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
其他
【专家笔谈】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道路
森中国式现代化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谱系(点击阅读)2刘振天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和使命(点击阅读)3陈时见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向度(点击阅读)4李
其他
《高校教育管理》2023年总目录
25蔡文伯,贺薇宇.高技能人才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PSIR-TOPSIS模型的检验[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4):48-62.
其他
【探索争鸣】侯景怡:家庭资本与教育投入对子代教育获得的影响研究
1作者简介侯景怡,博士研究生,从事制度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研究;张建平,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福利经济学研究。2引用本文侯景怡,张建平,葛扬,等.家庭资本与教育投入对子代教育获得的影响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5):110-124.3摘要采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家庭资本对子代教育获得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文化资本的影响最大;家庭资本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投入对子代教育获得产生影响;农村地区、低学历家庭的教育代际传递性更强,其子女较难摆脱出身的限制,难以通过提高受教育水平实现向上流动,高收入和高学历家庭更容易通过家庭资本的传递维持子代在教育获得上的优势地位。因此,我国应保障区域教育资源均衡供给,提高弱势群体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把握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架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育模式及与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持续深化育人模式改革,积极推动教育评价改革。4关键词家庭资本;代际传递;教育获得;教育投入;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教育公平一、引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教育机会公平与社会流动问题仍是影响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重要论述三次被写进大会报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目标。在信息化、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拓宽各级各类教育渠道,促进教育代际公平,有助于子代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进而实现自身发展。这不仅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更有利于提高各类人群,尤其是弱势贫困群体的教育可获得性。当教育可获得性不断提高,教育机会获得的群体异质性,主要表现为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普及差异能否得到缓解,将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如何提高全民的教育可获得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教育是社会流动和收入代际传递的重要渠道。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推行了义务教育、高校扩招等政策大力建设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增加了人们平均受教育年限,教育回报率在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各层次教育的回报率差距在逐渐扩大,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回报率远高于其他学历。另一方面,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城乡间、地区间的受教育水平差距不断扩大。那么,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家庭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如何对教育代际流动产生影响?基于以上考量,本研究将以家庭资本的代际传递为切入点,探究家庭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子代教育机会获得,并结合社会流动、机会不平等和家庭资本理论分析不同背景家庭通过教育投入改善子代教育获得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本研究讨论在高等教育扩张背景下,教育机会在不同家庭间的分配是否更加公平,个人教育获得是否因性别、城乡、家庭地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理论层面上,教育获得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本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现阶段中国不同阶层和群体间的教育代际流动差异及内在机制,通过估计相对代际流动性和绝对代际流动性检验家庭背景主导的教育代际传递是否改善或加剧了教育机会不平等,为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在研究方法上,相对于大多数文献使用受教育年限变量衡量教育获得,本研究采用教育代际次序指标,有利于避免父代和子代受教育年限方差差异导致的估计偏误。同时,本研究充分考虑到遗传禀赋对个人受教育水平的内生性影响,通过控制个人基本认知水平、努力等因素尝试解决内生性问题。再次,为找到避免陷入教育贫困陷阱的方案,本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具体探究家庭文化资本、经济实力、社会地位以及个人努力在教育代际流动中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具体而言,在代际传递中,家庭文化资本主要反映家庭人力资本的遗传效应,经济资本反映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能力,社会资本反映家庭的政治资源和社会地位。最后,在深入讨论我国教育代际流动性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结合中国社会特征,充分考虑高等教育扩张这一政策背景对年轻群体受教育结构的影响,通过事件分析法构建交互项,探讨该政策是否加强或削弱了家庭背景主导的教育代际流动,为提高教育代际流动性,从而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供政策依据。二、理论分析:文献述评视角(一)家庭资本与教育获得家庭资本是个体与生俱来的、无法通过个人努力改变的先赋性因素,体现了家庭对各类资源的占有情况,具有自我复制和扩大再生产的潜能。优势阶层凭借在家庭资本存量以及家庭资本转化效率上的优势稳固了其优势地位。社会优势阶层通过在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占有上的优势,会有效保证自己在不同级别教育中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地位,这意味着家庭资本禀赋的初始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获得。家庭资本包括文化、经济和社会资本,其对子代教育获得的影响也因此可以细分为家庭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代际传递。首先,关于文化资本,家庭文化资本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本水平的直接传递影响子代教育获得,另一方面通过与父母受教育水平相关的家庭氛围、理念意识等潜移默化影响子代的教育期望和努力程度。其次,关于经济资本,通常来说富裕的家庭更愿意对子女进行物质投入和时间投入,面临的投资预算约束也更小,可以通过购买学区房、投资课外教育等方式提高子代的人力资本水平,但低收入家庭的投资预算约束较大,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有限。最后,关于社会资本,科尔曼(James
其他
【探索争鸣】宋萑: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实践的麦当劳化倾向及超越路径
Giddens)指出,现代性引发的后果已经呈现激进化、普遍化态势,当今的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现代性问题构成深刻关联。马克思·韦伯(Max
其他
【智慧教育研究】巫锐:德国高校助推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目标使命与行动举措
01作者简介:巫锐,副教授,从事教育治理、德国教育研究;陈正,副教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领导与管理国际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从事教育政策与管理、国际与比较教育、德国职业教育研究。02引用本文:巫锐,陈正.德国高校助推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目标使命与行动举措[J].
其他
【专题企划】伏创宇:有限纠错功能定位下的学位撤销制度变革
作者简介伏创宇,副教授,法学博士,从事行政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引用本文伏创宇.有限纠错功能定位下的学位撤销制度变革[J].高校教育管理,
其他
【专题企划】周洪宇:从双轨到三轨:新时代我国学位制度改革的宏观思考与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周洪宇,教授、博导,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从事教育史、教育理论、教育政策研究;陈诗,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从事教育史研究。引用本文周洪宇,陈诗.
其他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黄榕: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评价与特征分析
作者简介黄榕,助理研究员,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顾元媛,副教授,从事地方政府行为与激励研究。引用本文黄榕,顾元媛.
其他
【学生管理】王倩:博士生学术志趣缘何消退?——基于2022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的分析
Bishop)等发现,学术能力是博士生研究的基石,学术能力弱的博士生其学术志趣更易消退。从博士生心理健康状况来看,焦虑、倦怠等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消减这一群体的学术志趣。詹尼·斯塔布(Jenni
其他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王超:高校教师有组织科研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计划行为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的视角
Geiger)把有组织的研究机构喻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缓冲器”,认为该机构能够为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合作创造有利条件,进而在大学研究转向应用知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希克斯(Daniel
其他
【学生管理】徐岚:非学术部门就业对博士生的质量需求——胜任力分类理论视角下基于招聘信息内容的分析
Careers)呼吁大学、企业和联邦政府广泛参与博士生的职业发展道路规划,使其做好从事不同领域工作的准备,特别是掌握从事非学术职业所需的技能。在英国,随着“卓越研究框架”(Research
其他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谢静雨:创新生态系统如何提高区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组态视角的模糊集定性分析
作者简介谢静雨,博士研究生,从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转移研究;王占军,教授、博导,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引用本文谢静雨,王占军.创新生态系统如何提高区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组态视角的模糊集定性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4):76-86.摘要以我国28个省份高校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构建DEA模型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算,得到创新生态系统中高校、政府、市场以及混成组织4个条件下6个二级条件变量;采用模糊集定性分析方法,从紧密型创新生态系统与松散型创新生态系统角度,归纳出紧密型创新生态系统下的市场拉动模式、紧密型创新生态系统下的中介作用模式、松散型创新生态系统下的高校推动模式以及松散型创新生态系统下的中介作用模式四种高效转化模式。我国在各创新主体创新条件完备,且外部技术市场吸收能力较强的区域,可以采用紧密型创新生态系统下的市场拉动模式;在创新生态系统条件较为薄弱、存在条件缺失,但是高校作用明显的区域,可以采用松散型创新生态系统下的高校推动模式;在高校、政府与企业创新主体优势均不明显的区域,可以率先发展混成组织,发挥混成组织的中介服务作用。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创新生态系统;DEA模型;模糊集定性分析;紧密型创新生态系统;松散型创新生态系统一、引言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不高,仅为8.1%,有效专利实施率与有效专利产业化率仅为11.7%和3.0%,远低于全国的57.8%和41.6%,尚未摆脱“魔川-死谷-达尔文海”的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困境。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低问题,现有研究主要从政策引导、高校管理等层面开展相关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单个或多个独立要素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但一方面,现有研究缺乏对我国区域要素禀赋差异的考量,忽视政策的“最佳匹配”。另一方面,当前创新范式已从线性创新模式转向多主体协同创新模式,创新生态系统视域下高校、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资源流通与相互作用尤为关键,能够不断激发主体创新动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本研究突破组织边界,基于多主体协同演化和优势互补的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探寻不同区域条件下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路径。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是区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针对不同区域及其发展条件,如何因地制宜,形成差异化的发展模式。为此,本研究以我国28个省份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各省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寻找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因素,继而运用模糊集定性分析方法分析创新生态系统中高校、政府、市场以及混成组织这4个关键条件维度下6个二级条件的组态形式,通过区分核心条件与边缘条件,从紧密型创新生态系统与松散型创新生态系统层面探讨区域高校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条件组态与发展模式。二、文献回顾与研究框架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许多有益探讨,认为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大学的制度特征以及区域因素均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产生影响。这些不同维度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大多孤立存在、各自为营。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不是孤立的,受到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且各主体嵌入在一个创新生态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博格(Michel
其他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王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系统结构研究——基于DEMATEL-ISM模型的分析
作者简介01王涛,博士研究生,从事教育政策、交叉学科研究;辜刘建,博士研究生,从事教育政策、教育评价、研究生教育研究。引用本文02王涛,辜刘建,向洋.
