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你的2016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及11月份下半月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热点城市房价趋稳,其中京沪深止涨。专家表示,这表明9月底以来的多城调控政策作用仍在发酵,未来部分城市房价水平将继续回落。
2016年即将接近尾声,但房地产仍是日常不变的热话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不少中小城市大量商品房卖不出去,需要去库存;另一边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住房销售火爆。而各地在10月前后出台的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效果明显,让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快速降温,房地产市场也从前三季度的火力大爆发到四季度渐趋平静。
回望历史
2016是房地产“去库存与控房价”并重的一年。从政策的实施效果看,年初去库存的减税降息降首付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抑制部分城市房价的暴涨和市场的混乱(假离婚、首付贷、网签长龙及资产慌下的投资潮),多地政府不得不火速重启限购限贷之策。
我们且来看看2016年发生什么大事件?
1.二月降低首付
2016年2月2日,央行、银监会发布房贷新政,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降首付政策顺应了国家因城施策的“去库存”政策,买房人首付款减少、压力减轻,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随之渐复苏。
2.国庆7天19个城市发布楼市调控政策
国庆期间,北京、深圳、天津、成都、郑州等多地陆续发布了限购限贷政策。收紧信贷政策,限制购房资格。随着各地新政陆续落地,其对市场的后续影响也开始显现:“金九银十”并没有在2016年发生,取而代之的是,商品房成交量下滑显著,许多炒房者一夕之间被提高的首付比例、买房门槛拒之门外,“抢房潮”随之淡去。
3. 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规范互联网“众筹买房”等行为,严禁各类机构开展“首付贷”性质的业务。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等未取得相关金融资质,不得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从事房地产金融业务;取得相关金融资质的,不得违规开展房地产金融相关业务。
4.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
重要反思
1.市场分化严峻与挑战
当下的房地产市场除部分一二线城市住房库存低房价飙升外,大多数城市仍无法摆脱高库存和市场低迷困扰。从2016年的相关数据看,销售旺的20个一二线城市销售面积占比仅为25%。大多数三四城市仍库存较多,这也是一年库存住房面积只下降8%的原因。无视市场发展的基础条件,东三省经济的衰退和人口的外流必然会招致库存高企和市场的低迷。一些中小城镇想赶城镇化红利的快车,但无视城镇化人口流向的基本规律和市场的需求,急功近利,盲目大干快上,没有产业的支撑、人口的聚集,房子建的越多,积压库存越多。这些惨痛的教训需要反思和警醒,以避免重蹈覆辙。
2.租赁市场的欠发达
30年“只售不租”住房制度改革使中国住房自有率高达89%,但租赁市场仍是一个短板,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化中刚进城、刚就业及大量流动人口的住房需求。政府虽出台多项政策,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但具体的优惠政策不到位和实施力度远不及刺激楼市。
3.金融风险防范体制还是不够健全
中国有着别国少有的高储蓄率,且居民负债率较低,这为居民部门加杆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会诱发金融风险。
风险之一是居民债务增长过快,如同高速飞车就难免会有风险。短期内居民杆杆率急剧拉升(前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增加3.6万亿元,增速34%,占新增贷款的46.8%)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风险之二是贷款的错配,即将贷款给了资质差的人。在流动性充裕下,银行都有发放个贷的冲动,中介、开发商、互联网金融和各种影子银行都涌入房贷市场,提供的首付贷,活生生的将规范的住房贷款变成了零首付,使一些资质差、金融资产积累不足的人获得了贷款。贷款的错配、零首付让借款人弃房弃贷者无需承担任何风险,轻而易举的将风险转嫁给银行。
遥望星空,寄望未来
在关键时点上,中央为2017年的房地产市场明确定调。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在经济新常态下,房地产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房地产后市发展将如何走、怎么走?这不仅是业内及房地产企业迫切关心的,也是整个行业未来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
1.让老百姓买得起房 ,在于要让大多数人成为中产
要想真正让更多的老百姓买得起房,不仅仅是把房价强制降到某一个水平,还要让大多数人成为中产阶级。培育中产阶级的途径除了涨工资,还有就是让他们在正常日常消费之后具备了不动产的资产积累能力。
中产阶层被国际社会喻为国家的“稳定器”。瑞信发布的《2015年度财富报告》将拥有5万至50万美元净财富的群体定义为中产阶层,认为中国中产阶层人数达1.09亿人,数量全球最多。随着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变化、金融市场改革等,中国居民家庭收入有望进一步提升,中产阶层规模有望加速扩容。
2. 构建维系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推进供给侧改革,构建能满足广大中低收入群体需求的住房供给体系。大中城市抑制房价上涨过快最有效手段的手段就是增加有效供给。优化住房的供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就是要以居民可支付的住房需求为导向,要在大中城市增加普通住宅供给,抑制高端豪宅和商住两用房的建设。加大土地、金融税收政策扶持租赁房力度,鼓励企业经营租赁房或将库存转为租赁房,补好租赁住市场欠发达的短板。政府保障房的供给也要遵循兜底线、保基本的原则,明确保障的对象、完善保障的方式和限定保障房的上市交易,以避免住房保障资源被滥用。
文章整合自新华网、深圳新闻网,中国财经、置家网
再不点蓝字浏览更多,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想了解更多?
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