变的背景下,生产力本身自然会跃升到新质阶段,其中生产力要素新的组合方式和新生产要素的发现和结合应用,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对劳动力、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深化和自身认知能力的提升,人们逐步扩展了对生产力内涵、外延和特征的认识,明确和丰富了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物质劳动成果有客观的度量,精神创造的成果大小和效率高低主要由劳动者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与知识的状况(数量、广度、深度)所决定,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不断更新的生产工具是先进生产力最重要的标志,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任何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无论是资本推动、科技进步和多要素协同效应,还是当今的数据要素的倍增效应,都是在劳动者的主导下产生的。由于劳动要素对所有其他要素的主导、支配和协同作用,而反之若除去制度作用,资本等条件性要素是不可能对具有主观性的劳动(者)起完全支配和雇佣作用的。正是劳动的这种主体与核心作用,激发着劳动者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生产力的实质性转变提升和质态的跃迁;强调科技创新引领、多要素协同效应,是新质生产力的突出特色,更深层细化地分析,明确和提升劳动者主体地位正是其核心价值所在。这类内在新质决定了数智时代新质生产力是具有更高水平的创新性、流动性、渗透性、虚拟性和协同性。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的协同效应和生产率提升,在科技进步、生产活动和产业成长及相互关系的演变中的表现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当代新型先进的生产力。科技的进步创新、传播引领、应用受益的主体是劳动者,多要素的协同效应是在劳动的作用下达成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等都是在劳动创造的推断下酿聚形成的;只有进一步认识到和实践中把握好劳动的主导作用和支配协同地位,才能真正实现新质生产力在质态和创造新价值上的转变与跃升。在中国的当前形势下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时代体现,是明确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的需要,是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的强大持久的动力和重要基础,更加明确人民和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强调科技创新引领,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积极探索。这也是政治经济学在微观根基层面对决定性因素的新的认知和深刻揭示,是在经典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对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新的更加科学的表述。从生产力三要素统一体,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新质生产力,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秉承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领会,新质生产力是全新视角下基于劳动者主体地位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相比传统生产力具有根本属性提升、新类型结构、高技术水平、高劳动质量、高生产效率、自我内生和可持续增强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新质生产力,从经济的源头和最底层,为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赋予了新的含义,对其相互关系予以优化组合,更有利于确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激发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对劳动工具的使用改进和科技创新的驱动引领;更有利于对劳动对象的施授和作用、对劳动成果的支配和享用;更有利于宏观与微观的联动、消除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如此从学理上为加快形成和塑强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铺展和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也有助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理清底层逻辑和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科技创新,如同撬动新事物的杠杆,总能迸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为生产力增添科技内涵。科技进步和创新引领,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是加快形成和塑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增量和最强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代表科技发展方向的未来产业,同时又在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和社会基础,形成良性的互动增强生态。在加快形成和塑强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中,从“原始创新”“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到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意涵丰富、相互关联的一个完整链条:创新是核心手段,目标是形成批量的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原创成果,培育数量众多的行业领军企业,形成若干个全球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集群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为核心的生产力体系重塑,筑基于新的要素条件、形成于新的产业质态、导向在高质量发展,与形成新质生产力相互推动,是能够更好支撑现代化建设、拥有更大成长潜力空间、更利于多目标协同;并具有创意创新密集、跨域跨界融合、增值量质双高等特征,在关键技术创新、路径模式探索、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连通、市场推广应用治理、产业生态构建上呈现新的发展特征和态势,为我国锚定产业新质态、构建产业新体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辟新的赛道、创造难得的大好机遇。在当今数智时代,数据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出的混合体,数据要素价值创造是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的人类(劳动)智慧的创造性产出,数据要素倍增效应的实质是极大地释放和激发劳动者主导和统领其他所有要素产生的协同效应,倍增机理其实就是劳动要素主导下的多要素协同机理。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等表现形态上的新,更重要和最为根本的是劳动者地位、要素关系等内涵意义上创新提升的质。从物质生产力到精神生产力,从释放、延伸和增强人体器官功能的体质生产力,转向激发人的主体性、智慧和创造力的心智生产力,人本主导、创新引领、多要素协同的智(慧)创(造)型新经济模态,科学与人文双轮驱动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新时代新社会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和强大有效的推动方式。扩大内需和保民生,切实让劳动者得到相应的回报和受益,增加人民福祉,有利于加快形成和塑强新质生产力;新质劳动者和人才培育,相应的教育改革和社会结构调整;数智融合应用、数字政府建设、数智治理深化等有利于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宏观政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通宏洞微地处理好宏观调控与微观关切的关系;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都是通过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劳动是生产力的核心和决定性因素,生产力迭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生引擎,确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和抓住生产力转型升级的契机,就能在全球竞争中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持久稳定地掌握发展主动权,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强基赋能,增强综合实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同心内核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主体,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围绕着劳动延展。社会经济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全面发展,激发劳动者的主体性、智慧和创造性,同时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地分享发展红利,形成内生自强的良性循环生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夯实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理顺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是基础立场的复位归正,理论分析方法的改进提升,更符合机理生成式分析的科技进步取向,也与时代发展大潮和趋势相顺应。劳动是财富创造和社会进步的源动力,劳动工具演进是生产方式变革提升的主动力、承载和实施主体。新质生产力,既有表现形态与时俱进的新,更是质的内涵的实质性跃升。高质量发展体现鲜明的人民性,确证了人的主体地位,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要依靠人民,评判标准是人民的获得感。从理论根源层面深刻理解和领会把握以人为本的新质生产力,进一步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按照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发展要求,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助力将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一步一步变为现实。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在微观根基层面的凝聚跃升,高质量发展在中观过程层面赋能添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宏伟目标和壮阔图景,三个层面有其必然的内在关联,以人民为中心贯通,构成一切为了人民的同心圆,通宏洞微地形成以人民为核心的互反馈良性循环生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民,基点和轴线是劳动,这也是当今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的独有特征,也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和实践主线;也只有以人民为核心,才能切实推动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创立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的深化研究,才能在实践中加快形成和塑强新质生产力,才能通过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来源: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作者:王国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数字化决策与国家治理》综合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供稿:刘悦编辑:林玥玥审核:李飞孟投稿邮箱:urbanchina@vip.126.com免责声明:文章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知识推广、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论文、图片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妥善处理。推荐阅读:Sora这浪,我们怎么踏?杭州国际体育品牌赛事体系的建设框架及对策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2月28日 上午 7:30
其他

高质量社区建设推动城市建设

近年,“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完整社区”、“社区营造”、“未来社区”围绕社区建设的理念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各地的发展规划中,且很多城市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一高质量社区建设的背景2021年,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明确了社区发展服务业、社区更新等扩大内需的发展方向。2023年11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选择50个左右城市开展试点,在城市社区(小区)公共空间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如今,浙江省杭州市将未来社区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心工程,累计开展未来社区创建项目300个,总面积超过1万公顷、受益居民达250万人以上,社区更新不仅成为社区活力中心,也是城市休闲消费中心,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也就意味着,围绕社区的密集建设,不仅有保障民生的目标,更有通过建设更新拉动城市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的新目标。更意味着,社区已正式成为城市扩内需的基础单元,社区建设亟需从促进组团内部活力的1.0阶段,升级到拉动城市内需的2.0阶段。二城市内需的2.0阶段社区建设1.0阶段,普遍是以产权和物权为基础的组团,甚至可以说是以小区为主体。主要以促进社区活力,增加居民归属感为目标,展开环境提升、适老化改造、便民商业等微更新。在扩大内需的新目标下,无论是国家层面的生活圈建设意见,还是各地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都已将发展重心跳出常规的社区组团范围,放大到15分钟步行范围内的区域,即2.0的“泛社区”建设。这也就加速了共享街道、生活街区、完整街区等突破小区的更大范围社区建设。社区1.0与2.0阶段,并不是非此即彼,二选一的关系,社区1.0可以说是2.0泛社区发展的基建。泛社区的建设,有将社区融入城市发展的考量;也有解决社区“存量之争”一类问题,如电商与夫妻店对社区客户争夺的权衡;还有政府投资,如何有效带动社会资源、资金投入的探索。成都猛追湾城市更新项目滨水廊道、夜间市集成都成华区的猛追湾城市更新项目,经过两年的开街运营,已经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大众看得到、走近感受得到的城市更新IP。这个鲜活且充满生命力的街区,无疑为成渝城市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以艺术与城市对话的新形式,让城市更新呈现新面貌,为街巷注入新内容,给商业带来新氛围,为消费场景注入新活力,也为城市更新和商业迭代发展带来新启示。杭州缤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城市书房杭州的缤纷社区打破了原建制社区的边界,按照“5分钟生活圈”的模式,通过区域大党委建设,设立缤纷未来社区联合党委,实现区域共建,并把3个社区原有小散空间集中统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运营的建设标准,打造综合性场景的完整空间建设,整合配套服务空间1.17万平方米,这不仅打通了区域的“围墙”,更是打通了居民融合的“心墙”。由于缤纷完整社区有颐养中心、托育中心、成长驿站等生活场景,所以缤纷社区吸引了很多周边小区的居民。三全域推动高质量社区建设坚持多措并举,激发治理新动能始终坚持党建统领、规划引领、专班推进,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快建设高质量社区。制定出台相关等文件,指导未来社区建设组织、场景赋能等工作。健全党建和业务联动机制,协同破解建设推进中的问题短板,推动党建与未来社区建设同部署同谋划同推进。要问需于民,构建服务新格局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体检先行,持续补齐设施短板。坚持多方融合,统筹提升服务效能。以未来社区全域推进为契机,整合各部门优势资源,集中开展儿童友好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等专项工作。数智赋能,探索运营新机制坚持数智赋能,探索可持续长效运营模式,构建“党建统领、多跨融合、数智赋能、共建共享”的未来社区治理新格局。推动“浙里未来社区”“浙里康养”“浙有善育”等重大应用的落地贯通,切实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探索片区联动的“大物业”模式,促进未来社区及城市片区可持续运营。充分发挥社区运营团队、社会公益组织、群众自治力量的作用,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参考文献】李忠:《城市需要什么样的“社区”》供稿:姚远编辑:林玥玥审核:李明超投稿邮箱:urbanchina@vip.126.com免责声明:文章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知识推广、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论文、图片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妥善处理。推荐阅读:Sora这浪,我们怎么踏?杭州国际体育品牌赛事体系的建设框架及对策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2月26日 上午 7:30
其他

Sora这浪,我们怎么踏?