其他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龙宝新: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逻辑、特征与路径
作者简介龙宝新,教授、博导,从事教育学原理、教师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李莎莎,博士研究生,从事教师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引用本文龙宝新,李莎莎.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逻辑、特征与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5):1-10.摘要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有其鲜明的内在逻辑,体现在以提升教师作为专业人的现代性品格为价值追寻,以马克思主义教师队伍建设思想为理论指导,以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实需要为实践关照。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精英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具有人民性、公平性、融合性和开放性等鲜明特征。新时代,推进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要坚持党对教师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发展思想,构建创新共生体发展模式,聚焦特色化建设发展主线,打造面向世界的开放发展格局。关键词教师教育;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逻辑理路;基本特征;党的领导;创新共同体;特色化建设速览文章目录一览龙宝新,李莎莎一、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逻辑理路(一)价值逻辑:提升教师作为专业人的现代性品格(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教师队伍建设思想的映射(三)实践逻辑:实现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二、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一)人民性(二)公平性(三)融合性(四)开放性三、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向(一)坚持党对教师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发展思想(二)构建创新共生体发展模式(三)聚焦特色化建设发展主线(四)打造面向世界的开放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和根本特征,为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作为衡量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和潜力的重要尺度,已被明确纳入我国现代化议程,成为支撑、推动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和关键引擎。“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是由“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三个词语结合生成的复合概念。现代化是社会各方面的理性增长,它既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发展状态。教师教育现代化是在现代化背景下,利用现代化理念、技术和设施等,推动教师教育理念、方法、手段、制度以及治理体系等与社会总体现代化相适应并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于中国教师教育发展需求与实践,吸收借鉴域外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经验,不断探索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教师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治理等,敦促“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中国教师教育形态走向成熟的过程。不同于西方,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是理性自觉、主动选择和自主借鉴的后发赶超型教师教育现代化,它既有世界教师教育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又有基于中国教师教育实践的独有特色。在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不仅是夯实教育强国之基的根本途径,更是加速中国式现代化成长成熟的得力之举。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深度理解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基本特征和时代走向,全面释放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价值效能,已然成为教育学人需要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一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逻辑理路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格局的生成是中国式现代化和教师教育理论交联互动的结果,对促进人的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引领性作用。其中,“育师为本”的教师教育观是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性价值遵循,马克思主义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是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动力源泉。这三者紧密联系、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逻辑体系。(一)价值逻辑:提升教师作为专业人的现代性品格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不仅是对当下教师教育现实藩篱的破解与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回应,而且是教师教育育人价值的本体回归。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基础工程和核心保障,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指向紧密相关。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指向是人,提升人的现代性、培育人的现代性品格、完成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换是国家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精神指引。从本质上讲,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是教师教育中的“人”不断成长的持续发展过程,是对教师作为专业人的现代性品格的确认和提升。阿历克斯·英格尔斯(Alex
其他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蔡文伯:高技能人才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PSIR-TOPSIS模型的检验
作者简介蔡文伯,教授、博导,塔里木大学“昆仑学者”特聘教授,从事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学研究。引用本文蔡文伯,贺薇宇.
其他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韩双淼: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与创新型城市的资源依赖和协同互动研究
作者简介韩双淼,研究员、博导,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政策和管理、学术职业研究;李敏辉,助理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创新管理研究。引用本文韩双淼,李敏辉.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与创新型城市的资源依赖和协同互动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4):38-47.摘要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背景下,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与创新型城市之间形成了新的资源依赖和协同互动关系。本研究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以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为案例展开研究,考察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创新型政府和创业型企业之间的资源需求与优势,探究由此塑造的“高校-政府-市场”协同互动关系。本研究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和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树立开放融合的理念,建立耦合并进的关系;构建协同治理机制,开拓创新行动空间;以实践需求为导向,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形成战略联盟,推动协同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创新型城市;资源依赖理论;大学与城市;协同互动;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一、问题提出2023.04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将该区域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升该区域的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强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合作水平;同时指出要“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依赖于高等教育的知识生产与人力资源供给,高校的市场化运作也可以为本地企业经营和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动力。鉴于劳动者素质提升、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高校与区域整体发展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高等教育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发动机。就此而言,城市滋养大学,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信息;大学涵养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反思者和引领者。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集聚态势。截至2015年,我国2574所普通高校(含独立学院)中,44.3%的高校分布在省会城市,11.0%的高校分布在直辖市;52.8%的公办高校分布在政治或经济中心,包括北京、广州、武汉、西安、长沙等城市,形成了聚集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大学群落。相较而言,部分新兴城市和区域发展面临着高等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发展资源相对不足的困境。作为新兴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城市。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源于制度、资源、环境等多重要素的驱动,其中最重要的是参与创新的主体要素通过多重途径促进市场与知识生产的协同发展。深圳市是我国创新型城市的典型代表。相较于深圳市巨大的高新技术人才需求,该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此,深圳市政府积极采取“创”“引”“合”战略引进并推动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建设。所谓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是指21世纪以来为城市发展需求而生,引用和借助外部优良资源兴起,并主动融入城市创新系统的高等教育机构。例如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大学先后在深圳市设立研究生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等中外合作院校也先后在深圳市成立。新建于此的高校与科研院所成为该地区前沿科技创新与人才供给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这些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亦高度依赖当地政府与市场的资源供给。新型高等教育机构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也面临着不同于传统高等教育机构的挑战和需求。然而,既有研究多囿于三螺旋理论考察产学研合作的传统模式,对新情境中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与城市、区域发展关系的讨论仍存在较大空白。基于此,本研究依托资源依赖理论,选取清华大学与加州伯克利大学联合共建的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singhua-Berkeley
其他
【面向2030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陈亮:学科集群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关系、冲突限制与优化策略——互动式治理理论视角
Edelenbos)较早界定了互动式治理的内涵。而后,雅各布·托芬(Jacob
其他
【面向2030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刘振天:可持续发展: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意蕴与路径
#12023.04作者简介刘振天,教授、博导,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理论、质量管理与评价研究;赵志强,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22023.04引用本文刘振天,赵志强.可持续发展: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意蕴与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4):12-23.#32023.04摘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高标准、高质量、高站位的发展,不仅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而且服务于高校本体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只有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标准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长期目标。为此,我国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价值意蕴,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方向、以新发展理念为行动框架,积极解决服务国家战略“急”、学科建设“平”、教育评价“唯”、国际化发展“弱”、资源供给“低”等问题,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服务体系、学科体系、评价体系、对外开放体系和资源共享体系。#42023.04关键词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理念;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强国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处于提速期,时代之变、格局之变、命运之变以亘古未有的面貌逐渐呈现。一方面,和平共进、合作共享的历史浪潮不可阻挡,携手同行、人心所向决定了前途命运必将光明;另一方面,单边主义、强权政治等故步自封行径危害至深,环境赤字、和平赤字、经济赤字正使得人类社会面临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全球性问题的破解之道。2022年7月,联合国公布的《2022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强调要努力拯救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30年为人类和地球带来有意义的进展。