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观智库防务安全研究中心 | 体系的协调均衡远比几件撒手锏重要——俄乌冲突的教益和启示之五

防务安全研究中心 国观智库 2023-12-04


      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和期间,许多人曾认为俄罗斯的那些“大杀器”足以“扭转乾坤”,然而事实上它们要么没有出现在实战中,要么似乎没有起到如想象的那般作用,反倒是联合不畅、协同不力、效果不彰的问题给人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如同一战时的绵亘阵线、火炮对决压倒了“大杀器”的光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值得深入思考。


      战争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不管体系自身怎样构成、内部复杂程度如何,它的有效运行都必须满足一些基本要求。一是运作规程必须足够简单。众所周知,人是体系运行的核心,而体系中各个系统、各个层级、各个行业中的“人”有着不同的认知水平、价值观念、实践经验、行为偏好、意志品质,而且对抗越激烈显现得就越明显。期望以技术手段弥合这些差别、控制所有人的行为、指挥所有细节是不现实的,我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运转一个小团队尚难做到和谐自如、如臂使指,更不要说一支军队。“越到下级,军官的人数越多,就越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有独立的见解和熟练的判断力”,所以,运作体系的规程、指令必须以大多数人的认知为基点,尽可能使所有人都能理解掌握,至于意外情况只能依靠所涉人员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去解决。


      二是组成部分必须足够匹配。足够简单的原则必然要求体系中各个部分的匹配度较高,如果某个部分过于突兀,很难与其他部分紧密衔接,并形成可以共同遵循、连贯行动的规则,虽然其本身效能很高,却不一定有助于提升整个体系的效能。相反,体系内各部分可能都比较“平庸”,但整体效能却可能很高。美军第一代隐身战斗机F-117的突防效能高,但编队作战和目标打击效能低,缘由就在于为了确保隐身性能,大幅压减了可被对方易于探测到的信息和通信设备,并采取内埋式弹仓,因而只能扮演“独行侠”的角色。而今F-22为提高与体系的融合度,不惜牺牲部分隐身性能在机体外部加装“军团”吊舱,F-35更是把信息能力作为开发重点,比较它们与F-117的RCS参数,隐身性能都有所下降,但融入体系的能力都增强了。至于传说中的NGAD,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簇”,信息融合能力更强,与其他系统的融合度更高。


      三是系统合成度必须足够高。体系乃“系统之系统”,各个系统的合成度越高,体系的运行就越简单有效。地面战是俄乌冲突的主体,我们就以二战中德军装甲师的编成为例进行说明。根据瑞典学者泽特林的研究,装甲师的编成由古德里安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首创。所谓装甲师,并不是因为装甲师编配了大量坦克,而是把坦克、步兵、炮兵、工兵和后勤部队等元素打造成了一种均衡、自足的机动力量。“装甲师之所以有效,完全因为它是一种诸兵种合成部队,使用全部武器,不仅仅是坦克,以达到最佳效果。”英军和法军的装甲理论家“重视坦克却忽视了其他兵种”,以致其他兵种或者过少,相互之间不能提供有力支持;或者未能拧成一股力量,编成内的部队只能单独、逐次使用,而“德军的成功恰恰在于他们没有采用一战前英军装甲理论家的战术。”这个例子鲜活地揭示了“合成”的含义,即尽可能使编成内的所有力量同步投入作战、各自发挥所长,不能像古代的方阵,在既定的时间内只有前几排直接作战,消耗完后再由后几排顶上去。


      从上述三方面分析俄乌两军的军事体系,可以看出一些明显的差异。因冲突爆发后乌克兰下达了不得披露己方部队和行动信息的禁令,我们对其具体情况所知甚少,但从目前的战局看,乌军的军事体系有它值得关注之处。乌军的海空力量、远程打击、重型装备和机动能力等都比较弱,这严重限制了其进攻作战,尽管北约国家援助了很多武器装备,不过这些前期援助的装备主要还是防御性武器,也就是说与原有体系落差不大。在这个水平面上,整个军事体系因为不那么参差不齐反而容易捏合起来,可以组成合成度较高的小型单元,通过防御战抵御对方联合或合成度较低的进攻战。一个时期以来,乌军强烈要求美及北约提供更多的先进重装备,也常有论者嘲笑美及北约说得多做得少,“口惠而实不至”。实际上,如果不经过充分培训,过多的先进重装备不仅难以发挥应有作用,还可能对现有军事体系造成冲击,导致行动组织的复杂化,所以只能逐步补充、融入。后续战局如何发展,至少一方面应看美及北约的支援有多少,另一方面要看乌军体系转型的程度有多深、速度有多快,还有就是俄军能否抓住“窗口期”尽可能巩固和扩大战果。


