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亦姝诗词大会夺冠,是时候了解一下她的母校复旦附中了!
这个春节,央视最火的节目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最火的女孩是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飞花令”的出口成章,让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今晚总决赛,武亦姝最终胜出,成功登顶。
长发披垂,柳眉凤目,身材颀长,将一身汉服穿得飘逸出挑,诗词储备丰富,写得一手好字,这位16岁少女的从容淡定,加上上海高中名校的就读背景,堪称“颜值与才华齐飞”。
2月1日,武亦姝在个人追逐战中过关斩将,成为这个环节最高分获得者。在争夺攻擂资格的“飞花令”环节,她与博士姐姐以“月”字吟诗,被提醒所说诗句重复了,她立即脱口而出《诗经·七月》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反应之迅速、心理之稳定,瞬间圈粉无数。
(转载自澎湃新闻)
随着武亦姝的走红,她的母校复旦附中也连带成为了微信朋友圈里的热词。尽管近在咫尺,这所沪上著名的附属学校对于许多复旦人而言仍然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下面是一段文字,帮助你迅速了解复旦附中的精神气质。
自进入复旦,不经意间总会撞见复旦附中毕业的校友。附中的人说起复旦有一种“自家人” 的熟谙和轻盈,刚从文山题海中挣扎出来的新复旦人,每每面对附中人的“自由” , 有种嫉妒间杂怀疑的复杂感觉。
这座位于上海东北角的著名中学, 被誉为“ 最像大学的一所中学”,“素质教育的样板”,“精英教育的楷模”,无论老师,还是学生,甚至校园的一草一木,沐60载风雨,颐养出一种“自由独立,民主开放,追求卓越”的气质和风范。这对于一所中学来说,非常难得。在校友回忆附中的文章中,我们能感受到附中的亲切。出身工农速中,郊县学生占相当比例,这些都带给附中一种平民教育的本色。附中的老师学生,附中的教室操场,比起位于市中心的一些中学来说,朴素而单纯。但在附中的氛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竞争压力,以及由此而展现的精神高度,带着浓厚的精英气质。附中在很多校友的生命中其实很重很重。
附中的高度来自大学精神的支撑。一位住在“复旦社区”的校友回忆:他在附中上学的时候,妹妹总是在家中看他在操场上打球;到了大学,累的时候,看着楼下操场上附中学生们上体育课,有时他会看到自己的妹妹,想起自己在附中的日子……家人般的彼此注视,附中和大学间的关系自然而灵动。大学的学术追求,大学的民主气氛,直接影响到附中的教学和管理。彼此间精神相通,相互印证。
在复旦历史上,中学与大学总是相伴而生,子弟学校常因教学理念先进成绩斐然而升格为附属中学,抑或校友在各地创办中学以传承母校精神。中学和大学的校友相互认同,也有很多身兼双重校友身份的复旦人。20 0 5年百年校庆期间,有血缘关系的几所中学开始在“复旦基础教育论 坛”的旗帜下共享资源,传承复旦教育理念,传播复旦文化。经过5年的发展,藉复旦附中60周年庆之际,“复旦基础教育联盟”正式成立。复旦的基础教育由此将展开一个新天地。
(转载自《复旦人》2010年 第7期)
从校友的记忆切入,也许是更为直观的方式。
那些附中给我的
文 蒋芳华
复旦附中1984届校友
复旦附中海外基金会主席
我和复旦附中的缘分始于稚嫩的12岁,1978年。发起的基金会,我是第一届也是唯一的一届附中正式招收的初中生,作为从全市挑选出来50名幸运儿之一, 我戴上了复旦附中的校徽, 得到了无数人的“ 啧啧” 称赞, 这个学校给我的骄傲有时能让我在梦中笑醒。
住读的生活将自由的种子早早地播撒在我的心底。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们展示给了我不同的人生道路,我可以选择;博学多思的老师以他们所信奉的理念关心着每一个孩子,效果虽不尽相同,但我对人的理性思索从这里开始;知识的积累是匆忙的,而人生的体验却是悠闲自如的,我在自我设计中尤其注重人生体验的思维框架也由此产生。在校园外感到的是骄傲,而在校园内我更多享受的是自由和由此带来的些微孤独。
1984届初三毕业班
附中的2160个日日夜夜,是我青春伊始的阶段,由朦胧到向往到体验,属于青春的酸甜苦辣一直伴随着我求学的历程,表面的平静专属于那个时代的古板,其实一直掩盖着理性思维和感性冲动的剧烈矛盾,由此引申出来的对人情世故的认识未免有偏颇,有焦虑,有感叹,也充满了勇气。我常想,如果不是在附中,我会有这么丰富多彩的青春年少吗?
附中六年之后的我就像是站在延伸到水面的跳水板上,面对脚下的水浪,害怕它的不可测性,但是晃晃悠悠,竟然一个跟斗扎了进去。这才发现,原来我已经基本准备好了面对这广阔而蔚蓝的世界。知识也许还很浅陋,经验也许还是微不足道,但是我曾经属于这个优秀学府所滋生的自信,还有曾经在校园里所做的思索而建立起的判断力,带我一路坦荡地走过了复旦园,迈过了美国中西部的内部拉斯加州( N e b r a s k a ),最后停留在移民大熔炉的纽约城。足足有1 0多年,我没有和附中有任何联系,原因是外面的世界非常精彩,从附中带出来的是许多朋友,他们的相伴使得对附中的思念变得有些多余。
当事业和家庭都尘埃已定, 再朝前看时多的是平原, 少的是山峦,为自己庆幸, 也重新审视成长的足迹; 饮水思源, 归结自己的人生观, 处事方法, 性格磨练,竟然都源自于附中的历程, 现在的唯应试而重的青少年们, 他们是否也会享受到我所有的自由及孤独? 他们是否在追求知识的同时, 意识到人生的体验是他们作为学生同样重要的责任?
附中的同学,一生的好友
(左起:蔡骁戈、蒋芳华、杨佩蓉、仰雪蕊)
在附中5 5周年校庆的前后,我认识了已经退休的何慧湘老师和陈克明老师, 两位前辈正在筹划由校友发起的基金会, 希望在海外能够有让附中校友的母校情结可以归属的载体。在一番介绍之后, 我认识了在纽约周围工作和生活的张敏华、刘翎、孙薇佳和何宏国几位校友,我们一起于2 0 0 6年成立了复旦附中海外基金会, — — 这个唯一在美国注册的以中国的中学为受益方的非赢利慈善机构。四年的征途,携手10多位校友理事,联络了几百位的海外校友,基金会为附中的学弟学妹们设立了“社会贡献奖”、“表演艺术奖”、“王家琏‘Give A Hand’助学金”;为附中和复旦校友的子女举办了“龙飞飞少年夏令营”;为附中开设了以外国原版书为主的“学生资源中心”。基金会不仅是联络海外校友和母校感情的中转站,更是我们这些海外校友集人生体验和知识积累献给母校的一份礼物,这份礼物承载着我们对母校发展的期望和参与。
反思成长轨迹,我深切感受到助我快乐人生的是坚实的自信心(Confidence), 与人合作的技巧(Cooperation),多角度的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对他人的同情和理解(Compassion)以及无可压制的创造欲望(Creativity),五个“C”正在逐渐被中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所重视,也是我认为少儿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元素。2008年回上海居住之后,我便开始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耕耘,正式提出5C的教育理念,并在国内的中小学中有选择地进行尝试,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在18岁中学毕业之后,如同我当初那样具有面对真实世界的自信和判断力。
原文刊发于自校友刊物《复旦人》2010年第7期,转载需取得授权,请联系 fudantribe@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