国内层面,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的致辞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相近、理念相通,都将造福全人类、惠及全世界”。这一重要论述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就包含了一个重要信息,即作为历史进程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不断摸索中总结出的成功经验。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等重要职能,在应对赤字挑战、填写时代答卷、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高标准、高质量、高站位的发展,以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利于满足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而且能够满足高校本体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2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的“三阶跳”,更多潜在群体得到高层次的教育机会,显著丰富和提升了受教育者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但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张也超出了常态化发展所能承受的能力,创新能力低、学科设置趋同、资源供给不足、“五唯”教育评价等问题屡见不鲜,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要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新主题、新方向,表明了国家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唯有以可持续的标准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才能更快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系列目标。那么,如何通过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来谋求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探讨。#1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认知基本认知本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是经过无数次实践探索得出的、深入事物本质层面的普遍共识。可持续发展具有前沿性、持久性和主动性等特征:前沿性是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愿景是新颖的、未实现的;持久性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周期是长远的、持续不断的;主动性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和主动作为。基于此,可持续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着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愈发深入人心,其概念也在不断丰富和深化,我们需要对此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理解。(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解读从辩证法的视角分析,“可持续发展”无疑是相对“不可持续发展”而言的,两者相互对立又辩证统一,如果说不可持续发展导致“青山缭绕疑无路”,那么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就是“忽见千帆隐映来”。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经济社会活动中资源是否永续性索取、利益是否无限扩大等问题的讨论,以及人们对日益严重的自然环境破坏问题的忧虑。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系统并不是无条件地存续的,人类无止境的经济活动不仅不能强化人类生存系统,还会对该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人类在其发展历程中,经济活动往往接近甚至超越了生态环境系统所能承载的“度”,这就必然导致生态问题甚至导致“不可持续”,也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原因所在。换个视角来看,词源上“可持续发展”由两个单词组成,其中,“可持续”(Sustainability)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源自拉丁文中的“Sustinere”,意为支撑、保持和源源不断,仅表示中立性的运动状态,而“发展”(Development)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进步和变化,重点描述事物的向好趋势。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发展考虑为一个整体,并强调在满足当下人类需求的同时,为未来留下一个可持续、更加美好的世界。虽然可持续发展的倡议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但其思想却由来已久,如《吕氏春秋》中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二条》中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齐民要术》中的“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等均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些素朴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当今世界的看法不可同日而语。工业革命后期,人类进入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也带来了自然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环境恶化等问题,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日益严重而孕育出的新理念和新战略,并逐步从环境学向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渗透。从环境学的角度讲,以莫奇(Christof
其他
【探索争鸣】曲如晓:来华留学教育对生源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发展中国家的数据
01作者简介曲如晓,教授,经济学博士,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02引用本文曲如晓,董敏.来华留学教育对生源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发展中国家的数据[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3):111-124.03摘要基于2000—2018年82个发展中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数据,本研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来华留学教育对生源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来华留学教育对生源国技术进步具有稳健的促进作用;通过人力资本效应和社会关系网络效应促进生源国技术进步;从来华留学教育中获益较大的是收入水平较低以及与中国地理距离、技术距离和文化距离较近的国家;学历生和非学历生对生源国技术进步均具有促进效应,非学历生对生源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更大。为此,我国要通过来华留学教育提升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拓宽来华留学项目,鼓励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长短期项目;完善留学教育培养模式,提供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重视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善国际学生生源结构,优化不同培养层次来华留学生比例。04关键词留学教育;来华留学生;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效应;社会关系网络效应;地理距离;技术距离;文化距离一、问题提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教育作为国际合作以及人才交流的主要渠道,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点之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留学教育,尤其是来华留学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仅有5.22万名来华留学生,而2018年来华留学生数量迅速增长到49.22万名,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3.28%。从2016年起,我国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留学目的地国,其中77%的来华留学生来自发展中国家。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华留学教育不仅推动了中国理念、制度、文化等的海外传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形象,促进了文化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而且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化技能人才,扩大了当地技术人才储备规模,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如何充分发挥来华留学教育的经济技术作用,已成为我国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落地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帕克(Jungsoo
其他
【探索争鸣】沈佳坤:应用型高校的校企融通创新模式与动力机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多案例研究
引用本文沈佳坤,张军,陈娟.应用型高校的校企融通创新模式与动力机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多案例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3):100-110.03
其他
【专家笔谈】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1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进行全面深刻认识后获得的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理论集成,对指导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思想引领性价值。该体系的建构需以庞大的高等教育研究队伍、规模巨大的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和理论成果为人才及理论基础,以高等教育及高校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为理论依据,以有效指导高等教育实践且能够高效服务我国发展战略需要为目标,以处理好与国家治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为逻辑依据。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前提是要明确什么是自主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什么是有效的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以及什么是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三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树立学科自信与自主建构意识,从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出发,不断提升理论的解释力和凝练学科核心问题与核心概念。与此同时,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在其建构过程中还需处理好该体系与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实践的关系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学术研究与西方高等教育学学术研究的关系。2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强国✦✦01眭依凡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思考(点击阅读)✦✦02陈洪捷建构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需明确的三个问题(点击阅读)✦✦03赵婷婷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高等教育学何为(点击阅读)✦✦04侯怀银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处理好的八个关系(点击阅读)分享、点赞和在看
其他
【学生管理】陶宇斐:我国本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改革的回眸、反思与建议
╱陶宇斐.我国本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改革的回眸、反思与建议[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3):88-99.03╱
其他
【学生管理】陈斌: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演进图景、现实境遇与优化路径
01作者简介陈斌,副教授,从事学术职业与教师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02引用本文陈斌,王艳.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演进图景、现实境遇与优化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3):76-87.03摘要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3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初步探索期、快速增长期、稳步发展期和高质量建设期四个阶段,明确了行之有效的专业硕士教育制度,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强化了服务社会的专业硕士培养导向。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面临发展定位存在偏差、培养机制整体有待完善、培养过程与学术型硕士同质化明显、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匹配不够等困境。面向未来,我国专业硕士教育亟须凸显行业导向性,科学研制并动态调整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实现能职匹配,完善专业硕士培养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机制;强化协同效应,推动多元主体共同育人;推动产教融合,探索多元化培养途径。04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硕士;学术型硕士;应用型人才;行业导向;产教融合研究生教育位于我国国民教育体系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提升人才竞争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下简称“专业硕士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1年设置第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来,历经30余年探索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制度。专业硕士教育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创新国家建设和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战略重点,发挥着“引擎”作用。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为适应战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生教育发展重心逐步从以科学学位为主向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转变,专业硕士数量于20世纪70年代超过文理硕士。克利夫顿·康拉德(Clifton
其他
【院校研究】陈桂香:我国高校数据治理体系要素构成、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活动理论视角