1sora横空出世春节期间,当我们还在热议春节电影档,享受假期闲暇时,大洋彼岸,全球领先AGI创企OpenAI悄无声息地公布了最新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用户仅需输入简短文本,Sora便可以生成一段长达60秒的视频,远超Runway、Pika、Stable
2月24日 上午 7:31
其他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蓝皮书(2024)》 征稿启事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开启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将“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到新的高度。随着科技的迅速进步,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智慧城市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基础,推动城市各个领域的智能化,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了全面总结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探讨未来发展趋势,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中国(杭州)智慧城市研究院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蓝皮书(2024)》即日起面向全国公开征稿。一征稿范围蓝皮书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智慧城市理论前沿:智慧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新理念、运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等。2.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3.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智慧城市案例介绍、经验总结、启示与借鉴。4.智慧城市产业链与市场分析:智慧城市建设产业链、市场规模、投资预测、企业竞争力分析等。5.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与创新: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能源、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安防等领域的应用与创新。6.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政策、技术、产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及解决策略。7.智慧城市发展前景与建议:未来智慧城市(如绿色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政策建议、技术创新等。二投稿要求1.稿件应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论证清晰、数据准确,内容须未经公开发表,如已发表须取得授权同意;2.稿件可为论文或研究报告,论文字数宜在8000-10000字左右,研究报告字数不超过2万字;3.请在稿件末尾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4.发送电子稿至邮箱zgzhcs2024@126.com,稿件请按照“作者姓名+题目”命名,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蓝皮书(2024)》投稿。三排版格式题目:(黑体,小二号)一级标题(章名):一、……(黑体,三号)二级标题(节名):(一)……(楷体_GB2312,小四号)三级标题(要点):1.……(宋体,小四号)正文:……(宋体,小四号)注释:小五号仿宋_GB2312四投稿时间论文投稿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10日五联系方式杭州城研中心研究一处(智慧院)联系人:韩老师联系电话:0571-86293087供稿:韩巧燕编辑:林玥玥审核:毛燕武公众号:urbanchina@vip.126.com(非蓝皮书投稿邮箱)推荐阅读:杭州国际体育品牌赛事体系的建设框架及对策“我见青山多妩媚”
2月23日 上午 7:30
其他

杭州国际体育品牌赛事体系的建设框架及对策

举办国际体育赛事是城市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相继提出国际体育城市建设目标,致力于通过体育推进城市转型与能级跃升。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彰显了杭州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综合实力,也为杭州打造国际赛事之城奠定了良好基础。进入后亚运时代,杭州要持续放大“亚运效应”,其关键在于谋划一条以国际体育品牌赛事为核心的赛事之城发展路径,即通过举办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品牌赛事,逐步带动城市形成全民体育氛围,进而促进体育产业链向国际市场延伸,有力推进国际赛事之城建设。一
2月22日 上午 7:30
其他

“我见青山多妩媚” 江西千年古镇历史文化保护与复兴新征程

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坚持以用促保,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城市和乡村的特色标识和公众的时代记忆,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实现永续传承。1保护地名文化就是保护城市的文化根脉江西省铅山县的读音常被误读成“qiān
2月21日 上午 7:31
其他

浙江推进未来乡村建设的余杭实践

创建未来乡村是营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载体。相较于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更加注重产业振兴、风貌宜居与文化兴盛,并主要从农业现代化、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化传承、创新创业、社会治理等层面丰富其内涵,以期实现乡村地区的协同发展。根据《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22〕4号),浙江未来乡村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建设方向,以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为建设主体,重点打造未来产业、风貌、文化、邻里、健康、低碳、交通、智慧、治理等场景,通过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着力构建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乡村新社区。近年来,余杭区深入开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走深走实,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发展新通道,以融于自然、面向未来的“未来乡村实验区”为载体,通过巩固“西部富美”行动成果,助力余杭西部五镇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壹余杭区“未来乡村”建设实践径山镇小古城村打造未来健康场景。自健康村建设开展以来,小古城村成立健康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健康治理长效机制;提倡“慢谷”理念,打造田园生活体验目的地;制定《村民健康公约》,在农户墙绘文化中融入健康知识宣传。2023年8月,浙江省爱卫办印发了《关于公布2023年浙江省健康村镇、卫生村样板的通知》(浙爱卫办〔2023〕8号),小古城村被评为浙江省健康村样板,成为余杭区首个省级健康村样板。打造未来治理场景。依托“四议六步”民主协商机制,小古城村将治理模式变“事后处理”为“源头治理”。一是参议有渠道。通过数字赋能,建立“云上议事厅”,打破协商议事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二是管理有工具。为更有效,更直观,更便捷地管理村庄各项事务,建成小古城管理数据驾驶舱,助力村庄物业管理。三是执行有策略。面对错综复杂的农村工作,争取多方人员投身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综合分析原因,积极寻找突破,有效执行各项任务。鸬鸟镇前庄村打造未来产业场景。依托“政府主导、村企合作、百姓参与”三方合作模式,优化产业模式,强化资源主导。前庄村积极打造集游客中心、农产品加工生产、亲子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鸬鸟镇农旅服务中心。同时按照《鸬鸟镇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前庄村坚持因地制宜,通过将党建联建、村民议事协商、村企协作等多种模式纳入思路举措,积极探索集体产业经济发展新路径。打造未来文化场景。鸬鸟镇围绕余杭区“文明有礼”基本单元建设要求和镇域工作实际,积极打造“浙江有礼·文明圣地·礼遇鸬鸟”镇域文明实践新品牌。前庄村以文化礼堂为阵地,通过举办“启智立德开蒙礼”活动,有效构建了“一村有一品,一品带一村”的“全域文明”工作新格局。鸬鸟镇也因此成为余杭唯一全部村社均入选区级年度“文明有礼”基本单元典范和示范村社培育对象的镇街。打造未来风貌场景。根据《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浙文旅〔2021〕17号)文件要求,前庄村在保留前庄大队茶厂厂房的原有肌理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文化礼堂“微改造、精提升”行动,通过对其整体环境改造,持续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前庄村通过利用闲置空间展现当地产业和文化特色,形成了一批富含前庄元素、颇具创新创意的现代新型文旅空间。瓶窑镇南山村打造未来智慧场景。浙江未来乡村科创园位于南山村,园区集文创研发中心、研学课程中心、水上运动基地于一体,包含办公空间、工作室、户外基地等功能空间。通过招引创客入驻,有效实现了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创造性转化。同时,依托瓶窑镇建立的智慧乡贤云平台与科创园“新乡贤助乡兴”实践基地,最大程度吸引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监管等多跨场景项目落地应用。打造未来邻里场景。一是以幸福乡里共同体为空间,聚焦“一老一小”问题,为村民提供托育+早教、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等服务,实现家门口的“幼有善育、老有颐养”。二是以乡村会客厅为核心,完善购物、餐饮、金融、电信等生活配套,打造15分钟幸福生活圈。三是加强对失地村民的帮扶,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帮助失地村民实现再就业或自主创业。百丈镇溪口村打造未来交通场景。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对百丈镇溪六线路面进行拓宽,并对溪六线通往位于半山腰的罗窑坞的单行道进行了改建。依托余杭区在全省率先建立“路长联系人”制度,为积极探索交通兴、产业旺、百姓富、城乡融的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打造未来低碳场景。百丈镇森林覆盖率在85%以上,拥有竹林面积5.5万亩,蕴含着强大储碳固碳功能。溪口村依托浙江省首批低(零)碳乡镇建设试点,探索“双碳+共富”模式,打造碳排放监管的“碳管家”数字化平台,构建村企竹林低碳发展新格局。通过不断提高生态的“含绿量”“含金量”,加快实现碳汇变现,做好共同富裕“碳文章”。贰余杭区“未来乡村”促进共同富裕的经验启示发展多元业态,做强乡村产业支撑。一是优化产业布局。通过科学规划,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或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能力;三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农民通过参与农村旅游、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等方式,拓展增收渠道,增加收入来源;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引导和支持农业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五是强化品牌建设;通过注册商标、申请地理标志等方式,培育和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六是完善产业支持政策。政府应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等,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乡村产业。最终通过特色场景打造,配套设施完善,乡村产业培育,业态发展优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未来乡村示范带。构建宜居风貌,践行乡村发展理念。一是推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山水、田野等自然景观,保持生态平衡,提升乡村环境的品质;二是优化聚落形态。要合理规划村落布局,保持传统建筑风格,提升街巷空间的品质,创造宜居的乡村环境;三是营造农业景观。结合农业生产活动,营造具有乡土特色的农业景观,提升乡村风貌的魅力;四是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打造舒适便捷的乡村生活环境,真正让美丽乡村、绿色生态成为余杭未来乡村建设最鲜亮的底色。重视文化发掘,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未来乡村应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内涵,通过推动文化传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文化。一是建立乡村文化档案。通过收集和整理乡村的历史、风俗、传统等资料,建立完整的乡村文化档案,为文化发掘和乡村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二是培养乡村文化传承人才。通过开展培训、交流等活动,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艺的人才,让他们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三是加强乡村建设。通过加强乡村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村民的参与度和归属感;四是推广乡村旅游。结合乡村的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推广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体验,增加乡村的收入来源。最终通过形成社会各界对于乡土文化价值的根本认同和文化自信,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形成未来乡村建设新的内源发展模式。供稿:张唱晓编辑:林玥玥审核:施剑投稿邮箱:urbanchina@vip.126.com免责声明:文章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知识推广、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论文、图片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妥善处理。推荐阅读:今日雨水
2月20日 上午 7:30
其他

