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比较教育】李亚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理想样态——基于4个国家8所典型高校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李亚员,等 高校教育管理 2023-03-26

作者简介:李亚员,教授、博导,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创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从事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观教育研究;刘海滨,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创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引用本文:李亚员,刘海滨,孔洁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理想样态——基于4个国家8所典型高校的跨案例比较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2):32-46.

摘要:“我们应建设什么样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来自中外4个国家8所典型高校的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发现:理想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应涵盖目标理念、领导机制、组织机构等10个关键要素,具备3个分系统,即操作系统、组织系统和支撑系统;应体现“三化特征”,即专业化、一体化及实效化;应把握好“四因经验”,即动力因、目的因、质料因和形式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整合建构而成囊括的“三系统·十要素”系统结构、“三化”生态特征和“四因”建设经验三大维度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三维一体”理想样态模型,以此更立体、更生动地呈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理想结构关系及运行机理。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想样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University-Base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cosystem,U-I-3E)建设是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前沿热点。20世纪中叶以来,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愈发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时代命题。

创新创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古有之。但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学术问题则主要开始于20世纪。1912年,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提出影响深远的“创新理论”后,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术研究中的关键作用才备受认可。创新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呼之欲出。继1947年哈佛商学院开设第一门创业课程后,国外高校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逐步蓬勃开展。目前,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框架,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也在全力推动,全世界、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20世纪初期,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推行的“创造”教育可谓是我国近现代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贵源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大力倡导和有效推动“艰苦创业”教育,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全民性创业教育,奠定了中国创业教育“面向全体”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基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反复强调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发展动力。2015年,国务院印发文件对创新创业教育做出全面部署,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紧密结合,从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可以说,历经30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业已颇具规模、成效显著。

纵观世界各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其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小创业教育阶段。该阶段实践主体主要是商学院等个别部门,对象也局限于小部分学生,目标在于促生更多创业企业;理论研究领域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学生创办新企业。二是大创新创业教育阶段。在此阶段,创业教育发展为面向全体学生、多部门协作、创新与创业互促的全校性、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其核心目的转变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的重点相应地转换为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三是生态化创新创业教育阶段。20世纪3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在当时的新英格兰地区改造复兴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引发了人们对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合作与创新发展关系的思考。基于此,埃茨科威兹(Henry Etzkowitz)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国家创新三螺旋模型,奠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思想基础。2005年,邓恩(Katharine Dunn)在分析总结麻省理工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时,提出该校已形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并阐释了其构成及运行机制。同年,中国学者也提出要“建立系统和谐的创业教育生态环境”。自此,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日益成为前沿课题。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强调要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进一步彰显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领域存在一个亟待破解的前提性瓶颈问题,即其“理想样态”问题。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研究主要聚焦于3个方面:一是对国外典型高校建设经验的研究;二是分析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着力提出一些体现普适经验和中国特色的建设路径。但尚有一个前提性问题亟待尽快突破,即确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理想样态或者说基本目标。目标不明,方法很难得当,成效也难以保障。什么是理想样态?也即我们要建设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包含3个层面。一是要素层面,重在回答理想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由哪些关键要素构成?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尚需从中凝练基本共识。二是关系层面,重在回答理想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状态与特征?这是亟待突破的重中之重。但这个层面问题的研究十分不足。三是原因层面,重在透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何以达成?这些问题本质上不是理论驱动型的,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过程性与复杂性特点的现象驱动型问题,很难从理论阐释的角度给予完满解决,需要立足于鲜活的事实,运用更为客观的方法予以提炼分析。为此,本着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思路,本研究在充分运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通过跨案例比较的方法确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必备的关键要素,分析这些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结构,进而揭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达到理想状态所应具有的特征,以此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想样态的结构模型,进而更立体、更生动地呈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理想结构关系及运行机理,进一步澄清共识、深化认识、凝练规律,为我国相关理论研究的持续深耕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不断推进提供有益思路和创新空间,同时也为与世界范围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进行理论对话和实践交流提供可能。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视角