01作者简介陈桂香,副教授,从事高校数据治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02引用本文陈桂香,吴晨璐.我国高校数据治理体系要素构成、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活动理论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3):63-75.03摘要数据治理越来越成为高校科学决策与管理的研究热点。活动理论在分析活动要素影响活动系统展开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高校数据治理体系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本研究以活动理论为视角分析高校数据治理体系构成要素及其存在问题。研究发现,高校数据治理由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方式四要素构成,目前我国数据治理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目标导向的数据治理制度不够完善、治理主体的数据素养亟待提升、治理客体的全程管理存在漏洞、治理方式的构件协同机制尚未形成。为此,高校需充分运用活动理论发掘数据治理的优势,强调目标导向,注重整体协同,进一步健全数据治理规则与制度,提升师生数据素养,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数据治理构件协同方式,以实现数据治理善治的目标。04关键词活动理论;高校;数据治理;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方式数据治理(Data
其他
【院校研究】贺祖斌:论独立学院转设后高质量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贺祖斌,教授、博导,教育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校长,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刘微微,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引用本文贺祖斌,刘微微.论独立学院转设后高质量发展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3):51-62.摘要独立学院转设后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寻,体现出国家规范独立学院办学、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政策愿景,其核心要义在于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彰显优势的学科专业体系、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均衡优质的教学体系、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从发展现实来看,独立学院转设后仍然面临着学科建设定位不清,办学特色难以凸显;教师断层与流失严重,教师队伍结构不稳定;教学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教学体系结构性失衡;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师科研内生动力不足且功利化严重;优质办学资源剥离,办学遭遇认同危机等发展困境。对此,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独立学院转设后应内外联动,不断打造特色学科专业,彰显自身办学优势;稳定师资队伍,满足发展内在之需;优化教学体系,提供教学质量保障;重视科研管理,筑牢发展质量内核;汇聚主体协同合力,消除民间认同偏见。关键词独立学院;转设;高质量发展;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师资队伍20世纪90年代末期,高校的规模扩张加速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社会需求随之激增,由公办高校联合社会资本共同办学的独立学院顺势而生。独立学院依托办学声誉较好的公办高校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增加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有力推动了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大众化进程。但作为一种过渡办学模式,独立学院在其20余年发展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公平。对此,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规范引导独立学院转型转设,为独立学院转设后明确办学定位、提升办学质量和系统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优化发展提供了政策遵循。近年来,学者们对独立学院转设后的发展进行了系列研究。如钟秉林等通过梳理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的关键堵点,从政府部门资源统筹、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和风险防控机制建立5个层面提出独立学院转设后高质量发展路径;阙明坤等通过对我国64所转设独立学院开展实证研究后指出,独立学院转设后整体发展呈上升趋势,但地区分布差异较大,且转设时间因校而定;马悦对湖北5所独立学院转设后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独立学院转设后态势良好、稳中求进,同时自主办学品牌塑造亟待加强;等等。综上所述,现有研究成果为继续深化独立学院转设后的发展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有力支撑。但整体来看,现有研究更多基于宏观视角对独立学院转设后发展进行分析,而聚焦独立学院转设后内部系统优化,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鲜有涉及,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探究的空间。鉴于此,深入探讨独立学院转设后的发展问题,实现独立学院转设后由机遇竞争向实力发展的高质量转型理应成为“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重点关切。一独立学院转设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对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时代要求。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种特色要求高、质量程度优、满足需求能力强的高等教育发展导向,其发展目标是要充分实现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实践要求是将高质量理念渗透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促进高等教育成果达成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双元契合,确保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只有以“高质量”指引当前及今后高等教育发展趋向,才能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在国家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语境下,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立学院,应当通过转设从质量洼地迈入质量高地,开启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办学的可持续发展。深入剖析独立学院转设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有助于全面把握独立学院转设后办学的正确方向和目标导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逻辑引导。01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作为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对高校进行分类设置、指导、支持与评价,推动高校分类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政策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核心内容。在高校分类发展的背景下,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有利于独立学院转设后选好自己的赛道,明确起点、聚焦目标、打造优势、凝练特色,通过差异化发展形成比较优势,推进高质量办学。从独立学院转设后的类型来看,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其特征都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或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设置标准,确定应用型、技术型办学方向是适切且合理的。应用型或技术型办学定位应以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原则,坚持地方取向的特色化发展,重点关注地方产业、行业的发展需求及变化趋势,重视学科专业的调整和办学特色的凝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增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的能力。02彰显优势的学科专业体系教育部在《民办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2019年工作要点》中指出,鼓励支持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高等学校培育优质学科、专业、课程和师资,整体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等要求。相关政策要求为高校学科规划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质量。独立学院转设后应紧扣应用型、技术型办学定位,主动将学科专业发展的“小逻辑”融入国家、区域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加强应用型或技术型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的对接联动,集中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推动原有优势学科升级重构、促进交叉学科融合创新,实现学科专业的优质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并积极争取在一流学科专业建设上取得突破。学科专业建设的价值创造有利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升独立学院转设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03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确保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核心力量。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需要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独立学院转设后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把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工程,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水平教师,着力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同时,转设后高校还应通过给好待遇、搭优平台、助力发展等措施为教师提供事业发展和生活安定的保障,以人文关怀和需求关照驱动教师形成自愿、自觉为转设后高校的发展服务与贡献的情怀。04均衡优质的教学体系高质量的教学体系是独立学院转设后走向内涵建设的核心所在。结合应用型、技术型办学定位,独立学院转设后要建构高质量教学体系就要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和价值引领统一于转设后的人才培养全过程。转设后高校要转变传统“知识为本”的教学观,坚持“回归实践和应用”的教育理念,以“知识+应用”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根据地方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以及生产技术的迭代要求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大跨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的课程建设,实现课程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结合;注重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提升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占比,以制度平台建构为基础,以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为手段,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载体,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与成效,为独立学院转设后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引导。05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在驱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发凸显。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承担着提升科研能力、创新科研成果、加速推进我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时代重任。教育部在2022年《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有组织科研”,要求高校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学校学科优势为基础,开创攻坚“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创新发展新局面。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转设后理应主动回应国家“有组织科研”的战略部署,以科研资源平台建设为基础,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工具,掌握学科的最新理论及发展动态,强化学科理论研究,为转设后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提供理论支撑;以科研共同体打造为重点,坚定集中优势办科研的决心,提升科研质量和层次;以创造科研环境为保障,为青年教师提供安心开展科研的条件支撑。转设后高校要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提升整体科研水平。二独立学院转设后高质量发展的困境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形成需要有现实的条件基础。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十四五”时期国家确立的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为独立学院转设后发展创设了良好机遇。创新发展特色教育和优质教育,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应成为独立学院转设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追求。但从办学现实来看,独立学院转设后仍然面临一定的困境,制约着其高质量发展。01学科建设定位不清,办学特色难以凸显特色代表一所大学的办学优势,主要通过学科专业加以体现。对于独立学院转设后的发展而言,办学特色既是优势,也是活力,更是核心竞争力。独立学院转设后需要经历一个重新探索办学模式的过程。因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习依附,独立学院转设后在学科建设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科建设谋划不足,目标定位不清。科学的学科建设目标定位往往是以现有的学科发展基础和教育资源状况为前提,既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又符合高校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能够为学科体系优化提供明确清晰的目标指引。而从转设后的学科建设目标定位实际来看,有些高校学科建设缺乏对整体学科布局的科学论证,学科目标尚未明确,对于建设什么学科、如何建设学科缺乏系统认识。有些独立学院转设后为了求新求异,过度追捧市场需求的热门专业,盲目“破旧立新”,导致学科建设资源支撑不足,学科内耗问题突出。如部分独立学院转设后广泛开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管理等热门专业,出现了严重的师资不足及资源配置低下等问题,影响自身学科整体发展,且并不能带来实质的学科效应。二是学科建设地方特性不足,建设成效不佳。独立学院转设后多定位于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这就决定了其地方取向的学科建设导向。