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政府如何支持“抵抗运动”?

陈晓 国观智库 2022-05-31


本文字数:3007字

阅读时间:7.5分钟


支持抵抗:

战略目的和效果


编译:陈晓,国观智库高级研究员。


美国联合特种作战大学战略研究中心,近日高调发布《支持抵抗:战略目的和效果》,从历史角度系统地为美国政府支持“抵抗运动”的行为背书,并为美国政府今后如何以相同的行径破坏他国稳定,甚至是颠覆他国政权出谋划策。

 

该研究以专著形式呈现,是美国联合特种作战大学战略研究中心所策划的“颠覆三部曲”的开篇之作。作者威尔·艾尔温现任该中心高级研究员,曾担任美军指挥官,在美国特种部队服役28年,并有在亚洲、拉美等地从事秘密颠覆活动的丰富实践经验。

 

该书鼓吹,美国以往支持“抵抗运动”的三种主要模式在当前和未来的国际政治中依然适用,是美国在“大国竞争”新时代攫取竞争优势,维护并拓展美国国家利益的“高效费比”政策工具。



一、美政府为何一直对支持“抵抗运动”情有独钟?


美国政府解密档案显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届美国总统在任期间无一例外地会对别国“抵抗运动”提供支持。就算是那些在竞选期间打出“反对干涉主义”的总统,上任后都转而青睐支持“抵抗运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支持“抵抗运动”作为“干涉他国政治”的表现形式之一,隐秘且具有很高的效费比,能够有效填补美国软实力和硬实力外交工具上的空白。传统上,美国软实力政策工具箱以外交支持以及经济援助为主,而硬实力主要通过强制性外交、经济制裁以及武装干涉来展现。支持“抵抗运动”无疑为美国添加了一项以较少成本及时“补刀”,但又可避免过多流血事件的政策选项。

 




二、美政府支持的“抵抗运动”效果如何? 


研究指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政府至少参与了对371次“抵抗运动”的支持。按性质划分,美国支持的“抵抗运动”可以分为“民事抵抗运动支持”、“准军事行动支援”和“大规模非传统战争支援”三类;按美国政府预先决定的目标,则分为“颠覆”、“强迫”和“破坏”三类,其中近15%的支持活动达成了“颠覆他国政权”的目的,近15%的支持活动起到了“胁迫他国采纳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政策”的目的,此外近70%的活动则对他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具体可见下图:



按“支持抵抗运动”的目的做出的统计结果



三、美政府如何支持“抵抗运动”? 


美国在支持“抵抗运动”中的所谓“破坏性目的”是指,阻止或妨碍某人或某个实体按符合其利益的方式行事。通过孤立、动摇和削弱敌对政府的权威性和合法性等方式,支持“抵抗运动”可以达到“破坏”的目的,例如在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等敏感问题上做文章。研究指出,绝大多数破坏活动应由“当地人”实施,或者要得到“当地人”的支持;如果当地没有“合法的”抵抗组织,则要设法“创建”类似的组织。

 

历史上,美国中央情报局下属的行动处,专门负责策划和实施此类准军事化破坏活动,中国是其主要目标之一。1950年7月至1953年,中情局支持败退台湾和残留在大陆的国民党势力组建所谓“反共游击队”,四处搞破坏,试图以此“阻止或延缓志愿军入朝作战”。1951年,中情局在香港招募“游击队员”,选出骨干送往中情局塞班中心接受跳伞、游击战术等技能培训。1956至1969年,中情局利用西藏的“积极抵抗力量”,组织针对中国西藏地方政府的持续性破坏活动。

 

而支持“抵抗运动”的“强迫性目的”是指,威胁以使用武力支持“抵抗运动”等方式胁迫他国接受美国的条件。此举对于迫使他国改变不利于美国国家利益的政策而言,非常有效。美国的常用做法包括向有武装的“抵抗组织”或“非暴力抵抗运动”提供物资支援。

 

其中,支持“非暴力抵抗运动团体”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研究称,“抵抗运动组织”或所谓“民主团体”会对他国政府构成严重威胁,而且能更好地服务于美国的利益。一旦“抵抗运动”通过西方媒体的渲染而等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支持,欧美国家就可以公然施压,从而对目标国家形成巨大压力,进而削弱其执政基础,最终迫使其作出让步。

 

其中,“强迫”又可细分为“‘以牙还牙’式强迫”、“‘御敌于国门之外’式强迫”、“退敌式强迫”以及“人道主义干涉式强迫”四种。

 

其中“‘以牙还牙’式强迫”是指通过在目标国境内或势力范围内支持“抵抗组织”来迫使其不支持美国管控范围下的“抵抗组织”。比如美国在1958年至1972年针对越南北方地区大力支持“抵抗组织”,以防止北越在南部地区的渗透。


“‘御敌于国门之外’式强迫”是指,美国通过在邻国境内采取隐蔽的准军事行动,以防止目标国的内战或社会动乱向本国延烧,例如1980年至1990年美国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反对奥尔特加政府的干涉行动。