今日雨水 | 雨水知时 春意将至

今日十二时十二分,雨水至,万物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雨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位,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之一,寓意着降雨增多,且少雪多雨。雨水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位置。北半球日照时间慢慢增加,日照强度逐渐增强。东南风起,捎来海洋的暖湿气流,与冷空气在大地频频邂逅,送来一场场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大意是说,雨水后,冰雪消融,风雪渐少,雨水增多,草木萌动,春即至。雨水·物候篇在大自然中,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殖、迁徙,植物的萌芽、长叶、开花、结果、凋落,冰霜的凝结、消融都随着时令而动,周而复始,有着其亘古不变的规律,于是它们也成了季节更替轮换的标志,被称为“物候”。古人将长期对植物、鸟兽、昆虫及天气现象的观察经验纳入二十四节气体系,为每个节气冠之显著的物候标志特征。五日为一侯,三侯为一气,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侯。雨水也有三侯——一侯
2月19日 上午 7:30
其他

第十四届钱学森城市学(教育)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公告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关键命题,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国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教育现代化重要战略任务。为推进2035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实现,书写好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第十四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关于城市教育平台的征集公告,具体如下:第十四届钱学森城市学(教育)金奖征集评选活动1征集主题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2征集要求1.已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著作、译作(译著参评需经原作者书面同意)均可参评;2.应征作品要围绕主题,观点鲜明,见解独到,论述精辟,论据充分,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3.论文和研究报告类提交电子版作品全文,正文篇幅为8000~15000字;著作和译作类邮寄作品两部,并提交篇幅为8000~15000字的内容概要;格式标准参照《第十四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成果规范》(扫描文末二维码获取)。4.应征作品均须提交: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作品及作者信息;《第十四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成果使用授权书》(扫描文末二维码获取),授权书亲笔签名、电子签名、拍照扫描确认均可。5.每位应征者提交作品数量最多不得超过2件,同一作品只能参评一个主题,作者署名以作品提交时为准。6.未公开发表或出版作品需提交参评作品的查重报告,发表或出版期限为近5年。3参评方式1.作品参评方式包括作者自主投稿、专家或机构推荐、主办方遴选三种。2.参评作品以邮寄或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3.电子邮件地址:csjy@vip.126.com。投稿邮件命名为“第十四届钱奖+通讯作者姓名+作品题目”。4.邮寄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407室,毛老师,0571-87357068(邮编:311121)。4奖项设置钱学森城市学(教育)金奖1名,奖金50万元(税前,其中40万元为智库服务自筹经费);钱学森城市学(教育)金奖提名奖10名,奖金各2万元(税前);优秀奖若干名。部分获奖作品节选或摘录编入《城市学研究》。组委会将在“中国城市学年会·2024”上为获奖者颁奖。5截止时间2024年4月30号第十四届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1征集主题围绕“学校教育治理现代化”主题,探讨在教育强国背景下,如何从优化治理机制、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数字化水平、创新监测评估方法等方面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实现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从而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广泛征集相关先进实践案例与对策建议。2征集要求1.应征者可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城市怎么办”新媒体微信、微博、网站(http://www.urbanchina.org)在内等多个路径下载征集表格,以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应征作品(点子),投稿邮件命名为“第十四届西奖+通讯作者姓名+作品题目”。2.应征作品(点子)可包含对策建议、规划设计方案、问题解决方案、实践案例、典型应用场景等,格式为标题、正文(主要举措、创新之处、预期效果等内容)、附件等三部分,标题为必填项,文字凝练简练、直抒其意,字数不超过20字;正文为必填项,分为主要举措、创新之处、预期效果等内容,文字表达明晰、条理清楚;附件为选填项,如对点子有图表补充或深化说明,可提交jpg或pdf格式的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10M。3.鼓励点子、案例增加“视频”辅助展示,视频内容以直观简洁的方式展示点子的“主要举措、创新之处、预期效果”或案例的“实施背景、主要做法、主要成效/创新启示”,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分钟,手机、平板、单反或其他摄像设备均可拍摄,作为邮件附件提交至征集邮箱即可,优质视频可在“城市怎么办”官方微博、微信展示推广,并在评审过程中,优先向评审专家展示。4.为发挥广大青年的智力优势,激发青年主动参与城市治理,更好宣传推动西湖金奖征集活动,共青团杭州市委与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西湖金奖进青年活动,鼓励杭州各区、县(市)、在杭高校、高职高专、独立学院团员青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职业青年等关注城市学研究、热心城市治理的青年及相关青年创业项目参加,西湖金奖进青年征集到的点子及项目同步进入西湖金奖征集平台,参与相关奖项评比。5.同一作者提交的作品(点子)数量不超过1个且作品(点子)的知识产权不应存在任何争议。如违反此项规定,经查证核实后,主办方有权立即取消作者参赛资格,如已获奖励的,将全数追回。3奖项设置“城市教育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人口问题”“城市卫生健康问题”“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城市土地与住房问题”“城市环境问题”七大征集主题共设置:西湖城市学金奖评委会特别奖1个、奖金20万元(税前);十佳作品(点子)10个,奖金各1万元(税前)。组委会将在“中国城市学年会·2024”上为获奖者颁奖。同时,为鼓励创新创意,活动特设创意点子奖20个、创意视频奖10个,奖金各1000元(税后);西湖金奖进青年优秀组织奖10个、奖金各2000元(税后)。4截止时间2024年4月30号更多详情请登录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官方网站:www.urbanchina.org。联
2月18日 上午 7:30
其他

观四季里的良渚古城

日月星辰,朝暮有序一起翻开良渚古城的四季图鉴感受每个时节的风貌暖春春意浓,草木盎然古城大地万物绚烂生长漫天遍野笼上春的气息桃花灼灼,一簇簇盛开月见草也缤纷,铺满大地水木相依,草木青青西水城门樱花如雪,微风拂面湖边浅草,满眼葱茏鹿苑迎接着新生命的诞生小鹿的到来为春日注入活力仲夏夏日至,白昼漫长且听古城各处絮絮鸟语蝉鸣微风过,新荷翻遗址公园与良渚博物院的的荷、莲幽然盛开、拥水而乐凤山宕口的紫薇盛放雉山的向日葵热忱绚烂晚秋秋风起,染尽层林银杏叶金黄一片纷纷洒洒枫叶灿若烟霞,水杉黄绿相间古城美如画卷徐徐展开天地宽广,滚滚“金浪”是稻香弥漫的秋幽幽桂花、琉华菊开得灿烂衔来这一秋的浓墨重彩何处秋风至搅碎一池天清暮冬冬日至,万物喧嚣归于不一样的优美静看瑶山遗址飞扬的芦花眺望老虎岭遗址,一片苍茫沉下心来,感知水坝瞬息微妙的美岁末听雪,浮世有清欢在良渚古城邂逅一场雪向天地万物问候冬安听风起风止,观飘摇雪落雪花簌簌,银装素裹了古城良渚古城四季皆有万般不同岁岁年年待君来来源:良渚古城公众号投稿邮箱:urbanchina@vip.126.com免责声明:文章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知识推广、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论文、图片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妥善处理。推荐阅读:“财神”何许人也?杭州“宋”福年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2月15日 上午 8:55
其他

“财神”何许人也?

蔡云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全国各地在这一天有“迎财神”的习俗,人们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借此祈求新的一年有好财运。满分财神(图源:虎扑评分)2024
2月14日 上午 8:55
其他

杭州“宋”福年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值此2024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向大家致以诚挚的慰问和美好的祝福!今年的杭州又有哪些特色年味活动等待揭晓,一起来看看吧!一新年走运在杭州,“走运”是市民迎接新年一直保留的迎新仪式,作为杭州市民迎接新年的“保留项目”,新年走运祈福活动迄今为止已举办了18届。2024年1月1日,全新推出“龙腾大运好运线”,祈福走运大会再次与大家如期见面,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热闹非凡,市民游客欢聚一堂,一同用脚步丈量城市的发展、用运动迎接全新的一年。在龙历新年的伊始,带着美好的祈愿,一起来运河畔“走运”,辞旧迎新,共同迎接全新的一年!本次走运沿线设置10个打卡点,大家共同祈求龙年身体健康、事业有成、爱情美满、财源滚滚、龙腾大运。在欣赏运河沿岸风貌、拍照记录美好瞬间的同时,市民们一路尝美食、看非遗、赏民俗、品戏韵,活动精彩纷再呈,让这个新年过得趣味浓浓,仪式感拉满!二龙行大运龙行大运·“宋”福杭州,大运龙灯福气船活动在2024年2月2日至3月11日召开,地点在武林门码头。8艘运河游船、10艘公交船顶布置手工鳌鱼灯,结合宋韵元素内陈,乘坐龙灯福气船游大运河,领取新年好彩头,一起来运河“登龙门,占鳌头”。共有三种游玩方式,一是游园环线:游船环线将从武林门码头到土特产码头间循环对开,也可在香积寺码头、小河公园码头自由上下,经过富义仓、香积寺、拱宸桥等历史景点,届时,市民游客可前往环线任意码头购买船票,感受十里银湖墅、小河直街、桥西人家等各个历史文化街区浓浓年味,参与新春活动。二是龙船走运:2月2日至3月11日,参与日游环线的游客凭购票记录可领取手环和印有“福”字样的福卡。当日凭手环可无限次乘船往返码头和活动点,参与龙鳞签到等互动游戏。(夜游船还将为每位游客送上新春限定美食,甜甜蜜蜜过龙年。)三是击鼓开年:武林门、土特产码头布置了“击鼓开年”等互动装置和打卡点,参与游戏还能领取小礼品。此外,运河岸上商户还推出新年专属活动,完成集章打卡,还能领取限量版“龙翻花”。三龙韵华章小河文艺生活市集,“陈年不古·龙冬腔”星喵小河怀旧市集。怀旧市集集合了地标性非遗好物,本地特色的国潮文创,还有带着几代人童年记忆的翻花绳、游戏机,把“复古+摩登”牢牢刻在了市集的展陈中,老少皆宜。文艺生活市集更是穿插古风巡游、卖花郎送鲜花、龙行花事等互动巡游机制并结合龙年及新春元素烘托街区年味氛围,打造“小河龙宫闹新年”景象。天气寒冷,一杯热茶暖饮就是最好的慰藉。在小河直街,约上三五好友,找个围炉煮茶的小店,就能闲适地度过一天。这就是最契合“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情景意味了。簪花汉服打卡打卡已成为这个冬日的最新时尚,一条龙的簪花妆发服务再加上小河直街独特的街巷韵味,江南运河畔的照片张张出圈!在簪花汉服火爆小河直街前,小河直街其实也是很多市民游客喜欢打卡的地方。许多人喜欢到小河直街,可以慢慢地走在青石板街上,可以看到不同风格但是很有设计感的小店,也找一家临河的茶馆坐坐。现在的火,是因为被年轻人接受。在社交媒体上,小河直街似乎成了年轻人到杭州来必要打卡的一条街巷。走在小河直街,一步一景。小河直街也紧跟时节,这里随处可见新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烟火味,也感受到新年喜乐!【参考文献】杭州文广旅游发布《龙临福至
2月13日 上午 8:55
其他