受制于转设前依附惯性导致办学经验有限、办学模式同质化等问题,一些独立学院转设后为了紧跟时代前沿,试图快速提升办学影响力,在学科建设上盲目紧随国家发展战略,以国家学科目录为指向,学科建设求大求全,导致学科建设与地方发展实际不符,学科结构陷入“贪大了数量,摊薄了质量”的窘境,学科发展特色难以突显,严重削弱了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02教师断层与流失严重,教师队伍结构不稳定师资作为高校发展的核心资源,关系到独立学院转设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人才培养的能力。独立学院转设初期产生的师资“本领恐慌”以及教师离职波动严重影响了独立学院转设后的高质量办学。一是新进教师经验不足,导致“本领恐慌”。独立学院原有师资队伍中外聘兼职教师占比较大,这批教师将成熟的教学经验、优质的学术成果及优良的教态教风带入独立学院,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定。随着独立学院转设,大部分外聘教师回归母体高校,在自有师资储备不足的情况下,高学历青年教师成为教学主力。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相对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本领恐慌”,产生教学能力与教学要求不匹配等问题,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二是存量教师流失,影响结构稳定。社会偏见、薪酬待遇以及与教师发展相适配的相关制度和平台的缺失导致独立学院师资队伍不稳定的问题长期存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虽作出了“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工待遇”“国家鼓励民办学校按照有关规定为教职工建立职业年金或者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等规定,使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后相关的教师待遇保障在法律层面得以体现,但条例中“依法”“鼓励”“有关规定”等语义均较为模糊,缺乏对应的政策文本依据,其结果是转民高校教师“仍然不可能像公办高校教师那样拥有国家事业编制身份,与之相应的待遇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团队曾进行过一项关于全国民办高校教师社会保障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超过60%的教职工对当前的薪酬待遇不认可,41%的教师对“是否长期在本校工作”则回答“视情况而定”。可见,当前民办高校教师对薪酬的满意度整体偏低,教师的职业归属感不强,这些都可能造成转设后高校存在教师流失的隐患。03教学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教学体系结构性失衡教学管理是影响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独立学院转设后只有充分保障教学质量,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但教学管理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和弊端已成为转设后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阻力。一是现有教学管理制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重视外延发展,内涵建设不足是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在教学管理中,独立学院往往简单移植和套用母体高校的管理模式。因管理经验缺乏及管理能力不足,独立学院转设之后难以在短期内建构契合办学实际的教学管理模式。为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稳定教学秩序、降低教学风险,转设后高校往往通过片面追求文本制度的规范和完整,以制度化的形式规制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客观公正”却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教学管理制度只会让教师被动执行教学方案、遵从外部质量标准,容易催生功利化的教师文化,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极为不利。二是教学体系结构性失衡。在地方高校转型的时代语境下,独立学院转设后必然要走向专业化应用型或技术型人才培养之路,强化实践教学是题中之义。而多数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形成了研究型教学模式,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应用实践教学,导致理论教学体系较为完善,而实践教学体系缺乏严谨规范设计等问题。加之部分专任教师由于教学惯习或教学惰性,未能结合转设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理性审视自身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造成知识储备有限、学习技能缺位、知识结构老化、教育教学方法滞后、创新性不足等问题,使整体教学体系出现结构性失衡,难以满足培养应用型或技术型人才的需要。04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师科研内生动力不足且功利化严重科研是强化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推力,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任务。推动科研成果创新是独立学院转设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深受过渡期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独立学院转设后仍然面临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师科研内生动力不足、科研动机功利化等问题,对科研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一是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与公办高校相比,项目少、成果少、经费少是独立学院转设前科研面临的突出问题,也造成了独立学院科研管理力度较弱、科研资源不足、科研氛围不浓厚等诸多困境。随着独立学院的转设,长期形成的科研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解决,转设初期很多独立学院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并不健全,导致科研信息渠道不通畅、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整体科研生态。二是教师科研内生动力不足。良好的科研意识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最大限度彰显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与水平,激发教师的科研创新活力。青年教师作为独立学院转设后的教学主力,一方面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备课、上课及应对其他教学工作;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正处于生存的高压阶段,家庭、经济负担迫使他们不得不在工作和生活中频繁切换,时间被高度挤占,无心也无力追求科研,科研热情逐渐淡化,科研内生动力随之受阻。三是科研动机功利化。独立学院在依附性办学中形成了与母体高校高度同质的研究型办学导向,科研项目也以理论研究为主,而对应用研究重视不足。随着转设后高校办学定位的重新调整,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增加了基础应用研究在其科研中的占比。从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需要周期和过程,且应用研究论证过程更为复杂,部分教师基于短期利益驱动,固守其原有以理论为主的研究兴趣,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缺乏应有的关注,对应用研究重视不足。另有部分教师为突显研究热点、研究创新,盲目“对接”本地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忽视自身的研究基础与研究特长,导致应用研究与高校学科发展不符,与自身专业结构脱节。如此功利性的科研动机不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05优质办学资源剥离,办学遭遇认同危机理性行动理论认为,理性行动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通过人际交往或社会交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动,这种行动需要理性地考虑(或计算)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选择就读社会声誉好的本科高校,以实现阶层地位升迁流动的社会目的可被看作大学生的一种理性行动。独立学院凭借母体高校良好的品牌,满足了部分分数不达公办高校,却又期望进入本科院校接受优质教育的学生的选择需求,同时也为学生未来赢得较好的职业选择提供了更多期待和可能,这正是独立学院在创建初期获得无限生机并能快速发展的根源所在。然而,从转设现实来看,无论是转为公办、民办还是与高职院校合并,独立学院转设后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公众的质疑。对于“转公”高校而言,虽然转设后仍是公办院校性质,但脱离母体学校的名校光环和资源依托,公众对其独立办学质量、育人能力、就业前景仍存质疑,部分家长和学生对此采取等待、观望态度,转设后招生可能受到影响。对于“转民”高校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顶层制度虽日趋完善,多个省份也出台了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但现有政策多体现为规划、方案等宏观设计,而涉及管理实践层面的如政府补贴、基金奖励、捐资激励、土地划拨、税费减免等配套制度还存在一定缺失,导致民办高校的价值界定及地方关切依然模糊不清。对于合并转设的高校而言,深受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独立学院与高职院校合并转设为职业本科高校后附加了“职业教育”属性,公众对其身份偏见及学历歧视在所难免。因优质办学资源剥离而遭遇的身份认同危机,必然加剧独立学院转设后高质量发展困境。三独立学院转设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独立学院转设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离不开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外部主体的协同助力。内部结构优化应以特色学科专业打造、师资队伍结构稳定、教学体系优化、科研管理规范为核心,凸显转设后高校办学改革与发展的具体路向;外部主体协同助力应以政府主导、管理者支持和社会接力为重点,汇聚外部支持合力,通过内外联动,为独立学院转设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01打造特色学科专业,彰显自身办学优势学科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面对当前高等教育类型和层次的激烈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多方博弈以及未来生源紧张加剧的外部环境,独立学院转设后应快速找准与市场发展、产业调整紧密相关的契合点与突破口,从超前培育特色学科、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以及提升传统学科优势3个层面进行学科专业体系建构,夯实转设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1.超前培育特色学科。近年来,“四新”学科大力发展,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及新能源、新技术、智能化、自动化等新兴产业为独立学院转设后培育特色学科提供了契机。独立学院转设后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和主动求变,充分利用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既要动态把握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对人才结构的规格需求和数量要求,科学谋划学科布局,明确学科建设目标,也应深入研究区域民族传统、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构建独具民族特色的学科体系,通过系统构建特色学科体系超前培育适应于技术和产业变化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如广州新华学院先试先行,开设了国内首个本科阶段呼吸治疗专业,为满足迅速增长的社会大康复需求储备紧缺的应用型、创新型医学技术人才;苏州城市学院优先创立苏州城市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形成学科与地方产业链紧密对接的良好格局,为地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创新动力。这些独立学院转设后审时度势,“异军突起,出奇制胜”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学科建设从跟跑者向领跑者的成功转变,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2.调整学科专业布局。随着创新驱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后应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发展定位,合理布局学科专业,关停撤并一部分布局过于饱和或超出高校承载范围的专业,增设一批有助于区域产业创新发展且符合高校办学定位的应用型专业(群),促进学科专业(群)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如无锡太湖学院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主动对接太湖湾科创带建设,聚焦物联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无锡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打造了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大连东钦信息学院以智慧供应链为特色,增设供应链管理本科专业,致力于培养服务复杂供应链规划与运营管理的大数据分析人才。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有助于从整体上形成更加合理、适切的学科专业体系,推动学科专业之间优势互补、协同作用,为独立学院转设后稳定发展营造优质的学科生态环境。3.提升传统学科优势。强化与外围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办学资源渠道是独立学院转设后快速提升学科优势的良策。一是要借鉴先进的学科理念。转设后高校应积极搭建与高水平大学学科嫁接的桥梁,争取获得先进发展理念的引导和支撑,在保留传统学科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优化改革,强化对传统学科的高质量、内涵式建设。如重庆移通学院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成为全国唯一一所拥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的民办高校。同时,该校的通信工程等四大传统优势专业通过了德国ASIIN专业认证,其学科优势可见一斑。二是要加大对优势学科的宣传推广力度。部分独立学院转设前已建设了一批具有鲜明行业取向的学科专业,并形成了一定的学科影响力,转设后其可继续深化与对应行业企业的合作,提升针对特定学科专业的合作层次与合作深度,形成学科对行业企业技术发展和效益提升的稳定性、持续性、创新性影响,并借助行业企业平台加大学科对生产实践驱动、创新和辐射效应的宣传推广力度,增强社会认同,进一步拓展传统优势学科的市场需求。02稳定师资队伍,满足发展内在之需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其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对高校发展至关重要。独立学院转设后需通过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稳定师资队伍结构。1.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对提升独立学院转设后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关键作用。推进“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高校的顶层规划。转设后高校应重点关注教师发展需求,构建与职称评审、科研、教学等协调一致的教师培训机制,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大对教师应用实践能力的考核,多管齐下推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二是要制定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制定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探索。转设后高校应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及学生培养特点,制定包括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等多维要素在内的界定标准,以及符合实际且科学规范的“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标准,为教师身份转型提供标准遵循。