 

“退敌式强迫”是指,美国向目标国的“抵抗运动”提供武装支持,以迫使当地的第三方“占领者”或“入侵者”将武装部队撤离,例如1979年至1989年,美国中情局在苏联占领阿富汗期间大力支持对抗苏联的阿富汗游击队,并向其输送包括“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在内的大量先进武器,最终迫使无力维系阿富汗秩序的苏联占领军撤出。

 

研究认为,目前“堪与美国匹敌的竞争者”不断“强化海外武装力量”,“退敌式强迫”因而对于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而言至关重要,更是今后美国政府重要的对外政策工具。

 

“人道主义干预式强迫”是指,通过支持“抵抗组织”,为他国或国家联盟、地区性组织,或国际性组织基于人道主义保护原则,介入某国内部事务制造契机,比如1999年3月至6月美国支持科索沃境内的“抵抗组织”反对米洛舍维奇政府。

 

颠覆政权是指,美国政府对威胁美国家利益,或对美国持不友好态度的国家内部的“抵抗运动组织”或“叛乱分子”提供支持,从而推翻该国政府。为实现该目标,需要长期对“抵抗组织”的培植,甚至最终要出动美国武装力量。“9.11”事件发生后,美国针对阿富汗采取的行动就属于典型的“颠覆政权”行动。美国政府内部普遍认为,“颠覆美国不喜欢的政府”具有较高的风险,正如美国前国防部长、中情局局长罗伯特·盖茨所言,被推翻的政权很少由“温和的改革派所接替”,美国的国家利益也就无从保障。

 

但是,研究强调,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改变他国政权是一种必要的罪恶”。颠覆他国政权具体分为“预防性干涉”、“惩罚性或防御性干涉”以及“民主促进性干涉”三种。

 

其中,“预防性干涉”是指,对美国认为有可能加入“敌对集团”的国家,美国向该国国内的反对派提供支持,帮助反对派推翻现政府,比如1955年至1958年,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秘密干涉印度尼西亚内政,试图推翻对社会主义国家友好的苏加诺总统。

 

“惩罚性或防御性干涉”则是针对危害美国国家利益的国家。例如,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为防止美国本土再次遭到袭击,美国惩罚庇护恐怖分子的国家,并最终向拒绝美国驱逐本·拉登要求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宣战。

 

“民主促进性干涉”是指,对他国境内的分裂主义势力提供武装支持,比如1989年2月至1991年9月,美国政府曾秘密资助苏联撤军后的阿富汗国内反对派,1991年3月至2002年7月美国政府曾在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后秘密支持伊拉克境内的反对以寻求派推翻萨达姆政权。



四、美国政府今后还会支持“抵抗运动”吗? 


答案是肯定的。《支持抵抗:战略目的和效果》以西方思想家塔西坨的“抵制压迫是人类的天性”开始,以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所言“人类的自由史就是一部抵抗史”结尾,试图为美国政府对“抵抗运动”的支持披上华丽的外衣。

 

研究指出,支持“抵抗运动”过去有效地维护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当前和今后仍会继续发挥这一重要作用,因此要将支持“抵抗运动”作为美国政府强有力的对外政策工具,从战略上进行系统规划,并在实践中注重持续性和灵活性,深入挖掘和利用目标国的内部资源。研究指出,特别要充分利用当地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不失时机地抓住从最薄弱环节果断下手。


来源:微信公众号 直新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报告原文下载:

http://resistir.info/livros/guia_para_derrubar_governos.pdf




擦枪走火难引战争,伊核问题才是关键|"国观时局讲堂"第四期分析美伊局势


没必要对美国军舰过航台湾海峡大惊小怪或对号入座


营商环境友好,出口实力强劲:泰国的农业与汽车工业|国观智库国别产业分析系列


遏制中俄! 兰德公司给美国防部支损招


韩国空军对俄战机射击,背后隐藏着重大战略意义!


警惕英国"特朗普化"!2019年"首相大热门"鲍里斯·约翰逊政策前瞻


核阴影下的印巴冲突让人担忧,避免印巴局势升级符合各方利益|透明国际德国分部访问国观智库


马大正,周卫平: 新疆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园!


张蕴岭: 中美会陷入"百年竞争"吗?


国观智库自媒体平台现接受文章投稿,稿费从优。有意向者请发送稿件至:research@grandviewcn.com,并在标题中注明“投稿”。要求:原创未发表时政评论类文章,领域涉及海洋治理、一带一路、中美关系、中欧关系等,字数1000-2500字。如被采纳,我们将在收到稿件后一周内邮件回复。

国观智库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最知名的独立智库之一。国观智库始终坚持“行知·致远”的发展理念,用知行合一、行稳致远的态度和实践致力于中国的安全、繁荣和稳定,研究领域聚焦于海洋战略与蓝色经济、边疆治理与全球反恐、”一带一路"与境外投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