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与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城市治理双月学术沙龙在杭举办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9月21日下午,以“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城市治理双月学术沙龙在杭举办。本次学术沙龙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杭州城市学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杭州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研究院承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松,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副总规划师赵中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张治强等多位专家进行主旨及学术报告,围绕城市更新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理论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杭州市园文局、杭州市社科院、良渚博物院、杭州师范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学者、研究生参与本次学术沙龙。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松作题为“城市整体性保护与有机更新”。他认为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政策、城市有机更新原则与方法和建成遗产保护与有机更新应以习近平总书记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指导,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阿姆斯特丹宣言”等国内外法规条例,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通过渐进式更新避免大拆大建,以确保历史文化肌理不被破坏。他还指出,城市更新不仅反映了物质空间的改变,更体现了文化发展与地域特色的融合。因此,以文化遗产保护为导向的有机更新,是防止历史地区文化遗产腐朽与衰退的关键手段,能够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推动城市迈向可持续发展。
张松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张志强作题为“城市遗产保护与基本建设”。他认为应以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为切入口,实施四大保护措施。一是强调“微改造”在城市更新过程的重要性,避免大拆大建,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二是将古建筑作为载体,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三是通过资政与育人形式增强文化自信。四是将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结合,促进乡村复兴。同时,他详细介绍了考古先行服务的基本程序,包括从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到建设阶段的文物保护工作流程,并简述了考古发掘批复的流程。他强调,城市基建单位在可研阶段应聘请专家进行历史文化价值评估,并在设计阶段提交文物勘察和影响研究报告,确保文化遗产在建设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
张治强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文物保护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
天津大学教授、建筑文化传承信息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主任张玉坤作题为“明长城整体性研究及数字化”。他强调了保护与传承长城文化遗产的责任,提出从整体性、数字化角度及手段研究与保护长城的必要性。他认为应将长城视为一个由多个构成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从历史层面指出了明长城在防御体系等方面的整体性需要,同时,围绕明长城的九边重镇、层次体系、烽燧系统以及“开市互通”等重要防御和经济体系,建立“明长城防御体系空间数据库”和“明长城全线图像与三维数据库”,并阐述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包括空地一体化、无人机实测和大数据分析,揭示了如“病害地图”“暗门家族”等新发现。
张玉坤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文化传承信息技术
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主任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副总规划师赵中枢作题为“淮阳古城防洪排涝的传统智慧”。他认为在应对频繁发生的黄河洪涝危机,古代城市规划蕴含的深厚理论与丰富历史经验。他以黄淮平原地区为例,阐述了古代城市的治水经验,强调城市选址“择高而居”的重要性,指出这种选址原则帮助古城有效抵御水患,形成了独特的“城湖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古城通过将外郭的防御功能演化为防洪功能,建立了内外湖泊与堤坝的相互作用,体现了“水包城”的治理理念,实现了城水相生的有效调节。同时在不同规模水患场景下,强调了防洪排涝系统的多层次性,包括显外堤、治外湖、现城墙和理内塘等环节的协同运作,展示了古城在整体规划设计中的独特价值和智慧。
赵中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副总规划师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刘朝晖作题为“浙江城市更新与公共空间的文化再生产”。他认为浙江在公共空间的文化塑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人文建设理念落实困难、城市文化塑造方法不明确、跨区域合作和跨部门协调难等挑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刘教授以浙江省文化类型与文化分区为案例,将浙江城市文化分为资源禀赋型、历史衍生型和现代创新型,并归纳了各自的标志性符号。同时,他提出应通过提炼优质文化资源、融合多元文化资源和活化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明确现状、辨识特色、谋划路径和落实方案,逐步推进公共空间提升,实现省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文化场景的打造。
刘朝晖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华芳作题为“水乡古镇(运河城镇)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她以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OUV)为引,阐述了大运河在人类历史上水利工程和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地位,提出杭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空间总格局——三类运河、三规协同。通过嘉兴海宁长安古镇、杭州萧山衙前镇的保护与利用发展规划案例分析,她认为应在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强调创新精神的传承,不仅体现了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也展示了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活力和作用,为未来的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
华芳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钱塘江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教授级高工孙以栋作题为“宋代元素融入韵味街巷打造的建议”。围绕杭州历史文化街区的宋韵文化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杭州历史街区有丰富的存量资源,但依然面临宋代遗址展示水平不足、宋韵基因谱系亟待建构、数字化街巷场景科技赋能有限等诸多挑战。同时提出了五条改进建议,包括擦亮街区宋韵文化的历史印记、科技赋能“云”端宋韵景观、重塑街区的宋韵建筑风貌、营造具有宋韵特色的生活场景以及通过文化活动和宣传推广打响“钱塘自古繁华”品牌,助力杭州建设具有鲜明韵味和文化特色的世界一流国际大都市。
孙以栋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钱塘江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教授级高工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正高级工程师楼舒作题为“文旅融合视域下杭州大运河沿线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研究”。大运河(杭州段)沿线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案例逐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也面临原真性缺失、文化内容挖掘不充分、文旅融合产业补足等发展问题。应坚持真实性和整体性保护原则,传承遗产文脉特色,通过真实保留遗产的特色原貌和历史特征,挖掘其历史、文化、社会、科技、美学等价值,尽量避免过度改造,同时挖掘特色,寻求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文旅融合中应将原有遗产风貌、形态复原与精神文化传承保护相结合,活化利用功能的转换也需与遗产本身特色和遗产留存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楼舒 杭州市园文局正高级工程师
供稿:陈银超
编辑:姜晓航
审核:李明超
免责声明:文章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知识推广、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论文、图片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妥善处理。
推荐阅读:
"城市怎么办"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
urbanchina@vip.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