三是要鼓励教师自我转型。转设后高校应优化“双师双能型”教师的绩效考核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教师在待遇上给予一定的特殊奖励,强化教师的自我满足感;允许教师通过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入股、专利等方式获取合理回报,对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适度奖励,强化教师自我转型和专业提升的内在驱动。2.重视教师专业发展。重视整体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是确保独立学院转设后高质量教学的基础。一是要完善教师教学管理制度。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岗前培训可帮助新进教师熟悉基本教学流程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适应性。同时,教师资格证为高校教师赋予了合法性身份,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转设后高校应强化契合教师岗位的制度要求,促进岗位培训制度与持证上岗制度相结合,进而消除新进教师的“本领恐慌”,增强教师的教学自信,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转设后高校应开展常态化的教师进修培训以及入企挂职锻炼,提升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综合技能;构建完善的“学校地方政府国家”梯次递进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体系,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清晰的路径;健全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学科研“传帮带”机制,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重视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鼓励低学历青年教师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提升学历层次,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自信,为转设后高校的高质量教育教学贡献力量。3.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独立学院转设后师资队伍不稳定的现状要求制定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一是要建立规范、合理的考评机制。转设后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评价导向,明确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职责的基本评价要求,并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奖励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因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工作规范和岗位职责有所不同,对两类教师的考评标准理应有所区分,做到贡献与获得相匹配,体现优劳优酬。二是要健全教师薪酬保障机制。尤其是转为“民办”的独立院校应健全教师的薪酬保障机制及相关的福利制度,为教职工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必要保障,消除教职工工作、家庭、养老保障不足的疑虑,创造事业可期、待遇可观、感情可获的和谐环境,激发教师的教育情怀,自觉为转设后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服务。03优化教学体系,提供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独立学院转设后应重点关注教学质量文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1.营造教学质量文化。教学质量文化指向共同的教学使命、信念、价值与责任,能够唤醒和引导行之有效的教学行动,将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和标准内化为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信念和自觉追求。独立学院转设后要寻求教学质量文化复归,营造“质量为本”的教学质量文化。一是要达成教学质量目标共识。教学质量目标共识体现为教职员工对高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制度规约等客观设计的共同认可和自愿接受。转设后高校应通过积极宣传和引导,驱动教职员工达成对共同教学质量目标的价值追求和美好愿景。二是要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转设后高校应以正式、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和教学管理行为准则框定师生员工的教育教学行为,有序引导教育教学实践,使教职员工养成规范化的教学习惯,达成对教学质量管理文化的自觉遵循。三是要开展常态化的教学评比活动。转设后高校要建立健全开展教学评比活动的常态机制,以教师发展为基础,以教学质量提升为目的,定期开展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教学成果评奖、教学质量检查、教学经验交流等制度化的教学评比活动,在校内营造重视教学质量的氛围,驱动教师通过关注教学质量改革教育教学模式的行动自觉。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独立学院转设后的课程结构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且要充满持续活力,需要不断补充和丰富课程元素,避免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与学生的学习特点相偏离。现代教育理念要求独立学院转设后要在课程设置上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及市场需求导向,优化课程体系。一是要以人才培养为导向,优化专业课程组合。针对独立学院转设为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本科两类高校后的人才培养差异,转设后高校可设置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模式,如探索构建“基础学科课程+核心学科课程+综合技能课程”“基础学科课程+技术学科课程+综合技能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分别对应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和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二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课程结构。转设后高校应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途径重点培育或新增应用特性突出、切合就业市场需求、发展前景较好的专业课程,打造专业“金课群”,培养对应行业企业、对标职业岗位的应用型或职业型人才。同时,基于当前人才市场“学力”“资格”的需求转向,转设后高校应将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纳入专业教学计划,赋能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如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针对实践育人开发出一套独特的“四真三化”应用型课程体系,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品牌,其人才培养成效深受社会赞誉。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也是学生认知职业、适应就业的重要过渡。奥哈罗兰(David
其他
【智慧教育研究】张海生: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建设:解释模型与逻辑解构
作者简介张海生,编辑,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理论与管理、智能技术与教育研究。引用本文张海生.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建设:解释模型与逻辑解构[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3):42-50.摘要根据托尼·比彻和保罗·特罗勒尔关于学科分类方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现阶段特征,本研究构建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建设的解释框架,并借助此分析框架深度解构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建设的多重发展逻辑。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建设的逻辑有分类发展逻辑、双重价值逻辑和技术正当逻辑。其中,分类发展逻辑强调在人工智能赋能下学科建设将衍生更多的新文科和新工科类型,推动学科建设方向变革和研究范式革新,总的趋势是推动学科建设转向智能化、应用性和交叉融合,学科研究范式转向科学主义。双重价值逻辑强调人工智能能够为学科建设提供新动能,赋予学科建设以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更加突出新工科建设和研究的战略效应和经济效益以及新文科建设和研究的文化效应和社会效益。技术正当逻辑强调在人工智能赋能下学科建设必须融通技术逻辑和学科逻辑,实现技术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双向赋能和深度融合。为此,学科建设必须主动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实现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和特色发展。关键词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新工科;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学科特色发展;研究范式转型一、问题提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社会化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这种技术渗透的速度越来越快。伴随高等教育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科技的不断更新和渗透,大学要想进一步发挥其社会轴心机构和发动机的作用,就必须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服务区域发展、国家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能力。正如弗莱克斯纳(Abraham
其他
【智慧教育研究】吴青:ChatGPT时代的高等教育应对:禁止还是变革
作者简介吴青,副教授,计算机科学博士,从事教育技术和高等教育研究。引用本文吴青,刘毓文.ChatGPT时代的高等教育应对:禁止还是变革[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3):32-41.摘要ChatGPT以其卓越的创造力重塑了人类对“智能”的理解,促使当今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如果高等教育机构一味采用禁止态度,未来专业人士的职业技能终将不完整。尽管ChatGPT导致当前教师权威身份被质疑、教学场域被部分颠覆、创造力遭遇信任危机,但由于它能够作为通用教学资源打破学科知识专业分化壁垒、触发“课堂革命”赋能知识传播变革、破除信息茧房加速知识生产变革,故而拥有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因此,高等教育需要借助人工智能赋能新一轮“课堂革命”,通过实现教学目标多样化、教学内容两极化、教学过程智能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和知识生产协同化以更好地应对ChatGPT时代的到来。关键词ChatGPT;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变革;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数字化转型一、前言高等教育作为人类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者,以其在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上的独特优势,成为各国综合实力竞争的动力来源和风向标。长久以来,高等教育机构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核心场所,从未考虑过存在“非人类智能”。然而,随着数据、算法、算力的三重加持,人工智能(Artificial
其他
【高等教育现代化】王晓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意涵与实践进路
01作者简介王晓茜,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张珏,教授、博导,从事教育政策研究。02引用本文王晓茜,张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意涵与实践进路[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3):21-31.03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成兼具理论与现实逻辑,是一种聚焦优质质量、更好满足主体不断增长的真实需要的高等教育发展范式,展现出目标任务从“数量为先”到“质量为要”、方式手段从“路径依赖”到“创新驱动”、评价重点从“内部资源”到“外部贡献”的基本特征与诉求。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体现在更新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基本理念,澄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坚持以需求牵引供给,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构建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落实必要支撑与保障,加强资源供给、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04关键词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供给侧改革;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意涵;实践进路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以超常规跨越式增长方式相继迈入马丁·特罗(Martin
其他
【高等教育现代化】刘路:乌卡时代大学“智慧人”培育的困境与破解路径——基于熵变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分析
作者简介刘路,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引用本文刘路.乌卡时代大学“智慧人”培育的困境与破解路径——基于熵变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3):12-20.摘要在超级不稳定的乌卡时代,信息焦虑是引发大学生熵增的重要原因,具备信息加工能力是人抵抗熵增的基本条件,培育“智慧人”是大学的新任务。我国大学在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知识人”教育方面成效显著,但慎辨、慎思、慎行教育方面仍存在短板,不少大学生因信息加工能力不足而出现信息焦虑,处于高负荷的高熵过劳、危险状态。面对乌卡时代带来的新挑战,我国大学应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个人内省和网络思政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信息辨识、筛选及整合的方法,成为能够抵抗熵增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智慧人”。关键词乌卡时代;大学;“知识人”教育;“智慧人”培育;人才培养;熵变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人类当前处在一个具有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等特征的乌卡(VUCA)时代。在此背景下,大学生获取数字化知识和信息变得更加容易,但信息爆炸带来的海量信息给大学生带来了新挑战。不少大学生由于信息加工能力不足,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因为信息焦虑而表现出困惑、紧张、悲观甚至抑郁等消极情绪,给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如何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焦虑问题的认知与应对能力,培养大学生信息获取、选择及处理能力,使大学生由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知识人”向能够通过信息加工解决复杂问题的“智慧人”转变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熵变是物理学家在研究热力学问题时发现的一项重要规律,主要用于揭示系统内部状态的变化情况。“熵”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Rudolf
其他
【高等教育现代化】蔡连玉:优绩主义能促进大学高质量发展吗?