宋时雅事·点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种植距今已有6000年历史,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相传早在距今4700年神农时代,中国人便发现并利用茶。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月11日 上午 8:55
其他

东西南北中,特色年俗大不同

YEAR-新年快乐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华大地幅员辽阔过年的习俗也不尽相同不知屏幕前的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今年的春节如何过的呢?北京:“哪儿qie啊您?”
2月10日 上午 8:55
其他

甲辰大吉,六和顺遂

供稿:蓝佐坤编辑:蓝佐坤审核:方志明投稿邮箱:urbanchina@vip.126.com推荐阅读:四方归来,只为一桌团圆双碳背景下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形势分析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2月9日 上午 9:03
其他

四方归来,只为一桌团圆

团团圆圆年夜饭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也被称为年晚饭、团年饭或团圆饭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值此甲辰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带你回味你的家乡味道淮扬派的年味江浙沪地区的年夜饭常见八宝饭、八宝菜随着《繁花》的热播想必今年也会新添一道“排骨年糕”年年糕、年年高!八宝饭、八宝菜
2月8日 上午 7:30
其他

双碳背景下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其中,在未来能源方面,聚焦核能、核聚变、氢能、生物质能等重点领域,打造“采集-存储-运输-应用”全链条的未来能源装备体系。研发新型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相关电子专用设备,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推动能源电子产业融合升级。新型储能是什么?新型储能指除抽水蓄能外,以电力输出为主要形式的各种新型储能技术及其产业应用,包括以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等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以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等为代表的机械储能,以水储热、熔盐储热、固体颗粒储热等为代表的热储能,以氢储能为代表的化学储能以及以超导磁储能为代表的电磁储能等,其中以锂离子电池为主的电化学储能是主要发展趋势。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截至2023年底,MW%,来自于CNESA)当前,实施“双碳”背景下,新型储能产业迎来万亿级蓝海,国内诸多城市正积极竞逐储能新赛道。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各项支持储能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项主流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根据CNESA
2月7日 下午 4:01
其他

活态馆如何活化非遗

杭州作为手工业之都,在地方经济和人文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手工制造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西湖绸伞更成为了杭州本地名产。在长期制造与使用过程中积累的精神文化内涵,直接反映了杭州地方经济发展特点、人文内涵以及艺术价值观。地处京杭大运河最南端,拱宸桥西岸的通益公纱厂工业遗址,经过保护改造,变身为20余项中国特色传统工艺的聚集地——杭州手工艺活态馆。作为浙江省内最大的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于2009年9月建成开放,保护、展示和宣传地方手工业代表是其筹建的理念之一。在这里,可以体验天竺筷制作技艺、油纸伞制造工艺、富阳竹纸制造及软陶捏塑、竹编、扎染等项目,在与非遗文化的互动中,感受到非遗技艺的匠心独运。一“博物馆+非遗”
2月6日 下午 5:56
其他

文化遗产+城市更新:第十四届钱学森城市学(文化遗产)金奖评选活动公告

西湖城市学金奖评选、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征文活动同步举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立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应用体系,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名镇名村保护力度,修复传统城市格局,探寻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之道,让历史与现实在城市交相辉映,既是系统性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护传承文脉的有效途径。为探索“文化赋能城市更新”的实施路径,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城市文化遗产平台、世界遗产保护杭州研究中心联合浙江省规划学会城市综合开发专委会组织开展第十四届“钱学森城市学(文化遗产)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联合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组织开展2024年“历史城市景观保护主题优秀成果”征集评选活动。具体公告如下:钱学森城市学(文化遗产)金奖征集1评选主题城市文化遗产与民生(文化遗产与城市更新)2评选要求1.已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著作、译作均可参评(译著参评需经原作者书面同意),但同等条件下未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优先。2.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年度优秀成果征集评选的主题与钱学森奖征集主题一致,参与钱学森奖的原创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著作、译作(译著参评需经原作者书面同意)征集作品可一并参加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的优秀成果征集。3.应征作品要围绕主题,观点鲜明,见解独到,论述精辟,论据充分,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4.论文和研究报告类正文篇幅为8000~15000字,著作和译作类邮寄作品两部,并提交篇幅为8000~15000字的内容概要。5.应征作品均须提交:作者信息;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第十四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成果使用授权书》(扫描文末二维码获取),授权书亲笔签名、电子签名、拍照扫描确认均可(每位应征者提交作品数量最多不得超过2件,译作须注明原著作者及其简况,作者署名以作品提交时为准)。6.应征作品应符合《第十四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优秀成果格式规范》(扫描文末二维码获取)。3参评方式1.作品参评方式包括作者自主投稿、专家或机构推荐、主办方遴选三种。2.参评作品提交截止日期为2024年4月30日,以邮寄或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应征作品。3.电子邮件地址:csyc@vip.126.com。投稿邮件命名为“第十四届钱奖+通讯作者姓名+作品题目”。4.邮寄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杭州师范大学内城研中心大楼306室,温老师,0571-87010832(邮编:311121)。4奖项设置设置钱学森城市学(文化遗产)金奖1名,奖金50万元(税前,其中40万元来源于智库服务自筹经费);钱学森城市学(文化遗产)金奖提名奖10名,奖金各2万元(税前);优秀奖10名,奖金各5000元(税前)(要求成果形式为篇幅一万字左右的学术论文且稿件未刊发,可编入《城市学研究》集刊,由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与浙江省规划学会城市综合开发专委会组织实施)。获奖者按照以文入会的形式应邀参加主办方组织的“文化遗产+城市更新”主题系列会议论坛。组委会将在“(中国)城市学年会·2024”及相关系列会议上为获奖者颁奖。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是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世界遗产保护杭州研究中心)、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市园文局)发起,中国古都文物管理机构、世界遗产所在地管理机构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机构等成员单位共同成立,是专门从事历史城市景观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的研究、咨询、培训的智库。浙江省规划学会城市综合开发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20年,秘书处设在杭州城研中心,关注以XOD+PPP+EPC、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为代表的创新方向,开展推动城市更新发展模式及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融资模式的综合研究和成果转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1评选主题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主题,探讨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让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遗产惠及人民生活,实现人民共享。基于此,广泛征集“杭州三处世界遗产联动发展”“城市更新赋能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建设”“杭州地名文化发掘与地名规范命名”等相关对策建议、设计方案与成功案例。2评选要求1.
2月5日 下午 7:00
其他

智能时代浪潮下, 技术革命与城市未来的发展之问

在智能时代的浪潮下,城市发展要与技术革命协同并进,把握机遇,乘浪而上。过去一年,科技圈内可谓热闹非凡,先有ChatGPT“横空出世”成为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者应用,后有谷歌、微软、阿里巴巴、百度等科技公司紧跟其后发布AI工具,更有科研机构利用AI技术探索新行星、重建脊髓、癌症检测、解读古文字等。现如今,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还在不断迭代更新,与之相伴的是传统产业部门结构的调整升级,全球各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迈入了智能时代。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智能时代的浪潮下,城市发展如何与技术革命协同并进。一、历次技术革命何以推动城市能级跃升有研究指出,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发端于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带来了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革命性重组,也因此成为城市化的原动力。1.
2月3日 下午 5:01
其他

城市发展如何繁花不落?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月2日 下午 5:18
其他

GDP突破2万亿,杭州为什么能?