(一)相关文献综述

围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理想样态”这一核心主题,本研究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着力破解:一是如何科学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本质内涵?这是前提性问题,也是根本问题。二是如何准确抓取理想样态的关键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这是线索性问题,也是旨归问题。基于这一研究思路,本研究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与归纳,以提供开展后续研究所需的理论基础和深入方向。

一是关于核心概念的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想样态的研究需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本质内涵为其概念前提。一般认为,邓恩所提出和讨论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生态系统实际上就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但并没有界定其内涵。费特斯(Michael L. Fetters)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解为基于大学的创业生态系统(University-Based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认为这一系统是以大学为中心的,综合而全面地将创业教学、研究和外展活动联系起来,并渗透到整个大学体系及相关延伸体系,以增强创业精神、激发创业实践。徐小洲等认为基于大学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以大学为中心,并通过有效处理与大学相联系的政府、企业、市场、资金、培训等多方面的生态因子来促进学生创业的;这一系统的核心物种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本研究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界定为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及社会责任感为根本指向,以高校为中心,以课程为主导,多主体多要素相互协同的具有鲜明内生动力性、可持续发展性、自我调节性和互利共赢性的育人系统。

二是关于关键要素的研究。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有3类。一是从自然生态系统普遍具有的4个关键要素入手,认为生产者要素是师资等,分解者要素是多样化的创业教育组织,催化剂是创业实践平台等,消费者要素主要是企业、政府等。二是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进行阐析,认为宏观要素是政府政策、行业企业等,中观要素是管理机构、文化环境等,微观要素是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三是运用案例分析、访谈研究等实证方式探析关键要素。费特斯通过案例研究提出一个包含高层领导支持、战略愿景等在内的18个具体要素的“因素表”。徐小洲运用扎根理论、基于访谈分析,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包含5类核心要素:政府政策、高校管理、高校激励、高校教育教学和多方协同,进一步细化为组织机构等11个具体要素。成希等通过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法,提出了一个包含教育教学生态、组织生态和环境生态3个二级指标、课程体系等21个三级指标的因素构成体系。另外,国务院2015年印发的文件中强调了原则目标、教学管理等8个关键要素,也对本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是关于要素关系的研究。这方面研究实质上是要回答各关键要素之间存在怎样的结构关系和特征。目前学界还十分缺乏专门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已有相关研究多是在探讨其他问题时稍有涉猎。相对而言,费特斯提出的基于大学的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的7个关键成功因素对本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但这是完全基于国外尤其是西方的现实提出的,需要本土化。徐小洲等认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应该是多样协作主体横向互联、多个教育阶段纵向贯通的。黄兆信等强调开放互联和内生成长两个最为关键的特征。《实施意见》强调了协同推进、凝聚培养合力、开放合作和全员参与等特征。

(二)进一步研究的理论视角

本研究所采用的跨案例研究法要求在已有文献基础上确立一个引导研究深入展开的理论视角。总体而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不是先验性概念,而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凝练出来的后天概念。其理想样态不能只是从逻辑、理性的角度予以规定,也要注重在实践典范中予以提炼和确认。但实践是极其复杂的,典型案例也具有多样性。这就需要在相关理论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一个相对合理的视角、思路或切入点,如此进一步的研究才能更加科学和便捷,这也是本研究要采取的案例研究方法的一个关键要求。总体而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理想样态主要体现为系统要素间的关系特征。为此,我们可以从系统要素及其关系的视角来探析理想样态问题。结合生态系统要素构成的一般结构以及目前相关研究来看,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层次功能”矩阵。在纵向维度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包含微观生态、中观生态和宏观生态3个层次;在横向维度上,每个层次的生态系统都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催化剂等主要功能单位。以此矩阵及其涉及的因素为线索,我们可以更好地考察系统要素间的关系及其特征。

