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获奖作品展播|邓一凌:打造步行友好城市

杭州城研中心 城市怎么办
2024-12-30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金奖

第十四届(2024年)钱学森城市学金奖

获奖作品展播

导语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大思想家、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在城市居住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1985年,中国的“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指出: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必须以系统科学的方法,去科学系统地研究城市。


2011年起,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以城市学领域开创者钱学森先生为名设立 “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分别围绕城市人口、交通、教育、卫生健康、土地住房、文化遗产、环境等七大主题开展优秀作品征集评选活动,表彰和奖励国内对城市学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今天,我们带来的是第十四届(2024年)钱学森城市学(交通)金奖提名奖作品:邓一凌《城市步行性理论、实证与应用》。


一、作品介绍


步行是城市居民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国城市中步行出行存在诸多困境,例如步行设施不足、步行环境不友好、步行空间欠缺人性化等。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行人的权益,也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推动步行交通发展已成为应对城市交通拥堵、公共健康、空气质量等问题的重要战略。美国提出的完整街道政策、英国开展的健康街道行动,新加坡、日本、法国等提出的20分钟市镇、15分钟生活圈、15分钟城市等理念都是在街道、社区等不同尺度鼓励步行出行、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有益实践。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认识到推动步行交通发展对于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降低交通碳排放、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改善城市步行环境。2021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强城市步行交通系统建设、开展人行道净化行动、鼓励公众绿色出行。同年出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建设步行道等慢行网络的要求。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中《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等多个行业标准也都提出建设以社区生活圈为基础的慢行系统,打造适宜步行的出行环境。


尽管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步行问题,但从实践情况看,大多数城市较为注重绿道、步行街、立体过街等独立的步行设施建设项目,却忽略了城市中的存量步行空间。步行性(walkability)是描述城市环境步行友好程度的重要概念,其中既包括客观的物质环境,也包括人对物质环境的主观感知。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步行性对个人、社区、城市、国家都能带来诸多的益处。应用步行性的理论和方法,对社区、街道等不同尺度的空间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进而指导规划设计实践,是提升城市整体步行性、支撑步行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途经。然而,由于步行性的影响机理尚不明晰,步行性与规划设计的衔接不足,导致在规划设计中应用步行性存在诸多瓶颈。



本书按照“步行性定义–步行性调查分析–步行性建模解析–步行性导向的规划设计”的思路展开,旨在通过本书的研究明晰步行性的影响机理和规划设计应用路径,进而促进城市整体步行性的提升,推动步行交通的发展和步行友好城市的建设。


本书逻辑框架



二、主要观点


1.步行性是一种构造概念,需要分别赋予概念上和操作上的定义。开展步行性的研究首先要明确步行性的定义。本书将步行性理解为一种构造概念,对其赋予概念上的定义和操作上的定义。概念上的定义解释是什概念上的定义解释是什么,操作上的定义解释如何测量,即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相关、具体、可观测的组构。根据尺度将步行性不同分为城市步行性和街道步行性。城市步行性定义为“建成环境支持步行的程度”,需要通过研究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相关且能支持步行的建成环境因素。街道步行性定义“街道环境利于步行的程度”,需要通过研究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相关且能利于步行的街道环境因素。



2.步行性研究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良好的步行性对个人、社区、城市、国家都能带来诸多的益处。就个人而言,良好的步行性能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和生活品质,降低日常交通成本,促进居民身体健康。就社区而言,良好的步行性能促进社区内部的交流与互动,增加居民的归属感和社区的和谐性。就城市而言,良好的步行性意味着紧凑的城市空间布局、集约的土地利用模式、低碳的城市交通模式,可以提升城市活力、缓解交通拥堵、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就国家而言,良好的步行性与“双碳”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息息相关。


3.城市步行性对居民出行行为有显著影响。决定城市步行性的并非单一或局部的建成环境特征,而是相关特征的综合作用。高密度、混合、可达的建成环境与更多的步行出行和更少的小汽车出行距离有关,但对自行车出行没有影响,对公共交通出行的影响也不一致。尽管出行行为的差异主要是由建成环境造成的,但考虑居住自选择仍然相当重要,特别是对于小汽车出行距离。


4.街道步行性对行人步行体验有显著影响。决定街道步行性的并非单一或局部的街道环境特征,而是相关特征的综合作用。车行空间宽度、机动车道宽度、建筑到建筑的距离、设施带宽度、建筑底层用途、建筑底层透视度、树荫遮盖度、人行道宽度、步行障碍程度等特征对行人步行体验都有显著影响,而路边停车带、非机动车道、机非分隔带、中央分隔带、平均建筑高度等对行人步行体验的影响与国内外研究经验有所差异。



5.应将步行性评价和步行交通模型综合应用以支撑步行交通规划。步行性评价用于了解城市、社区、街道现有步行设施的供给水平;步行交通模型用于掌握城市、社区、街道步行现有步行设施的使用需求。步行性评价和步行交通模型的综合应用能够帮助规划人员在开展步行交通规划过程中制订合理的规划目标,确定需要重点规划或设计的社区或街道,确定建设项目的优先级,评价规划和项目实施效果等。


6.应以城市步行性为导向开展步行交通规划。轨道站点覆盖地区应从only-T向TOD转变。从中观层面加强轨道工程方案优化和控规调整,促进轨道站点与周边建设用地的协调发展,使站点成为多功能的目的地以减少出行距离、增强社区活力。非轨道站点覆盖地区应从non-TOD向only-D转变。基于生活圈规划的视角,以人的生活行为为基础,在适于步行的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设施与公共活动空间,优化社区生活、就业和出行环境。


7.应以街道步行性为导向开展步行交通设计。国内城市街道步行环境普遍存在畅行性、安全性、舒适性、趣味性等四种类型的问题,应从保障人行道的连续性,提高人行过街的安全性,公交站台、街道家具、渠化岛、绿化的设置,交通宁静化设计、维护与管理等方面优化提升。另外,步行环境设计也需要延续城市传统符号,通过本地化的设计提升城市自身的形象特色。



三、作者简介



邓一凌,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担任设计与建筑学院科研管理专项办主任、城乡规划系副主任、本科生城乡规划党支部书记,兼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低碳智慧城市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交通与工程规划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专家。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浙江工业大学“十四五”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博士,多伦多大学、北京大学公派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近5年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完成城市交通规划设计项目10余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与编写教材3部。




供稿:戴   辰

编辑:姜晓航

审核:接栋正


免责声明:文章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知识推广、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论文、图片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妥善处理。

推荐阅读:

"城市怎么办"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

urbanchina@vip.126.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城市怎么办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