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大卫•致敬|停摆7天的郑州,终于醒来…

河南卫视 2023-01-1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封面河南 Author 封面河南


“我和郑州将一起载入史册。

我是一千二百六十万分之一。”

你还记得这句网友留言吗?



你还记得这座城市,

曾经创造了6小时完成1260万人核酸采样的“郑州速度”吗?



这个5月,疫情来得猝不及防,

但郑州的“静下来”的速度和魄力,

却依然让人惊诧又动容。



这段时间,有风,也有雨。

可能每个人都失去了很多,

但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很多……



这收获,是互助,

是不分白天黑夜,

迎着疫情而上的“大白”们的可爱身影。



这收获,是从容,

是一轮轮核酸检测中,

有序排队、快速完成的每个普通的郑州人。



这收获,更是理解,

是确诊的姑娘在群里连声道歉,

别人回复的一声声“加油”!



疫情打不乱,风雨志更坚。

这座城市的风骨,

如同每一位勇敢面对挑战的普通郑州人,

朴实无华,容忍豁达。



一直以来,

她都在努力守护着每一个平凡的我们,

努力让所有人都能够回到

那曾经习以为常的、普普通通的生活。



虽然这段时间,有风,也有雨,

但是所幸,阳光没有缺席我们的生活。

现在,在静下来这些天之后,

这座城市又动起来啦!



你永远可以相信她,

我们的郑州,我们的河南!



鸣谢

图片资料:河南日报

视频素材:张红超


速看丨88+89,你等待的通知来了!


等半夜的郑州人终于等来了好消息。

根据郑州发布最新88号公告,自5月11日零时起,调整主城区疫情防控措施。

消息一经发布,瞬间10w+,可见为了这一刻有多人在熬夜等待。
随后,89号通告又公示了郑州封控管控区域。

也就是说,用了一周时间,郑州真的实现了解封的目标。
01
从4日零点算起,郑州已经被封控了整整七天。

为了这一刻的到来,整个郑州都早早在做准备,郑州各区从9日晚9点开始进行全面消杀工作;10日凌晨5点,不少市民就排队核酸。

今天郑州人的朋友,会不会解封,也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有人打赌,如果解封就把中州大道舔一遍;

有人畅想,解封后第一时间,出去走走,喝一杯小酒;

而期间真真假假的消息,更是让很多人的心情像过山车一样,难以平静。

不要听到谁喊解封了就往外面跑,也有可能喊的是“姐疯了”!!!

明天到底能不能解封?

如今,终于尘埃落定了。

郑州发布的评论区也是一片欢乐,有人感慨终于安心睡了;有人评论明天郑州环卫不用上班了;有人呼吁直播喝龙子湖水的那个哥们可以出来了……

太不容易,终于看见曙光了,郑州抗疫,值得点赞。
02
回想5月3日下午,许多人都还沉浸在难得的五一假期,郑州73号通告发布,除封控区外,主城区其他区域参照管控区标准管理,实行“足不出区、严禁聚集”等措施。
为了疫情不外溢,不影响到更多人,郑州这座拥有千万级人口的喧器都市就此按下“慢行键”。
可以说,这轮疫情防控,郑州决策之果断、行动之坚决、运转之高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就连央视也对郑州此次应对疫情防控的努力进行了点名表扬。

郑州的速度有多快?
从此轮疫情第一例病例被发现,到通告“主城区人不出区”,只用了3天的时间,而几乎一夜之间,郑州主城区突然之间“静止了”。

效率之高,超乎想象。 
流调的公布也是及时而有序。

短暂的“静默”与疫情防控工作“快速度”的对比,更能看出郑州对这场战“疫”的决心。
03
郑州措施也是空前有力的。环环相扣,不留死角,有限有放,既限制了人员的聚集和流动,又保证了物资的供应和城市的正常运转。
而且,在郑州发布措施时始终关注民生,没有搞大水漫灌和“一刀切”。
区域划分清晰,核酸检测目标明确,既有的放矢,又在极小影响和最大保障百姓生活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精准抗疫。
起初很多人还担心菜不够吃怎么办,但是郑州却硬核的做到了不让任何一个市民缺衣少药,断炊断食!
果然,在第二天也就是5月4日,主城区几乎所有的商超、农贸市场甚至楼下的便利店,蔬菜都有了充足的供应,而且菜品新鲜。

5月4日某超市蔬菜货架
而且还迅速发布通告,严禁哄抬物价。

一些前一天抢购食品的人朋友圈吐槽:不抢物资感觉自己是个傻子,抢物资感觉自己更像一个傻子。
都说疫情防控是城市管理水平的写实,在如此高效行动力的背后,凝聚着政府决策者、全体郑州人民面对新冠疫情的自信与坦然。
正是这样靠谱的防疫政策,才给大家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04
2021年以来,说郑州是全中国最难的一座城我想没人会反对。
先是7.20雨灾,将整座城市“洗刷”一遍,紧接着迎来40度酷暑高温下的8月封控,好不容易喘口气,11月新冠疫情又卷土重来。快过年了,疫情也没消停,2022年元旦刚过,千万郑州人民就开始冒着大雪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这已经是第四轮疫情了。

但在经济增长与人民生命安全之间,我们还是坚决地选择了后者。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正因为郑州防疫措施的完善和进步,网络中铺天盖地都是感谢和感动。

1300万人口的城市,在此轮疫情爆发时没有一起“事故”,没有一例被“网络传播的争议内容”。

我们常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此刻的郑州就是最好诠释。
05
我们还要感谢坚守在岗位的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流调人员、医护人员、志愿者、还有为城市正常运转奔波的劳动者。
这里有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为居者织就“安全网”的医护人员。

这里有不舍昼夜,为大家带来最新疫情动态的媒体人。
19顶帐篷,数十张行军床,24小时坚守,为郑州1300万人传递最新消息,抚平焦虑,展现郑州精神。
面对众多市民的“急难愁盼”,一些平台工作人员自觉放弃休息,实行24小时轮班,在后台默默当“客服”,隔着网络和电话,不分昼夜地坚守,对求助信息分类、核实、交办。
这里也有默默付出的老师们。

有的老师自愿留守学校;有的老师抢着去学校拿电脑,打开教室门,等学生来取书回家,因为网课就要来了。

这里还有逆行而上的劳动者。
外卖员选择在天桥上睡觉,第二天,为这座城市的便捷,继续坚守在

还有那些冲在一线的志愿者。

他们在家里是父母、妻子、儿女、丈夫,但此时此刻,他们都只有一个名字——守护者。他们日日夜夜奋斗在抗疫前线,没有一句怨言。
大家众志成城,就是要短时间完全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06
想起昨天朋友圈,看到的一条感慨:“早起,第一件事,还是到楼下核酸检测,第七次了,感觉已经成习惯了。忆及曾经,在没有疫情的日子里,每一种感受都似乎圣洁美好,站在寒风中排队等候痴了好久。”
是啊,疫情到了第三年,曾经我们忽视的平淡竟成了如今最值得怀念的时光。
郑州拿到了最差的一张牌,但却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成功逆袭,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为所有抗疫付出的人点赞!为千万郑州人的配合点赞!
停摆7天的郑州,终于醒来。
来源:封面河南

  编辑丨王一一   监制丨马宇

为千万郑州人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