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王朔:“黄马甲”之后的欧洲,何去何从?

王朔 国观智库 2019-07-25

12 月 13 日,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斯洛伐克总理佩莱格里尼、德国总理默克尔和芬兰总理西比莱(从左至右)在出席欧盟冬季峰会时交谈



十秒看全文


以“黄马甲”运动为代表,欧洲当前困境难解,这与欧洲整体及相关各国此前多年的积弊相关。虽然“黄马甲”运动在掀起数轮风波后已渐趋平息,但其反映出的根本性问题仍未解决,欧洲仍将面临严峻挑战,相关事件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欧洲未来走向。


一旦主张欧洲一体化的马克龙因为国内改革陷入困境,他将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去投入欧洲建设,而是更小心地维持内外平衡。而马克龙一旦因此下台抑或不能连任,那么未来坐在法国总统位置上的也有可能是民粹政党的代表。如果在“默克尔式微”的情况下,马克龙也“熄火”,那么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将无力抗衡民粹主义的拉扯,一个开放包容的欧洲继而或将重回封闭保守,那才是人们最不愿看到的。



“黄马甲”之后的欧洲


本文字数:2576字

阅读时间:6分钟


法国、荷兰、比利时、匈牙利……这些本就因同属欧洲而存在联系的国家,近来因为一个关键词——“黄马甲”,又多了一层联系,同病相怜又各有痛楚。


以“黄马甲”运动为代表,欧洲当前困境难解,这与欧洲整体及相关各国此前多年的积弊相关。虽然“黄马甲”运动在掀起数轮风波后已渐趋平息,但其反映出的根本性问题仍未解决,欧洲仍将面临严峻挑战,相关事件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欧洲未来走向。





阶层分化难题


法国的“黄马甲”运动表面看是民众对政府加征燃油税所进行的抗议,实际上却掺杂了各种诉求,加税只是导火索,抗议行动实际上是老百姓对现实生活诸多不满的集中宣泄。


今天欧洲面临的许多问题,并非刚刚出现,而是在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以及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渐累积下来,并最终在金融和债务危机的冲击下集中爆发。


上世纪末开始的新一轮全球化,主要由西方国家发起。作为规则制定者,美国和欧洲一开始无疑享受了最大红利,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许多发展中国家迎头赶上,在一些西方国家看来,这不啻是一场危机。这场“危机”给欧洲带来的心理落差最大,例如法国人就自认为是经济全球化的失败者。


同时,欧盟内部本就存在多层次的差异,“东南西北各不同”,特别是在欧元区内部。虽然差异性本就是刺激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增长的潜力,但这场“危机”使得这种差异越发凸显,南北欧成员国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到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步,制度红利分配不均,离心倾向加剧。法国就由于自身地位下降,丧失了欧洲一体化中旗手的地位,领导权只能让位于德国。


更重要的是,欧盟成员国内部贫富差距持续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欧洲的社会根基,成为现在一切麻烦的来源。事实上,欧洲多数民众都感到自己生活水平在下降、福利在减少,尤其是中产阶层更是出现了贫困化倾向,原来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形社会结构正逐渐向金字塔形转变。即便是欧洲最富裕、状况最好的德国也难避免类似问题。


换言之,欧洲现在所有乱象背后有着共同的根源,而“黄马甲”运动就是这一问题在法国的反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前欧洲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但这似乎更多地体现在统计数字层面,民众手中的可支配收入并没有明显增加,与此同时,福利却在缩减,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现象依然如故。


只要根源性问题没有解决,“黄马甲”运动的平息就是暂时的,草根阶层会继续走上街头对那些富人和政治精英说“不”。





改革陷入怪圈


多数舆论认为,法国总统马克龙进行的改革对法国来说是必要也是必需的。2012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就曾刊文,将法国比作欧元区的“定时炸弹”,意思是法国的问题虽然没有其他重债国那么严重,但却难以像其他国家一样进行改革,所以早晚会出问题。


马克龙作为政治素人,从政不足5年,就能够从向来论资排辈且政治色彩浓厚的法国总统大选中胜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之前执政的右翼共和党和左翼社会党都没能推动改革,解决法国沉积多年的弊端。很多人评价说,法国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也都知道怎么解决,但不是不敢改,就是不能改,要么就是不会改。马克龙就是在这种民众的改革呼声中上台的,改革是他最大的使命,同时也是他执政的合法性。