三、研究设计与分析过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主要适用于解决“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国内外公认的案例研究范式有3种:殷(Robert K. Yin)的六段法、艾森哈特(Kathleen M. Eisenhardt)的八步法,以及潘(Shan L. Pan)的“结构化实用化情景化”法。3种范式有同有异、各有优长。殷是案例研究方法的重要开创者,其方法为案例研究设计提供了全面指引;艾森哈特强调通过案例构建新理论,其方法更适应于西方尤其美国的实证主义传统;潘则在前两种方法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更适合中国的研究范式,强调探索性案例研究,适用于建立或拓展理论。本研究所关注的问题虽有一定研究基础,但尚缺乏成熟的理论建构。为此,本研究在综合3种范式优缺点基础上,主要采用潘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这一方法主要遵循“理论预设案例修正理论提升”的研究理路展开。本研究首先在充分分析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有力指引;其次,着重在典型案例中提出、验证和修正理论预设;最后,在前两个环节基础上作适当的理论提升,既要基于前序研究,又不完全局限于案例和预设。在研究基本结束、论文基本定稿后,本研究在8个案例的所有材料和基本结论之间又进行了一轮回旋性分析,进一步修正完善研究结论。

(二)样本选择

按照通行规范,跨案例研究的最佳案例个数一般不低于4个、不超过10个(艾森哈特认为4~8个较好;殷认为6~10个为宜)。本研究参照相关要求及类似研究,按照案例选择的典型性、可得性、极端性等原则,考虑到国外高校典型性,又兼顾到我们要构建的是适于中国的理想样态,最终从国内外各选了4所高校,一共8个典型案例。研究启动于2020年12月,结束于2021年3月(详见表1)。

表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理想样态研究案例信息

(三)信息来源

目前,关于8所学校的单案例分析都相对较多。本研究重点在于多案例比较。为此,单个案例的信息主要来自已有案例的研究成果。其中,国内学者关于麻省理工学院的案例研究十分丰富,对巴布森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法国里昂商学院的案例研究相对较少,但笔者翻译的《广谱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研究》一书,对这3所高校的案例有深入系统的阐述。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的案例,除了参考有关研究论文、会议材料外,本研究主要阅研了《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2006)、《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经验汇编》(2011),以及《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经验汇编》等书籍。

(四)分析过程与数据编码

本研究采取平行案例分析的方式紧扣3个关键问题展开。本研究将8个案例分为4组:第一组是麻省理工与清华大学,都是以理工见长的高校;第二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与浙江大学,都是创业教育与技术转移并重的综合性大学;第三组是巴布森学院和温州大学,都是专业特色鲜明、经济社会服务意识强的中小型高校;第四组是里昂商学院和黑龙江大学,都是面对不利创业文化氛围的高校。3个关键问题包括哪些构成要素是8个案例高校中普遍具有且较为重要的;这些要素之间体现出怎样的关系与特质;8个案例高校中体现出怎样的成功建设经验或规律。本研究主要通过如下方式确保信效度:一是通过多案例相互验证和复制逻辑的贯彻,确保所提出的构念和理论具有较好的外部效度;二是通过案例、文献及既有理论间的多维多轮比较,以及与竞争性观点的对比分析,提升研究的内在效度;三是通过多研究者参与,提高研究信度。

