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千古伯乐欧阳修,科举两次落榜,从政三遭贬谪!

河南卫视 2023-01-15


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几经贬谪,又几经起复,他的起起落落背后是北宋改革的兴衰史,他的风骨也一直绵延后人,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今天通过几首诗词,带领大家走进欧阳修的生平。



家境贫寒,刻苦读书


《欧阳公事迹》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下笔已如成人。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生于一户官吏家中,四岁丧父。家中清贫,欧阳修的母亲用芦杆代笔在沙子上教他写字学习。


科举之路,一波两折

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坎坷,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17岁的他应试未中,天圣四年(1026年)再试又未取,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22岁时,欧阳修跟随时任汉阳知军的胥偃前往京师。天圣七年(1029年)春,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于开封府国子监,该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


封官成家,春风得意

天圣八年(1030年),欧阳修参与由仁宗主持、在崇政殿举行的殿试,唱甲科十四名,进士及第。被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 金榜题名的同时,他也迎来了洞房花烛。宋代有“榜下择婿”的风俗,朝中高官都喜欢在新科进士中挑选乘龙快婿。欧阳修刚一中进士,就被恩师胥偃定为女婿。


《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宋·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

怎生书?


译文:手持巴掌大小的龙形玉梳,用凤钗及金丝带把头发梳饰成髻。妻子走到窗下依偎在丈夫的怀里,问道“眉色深浅合不合时宜?”她的纤手摆弄着笔管,长时间依偎在丈夫身边,试着描画刺绣的花样,却不知不觉耽搁了刺绣,笑着问丈夫:“鸳鸯二字怎么写?”

据相关资料显示,此词为新嫁娘代言,当作于欧阳修早年。陈廷焯《词坛丛话》云:“欧阳公词,飞卿之流亚也。其香艳之作,大率皆年少时笔墨,亦非近、后人伪作也。但家数近小,未尽脱五代风味。


携友出游,把酒祝东风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欧阳修任西京留守推官,与尹洙、梅尧臣、谢绛等游,娶胥氏偃女为妻。当年春,欧阳修曾曾同友人在洛城东同游。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宋·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译文:端起酒杯向东风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匆匆离去。洛阳城东郊外的小道已是柳枝满垂。大多是我们去年携手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为人生短暂的相聚和分别所苦,离别的遗憾久久激荡在我的心田。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的花儿肯定会更加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一起游览?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春三月,欧阳修西京留守推官任期已满,离别洛阳时作《玉楼春》词多首,此首道离情,当作于离筵上。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宋·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译文: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无关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仕途崎岖,宦海浮沉

景祐元年(1034年),欧阳修被召试学士院,授官宣德郎,回京任馆阁校勘,参与编修《崇文总目》。

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着手呼吁改革,最终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打击,被贬饶州。欧阳修作为范仲淹一派也受牵连,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欧阳修孤身一人站在夷陵的街头,怔怔地看着元宵节璀璨的灯火,氛围有多热闹,就越彰显着他的孤独。他的心里不免一阵酸涩,随即提笔写下了一首关于元夕的诗: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当时夷陵属峡州管,欧阳修被贬后写给峡州判官丁元珍的一首诗,表现出他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决不屈服的顽强精神。


 《戏答元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译文:我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荒远的天涯,不然已是二月这山城怎么还看不见春花?残余的积雪压在枝头好象有碧桔在摇晃,春雷震破冰冻那竹笋也被惊醒想发嫩芽。夜晚听到归雁啼叫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带着病进入新的一年面对春色有感而发。我曾在洛阳做官观赏过那里的奇花异草,山城野花开得虽迟也不必为此嗟叹惊讶。

同年友人谢伯初从许州寄诗安慰他,他便写了《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作答。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宋·欧阳修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群芳烂不收 ,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译文:春天使者姗姗前来访问,西湖水面换上绿色衣裙。漫山遍野捧出七彩热情,花风落地一样唤人兴奋。春来了,参军思绪乱如云,白发人,最怕题诗送青春。我知道你摆好了湖中酒席,等待着老朋友来开怀畅饮。遥遥万里你捎来一片春情,每到春来我暗暗感到心惊。冰雪消融,门外千山碧绿,繁花争妍,江边二月多晴。还记得,少年时,迎春畅饮,到如今,春草绿,两鬓如丝。他乡作客,物态人情各异,东风情意,年年难舍难离。

康定元年(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奉命知谏院。

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右正言、知制诰。当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成为革新派干将,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但在守旧派的阻挠下,新政又遭失败。

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此被贬滁州知州(今安徽滁州),后又改扬州知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等地。

在滁州,欧阳修写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节选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在描绘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时,体现儒家的传统思想。

皇祐元年(1049年)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

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欧阳修又遭诬陷被贬。命令刚刚下达,仁宗就后悔了,等欧阳修上朝辞行时,仁宗亲口挽留:“别去同州了,留下来修《唐书》吧。”于是,欧阳修以翰林学士留朝,开始修撰史书。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

《五代史记》


主考礼部,爱惜人才

1057年欧阳修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倡平实文风,录取了含苏轼苏辙曾巩张载程颢吕大钧等共388人优等生。大名鼎鼎的司马光王安石包拯也均受其提携。“唐宋八大家”里,除了欧阳修自己,其他五人都是他的学生。

1058年,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1060年,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


辞官回乡,撒手人寰

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有所批评,且未执行。三年,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蔡州知州(今河南汝南县)。此年改号“六一居士”。四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今属安徽省)。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卒于家,谥文忠。

素材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诗词网、唐诗宋词古诗词等

看完欧阳修的一生你有什么想说的,快在评论区留言吧!


往期推荐



奇妙哟丨第9话:小妹的拖延症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满月当头”时,读这首诗就对了!

中国人对食材的形容能有多诗意?

那一年,皇帝得知柳宗元年龄后瞠目结舌!

“禁毒”不摇晃!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户明方  编辑丨李迎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