1月24日,浙江省杭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发布2023年杭州经济运行情况数据。2023年,杭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00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随着杭州迈入“两万亿俱乐部”,浙江省有了第一座“两万亿之城”。图片:来自潮新闻018年翻番,很卷也很燃!杭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2.55亿元,到1986年首次突破百亿元,再到1997年突破千亿元大关,杭州持续爬坡48年。2015年,杭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95.28亿元,成为全国第十个GDP破万亿的城市,从千亿到万亿,杭州发奋图强18年。2023年,杭州一举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59亿元,成为全国第八个GDP破2万亿的城市。从“1万亿方阵”到“2万亿方阵”,杭州拼搏奋进8年,经济总量实现大跨越。步伐之快,很卷也很燃!022万亿这一跃,是巧合吗?看似巧合,其实是一种必然。图片:钱江新城夜景
2月1日 下午 5:00
其他

接短板 创一流 谋发展——杭州城市学研究2023年度主要工作回顾

1.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2023年4月开始,杭州城研中心党组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先后开展“追随总书记的脚步”“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以问题导向确定调研课题,深入基层调研形成高质量报告,形成破难百题百例、典型案例、实践案例等特色做法。边教育边检视,推进巡察遗留问题整改,认真分析根源,持续抓好整改,取得实效。经过主题教育,中心上下凝心铸魂更强,服务中心更实,智库建设更优,干事热情更高。2.智库建设城市学专业智库建设迈上新台阶2018年,杭州城研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入选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2023年底,浙江省社科联组织专家开展了五年建设期满综合评估,杭州城研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获评优秀等级。2023年初,杭州城研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入选浙江省社科联首批全国影响力省级培育智库名单,2023年度全国影响力智库建设指标突破1000分,并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绍兴分中心、深圳分中心、乐山分中心实体化运作,首批成果丰硕。2023年6月,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绍兴分中心挂牌暨绍兴城市高质量发展重大研究项目签约仪式在浙江绍兴举行。2023年9月6日,绍兴分中心与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市委改革办、绍兴市社联共同举办“八八战略”引领绍兴城市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中共绍兴市委书记温暖、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郭华巍致辞。中共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施惠芳为专家颁发“绍兴城市发展顾问”聘书。王国平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及三位长江学者作主旨报告。2023年5月,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和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联合成立深圳分中心。依托深圳分中心,与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世邦魏理仕等分中心成员单位签订委托项目6项,合同总额突破3000万元。2023年3月,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杭州城市学研究会)与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联合成立乐山分中心。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人员培训、双招双引、城市高端论坛等,深化杭州乐山两市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浙川东西部协作新典范,助力乐山全省经济副中心建设。3.“两奖”评选第十三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结果揭晓围绕破解“城市病”,扎实开展第十三届“两奖”征集评选活动。“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共征集作品1469篇(部),其中《中国健康老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城市典型用地配建停车需求特性及泊位共享优化方法》《健康服务资源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无废城市:理论、规划与实践》荣获金奖,《朱永新教育作品集》《城市规划和城市开发中的财政研究》《老城焕新:北京鼓楼保护展示提升之路》等荣获提名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作品1568个,其中“静态交通,动态治理”“健康地图全域全民全程享健康”“数字赋能就近健康体检
1月29日 下午 8:36
其他

动漫赋能城市——追溯动漫产业成长史,探究城市发展新赛道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包含动画片、漫画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因为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动漫产业被称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一动漫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动漫产业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和法国,主要以个人手绘为主,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企业化的生产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开始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并且将其发展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后,韩国开始跟随日本的发展模式,逐渐发展成为亚洲动漫产业的重要力量。左右滑动
1月27日 下午 5:01
其他

城市学再出发:坚持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 ——杭州城市学研究2023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2024年1月25日,杭州城市学研究2023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在杭州城研中心仓前大楼举行。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王国平出席。城研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江山舞,党组副书记孙颖,党组成员、副主任杜红心,城市学智库全体人员、杭州学分支学科研究院负责人、研究人员等80余人参加会议。江山舞主持会议。江山舞讲话。2023年,杭州城区人口突破千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是杭州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对城市学智库来说,2023年是承前启后、接续奋斗的一年,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新成果。新的一年,要围绕中心工作,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坚定不移锚定一流智库建设目标。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和智库建设规律,“深化改革、强基固本”、“勇攀高峰、勇立潮头”,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建设贡献智库力量。二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坚持用“接短板、创一流、谋发展”的理念指引改革创新,跳出舒适区、远离恐慌区、拓展学习区,不断提升智库核心竞争力。三是坚定不移深化高质量发展。切实贯彻“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把高质量作为城市学智库发展的衡量标准和逻辑主线,坚持“有为有位”。四是坚定不移落实“三个留人”。继续把“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落到实处,推动一流人才队伍建设,实现集体发展和个人成才的同频共振。王国平讲话。他向过去一年为城市学研究和杭州学各分支学科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的全体人员表示感谢和敬意,向获奖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他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为新发展理念注入了新的内涵。对照城研中心“接短板、创一流、谋发展”的要求,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第一,以坚持落实责任制为抓手,稳步推进一流智库建设。各处室签订的任务书就是军令状,要迎难而上、克难攻坚。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2024年任务圆满完成。第二,以坚持推进大项目为举措,不断夯实城市学智库2.0。要以全国影响力智库建设为牵引,善于抓主要矛盾,坚持大项目引领,锲而不舍。全面推动城市学规划院筹建,启动《城市学研究》集刊提质转型,组建研究会的城市学博士研究团队,创新城市学智库分中心模式,重视低碳城市研究平台构建,加快城市学培训中心建设,探索拓展城市学研究新空间。第三,以坚持拥抱新科技为理念,主动谋划人工智能时代新机遇。要深刻认识人工智能(AI)时代正在冲击传统的数学、物理、哲学等学科,以及对基础理论带来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变革与机遇。要特别重视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物联网(IOT)对社会发展和城市学智库的影响。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的阶段性差异,关注“人脑+电脑+文化”的演变以及智慧城市人机结合背景下的岗位再造、流程再造、组织再造。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大数据、大模型,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出谋划策。王国平勉励大家,要始终坚持“发展为大家、发展靠大家、发展成果由大家共享、发展成效由大家检验”,将个人“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深刻融入到单位、城市、社会和国家的“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大局中,新的一年再创佳绩。会议宣布了杭州城市学研究2023年度“十件大事”和“我为城市学研究献一计”活动金点子评选结果,表彰了2023年度先进处室和个人,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分支学科研究院先进集体和个人,城市学研究信息采编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工会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学习强国“学习之星”等集体与个人。毛燕武、接栋正、杨之颖、马东峰、方毅良等同志作为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代表发言。供稿:朱文晶审核:蔡
1月26日 下午 4:45
其他

“粮食生产型乡村”的共富探索——杭州余杭永安村的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求把粮食安全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地位。但是根据浙江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位于粮食生产功能区或者土地主要为永久基本农田的农村,即“粮食生产型乡村”,其共同富裕的路径仍然难言清晰。一、“粮食生产型乡村”的发展困境对比相对偏远的山区海岛26县能够种植高利润经济作物或者发展生态价值转化的旅游产业,“粮食生产型乡村”受到的发展制约可以说更为严苛。一是“没资金”。严格推进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治理之后,乡村产业锁定在粮食种植业,存在农户收益不高、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双低”问题,缺乏共同富裕的初始资源和动能。二是“没用地”。省内农村普遍存在建设用地供应紧张问题,粮食种植业要配套生产、管理及采购加工用房等功能用地,必然进一步压缩原有的用地指标。三是“没风景”。部分山区能够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而“粮食生产型乡村”往往处于地段较好的平原,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的农田为主,景观风貌上同质、单调且缺乏互动性,很难发展承接城市需求发展休闲文旅、亲子度假等富民展业。综上,在浙江省高质量城镇化的“拉动”和乡村自身制约因素“推出”双向影响下,“粮食生产型乡村”长期面临空心化、老龄化、内生力薄弱等问题。二、余杭永安村“田长制+共享农业”的共富实践杭州余杭永安村发展了“田长制+共享农业”模式,为破解“粮食生产型乡村”的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探索。典型的“粮食生产型乡村”,永安村区域面积7.092平方公里,共有基本农田5259亩,97%的土地属于永久农田保护范畴,无法投入商业或工业用途,决定了永安村的初始发展要素只能是农田。2015年,余杭区在余杭街道永安村进行“田长制”试点,将耕地纳入网格化管理,设立镇、村、网格田长,将耕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地块和责任网格,成为余杭“田长制”的起源。历经8年的发展,“田长制”已经构建了分层责任制度、激励相容制度、监管考核制度、自主治理制度“四位一体”的制度格局。全区层面建立“镇总田长+村级田长+网格田长”的三级工作格局,探索建立块块农田有“田长”的管理模式,并通过赋权承包户为“田长”和协管员,引入社会监督力量,为乡村自主治理赋能,构建“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全民耕保格局。
1月25日 下午 5:05
其他

第十四届钱学森城市学(环境)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公告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低碳城市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载体,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更好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品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第十四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关于城市环境平台的征集公告,具体如下:一、钱学森城市学(环境)金奖征集(一)截止时间2024年4月30日(二)征集主题低碳城市的建设与管理(三)征集要求1.应征作品要围绕主题,观点鲜明,见解独到,论述精辟,论据充分,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2.已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著作、译作均可参评(译著参评需经原作者书面同意)。3.论文和研究报告类:提交电子版作品全文,正文篇幅为8000~15000字,格式标准参照《第十四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成果规范》(扫描文末二维码获取)4.著作和译作类:邮寄纸质作品两部,并提交篇幅为8000~15000字的电子版内容概要,格式标准参照《第十四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成果规范》(扫描文末二维码获取)。译作须注明原著作者及其简况。5.应征作品均需提交:作品及作者信息;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出版或发表情况;全体署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第十四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成果使用授权书》(扫描文末二维码获取),授权书亲笔签名、电子签名、拍照扫描确认均可。6.每位应征者提交作品数量最多不得超过2件,同一作品只能参评一个主题,作者署名以作品提交时为准。(四)参评方式1.参评方式包括作者自主投稿、专家或机构推荐、主办方遴选三种。2.发送电子邮件:cshj@vip.126.com。投稿邮件命名为“第十四届钱奖+通讯作者姓名+作品题目”。3.邮寄纸质作品: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317室,邮编311121。(五)奖项设置钱学森城市学(环境)金奖1名,奖金50万元(税前,其中40万元为智库服务自筹经费);钱学森城市学(环境)金奖提名奖10名,奖金各2万元(税前);优秀奖若干名。部分获奖作品节选或摘录编入《城市学研究》。组委会将在“中国城市学年会·2024”上为获奖者颁奖。“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评审机制二、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一)截止时间2024年4月30日(二)征集主题围绕“低碳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探讨如何推进产业、能源、建筑、交通等各类低碳试点建设,如何构建多层级多领域的低碳试点示范体系,从而促进低碳生产、倡导低碳生活、培育低碳社区、建设低碳城市、构筑低碳社会,广泛征集低碳城市的应用场景与对策建议。(三)征集要求1.应征作品(点子)可包含对策建议、规划设计方案、问题解决方案、实践案例、典型应用场景等,格式为标题、正文(主要举措、创新之处、预期效果等内容)、附件等三部分,标题为必填项,文字凝练简练、直抒其意,字数不超过20字;正文为必填项,分为主要举措、创新之处、预期效果等内容,文字表达明晰、条理清楚;附件为选填项,如对点子有图表补充或深化说明,可提交jpg或pdf格式的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10M。2.鼓励点子、案例增加“视频”辅助展示,视频内容以直观简洁的方式展示点子的“主要举措、创新之处、预期效果”或案例的“实施背景、主要做法、主要成效/创新启示”,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分钟,手机、平板、单反或其他摄像设备均可拍摄,作为邮件附件提交至征集邮箱即可,优质视频可在“城市怎么办”官方微博、微信展示推广,并在评审过程中,优先向评审专家展示。3.同一作者提交的作品(点子)数量不超过1个且作品(点子)的知识产权不应存在任何争议。如违反此项规定,经查证核实后,主办方有权立即取消作者参赛资格,如已获奖励的,将全数追回。(四)征集要求下载并填写《第十四届西湖城市学金奖应征作品提交表格》(扫描文末二维码获取),发送至电子邮箱
1月24日 下午 6:21
其他