四、案例分析及主要发现


(一)关键的系统要素

课题组通过对案例中体现的信息进行贴标签、概念化和范畴化,确定系统构成因素。分析发现,战略愿景、管理机制、高层领导支持等26个因素(详见表2)在8个案例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21个因素与已有研究有较高一致性。本研究还在案例信息编码过程中发现5个具有普遍性但已有研究极少提及的新要素:一是“育人目标”,巴布森学院、麻省理工学院、里昂商学院等国外高校往往强调培养创业心智,国内高校主要强调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二是“立德树人”,强调创业教育中要“育德”、重视“立德”与“树人”相统一,比如里昂商学院强调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巴布森学院强调行善得福的创业理念;三是“关键人物推动”,比如巴布森学院的蒂蒙斯(Jeffry A. Timmons)、浙江大学的徐小洲、温州大学的黄兆信等都在学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四是“教师发展”,比如巴布森学院通过发起创业教育家座谈会,运用全球资源拉动创业教师发展;五是“创业慕课”,这是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创业课程建设的新趋势,比如清华大学在国内首个慕课平台“学堂在线”上开通“中国创业学院”,加强创业慕课课程建设。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要素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在于确定出最必不可少、最有代表性的关键要素。本研究对经过案例验证的26个具体要素进行了主轴编码,着力发现和建立26个具体要素范畴之间的适切关联,进而识别、确立更大的主范畴。

主轴编码主要遵循4个原则。一是独立性,即所确定的要素与其他要素不存在明显的内容交叉,这要求对相近要素进行合并。二是实质重要性,即每个关键要素应该是8个案例中被突出强调的,且在与其他要素比较中具有更高的重要性,这需要对案例进行反复的内容分析和跨案例比较。三是普遍代表性,即确定出的关键要素要能涵盖以上26个具体要素,并应具有较好的张力,可以容纳26个具体要素以外的但相对较为重要的其他要素,这要求我们在确定的关键要素与8个案例及前期文献之间进行多轮回旋对比分析。四是多元主体一致性,即所确定的关键要素应能得到广泛认可,本研究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学校领导、管理者、教师、学生基于26个具体要素以及他们的研究和实践体会对我们提出的关键要素进行修正。经过多轮编码修改、讨论,本研究最终确定了10个关键要素(详见表2、表3)。

表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要素编码

表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

10个关键要素及范畴内涵概述

(二)理想的要素关系

1.3个要素系统。以前文确定的10个关键要素为分析单元,本研究进行了再一次的主轴编码和案例回旋性分析,试图进一步分析这10个关键要素的内部关联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征。分析发现,10个关键要素可以进一步归纳为3种类型或3个系统,而整个生态系统则是3个分系统的有机整合(详见表3、图1)。

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系统。该分系统主要包括目标理念、领导机制、组织机构和主体协作4个关键要素。这些要素的核心功能在于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组织保障和推动力,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动力源与生命线。其中,目标理念是“向心力”,吸引着所有主体和要素万众一心、百川归海,共同指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风向标和指航灯;领导机制是“贯穿力”,是确保多种生态要素克服重重阻碍、持续有机结合的主线条;组织机构是“主推力”,相当于自然生态系统里的“分解者”角色,是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形成与运转的主导力量,是承上启下、内合外联的主推手;主体协作是“助推力”,这是“外力”因素,其核心是外部需求的牵引力与资源内投的举推力的统一,它与前3股力量所总汇成的“内力”的螺旋式汇聚与互促,是整个生态系统得以不断扩展和完善的不竭动力。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操作系统。该分系统主要包括师资队伍、课程教学、实践育人和科研转化4个关键要素。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完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使命,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与灵魂。如果把创新创业教育比作创新创业人才的“创生”,这个系统则是完成“创生”操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故将其整合命名为“操作系统”。其中,师资队伍是操作者、生产者,其规模、稳定性和水平决定着整体教育质量;课程教学是模拟操作空间和场域,为创新创业人才的产生提供“草图”,完成“产品设计”;实践育人是完成产品熔铸的实操环节,可将其想象为最终产品的生产车间;科研转化是整个“创生”操作过程的催化剂,“科研”为整个过程提供指引、形成智能操作系统,“转化”通过建立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创生速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创新创业教育支撑系统。该分系统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和资源支持两个关键要素。这两个要素的融合相当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得以生发的地基与土壤,也是整个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和延续的骨架与支撑。其中,基础设施是硬支撑,类似于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里的大地,是生态系统得以落地与扎根所不可脱离的地基,主要涉及孵化器、创业园、科技园、网络空间及其他基础设施;资源支持相当于自然生态系统里的空气、阳光等,是生态系统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软环境,主要涉及资金、政策等。

