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项目为何遭居民反对?深圳相关部门要让信任先行
把社康中心建在居民楼下
这事儿你是同意还是拒绝?
近日,深圳南山区一小区因反对社康中心选址楼下引发舆论关注。前海管理局回应奥一新闻记者称,该社康中心选址合理,房屋预售合同附件已有相关标明。
针对业主们关注的医疗废水、废物处理、人流交叉等问题,该局表示,未来投入使用时,将按照相关规定安全运营社康中心。
新闻回顾:社康选址引周边居民担忧,深圳相关部门回应
对于该小区居民而言
建在住宅楼里的社康中心
是一项难以忽视的重要规划
社康中心后续正式投入使用后
相关部门应对向小区居民
披露更多细节
与居民加强沟通和联系
莫让民心事成烦心事
医疗事,民生事。涉及医疗领域的工程项目往往都会引发群众关注,何况该项目还与“住”产生了联系,也无怪乎业主们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表达意见。在此事中,有关部门及时回应、答疑解惑、承诺表态,不回避、不遮掩,这一态度无疑值得肯定。
社康中心内部
但这一事件的核心问题还在于:明明是个为居民提供医疗保障和服务的项目,为何反遭拒绝?
其实,正是“邻避效应”使然——“项目很好,但不要建在我家后院”。
“邻避效应”不是新鲜事,而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些年,随着国民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因“邻避效应”引发的波澜接二连三:前有居民因担忧污染拒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后有民众以“有辐射”为由抗议基站建设……
此次业主反对社康中心选址楼下,理由也大抵相似:相关医疗废材是否会给附近居民造成隐患?社康开放必定导致人来人往,谁来保障小区的管理?归根结底,无非“安全”二字。
这些担忧,既情有可原,也在情理之内。毕竟,无论社康中心能为周围居民带去多少的医疗服务,其产生的利益由多数人共享,但潜在的隐患却是由少数人承担,这对少数人而言自然是不公的,出现反对之声也合乎常情,断不能简单归咎于抵制者的“不顾大局”。事实上,以“邻避效应”为筏声讨他人“不顾大局”,本身就是另一种逻辑意义上的“邻避效应”。
信息公开透明才能更亲民
正如此,要把社康中心这样的项目“好事办好”,相关部门必须正视并明了“邻避效应”存在的合理性——认识它,适应它,做好充分应对准备,及时化解它。
这其中,信息公开透明是消除“邻避效应”的最好方式。既然项目的出发点是好的,相关单位便需提前畅通对话机制,与民众充分沟通“利”在哪里,倾听民众“忧”在何处,一一听来,再一一详解,化不由分说的傲慢为“大家的事大家商量”,化高高在上的说教为眼见为实的调查和监督。
如此,方能把反对建设的“邻避效应”转化为支持建设的“迎臂效应”,让“不要建在我家后院”变成“请到我家后院来”。
此次居民反对社康中心选址楼下,追根溯源,也正是信息不对称所致。尽管该社康中心的建设已在房屋预售合同附件有注明,但据记者实地走访,多名业主表示购房阶段并未被告知这一事项。
要求业主在短时间内自行吃透并确认所有合同事项,无疑有些强人所难。若相关建设单位能提前与业主互动,化被动的确认为主动的沟通,或许也不会今日的风波了。
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该社康中心目前尚未投入使用,在此之前,相关单位可邀请业主们实地看一看、听一听,让信息充分披露,让公众充分参与,在此之后,则要拿出实打实的监督管理说话。多听,多看,多做——万变不离其宗,这恐怕才是相关单位在民生项目建设中化解“邻避效应”的正确姿势。
一诉即应、一办到底
奥一网“接诉即办”全新平台上线
这样做能找到“接诉即办”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