从增量到增值,挖掘杭州三项“世遗”引领城市文旅发展潜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杭州拥有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杭州段)、良渚古城遗址三项世界遗产,数量居国内城市第二位。发挥世界遗产综合带动效应,打造中国水城融合新IP,挖掘“三世遗”引领城市文旅发展潜力既是杭州的重要责任,也是杭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途径。从增量到增值,挖掘“三世遗”引领城市文旅发展潜力。现在国家提出了新时代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一文旅资本面临现实矛盾在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各省、市、县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成立文旅产业基金。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抽样调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36.7亿,超过2020-2022各年前三季度,但仍低于2019年前三季度9.23亿人次;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收入超过2020至2022各年份全年,但与2019全年相比,尚未恢复同期水平。图片及数据来源: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以上数据为国内旅游人数统计)相较于各地方政府积极启动文旅产业投资发展基金,地方文旅集团在多元化融资以及项目签约收购方面的大刀阔斧,投资热度相对较低。一方面,对于社会资本来说,回收期长,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项目稀缺。另一方面,对于国有资本来说,保值增值,对于项目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REITs等新型融资手段,进一步提升了对于资产质量和持续盈利能力的要求。因为REITs稳健发展,底层资产质量过硬是基本保障,特别是资产合规性、收益稳定性等方面,必须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所以,优质项目供给依然是关键,除了关注资本增量,我们还应该积极挖潜为文旅赋能的“世遗资本”。二杭州“三世遗”综合效应开始显现杭州拥有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三处世界遗产,西湖、运河是要素复杂的大型活态遗产,良渚古城遗址是典型的土遗址。经过实践与探索,一整套具有杭州特色、符合杭州实际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已经形成。站在迎接亚运会、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窗口的历史节点上,杭州要承前启后、开拓创新,擦亮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金名片,深化“后申遗时代”的遗产保护、传承、研究工作,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的“杭州样板”。申遗成功后,杭州及时出台《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修订《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以地方立法加强世遗保护。《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也已进入立法程序,整体推进历史地段、传统风貌建筑等文化遗产保护。三发挥杭州世遗综合效应的文旅融合路径探讨在新时代,提升杭州“三世遗”保护、传承、展示、利用水平,擦亮世遗“金名片”,必须坚持“一盘棋”保护,强化文旅融合,深化传承展示和活化利用。西湖:发挥“景区+世遗”叠加融合优势,实现西湖大型活态遗产高标准保护,使遗产更好地惠及民生,形成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大运河:推动“遗产保护”向“国家文化公园”融合发展。大运河应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增加游客吸引力和承载力,加强与大运河沿线城市的互动交流,使杭州成为展现大运河千年文化精髓、推进繁荣发展的代表城市。良渚古城:在加强大遗址保护的同时,要加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体验互动环境,增强游客吸引力,探索创新文化遗产活态利用的有效路径,使良渚古城遗址区域成为“中华文明展示地、文物保护标杆地、文旅融合样板地、共同富裕示范地”。杭州可发挥世界遗产联动效应,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世界遗产典范城市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串珠成线,开发营销世遗旅游。比如以水为脉,打造“一城坐拥‘三世遗’、一河串起湖与城”旅游品牌。活化利用,深化文旅融合体验。杭州不少“非遗”项目本身就是“三世遗”的有机组成部分。可创新金石篆刻、丝绸、茶叶、瓷器、中医药等传统文化元素活态传承利用,既增强游客体验,又增加本地群众收入。统筹资源,创新文旅融合服务。开展文化遗产专题性、特色性展陈,开发研学等新型文化旅游项目。对外,用好杭州亚运会召开契机,开展境内外营销和招商活动,增强杭州文旅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参考文献】[1]
1月23日 下午 5:44
其他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探寻杭州科创之城的“成长密码”

近年来,杭州市频繁提及一个概念,从第十三次党代会,到政府工作报告,再到市委全会,每一次重要会议都将之摆在未来工作的首要位置。同时,杭州正在举全市之力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挂牌运行国家实验室,布局两个大科学装置,大力引进全球顶尖人才……许多工作都在为之努力。这就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什么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助于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显著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2015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实施方案》中强调,“通过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和张江示范区叠加区域的核心优势,加快建成具有强大原始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次提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概念,开启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发展的初步探索。之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政策。2016—2023年,我国先后批复了上海张江(2016年)、安徽合肥(2017年)、北京怀柔(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2020年)和陕西西安(2023年)等5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不仅上海、合肥、北京、深圳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项工程建设如火如荼、迅速推进,中国其他城市,比如济南、南京、武汉、成都、西安等,也在举全市之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杭州为何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发展为导向,是推进战略科技任务的关键单元。城市的发展要抓住机遇、跟上大势,科技创新就是未来的机遇和大势。从共和国工业重镇、到风景园林城市,到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科技创新的“先行者”“领头羊”,始终锚定“创新活力之城”定位,形成了全域创新的良好格局,杭州只有把握发展大势,才能继续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是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吸引更多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高校、创新型企业入驻杭州,形成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集群。这将有力推动杭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二是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促进杭州与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深度融合。杭州将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广泛合作,共同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三是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为杭州带来人才集聚效应。杭州将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高地。这将为杭州的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推动杭州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建设国家科学中心
1月22日 下午 5:51
其他

王国平应邀为“国土空间与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创新交流会”作主旨报告

1月20日,国土空间与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创新交流会在杭州举行。该会议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交通综合规划与开发(TOD)专业委员会主办,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杭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杭州市西站枢纽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鲲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站城融合(北京)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北京交通大学国土空间与交通协同发展研究院、杭州地铁开发有限公司、越秀地产TOD研究院、浙江万科南都房地产有限公司、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来自中国铁路设计集团,上海、广州、南京、苏州等轨道交通集团,中规院、深规院等规划院所,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兼国土交通综合规划与开发(TOD)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利主持会议。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交通(TOD)委员会副会长兼专家委主任、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浙江省建设厅科技委社区建设专委会主任高嵩分别致辞。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王国平作《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主旨报告。王国平表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努力实现XOD+PPP+EPC“三位一体”新模式。探索应用“XOD+PPP+EPC”复合型新模式,就是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土地一体化开发利用为理念,提高城市土地资产的附加值和出让效益,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积极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是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的贯彻落实,不仅有利于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潜力,整合社会资源,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调结构、补短板,提升经济增长动力,而且有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王国平指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必须注重优地优用、土地集约、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逐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知识、技术、信息、数据、人力资本等可再生要素的利用,实现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绿色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制定既要考虑代内公平,也要考虑代际公平,体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思想,用发展的眼光开展规划和建设;考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如何在基础设施建设环节予以落实。王国平认为,“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就是指在传统城市社区范畴的基础上增加“未来社区”“特色小镇”“产业园区”等新空间、新载体、新功能的基本单元,引导“政府”“居民”“物业公司/运营公司”等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实施、管理、经营、更新全过程,以全生命周期的资金平衡测算为评价指标,打造“15分钟生活圈+15分钟通勤圈·就业圈·消费圈·社交圈·教育圈·医疗圈·运动圈·休闲圈·生态圈”的新型社区共同体。王国平强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树立“新三化”理念,适应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起点上新突破,关键要做到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社区化、建设社区化、管理社区化、经营社区化,以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化带动破解“一般化、碎片化、同质化”。会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作《基于站城融合理念的站城地区规划设计方法》报告,杭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副董事长、总经理郦仲华作《坚持新发展理念
1月20日 下午 5:52
其他

杭州城研中心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

1月19日,杭州城研中心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习近平关于政法工作、统战工作等近期重要讲话精神。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江山舞主持会议并讲话,党组副书记、党组成员参加会议开展学习交流。会议指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是体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整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会议强调,认真学习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政法战线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会议指出,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党中央着眼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对《条例》作了修订。要认真深入学习《条例》,从党章这个总源头出发,坚持严的基调,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作用。会议强调,认真学习习近平对统战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新时代统战工作取得最大成果,在实践中形成了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会议指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的政治,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不断提升保障中心大局作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深悟透习近平外交思想,用好新时代外交工作积累的重要经验,推动工作新局面。会议还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接见2023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与会使节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供稿:杨新梅审核:蔡
1月20日 下午 5:52
其他