图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三系统·十要素”结构模型

至此,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本研究可以基本确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可以划分为“三系统·十要素”。在具体要素层面,不同高校可能有所差异,未必需要全部具备26个具体要素,且可能具有26个要素以外的其他要素。但所有成熟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都应该形成“组织操作支撑”(Power-Operation-Support,POS)三位一体的系统结构,都至少必备10个关键要素。

2.“三化”要素系统特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三系统·十要素”是从系统要素及其关系的角度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想样态的一种“画像式”揭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又以8个案例中的“三系统·十要素”为分析单元进行跨案例比较分析,力图从不同案例的异同中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想样态的基本特征。此前,课题组从相关文献中总结出诸如多方协同、统一领导、内合外联等特征词。但通过对案例高校深入比较后发现,这些词存在有重叠、不全面、指代不清、表述不系统等问题。本研究在这些词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实际,以哲学上的内容、形式以及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为思考框架,对案例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提取和凝练生态系统的关键特征,主要有如下3个方面,特征结构编码与内涵举例见表4。

表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

“三化特征”内涵维度与编码

一是专业化。专业化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内在、内容性的基本特征,其核心内涵集中体现为师资队伍专业化与组织机构专业化。首先是师资队伍专业化。8个案例高校都十分一致地表明,课程教学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最为核心的要素,但这个核心要素的质量与水平归根结底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师资专业化有3个关键指标——职位稳定、发展顺畅、事业心强,这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建设的情况。稳定的学科、扎实的学术研究平台与资源是关键中的关键。其次是组织机构专业化。组织机构专业化主要体现为每个案例高校都有多样适切的组织架构。虽然不同高校在组织类型、数量、功能强弱等方面有一定差异,但是4个类属的机构和职能是必不可少的:创业教学机构、创业研究机构、实践育人机构和成果转化机构。这些机构有的可能同属一个部门,有的可能分散或交叠于多个部门之中,但其核心职能是清晰和不可或缺的。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创业研究机构,这类机构的强弱和专业性对整个系统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相对而言,国外案例高校的创业研究机构都相对独立、实力较强、国际影响更大。

二是一体化。一体化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外在、形式性的关键特征,其核心内涵集中体现为5个“一体化”。首先是“教研训”一体化。创新创业课程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但它不能孤立存在,必须与创新创业研究、实践训练统筹设计、有机融合。课程设计要有扎实的研究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要与实践教育环节相衔接,而不是课堂一套、实践一套式的“两层皮”。其次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8个案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独立于专业教育的,而是基于专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再次是领导体制一体化。这是其他一体化的轴心和基本保障。案例高校学校领导、专门机构、创业机构及全体师生都能较好地做到上下一心、一以贯之,全力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全员全程全方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局面。其中,高层领导支持与关键人物推动是领导体制一体化最为核心的要素。但仅有领导重视还不够,必须有十分专业且有很强领导力的关键人物来具体落实。当各高校领导都很重视生态系统建设时,能够培育或引进关键人物则是至关重要的。再其次是“政校企”多方主体协作一体化。这是很早就有广泛共识的一个特征,一定意义上甚至被视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唯一关键的特征。多方协作一体化的实现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主体,即高校。高校必须主动并有策略地承担起构建多方主体协作长效机制的第一责任。而要真正实现一体化,关键在于多方合作的组织化和项目化。若要积极推动组织创新,我们就必须创建一些可以将多方主体沟通联结起来的机构或平台。最后是“组织操作支撑”3类系统一体化。以上4个一体化可以有力促成组织系统、操作系统和支撑系统各自的有效生成与发展,但这3个分系统尚需整合在一起。整合的一个关键点在于明确、高度共识的目标理念。也就是说,3个分系统都要紧扣育人目标,所有系统要素都要服务于育人目标,在各自发展的同时互促融合。

