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由“某视开启四天半工作制”说起

大象新闻 河南卫视 2023-01-15



今天,某视频网站宣布实行四天半工作制,每周三弹性工作半天。这一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网友纷纷表示羡慕。羡慕之余,今天河大卫带大家一起聊聊,现有的作息制度是怎么来的,古时候人们是怎么上班的?

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古代什么人能上班。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大部分人都是个体务农,没有上班的机会。有资格上班的,多是官员阶层和衙门里的胥吏衙役,另外还有奴婢和工匠。


“上班”一词源于古人上朝

“班”最初的意思是排列,后来成为衡量队列的量词。官员们上朝排成不同队列,分成文班和武班,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上班”一词。明清时期,上班多指到官府工作,如清代小说《济公全传》里,就有“昨天我在衙门上班”的说法。

接下来,咱们就来考察一下古代官员的上班时间。由于先秦时期的文献有限,关于休假制度这一块缺乏相应的材料支撑,不过咱们可以从《诗经》中管中窥豹。《诗经·鸡鸣》里曾用“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来描写周朝官员上班的状态。意思是说公鸡打鸣时,官员已经到朝堂上站好了;东方阳光普照时,朝堂上已经开始忙碌了。这么看来,周朝官员的上班时间还是挺早的。

汉代五日一休

根据汉律记载,“吏员五日一休沐”。这也就是说以五天为一个周期,工作四天就休息一天。这个制度的确是够人性化的,官员连续工作四天,那就放他们一天的假,回到家里好好洗洗头,刮刮胡子以及洗洗澡。

其实,这种制度设计也是有很深刻的意涵的。因为古人极重视孝道,尤其是汉代以孝治天下。其中的一种选官方式就是举孝廉,另外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之所以会每五天放一天的假,不仅是为了让官员们休息,也是为了能让他们有时间照顾父母、陪伴家人。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言,“官员每五日洗沐归谒亲”。
这一制度在汉代得到了有效的实行。由于汉末出现三国动荡的纷争时期,而后又经历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使得这一政策未得到有效的贯彻。直到隋唐大一统,才使得社会秩序重新得以确立。在休假制度方面,也做出了与时俱进的相应调整。


隋唐十日一休

到了隋唐时期,这一制度做出相应的调整。由原来的五日一休变成了十日一休。一个月有上中下三旬,会在每旬的最后一天休息。根据相关文献的记载,这一规定在唐高宗时期正式确定下来。

唐代永徽三年(652),朝廷鉴于国事频繁,所以决定将“五日休沐”改为“十日休沐”,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旬休”制度。王三聘在《古今事物考》写道:“永徽三年以天下无虞,百司务简,每至旬假许不视事,以宽百僚休沐。”这就明确规定了官员每十天休息一天,一月可休息三天。而这三天也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浣”,自此以后,假日又有了“浣”这一称谓。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也就是三十六旬,意味着唐朝官员可以休息三十六天。唐朝的请假制度极为严格,虽然是有“旬休”,但三品以上官员休假前要提前“告假”,假期结束后回来报到时还要履行“销假”手续。《唐会要》记载,在唐肃宗时期,“朝参官无故不到,夺一月俸”。缺席一天就要罚一个月的工资。


宋朝节假日古代最多

宋元时期总体上沿袭了唐代的“”制度。但宋代时,除了“休”制度外,可以休假的法定节日也变多了。根据宋人笔记《文昌杂录》记载,元日、寒食、冬至各放假七日;天庆节(正月初三)、上元节、天圣节(太后生日)、夏至、立春、人日、中秋节、清明、七夕、末伏等这样一些节日也可放假。这样,统计起来,共有七十四天法定休假日,再加上规定的三十六天的“休”,总共有一百一十天休息日。这已经和今天的休假制度非常接近了。

不过古代官员上班时间确实挺早的。宋朝的欧阳修在《集禧谢雨》一诗中吐槽:“十里长街五鼓催,泥深雨急马行迟。卧听竹屋萧萧响,却忆滁州睡足时。”欧阳修在描述自己踩着泥泞冒雨上班的辛苦之际,不由得怀念起以前可以睡到自然醒的日子。
元代的休假数则与前朝的112天形成鲜明的对比,休假数被删减掉一半多,一年只有五十余天假期。


明朝的666工作制

到了明清时期,皇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明代逐渐地减少“假”制度,全年只保留三个假期,即春节、冬至及皇帝的生日。洪武六年,朱元璋“令百官每月五日给假”,每月只有五日那天放假。总的来说,三十六天的“休”日加上十八天的法定节日,全年可休假五十余天。平均算下来,古代官员一周要上六天班。

今天的“打工人”为了能多睡会儿懒觉,上班往往会踩点打卡签到。古代官员上班也要“打卡”。明朝《官箴集要》记载官吏衙役等人要“每日清晨于上画卯,至暮画酉”。毎天卯时,人们就要在签到簿上“画卯签到,这一环节又称“点卯”。

卯时是早上五点到七点,咱们取中间值,按照六点算。从“至暮画酉”可知,古人是在酉时下班。西时是晚上五点到七点,咱们还取中间值,按照六点算。这样算下来,古代官员早上六点上班,晚上六点下班,一天的工作时间是十二个小时,可以称之为“666”工作制


清朝末年开始休周日

到了朝,主要沿袭了明朝的这一休假制度。这一制度使得大多数中下层官员苦不堪言,他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鉴于这一“民意”,朝廷只好做出修改,在三个假日的基础上增加了寒假,并将寒假与春节的假期延长到一个月。但这种规定依然具有很大的弹性,比如涉及到司法部门的官员,在休假期间仍要到衙署办公,因为司法事件是没有假期的。

除了官吏衙役外,古代的奴婢和工匠也要上班。他们的工作时长比一般官员还要长。清朝的方苞在文章《婢音哀辞》中回忆自己的一位名叫“音”的婢女时,说她“夜四鼓卧,鸡鸣而起,率以为常”,即半夜一两点睡觉,早上六点又要起床干活,常年如此。一天里除了睡觉时间,她都在干活,还没有节假日,像工蜂一样每天不停工作,直到生命的尽头。方苞的这位婢女由于工作太累,年仅17岁就去世了。

1840年后,西方的政治文化也传入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大批洋人来到中国,他们以星期为周期计算日期,每七天中以星期日为休息日。到了1910年,清政府在其上层也开始实行星期日为公休日的做法。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节假日在古代中国由来已久。你现在一周工作几天呢?请在评论区告诉河大卫吧!

来源:大明聊文史、历史大学堂


往期推荐



如果评选宋朝10大诗词名家,谁是第一名?

话题#中国人不蹦洋迪#火了......

奇妙哟丨第7话:活在朋友圈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户明方  编辑丨王一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