构建“9073”养老格局的上海之策

上海是中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目前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城市。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户籍人口1505.19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53.66万人,占总人口的36.8%,这个比例比全国同期水平高近一倍。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83.15万,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5.0%。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挑战,上海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寻求应对老龄化之策,围绕“9073”养老格局(即90%居家照顾,7%享受社区养老服务,3%由机构代为照顾养老)分类施策,精准布局,通过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管齐下”,为老人们提供体系化、多维度的养老环境,初步构建了高质量发展的大城养老“上海样本”。一、“90”层面的居家养老之策
1月19日 下午 5:32
其他

宋时雅事•焚香

中华民族的尚香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香”是一种雅事,先贤把它作为修身养性的媒介。香草与香气常常与品德操守联系在一起,古代君王会选择煮熟谷物的香气来祭天,士大夫则用芳草自喻。屈原以香草喻贤臣,也以香草自喻,“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不仅亲手栽培“香草”,亲身佩戴“香草”,甚至还以“香草”为食,《离骚》中涉及各类香草有十几种之多,江蓠、辟芷、秋兰、木兰、申椒、菌桂、揭车、杜衡、芳芷、辛夷、茝、蕙等等共同构筑了诗人的高洁人格与纯净内心。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许戾家。”宋代文人将“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雅融入高雅文化,落地到精致生活。用香,可祭祀辟邪、祛除异味、沐浴熏衣、入药饮食。宋代香事之盛、范围之广、层次之精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从王公贵族扩大到平民百姓,并几乎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读书作文、闲卧听雨、品茗雅集、宴客访友等,均离不开香。创作香方,调制合香,互赠香品,也成为宋代文人之间的清雅之事。行香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香料最早的用途在祭祀。宋代皇室追求“礼治”,宫廷祭祀名目繁多。宋代百官赴景灵宫行香是朝廷的礼仪制度。无论国家大典的社稷郊庙之祀,还是宫中常规祠祀以及各类消灾祈福的祭拜,都会按规格区别行香。《宋会要辑稿》记载:绍兴十三年(1143)六月二十三日,礼部、太常寺言:准御札,今年冬至日有事于南郊,合奏告天地、宗庙、社稷、宫观。据太史局申,宜用六月二十七日壬子吉。今参酌到合行事件:一、合用御封降真香二十合,天地二合,宗庙十二合,社稷二合,天庆观一合,报恩光孝观三合。乞下入内内侍省请降付太常寺。一、合用祝文一十六首,天地二首,宗庙一十二首,社稷二首。青词二通,天庆观一通,报恩光孝观一通。图片来自
1月17日 下午 6:28
其他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创客培育发展解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并作出具体部署。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创客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者和核心力量,将新思路、新技术、新业态带入乡村,转变乡村传统发展观念,助力农民掌握发展新技能,在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农创客的概念农创客指的是年龄在45周岁以下,担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负责人或拥有股权,具有创意理念、创新精神、创业热情的投身于现代农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或在校大学生,运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以产品品牌建设、经营模式创新和新技术研发应用等路径进入农业产业,发展新业态、构建新模式、拓展新领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资源。二农创客的类型根据农创客的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内生型”
1月16日 下午 5:47
其他

回避还是规避: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潜在风险及其治理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世界范围内的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2021年,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目标,要通过关键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全民数字素养提升等全方位举措,促进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教育领域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不可逆转。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也陆续出台系列教育数字化发展规划和战略,将教育数字化作为国家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也正式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的热点,也是未来教育创新变革的发展趋势。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教学范式、组织架构、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从内涵上看,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在数字化转换与升级的基础上将数字技术整合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利用其优势促进教育系统结构与功能创变的一个过程。教育数字化转型将帮助区域、学校管理者突破教育数据汇聚流转、治理方式变革的难点,帮助教师激活教育数据价值,赋能教学实践的痛点问题。与此同时,教育数字化转型在提升教育效率的同时,也为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全新的场域与生态界面。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信息化转变和数字化升级
1月15日 下午 5:32
其他

后亚运时代,杭州夜间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夜间经济是以城市空间为依托,发生在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以服务业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对带动经济增长、塑造社会空间、提升城市活力、彰显特色文化、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等具有重要作用。发展夜间经济,杭州占据先发优势。早在南宋时期,临安城就已经拥有发达的夜间经济。2003年,杭州结合西湖综保工程实施了西湖亮灯工程。2006年,发布了《杭州市夜间娱乐休闲生活发展报告》,提出构建“一心二廊六圈八街”的“1268”夜休闲空间战略结构,在全国率先发展夜间旅游休闲经济。经过20年的发展,杭州夜间经济日益繁荣,消费活力不断释放,据《2023年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报告》,杭州荣登中国夜间经济繁荣度第一梯队。进入后亚运时代,杭州如何充分发挥亚运会的综合效应和长尾效应,加强夜间经济顶层规划、完善夜间消费基础设施、突出夜间经济文化特色,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一大重要课题。一杭州夜间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顶层设计不足,缺乏有效统筹规划夜间经济是一项需要精耕细作的系统工程。英国伦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设立“夜间市长”、北京设立市、区、街道三级“城市掌灯人”、上海、济南设立“夜间区长”系统化建设、管理和运营夜经济。杭州虽然夜间经济起步较早,但缺少市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未形成夜间经济综合管理专设机构和机制,政策延续性不强,执行力度不够,限制了杭州夜间经济发展规模。2.消费业态单一,空间载体有待完善杭州夜间经济多以餐饮、购物、KTV
1月13日 下午 5:32
其他

让乡村博物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名片

《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文艺作品的频频“出圈”,助推了“文博热”,年轻人打卡博物馆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社交方式,折射的是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此同时,乡村博物馆作为留住“乡愁记忆”、传承乡村文脉的载体,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在广袤的乡间蓬勃生长,成为乡村振兴中一道亮眼的人文景观。曾有一个比喻,“如果将博物馆比作夜晚的灯,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时间里,这些‘灯光’只亮在城市。”很长一段时间内,博物馆与乡村之间存在极少的关联,但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而文化正是关键性变量。为了更好发挥文化驱动乡村振兴的作用,浙江省实施了“艺术乡建”系统工程,其中,乡村博物馆建设被摆在尤为突出的位置。1项目背景及学理研究2021年9月,浙江作为全国三个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省份之一,正式启动乡村博物馆建设,并先后出台《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年)》《浙江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谋划在“十四五”期间建设1000家乡村博物馆(展示馆)的目标。截至2023年9月30日,全省共建成乡村博物馆692家,涵盖红色根脉、名人故居、非遗技艺、乡村记忆、民俗风情、村史乡贤、科普教育、书画艺术、民间收藏、工业遗产、特色产业、文化遗迹等12个类别。浙江“乡村博物馆地图”小程序关于“乡村博物馆”的称谓,目前在国际博物馆学上还没有明确的统一界定。广义的乡村博物馆,一是以地域为界定,在城市主城区之外的广大乡村所建成的所有主题类型的博物馆,二是不以地域范围为局限,反映农村、农业、农民等社会历史、生活习俗与民间艺术的博物馆。狭义的乡村博物馆则在地域、内容等范围上作了一些界定。本研究根据《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将“乡村博物馆”界定为是位于乡村范围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重点展示、传播、收藏和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文化、革命文化及乡村生产生活、非遗保护、产业发展见证物,向公众开放,具有博物馆功能的文化场馆。其中,位于乡村的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可纳入乡村博物馆系列。而针对乡村博物馆所在乡村范围,主要是指城市主城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2浙江乡村博物馆的案例研究与实践特点近期,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博物馆学会评选并表彰了50家2023年度浙江省星级乡村博物馆,其中,千岛湖啤酒博物馆等5家为五星级乡村博物馆,杭州农历博物馆等15家为四星级乡村博物馆,千鹤妇女精神展示馆等30家为三星级乡村博物馆。这些乡村博物馆特色鲜明、功能完备、运营良好,既活化了优秀传统文化,又兴旺了乡村产业发展,正逐步成为区域内地标性的乡村文化窗口和文化品牌。一是传承乡村文脉,唤醒乡村记忆新体验。乡村博物馆通过保存和展示乡村的集体记忆,为增进不同代际间的情感交流建立纽带,有利于弥合代际身份认同差异。如位于湖州市长兴县小浦镇方岩村许家的岕里婚庆博物馆里展呈着不同时代的婚嫁服装、婚礼用品、洞房物件、恋爱信物等老物件,并设立了婚庆表演古戏台、迎亲古道等旧时的婚庆文化体验点。不同代际间通过参观、体验,不仅可以分享幸福故事,也有利于传承传统喜俗。又如位于杭州超山风景区东园东侧的江楠糕版艺术馆里,收藏着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多达6000余件的藏品,是一家专业收藏糕点制作模具的博物馆。人们在了解糕版与风土习俗密切关系的同时,还可以参与用传统糕版制作糕点的活动。以糕版为载体,凝聚不同人群形成共同记忆,从而推进乡村文化共同体的建设。二是深挖文化底蕴,探索跨界融合新功能。乡村博物馆作为乡村历史文化的载体,除了同城市里的考古类、艺术类博物馆一样具有传承历史文脉的功能外,其社会属性决定了它的复合性,需要以博物馆的建设来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以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如位于温州市永嘉县瓯窑小镇内的瓯忆文化博物馆,馆内除了设置500多件古今瓯窑瓷器外,还开设了非遗体验区,游客可以近距离体验瓯绣、绸塑、糖画、永嘉麦饼等当地非遗项目,这种体验式消费既传承、活化了瓯窑文化,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又如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的杭州农历博物馆,通过深入挖掘农历文化背后的历法经纬、节气物候、吉祥节庆等,并结合研学特性创造性地推出趣味体验、文化互动和农历研学等多种互动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活动中感受文化内涵。这种运营模式吸引了更多家庭型消费群体,也为乡村文旅跨界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三是数字赋能文博,打造沉浸体验新空间。要让乡土文化和文物建筑“活”起来,不仅要创新运营模式,实现跨界融合,更要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多方位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如位于杭州市淳安县的千岛湖啤酒博物馆,在丰富传统的啤酒发展史、品牌文化介绍的基础上,运用VR等先进数字技术,将啤酒深度体验与休闲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等相结合,打造啤酒与音乐、啤酒与舞蹈等新的沉浸式体验空间,通过拥抱“Z世代”“新消费”,带动新的经济效应。又如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孙端街道安桥头村的鲁迅外婆家朝北台门陈列馆,通过改造提升,融入了大量数字化、互动式的沉浸体验,不仅激活了故居的文化内涵,还提升了研学体验,使《社戏》等鲁迅作品中的场景变得可视、可知、可感,晋升为热门打卡地,有效提升了乡村文旅的整体经济效益。四是多元主体融合,增添乡村振兴新动力。乡村博物馆从“火起来”到“活下去”,且要实现长久、良性运营的话,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衢州市妙源村立春文化展示馆在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下,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展示立春文化,但同时也存在立春祭祀热闹、平日大门紧闭等现状,公众参与度较低。因此,当地政府从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构建完整的公众参与机制、创新公众参与模式等路径来活化乡村博物馆的运营。而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乡村博物馆的建设则依托其华侨文化,通过引侨引资,吸引华侨等乡贤返乡参与建设,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3当前乡村博物馆建设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只打造、不运营、难维系,是很多乡村博物馆的通病。当前,部分乡村博物馆在具体运营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藏品管理不科学、资金与专业人才短缺、博物馆特色不足、社会交流合作较少等问题。虽说乡村博物馆的建设是短期的,但其对于乡村振兴与乡村共富的作用却是持久地、深远地。因此,建设乡村博物馆,使其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名片,一要坚持顶层设计,既要综合统筹各方面因素,充分对接各级相关发展规划,将建筑空间与地域文化、产业布局等相结合;又要挖掘在地文化,注重特色化、品牌化,避免同质化、口号化。二要加强常态化运营,提升展陈水平。既要研究“Z世代”年轻客群、“陪伴型”家庭客群等不同客群的特点,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建立固定开放机制,做好与游客的互动交流,打造游客看得懂、记得住、有触动的展览;又要创新业态,不断拓宽展陈边界,开发研学产品、非遗体验项目等,并结合VR等先进数字技术,融入沉浸式、互动式的场景。三要探索“官、商、村、民、客”多元主体运营管理模式,推进乡村博物馆持续良性运行。既要调动除政府以外的其他主体,尤其是村民、乡贤等参与乡村博物馆建设、运营的积极性、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要注重跨界融合,引入企业打造文化品牌、整合业态布局,探索“文商体旅”深度融合新链条,用特色产业充实博物馆,以博物馆推动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乡村博物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应互哺。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体系和机制,结合乡村老龄化、空心化等特征,考虑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接待能力,让乡村“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真正点亮全体村民的文化生活。【参考文献】1.乡村博物馆:守在时代里的乡土文化[N].
1月12日 下午 6:05
其他