三是实效化。实效化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内在专业化与外在一体化特征的辩证统一,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根本特征,其核心内涵集中体现为“立德树人、实效为先”的基本理念,具体体现为如下4个“注重”。首先是注重增强针对性,提升感染力。从案例高校实情来看,针对性主要体现为教育对象细分和目标细分。对象细分主要是针对不同学段、不同专业、不同背景、不同性别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细分主要是结合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切实采取实用高效的教育措施。其次是注重强化主体性,注重践悟式。8个案例高校一致体现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不是知识教育,而是能力素质和价值观教育,这样的教育不可能从外部灌输给学生,必须最终靠学生亲身实践、自我建构与体悟生成,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实践带入感和个体体悟性。再次是注重把握规律性,确保科学化。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有效开展十分依赖研究意识与水平。每个案例高校都十分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努力把握创新创业人才成长规律,切实探索符合世情、国情、校情的教育模式。最后是注重突出创新性,把好质量关。案例高校都充分意识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世界中极为复杂的持续衍生系统,其系统发展本性要求我们必须不断与时俱进、追求卓越。每个高校虽然都在3个分系统、10个关键要素上集中发力,但不同时期又有不同侧重点和特殊方式方法。没有哪个高校可以完全不变地固守一个项目、一个模式、一个机构。当然,创新永远只是手段,质量才是最终目的。所有创新都要紧扣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这个核心旨归。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

(三)成功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经验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如何达成的?这是一个更有实践意义和更为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费特斯提出的“七要素说”是目前很有参考价值的观点。本研究对“七要素说”做了进一步的跨案例分析,发现“高层领导的意愿、参与与推动(RC1)”“强大的行政及教师领导力(RC2)”“提供大量财政资源的承诺(RC4)”“致力于课程及项目的持续创新(RC5)”“适合的组织架构(RC6)”5个要素在8个案例高校中都被很清晰地体现出来。但“对承诺矢志不渝的坚守(RC3)”“致力于扩展创业生态系统并力求达到最大值(RC7)”两个要素在有些高校,尤其是在国内高校案例中体现得不明显。另外,这些成功要素之间缺乏逻辑性和严谨性。比如要素RC2和RC6之间实质上存在很大雷同性;要素RC3、RC4和RC5之间也有较大类似与交叉。这需要我们对成功的建设经验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总结。究其实质而言,所谓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成功经验,实际就是在寻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得以形成的原因。为此,本研究以“七要素说”和8个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四因说”哲学思维框架分析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结为4个维度。

一是动力因维度:重在全力激发高层领导的强烈意愿。这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最为强大的推动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人为生态系统,人为性、人的依赖性是其本性之一。无论一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是否由于该原因,但若想真正最终建成,必须有高层领导的重视与推动。

二是目的因维度:重在着力凝聚立德树人的广泛共识。复杂事物的协同发展必须有一个可以汇力的目标和支点。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中,如果不能就育人目标达成共识,必然会群龙无首、散在发展、难成系统。当然,这里的立德树人主要是立创新创业之德,树创新创业之人。

三是质料因维度:重在全面加大师资、财物、政策、文化等资源的持续投入。质料是一个事物得以构成的基本材料或实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主要质料包括人、财、物等硬质料和文化、政策等软质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不断发展的,相应的质料也必须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持续投入、更新。

四是形式因维度:重在切实彰显长期坚守、务实创新、不断拓展的精神底色。形式因是一个事物达到理想样态时所具有的内在模式或气质,是那些导致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则与精神。从8个案例高校的研究来看,建设一个良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需要长期坚守、务实创新和不断拓展。

