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资演绎消费股投资“围城”:有的人想进来,有的人却想出去
投资赢家都在关注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围城》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A股的消费板块,最近俨然也像这么一个围城:
统计显示,2019年二季度,以主动普通股票和偏股混合基金为代表的内资蜂拥而入消费股,将消费仓位提升至历史新高。而在内资抱团消费的同时,以沪深港通北向资金为样本的外资不仅没有加入,反而开始减配。
作为A股市场两大最为核心的交易参与方,外资和内资对消费股截然不同的操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史为鉴,或可知兴替。
现象:截然相反的操作
尽管2019年以来,A股市场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但是消费股却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
统计显示,2019年上半年,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的食品饮料涨幅位居榜首,累计上涨超过48%,相关公司的股价涨幅更是巨大。
申万一级行业食品饮料指数走势
安信证券最新发布的一篇“内外资消费局”的研报试图从二季度机构仓位、历史数据对比等多方面来解析内外资对消费股的真实态度,以启迪未来投资。
其采用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观察机构配置比例,即GDP的计算思路。
以基金君的理解,该算法消除了原本股价因素干扰,从而使得机构配置数据更加接近事实。
最终的计算结果显示,二季度,内资和外资对消费股的配置行为出现了明显差异。国内公募基金在二季度大量增持了食品饮料和家电板块,配置比例分别提高2.46个百分点,1.17个百分点。外资则减配了食品饮料1.78个百分点,减配家电0.78个百分点。
这一结果也挺符合我们的真实感受,从外资二季度净卖出最多股票名单中,也可以发现大部分为消费股。
同时,国内公募基金对消费股的配置达到历史最高峰。
具体而言,二季度主动普通股票和偏股混合基金对消费类行业持仓比例首次突破50% ,达到51.01%,相较于一季度增配了5.1个百分点,并且远高于近年来的平均水平38.34%。
一增一减,内资和外资的操作截然相反。作为A股市场两大最核心的交易参与方,内资和外资的行为又预示着什么?
启迪:消费后续空间已不大
回顾历史,内资和外资在消费板块上的“对立”并非首次。
安信证券指出,以2017为例,当年3月份,外资开始从消费股上流出,当月卖出食品饮料34亿元。此后其加大了卖出消费股的力度,4月、5月份分别卖出食品饮料154亿元、153亿元。由此,外资对食品饮料的配置持续下降。而在家电板块上外资同样如此。
然而在这个时候,内资却更加坚定地提高了消费的配置比例,直至2018年一季度,内资才大幅减配消费。
而从盘面来看,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的食品饮料指数也于2018年1月份达到阶段性高点,此后开始回落,整个一季度跌幅约7.8%。
如今,内资和外资在消费股上的操作再现分歧,是否表明消费股行情即将结束?
对此,安信证券认为,结合内资对消费的配置达到峰值的情况来看,消费抱团的后续空间已经不大,此时考虑目前仓位比例较低的科技板块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建议未来加仓向科技成长板块靠拢,重点可以关注计算机、通信、电子等行业,优选行业龙头公司。
事实上,基金君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在消费股大涨后,外资及部分内资虽然依然长期看好相关龙头未来的发展,但也都认为当下其估值已超出了买入的区间范围。
一位刚从外资加盟内资机构的投资总监对记者表示,从长期角度来看,消费龙头股依然值得看好,但短期而言,已不适合继续追高,而是要等待这类股票的估值回到合理区间后再开始买入。
光大保德信的基金经理魏晓雪表示,从估值来看,消费板块已谈不上低估,比如目前白酒龙头的估值达到30倍左右,而从历史经验来看,消费股的估值是不会无限扩张的,所以现在加入消费抱团的队列并不合适。
往期回顾
编辑:张亦文
严正声明
本微信文章均转自中国证券网。中国证券网享有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好看,你就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