01作者简介蔡连玉,教授、博导,教育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从事高等教育治理研究;江璐,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治理研究。02引用本文蔡连玉,江璐.优绩主义能促进大学高质量发展吗?[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3):1-11.03摘要高质量发展既是大学回应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大学自身现代化进程的主动选择。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学的形式与实质绩效协调产出,以追求提升各利益相关者福祉的实质性贡献。然而作为社会精英统治的普遍整体意识形态与个人生存策略,优绩主义已全面渗透到大学内部治理场域,在激发行动者外在动机的同时存在一定负面效应,难以真正促进大学高质量发展:过度激励学术产出,助长形式绩效的繁荣;遮蔽科研实质绩效,导致基础研究边缘化;助推学术生态内卷,侵蚀大学“学术共同善”。鉴于此,大学治理应限定优绩主义,通过如下路径推动大学高质量发展:强化对绩效的实质性评价,促进双重绩效协调产出;塑造大学理性绩效文化,打破学术生态低效内卷;限定优绩的核心伦理,关注公平,构建大学“学术共同善”。04关键词大学治理;高质量发展;绩效管理;优绩主义;形式绩效;实质绩效引入绩效管理10多年来,我国大学内部治理机制被重新形塑,实践中“单位制”在退隐,“项目制”被强化,“积分制”在兴起,新管理主义与新公共管理这两种同源竞争性理念为绩效责任及其追求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当前,大学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对绩效工分的过度追求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甚至被认为是大学高质量发展理所当然的旨趣。然而,优绩主义真的能促进大学高质量发展吗?事实上,高质量发展基于自身质的规定性对大学发展的绩效要求仍需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反思大学治理中的优绩主义对寻求促进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具有指导意义。一优绩主义及其在大学内部治理中的实践01
其他
【综述】黄依梵: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规模扩大与类型分化:1895—2019年
1作者简介●黄依梵,助理教授,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沈文钦,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理论与政策、高等教育社会学与高等教育史研究。2引用本文●
其他
【探索争鸣】侯嘉淳:教育法上学历与学位制度的规范定位及实践功能
01作者简介侯嘉淳,博士研究生,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东南大学)研究人员,从事教育行政法研究。02引用本文侯嘉淳.教育法上学历与学位制度的规范定位及实践功能[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2):104-113.03摘要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存在学历与学位制度并存的现象。教育法上学历与学位制度并存的现象是由我国特定时期的本土实践发展形成。依据“原则规则”模式的体系化方法,学历与学位制度的规范关系可通过内在价值原则关联与外在效力规则区分理顺。从体系化的法理视角来看,合并学历与学位制度不符合我国教育法体系的构造,应在维持学历与学位制度并存的前提下确定两者的规范定位。在教育实践中,具有教育行政管理属性的学历制度可发挥竞争选拔、全过程培养、全面性评价等功能;具有学术自治属性的学位制度可发挥提升大学自治水平、推动教育形式多元化、完成能力水平认证等功能。明确学历与学位制度规范定位有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制度改革与创新。04关键词教育法;学历制度;学位制度;规范定位;实践功能一、问题提出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存在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双证并存”的特殊现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第4—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第1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第43条、第70条、第77条和第82条等规定,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权利属性、授予标准、撤销情形等内容存在较大相似性,违法取得证书的法律责任以及与证书相关的争议解决方式亦基本相同。在社会层面上,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均是个人文化水平的证明。从国际高等教育实践来看,绝大多数国家的高校只颁发学位证书,不存在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并存的现象。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学历与学位制度定位趋同,高等教育“双证制”存在制度重合和冲突等问题,应打破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双证并存”的现状,将学历管理和学位管理一元化,取消学业证书制度,改良“双证制”或建立“基于学分的单证制”。但是,在我国教育法律框架下,学历与学位制度具有各自独立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合并学历与学位制度不仅需要解决高等学历教育层次与学位等级错位问题,还需回应通过非学历教育方式获得学位的制度存续以及学历教育制度的整全性等问题,面临较大的制度与实践障碍。在维持“双证制”的基础上,如何系统地理顺学历与学位制度之间的关系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难题。2021年3月15日,教育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将对《学位条例》进行全面修订;同期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发布2021年工作要点的报告文件,提出将研究启动教育法典编纂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等要求,这为我们厘清学历与学位制度的规范定位指明了方向。教育法典编纂需要整合现有的教育法规范,形成整体性、层次性和协调性的规范体系。在法典化背景下,教育法上学历与学位制度的关系不宜局限在高等教育阶段“双证并存”的表象上讨论,需要立足于我国特定的制度背景和规范现实进行体系化思考。基于此,本研究通过考察我国学历与学位制度并存现象的形成背景,并运用体系化的方法厘清教育法上学历与学位制度的规范定位,分析和总结两种制度的实践功能,以期为未来规范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一定借鉴。二、我国学历与学位制度并存现象的形成背景制度的生成离不开本土的实践。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单一学位证书制度的形成是在特定背景下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此相同,我国学历与学位制度并存现象亦由本土实践决定。厘清我国学历与学位制度的规范定位应先了解学历与学位制度并存现象的形成背景,明确两种制度的制定目的。01新中国成立初期:学历制度“单证制”形成1951年我国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初步确立了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制体系。此时我国尚未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区分,但以毕业证书为标志的学历证书已经出现。20世纪60年代,中共中央草拟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为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管理工作奠定了法制化基础。依据上述文件,我国在中小学教育阶段提出了以课程考试及格为标准的毕业要求,对于考试不及格者颁发肄业证书;在高等教育阶段提出了以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学习成绩为标准的毕业要求;学生进入初中、高中和大学均需要通过入学考试。自此,新中国基本建立以入学资格考试为人才选拔方式、以毕业证书为人才评价证明的学历制度。
其他
【探索争鸣】程立浩:来华留学生对高校科研产出具有促进效应吗?
