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同龄人赚的比你多?
本文经公众号张良计(ID: zhang_liangj)授权发布,作者张良计。
“如何在年轻时赚大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说几个我知道的例子,试着从他们的故事里找到一些共同点,分享给各位。
我有一个原先做广告,后来自己创业的同事。他在刚入行两三年的时候拿着不过七八千的工资,和周围的职场新人别无二致。他的工作也毫不起眼,服务公司的一个化妆品小客户,每天打电话发邮件,还有盯着设计师改东西。
然而,这都是表面上我们以为的样子。
过了两年他跳槽,大家都以为他去了别家公司。直到有一天看到他的朋友圈,才知道他和别人一起创业了。而他创业公司的第一个客户,就是当年他服务的这个化妆品客户。
后来和其他同事聊起来才知道,当年公司嫌这个客户小,不愿意投入太多资源去维护。倒是他,兢兢业业做了两年,不但和客户那边的市场经理处得跟兄弟一样,还主动帮客户找供应商解决项目问题,甚至好几次自己还倒贴过钱。现在这个客户体量大了,他也顺水推舟,自己出去成立了全新的公司来服务。
“当时我们都觉得他是傻,自己本来赚的不多还干这种事。现在想来,呵呵真是有心计。”同事的评价如此,我却不能苟同。
在我看来,他的思维就和其他人有本质差别。钱在他眼里的作用不是买买买,不是吃香喝辣的,而是投资。这个投资,是人情,是关系,是信赖,是更大的合作机会,当然,这也是未来。他情愿把赚来的钱投入到客户关系的维护上,去帮客户解决问题,你要是客户你会怎么想?以后的生意当然给他做。
我发现身边在年轻的时候就有这种想法的人,后来都混得很好。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金钱观上,不是“储蓄思维”,而是“杠杆思维”。“储蓄思维”意味着每个月工资固定,风险几乎为零。可与此同时,也意味着未来收益是可以预测的,不会改变。如果求稳定,这是好的选择,但不会让财富有爆发式增长。而拥有“杠杆思维”的人,钱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资源,是撬动更大机会的杠杆。
钱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如果对方给予你一分的帮助,你会回报多少?大多数人也许会回答,一分还一分,这很公平。但是回报一分,很可能以后对方和你的关系也就停在这“一分”。
可另外一种思维是:对方给予你一分,你回报回去三分甚至五分,那么下次对方很可能回报给你的就是七分,九分。当然,也有可能对方并不领情。可当你对每个人都这样,总有人会记得你,未来的回报肯定不止这一分。
这里的诀窍在于,当你回报三分五分的时候,无形中提高了和对方之间的“价值交换”期望。下一次对方再和你合作,自然也要相应提高他的回报。换句话说,你主动改变了游戏规则。而对于那些不领情的人,你这么做也测试了对方的诚意,以后采取行动自然就有了界限。
年轻时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会让你在事业上飞速晋升。我以前做活动认识了一个时尚博主,那时她名气还不大。我们做广告找她合作,稿子改四五遍她都全程配合,不带一点怨言。我们觉得不好意思,活动结束时送了她一些产品聊表歉意。没想到她过了几天,把这些产品都当作粉丝福利给送了出去,还顺带帮我们打了个免费广告。客户看了欣喜不已,指定说以后活动都要和她合作。
后来她越做越顺,现在粉丝估摸着几十万了,广告也是接到手软。现在看来,真是不无道理。
很多人以为贵人都是等来的,其实不然。真正的贵人都得去争取,去赢得。
这和“同类相吸”的原则一样。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然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反过来也一样,想要吸引某方面的贵人,那么自己的行为就向那个方向去靠拢。很多人困惑为什么“大咖”那么难结识,怎样和行业里的名人保持联系。这绝不是加个微信号,或者在人家朋友圈里保持点赞就可以。更重要的,是你身上有哪些闪光点能够吸引对方,让对方愿意和你结识。
高手只会欣赏高手,想要得到“贵人”的认可,就要显示出自己“可贵”的一面。即使现在还没有达到成功的层次,至少要让对方看到自己的潜力。
潜力怎么去证明?有很多种方法。比如深耕专业技能,扩展自己的视野,然后把它们变成自己的知识;比如在一些重大项目上主动积极地展现自己的热情和能力,来建立信任;比如去一些行业的交流会议、论坛,勇敢提出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观点,来获得关注等等。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没错,但被动等待不如主动争取来得高效。
像前段时间被百度收购的公众号“李叫兽”,他的创始人最开始只是一个大学研究生而已。可他抓准了数字变革时代营销人的刚性需求,凭借一周一篇的干货文章在网络上吸引了无数此行业的人。在保证高质量观点和价值输出的同时,他主动探索各种商业合作和变现的机会。主动出击,让自己的触角越来越广,最后终于被“百度”这个贵人遇上。你说在这个过程中百度没有注意到他和他团队背后的潜力?我是不信的。
所谓底层能力,就是无论进入哪一个领域都能让自己快速上手的能力。它包括对新知识的迅速理解,逻辑推理,类比和联想,结构化思维等等。
在新知识不断涌现的今天,打造底层能力变得尤其重要,因为“风口”“机会”是随时都在变化的,但底层能力永远都不会变。底层能力强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新问题,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答案。注意,是思路而不是答案,这点非常重要。因为答案往往是唯一的,而同一个思路却可以推导出不同的答案。就像数学公式是固定的,但变化因子的不同会导致最后得出结果的不同,这里的关键点在于外界条件的变化。当外界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时,单一的答案已经不能回答瞬息万变的新问题。
为什么许多大公司面试喜欢用案例分析的形式?你以为人家真的想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非也。对方要考察的是你对问题的分析思路和逻辑。即使得到的答案并非完美,但思路正确,就意味着以后所有类似的问题你都能找到快速解决的方法。
做到这一点的人,无论去做什么行业都能无往而不利。我知道最神奇的一个例子,是我以前一个做电子商务的同事。他职业生涯的起点是在德勤会计事务所里做审计,但过了四年他转行去做天猫店的品牌营销。大多数人看来,一个满脑子都是数字、公式的人怎么能做得好充满创意的营销工作。但是他后来的表现让所有人惊讶,不但把客户生意做到连年翻番,还一路高升做到电商部的VP。
有一次他和我们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提到了关键的一点就是“底层能力”。他说,在大多数人看来做审计的都是谨慎呆板,锱铢必较的人。但做审计能培养一个人的商业逻辑和分析能力。这对于“生意”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底层能力。电子商务营销的本质是就是获取流量,提高转化率,这中间需要经过缜密的计算分析才能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而这同样也是市场营销的意义所在。他这番话,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悦诚服。
以上是我自己身边的例子。很多读者在后台问我,为什么身边的同龄人赚的比自己多?我并没有直接的答案,但从这些故事中我们至少能找到共性点,那就是思维。这个思维,是对外部资源的运用,是对内部能力的提升。你没有想到的事情,别人想到了;你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别人做了,这就是不同,和年龄一点关系都没有。
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命运。
共勉。▲
本文经公众号张良计(ID: zhang_liangj)授权发布,作者张良计。转载请联系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