以上经验是从案例高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可为有志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高校提供致思理路和有益借鉴。但也许正如艾伦(Kathleen Allen)和利伯曼(Mark Lieberman)在总结美国南加州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经验时所指出的:“生态系统的创建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只有当大学生真正经历这些阶段的时候,这些阶段才有明确的定义。每一阶段都发展了一定的关系和能力,使得生态系统进入下一阶段。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鲜活的、没有固定形式的实体,它会随着时间和参与其中的人的变化而改变。”所以,每个高校都需要在不变的经验中努力确立真正适切的路径与方式。

五、研究结论与不足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发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理想样态可以从“三系统·十要素”系统结构、“三化”生态特征和“四因”建设经验3个维度予以阐释,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三维一体”理想样态模型(见图2)。总体而言,研究的基本结论与主要创新点主要有5个方面。

图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三维一体”理想样态模型

一是进一步拓展了理想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成因素的范畴。以往研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成因素的分析多是建立在论证基础上的。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确认了师资队伍、创业课程等以往得到大家比较广泛共识的系统构成因素。同时,本研究结合案例与理论分析提出并强调了诸如战略愿景、育人目标、立德树人、关键人物推动、创业慕课等以往鲜被重视的新要素,进一步增进了人们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成因素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二是创新性地提出了理想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三系统·十要素”结构。以往研究缺乏对要素结构的系统构建与分析。本研究创造性地构建了理想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三系统”结构模型。组织系统要素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动力源和生命线,主要包括目标理念、领导机制、组织机构和主体协作4个关键要素。操作系统要素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与灵魂,主要包括师资队伍、课程教学、实践育人和科研转化4个关键要素。支撑系统要素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骨架与经脉,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和资源支持2个关键要素。

三是提出和深入阐释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达到理想样态时所具备的“三化特征”。以往的研究主要是聚焦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由哪些要素构成,很少进一步分析理想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本研究尝试在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三化特征”这一新观点。专业化是内容性特征,其核心是师资队伍专业化和组织机构专业化。一体化是形式性特征,其核心体现为5个“一体化”:“教研训”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领导体制一体化、“政校企”多方主体协作一体化、“组织操作支撑”3类系统一体化。实效化则是内容特征与形式特征的辩证统一,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增强针对性,提升感染力;强化主体性,注重体悟式;把握规律性,确保科学化;突出创新性,把好质量关。

四是梳理总结了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四因经验”。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经验,本研究与费特斯提出的“七要素说”基本一致。但我们在中外案例的对比分析中发现,这7个要素在中外高校案例中的体现程度有所不同。而且“七要素说”所提出的7个成功要素之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不足。为此,本研究结合案例研究的情况,将“七要素说”的7个要素总结为4个维度:动力因维度重在全力激发高层领导的强烈意愿;目的因维度重在着力凝聚立德树人的广泛共识;质料因维度重在全面加大师资、财物、政策、文化等资源的持续投入;形式因维度重在切实彰显长期坚守、务实创新、不断拓展的精神底色。

五是尝试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三维一体”理想样态模型图。本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在逐层深入剖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成因素与系统要素、系统结构与关键特征、静态模型与过程经验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由“三系统·十要素”结构、“三化特征”和“四因经验”3个维度构成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理想样态模型图。研究认为,要想建成理想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我们必须以全面激发高层领导的强烈意愿为重要基点与动力,全面加大师资、财物、政策、文化等资源的持续投入,切实彰显长期坚守、务实创新、不断拓展的精神底色,着重围绕“三系统·十要素”结构体系,逐步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要素齐备、关联紧密、结构完整、运行通畅,最终真正达到并不断保持专业化、一体化、实效化的理想状态。

(二)研究不足

诚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案例维度还没能涵盖所有类型高校;二是案例信息获取还不够充分,尤其是限于地域、语言等原因,缺乏对案例高校的现场考察;三是分析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调动企业、政府等多元主体的参与。这些问题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克服和深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