对外开放的生活单元:国内主要城市国际化社区建设经验

社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生活单元,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国际化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包容各类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同国家、种族、民族背景的人能够和谐共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按照国际惯例,外籍人士在城市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的高低,是衡量城市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之一。当前中国包括北京在内的多数城市,境外人士的居住户数比例通常在20%以上的都被视为“国际化社区”。为提高城市能级,“城市国际化”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竞相采取的城市发展战略,建设国际化社区是提高城市国际化的举措之一。上海是最早开始有意识地建设国际化社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古北新区。北京在2004年提出建设国际化社区的理念,在朝阳区建设国际化功能区。深圳在2014年提出建设8个“国际化典型社区”,2019年进一步提出建设“国际化街区”。义乌在服务境外人员、建设国际社区等方面颇具成效。此外,广州、重庆、成都、杭州、南京、武汉、苏州、厦门、青岛等国内重要城市也相继提出国际化社区建设的规划目标。一上海的国际化社区上海的国际化社区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的古北新区。1984年上海市政府为招商引资促进产业发展,在虹桥经济开发区西南侧建设上海规模最大的涉外高标准住宅区,由此形成以外商为主要群体的国际化社区,是政府政府对涉外商务区规划的直接产物。第二代是从9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金桥区域内的碧云、联洋国际社区。上海依托浦东开发开放的时代大背景,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速度,为配合大规模先进制造业,1992年在浦东金桥地区开始建设碧云和联洋国际社区。第三代是浦东张江、新江湾等国际社区。2000年以来,上海迈入国际化发展新阶段,国际化社区成为城市化国际化程度和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指标。《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明确上海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2003年以后,上海解除了对外国人居住地的限制,浦东金桥、外高桥、陆家嘴、张江等核心园区和办公区的形成,发展带动了一批高档国际化社区,并且吸引更多外国人从浦西迁居到浦东。与第一、二代国际化社区经过规划建设相比,第三代国际社区带有自发聚集、市场导向的特色。二北京的国际化社区北京外国人主要分布在朝阳区和海淀区,其中朝阳区的外国人可能占全市外国人的一半以上。朝阳区的麦子店街道是北京第一个提出建设国际化社区的街道,居住其中的外国人以欧美人为主,常住外籍人士占社区常住人口总数的20%以上。这与周边的基础设施和社区环境有直接关系,有亚洲最大的城市公园、外国使馆区、北京商务区,高端的公共设施、博物馆、艺术馆、高档写字楼以及多个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法、意、日、韩等国的餐饮店酒吧等国际化色彩浓厚的娱乐休闲场所。朝阳区的望京社区是另一个集中大量外籍人士的社区,集中大量韩国人,被称为“韩国城”。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区总人口大约50万,韩国人最多时占到近1/3,目前受中韩关系和疫情的影响,韩国人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三深圳的国际化社区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街道是深圳第一个外籍人口聚集区。改革开放初期,招商局蛇口工业区依托港务、石油产业吸引了一些国际石油公司外籍管理人员、外国船员在这里临时居住。改革开放40年后,蛇口变成了国际化大社区,汇聚了深圳80%的国际教育资源和众多国际医疗机构,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万名外籍居民在这里工作和生活。2014年5月公布的《深圳市国际化城市建设重点工作计划(2014-2015年)》中,提出“国际化典型社区”的概念,蛇口的水湾社区成为首批入“国际化典型社区”试点。2023年2月,深圳市外事办公布首批国际化街区评定结果,蛇口街区分别获得“国际化示范街区”和“国际化商业文旅特色示范街区”两项荣誉。蛇口有多个服务外籍居民的服务机构,2017年建立的蛇口境外人员服务管理中心首次将服务于管理集一体,与政府各职能部门间保持着紧密的互动。四义乌的国际化社区2002年义乌成立涉外服务中心,设置了涉外投资、国际贸易、生活信息、无偿代办4个服务区块,为外商投资在义乌的投资贸易、医疗、教育、文娱消费等相关信息和配套服务。2016年义乌向外籍人士推出了具有身份证明、消费支付和公共服务外籍商友卡和医疗服务手册,外国居民在医疗、教育、基本保障、消费服务等方面都能享受到与本地居民相等的待遇和便利的服务。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因紧邻义乌商贸城,是义乌境外人员居住密集度最高的社区之一,成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元素的“联合国社区”。鸡鸣山社区形成“以外调外管外”的社区治理新模式,组建外籍志愿者队伍,开展“国际老娘舅”等品牌服务,参与调解社区居民矛盾,不仅在管理上形成了“统一战线”,也走出了社区治理共建共享的新路子。五结
1月11日 下午 5:55
其他

杭州城市学研究2023年述职考评大会召开

2024年1月9日,杭州城市学研究2023年述职考评大会在城研中心仓前大楼举行。城研中心领导班子和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杜红心主持。中心党组副书记孙颖参加。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江山舞讲话。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理事会领导和中心党组带领下,城市学智库以主题教育活动为牵引,紧扣省市中心工作,坚持OTO“政产学研资用”理念,持续“接短板、创一流”,圆满完成省级智库五年建设周期评估,全面迈入全国影响力智库建设新征程。一是牢牢坚持党的领导,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全面落实省市全会精神,切实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扎实推进党的建设。二是围绕中心,积极服务杭州打赢“两仗”,开展杭州城市国际化课题研究,打造服务杭州城市治理双月论坛,切实服务市委中心工作。三是持续建设全国影响力智库,明确智库任务目标体系,推进“两奖”征集评选,组织纵向课题申报,完善学术活动体系,开展资政服务。四是深入践行人才驱动,推动城市学专业培训,开展城市学宣讲,培养城市学硕士生博士后,不断丰富城市学人才链。五是注重彰显成果导向,参与城市规划标准制定研究,出版专项研究成果,推进杭州学成果出版,稳步推动成果发布。六是深交老朋友、广交新老朋友,夯实政产学研资用平台,不断做大城市学研究朋友圈,智库建设新亮点不断呈现。通过总结与计划,旨在找准所处的方位、明确努力的方向。新的一年,城市学研究将继续坚持“发展靠大家、发展为大家、发展成果由大家共享、发展成效由大家检验”的现代治理理念,贯穿“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的主线,持续“接短板、创一流”,推进改革创新。全体人员要继续秉承一流智库和杭州学派建设这一目标愿景,以全国影响力智库建设为抓手,以城市学研究2.0为载体,发扬“四千精神”“四于精神”,深交老朋友、广交新朋友,努力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会上,各处室负责人作了述职报告。机关党委、工会、个人工作总结书面交流。会后,开展了杭州城市学研究2023年“十件大事”评选、2024年“我为城市学研究献一计”金点子评选、处室(平台)和个人年度考核测评、处室(平台)创新创优项目民主测评等工作。供稿:朱文晶审核:方志明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1月10日 下午 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