      对于俄军的情况,尤其是若干“大杀器”的效能为何不够理想,人们讨论已经很多。我们认为原因主要不在于技术水平如何,因为俄军的技术水平再低也高于乌克兰,而是与俄军的军事体系有关。以BTG而论,俄军2011年开启“新面貌改革”,目的是在边境地区打一场中等规模的反击战。从这个角度看,组建BTG的方向并无不妥,编成也有其合理性,问题是这场改革没有走到底,与之相配的兵役制度、联合及协同模式、作战使用原则、力量编成和训练等没有完全整合起来,军事体系处于折衷和过渡状态,而且还要打一场与“新面貌改革”所确立的目标不同的冲突。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俄军在初期的表现与在乌东的表现为何有很大差别,因为乌东的作战运用与其军事体系的现状相对更契合。


      当然,我们并不一般的反对“撒手锏”,不管“撒手锏”是一种先进的技术装备,还是某种新的部队类型,抑或是创造性的使用方式,除了头一、两次可以给敌人造成惊慌和混乱外,它不可能始终在战场上保持系统性优势,其价值在于融入军事体系的过程中拉高军事体系的水平,并在战时创造“机会窗口”,使参战部队利用这个“机会窗口”将战术成果扩张成战略效果。正如美军一位电子战专家所言:电子攻击的效果会随时间流逝逐步下降,但初始的攻击可以为己方部队赢得宝贵时间,对飞行速度为500英里/小时的战斗机而言,实施5分钟的有效干扰就意味着能提供50英里的保护,10分钟就是近100英里,优秀的军队会训练人员充分利用对方电磁频谱降级的短暂时间打开突破口,并通过连续攻击不使“机会窗口”关上。不过,这倒是更进一步说明了军事体系均衡协调的重要性,如果“撒手锏”与军事体系有所脱节,其他系统想抓住和利用“机会窗口”是比较困难的。在基辅之战中,俄军的空降部队本已创造了这样的“机会窗口”,可是体系中的其他部队和手段没有紧紧跟上和充分利用,以致错失良机。目前还有不少人认为,美及北约支援的重装备到位后乌军即可发起反攻,我们感到情况可能不会如此,如果这些装备不能整合成有效的体系性能力,所谓的反攻是难以尽早实现的。我们说体系的均衡协调远比几件撒手锏重要,这就是确切的含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阅读


国观智库防务安全研究中心 | 勇气是战争中最可贵的品质——俄乌冲突的教益和启示之四

国观智库防务安全研究中心 | 不能把获胜的希望寄托在速战速决的战争上——俄乌冲突的教益和启示之三

国观智库防务安全研究中心 | 消灭敌人军队仍然是战争的“第一军事要义”——俄乌冲突的教益和启示之二

国观智库防务安全研究中心 | 确立和遵循战争的政治目的应力避“唯我论”——俄乌冲突的教益和启示之一



国观智库自媒体平台现接受文章投稿,稿费从优。有意向者请发送稿件至:research@grandviewcn.com,并在标题中注明“投稿”。要求:原创未发表时政评论类文章,领域涉及海洋治理、一带一路、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欧关系、数字治理和发展、防务安全等。字数1000-2500字。如被采纳,我们将在收到稿件后一周内邮件回复。如有合作咨询等意愿,请联系(010)6215 8609。

        国观智库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最知名的独立智库之一。在《光明日报》和南京大学共同推出的《2018年CTTI智库报告》榜单中位列中国社会智库综合排名第6位;在202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全球智库排行榜中位列“全球最具公共政策影响力智库”第70名。

        国观智库的研究领域覆盖海洋战略与安全、一带一路机会与风险、边疆综合治理与周边安全、防务安全与发展、数字治理与发展,以及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欧关系、中印关系、东北亚安全等,并设置多个相应的研究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