但现在马克龙却“一头撞上了南墙”,改革刚起步一年多就不得不屈服妥协,这看似缓和了矛盾,实则后患无穷。之前所蓄积的动能和信任已所剩不多,加上民众又愈发坚定了与政府斗争到底的信心,以后的改革步履维艰。


也有很多外部条件的限制,最明显的就是欧盟财政纪律约束和欧洲央行逐渐退出量化宽松,这给成员国带来的是财政和货币政策双紧,因此马克龙很难在给企业减负松绑的同时维持财政平衡,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最后把税加到了普通民众头上。


更何况改革都需要时间,法国改革也需要一段较长的时期才能见成效。马克龙之所以用强硬的姿态推行全面改革,看似同时与所有人为敌,实则在跟时间赛跑。当然,就像马克龙自己承认的,他也确实有很多失误需要检讨,如政策推出的时机和节奏、与民众的沟通以及出现问题时的应急处置等等,这些技术性问题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民众感受不到改革带来的好处而更多是伤害,不愿再忍耐下去了。


欧洲产生了这样一个怪圈——一个政府如果不改革,早晚会下台;如果改革了,恐怕马上就得下台。



“痛并坚持着”


不可否认,“黄马甲”运动蕴含了一些合理诉求,而这种与政府对抗的街头运动背后,仍然有着民粹主义的身影。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欧洲鲜有一党能够单独组阁,即便勉强上台,根基也较脆弱。这会造成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政府无论提出什么政策都会有不少人反对,甚至有些人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就像部分“黄马甲”运动参与者所提出的,他们要推翻现在的体制,成立“法兰西第六共和国”。


马克龙的政策总体而言是开放和包容的。因为在他的执政理念中包含了一些法国传统的进步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同时也有欧洲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内涵,他希望通过欧洲建设与国内改革相互促进,重振法国的大国地位,推动一体化进一步向前。


而欧洲民粹主义在表现出保守、排外倾向的同时,很重要的主张就是反对一体化。当然“黄马甲”运动本身并没有多少反欧洲的诉求,部分民众只是觉得马克龙大搞欧洲建设而忽略了本国民众福祉,有本末倒置之嫌,但事实上一旦民粹情绪被激化,就可能超出事件本身的性质,欧盟和欧元很可能就会成为“替罪羊”。


一旦主张欧洲一体化的马克龙因为国内改革陷入困境,他将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去投入欧洲建设,而是更小心地维持内外平衡。而马克龙一旦因此下台抑或不能连任,那么未来坐在法国总统位置上的也有可能是民粹政党的代表。如果在“默克尔式微”的情况下,马克龙也“熄火”,那么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将无力抗衡民粹主义的拉扯,一个开放包容的欧洲继而或将重回封闭保守,那才是人们最不愿看到的。


欧洲难题频现,“黄马甲”运动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改革从来不易,欧洲一体化更非一路坦途。虽然马克龙的改革正遭遇困境,但至少他还没有丧失继续下去的勇气,而欧盟虽然遭遇了一系列挫折,也还在继续做深化经贸联盟和防务一体化的努力。


正如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前所长蒂埃里·德·蒙布里亚尔所言,“欧洲建设从来不是照图施工……只要做试验就会犯错误,或进或退,这是不可避免的。”



作者:王朔,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研究员。

来源:《环球》杂志 第26期,2018年12月26日出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析| 东盟放弃“塑造”中国? 谁说的? YOUNG POWER 研究报告


观点| 赵全胜: 美国为什么要终止中导条约?


国观智库荣登社会智库榜单, 排第6位!《2018CTTI智库报告》正式发布 


观点| 薛力:“一带一路”倡议下, 中国应调整南海思路


国观智库成立欧洲研究中心


观点| 马来西亚专家: 中马关系没有恶化, 马方期待南海渔业合作


国观智库自媒体平台现接受文章投稿,稿费从优。有意向者请发送稿件至:research@grandviewcn.com,并在标题中注明“投稿”。要求:原创未发表时政评论类文章,领域涉及海洋治理、一带一路、中美关系、中欧关系等,字数1000-2500字。如被采纳,我们将在收到稿件后一周内邮件回复。

国观智库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最知名的独立智库之一。国观智库始终坚持“行知·致远”的发展理念,用知行合一、行稳致远的态度和实践致力于中国的安全、繁荣和稳定,研究领域聚焦于海洋战略与蓝色经济、边疆治理与全球反恐、”一带一路"与境外投资。


点点“好看”,支持我们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