作者简介程立浩,博士研究生,从事教育经济研究;刘志民,教授、博导,管理学博士,从事教育经济研究。引用本文程立浩,刘志民.来华留学生对高校科研产出具有促进效应吗?[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2):87-103.摘要基于2008—2017年5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和门限回归模型,本研究实证检验了来华留学生对高校科研产出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来华留学生能显著提升高校科研产出水平,高校来华留学生规模每扩大10%,国际论文发表数将增加4.71%;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科研产出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并表现出异质性特征;对高校科研产出的影响受到自身规模约束。因此,我国应不断增强来华留学吸引力,继续扩大高质量来华留学生规模;完善来华留学生管理机制,为来华留学生积极参与高校科研产出活动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把握来华留学生与高校的差异化特征,提升来华留学生服务高校科研产出的效率。关键词来华留学生;科研产出;工具变量法;门限回归;教育全球化;“一带一路”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了明确部署,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表明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科研产出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发展既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也为世界人才提供了机遇。2021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提出“鼓励在华外资企业、外籍科学研究人员等承担和参与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表明国家同样重视国际人才对科技创新发展的作用。来华留学生作为中国吸引国际人才的重要群体,在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分析其对高校科研产出的影响,对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拟通过2008—2017年5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面板数据(目前《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只能获取到2008—2017年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数据),实证检验来华留学生对高校科研产出的影响效应,以期为我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提供一定依据。01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一)文献回顾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自然人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愈加频繁,有关其对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多,其中重要一支就是关于国际移民对流入地创新影响的研究。现有研究对国际移民影响流入地创新活动的作用机制基本达成共识,主要有人力资本效应、网络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多样化效应等机制。在国际学生流动规模逐年扩大背景下,国际学生对流入地科研创新的影响逐渐受到学界关注。国外研究者发现,国际学生进入就读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后,会通过成为授课教师助手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提供人力支持;国际学生缴纳的学费还是高校科研活动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国际学生规模扩大会增加校园文化环境多样性,而这是推动高校科研创新的力量源泉之一。实证研究方面,斯图恩(Eric
其他
【探索争鸣】刘进:来华留学生培养成本核算与学费定价
作者简介刘进,副教授、博导,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访问教授,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赵坤,助理研究员,从事教育国际化研究。引用本文刘进,胡英,颜昌黎,等.来华留学生培养成本核算与学费定价[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2):74-86.摘要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和产权理论,留学生教育具有较强的“私人产品”属性,我国应依照留学生培养成本对其定价。以北京市某“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案例,本研究对来华留学生培养成本展开科学核算。结果发现,来华留学生培养成本在公用经费、资本性经费和相关科研经费方面与本土学生基本一致,其特殊培养成本主要集中在留学生支付的总学费、文化实践体验费、特殊的留学经费和汉语培训课时费方面。来华留学本科生、研究生、交换生、进修生的生均培养成本分别约为8万元/年、10万元/年、9万元/年、9万—10万元/年。新发展格局下,我国要顺应发展潮流,修订留学生学费标准,允许进行市场定价;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补助和激励体系改革,优化留学生教育资源配置;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补助来源,构建多元化留学生教育经费资助体系;加强学科建设和留学生教育质量评估,合理调整留学生教育补贴结构。关键词新发展格局;国际化;来华留学生;培养成本;学费定价;成本核算;市场定价一、研究概述学费是国际学生流动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2017年以来,中国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三的留学目的地国,但来华留学生学费长期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生均费用仅约为英国的1/4、美国的1/5、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1/3。长期的低学费、高奖学金政策虽为我国吸引了大批海外留学生,2010—2018年留学生平均增长率达8.04%,2018年来华留学生已超49万人,但随着来华留学规模的持续扩大,有关留学生学费定价问题的质疑加剧,不断出现各类有关留学生的严重舆情。随着知识时代的兴起,教育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愈发凸显。在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中,科技与创新驱动是作为经济问题,教育是作为民生问题加以考虑的,然而党的二十大报告充分肯定和强调教育的战略地位,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留学生教育既是我国总体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环节。从全球范围来看,留学生教育服务本身较少占有公共财政投入,可能成为重要的国家创汇项目。根据《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2)》,2018—2019年,留学生为英国带来了20.66万个全职岗位和108亿英镑收入;2018年,国际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了447亿美元,提供了46万份工作。2006年丹麦学费改革、2010年瑞典学费改革等表明,较高的学费定价并不一定会阻碍国际学生流入,反而可以减轻高等教育经费负担。相较而言,当前我国国际消费教育服务贸易长期处于竞争劣势,不仅贸易逆差较大,而且带来较为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在此背景下,借鉴上述国际经验,适当提高留学生学费,补偿人才培养成本,缓解教育财政压力,促进留学生与本土生的成本分担公平,需要尽快提上议程。关于是否应该提高留学生学费,学术界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视角和学费成本核算视角展开了讨论。从教育服务贸易视角来看,大多数研究认为较低的留学生学费有助于吸引人才流入,增加国内消费,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学界研究通常认为,费用低廉的价格优势可以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提高我国国际教育市场份额,缩小贸易逆差。来华留学生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拉动国内消费,因此建议继续完善政府支持体系。反过来,如果留学生学费定价过高,学生预期教育回报下降、生活费用投入增加等,也可能限制国际学生留学选择。尤其是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留学生吸引力仍然弱于欧美的背景下,宽松的留学生学费定价策略有利于吸引高质量人才,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也有一些研究对当前的留学生定价策略持否定态度,认为定价畸形且偏低,应推动留学生市场化定价改革。有学者通过分析德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认为,成本的提升能够让留学生更好地确定自己的诉求。不少研究指出,低学费带来巨额国际教育服务逆差,造成中国大量人才和教育资金外流,我国应推进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将教育服务贸易产业化,从而缓解高等教育经费压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从学费成本核算视角来看,学术界大多认为应该由市场机制决定留学生学费定价,因此我国应提高留学生学费。这主要包含四种研究立场。一是留学生教育产品性质立场。该类观点认为,留学生高等教育的外溢作用可以进行分割,从性质上看留学生教育属于私人产品,因此应该由市场进行定价,允许高校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自身教育质量、地区、专业等因素自主确定留学生学费。二是留学生教育成本补偿立场。该类研究认为,我国学费由政府直接管理,成本补偿来源与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收益之间以及生均拨款体制与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差异化之间存在矛盾,因此,我国应由市场机制决定来华留学生学费定价,且来华留学生的学费应大于等于成本。三是高等教育市场改革立场。西蒙·马金森(Simon
其他
【民办与职业教育管理】潘海生: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的形成机理与提升路径
作者简介潘海生,教授、博导,从事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杨慧,博士研究生,从事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引用本文潘海生,杨慧.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的形成机理与提升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02):52-61.摘要提升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技术技能积累能力是职业院校将技术积累进行有效转移、转化和整合而形成人才培养要素的能力,是在与企业深度合作基础上,职业院校自身能力不断演化的结果。这种能力的形成以校企合作为载体,通过行业企业技术创新转化与职业院校技术创新发展两条不同的机制在互动过程中实现。我国应提升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统筹建设水平,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强技术技能积累组织建设,优化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推进综合评价改革等,助力职业院校有效提升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高质量发展;形成机理;提升路径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质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提升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则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推动政行校企多方联动以促进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进一步提出,要将高职院校打造成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资源集聚地,首次明确了高职院校在国家技术转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019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再次强调,高职院校应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并将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作为其核心任务的一部分。这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也为职业院校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厘清技术技能积累内涵,阐释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形成机理,明确有效提升技术技能积累能力的路径,成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提升技术技能积累能力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提升之所以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在于其既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自然趋向,又是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实现国家创新战略、科技战略及强国战略的必经之路。(一)提升技术技能积累能力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类型地位,实现了职业教育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的战略目标。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决定了推进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标准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标准有效对接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目前,我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双师型”队伍建设参差不齐,课程体系无法摆脱模仿普通学科教育的路径依赖,行动导向逻辑的教学范式难以确立等长期困扰职业教育的难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标准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标准有效对接的水平,束缚了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面对高质量发展需要,契合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不断提升技术技能积累能力,通过内化和整合现有技术产品生产过程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前沿知识与规范标准,创新性地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标准及专业、课程设置,使新知识与新技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积淀、传承与创新,以标准引领、技术引领、创新引领作为人才培养的驱动力,提高职业院校自身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增强优势与提升竞争力,夯实职业教育类型化、特色化发展的重要依托。(二)提升技术技能积累能力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夯实人力资源基础的必由之路,是全方位、多层次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基础环节。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与技术变革向纵深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为代表的新的复杂技术在发展速度、作用范围、影响程度等方面远超过去,深刻改变着工作世界样貌。《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各经济体正经历着技术变革,而技术变革必然导致工作性质的变化,从而对各类人才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技术技能人才的工作模式逐渐向工作过程去分工化、人才结构去分层化、技能操作高端化、工作方式研究化及服务与生产一体化转变,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也从面向工作任务转向面向工作过程乃至工作对象,对其能力结构要求呈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并重的发展趋势。同时,区域性特征导致区域间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差异显著,诸多区域缺乏技术研发与应用能力限制了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技术创新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及产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均要求职业院校充分发挥其区域性与产业性的特征优势。因此,立足新技术、新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提升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优质技术创新服务供给,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成为必然。(三)提升技术技能积累能力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事实上,创新作为一种新知识生产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将新的或重新组织的抑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后引入生产系统产生效益或解决系统内在矛盾,它涵盖诸多类型。与具有基础性的原始创新相比,生产领域的创新是一种在基础创新、技术转移、技术扩散与生产制造结合过程中实现技术应用、集成以及工艺改造的结果,通常作为德国、日本等实体经济强国的重要创新来源。当前我国在构建高质量发展模式上面临着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与原始创新能力向工程化与产业化转化不畅导致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脱节与割裂的双重困局。这就意味着我国需要在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同时,聚焦全创新链过程以谋求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原始创新与技术应用、技术转化、技术扩散、技术学习的有机整合,畅通原始创新与生产创新良性循环路径,不断推进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变革与创新,持续提升我国生产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属性决定了其与生产领域的创新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专注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技术创新始终处于绝大多数职业院校的视野之外。因此,提升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成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二、技术技能积累能力的内涵分析内涵反映的是某一事物的本质属性,表达的是概念本身及其应用领域的意义总和。对于职业教育领域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内涵的分析,我们不仅需要从技术技能积累概念本身加以阐释,更应根据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具体分析维度如图1所示。图1
其他
【高校思政教育与管理】张敏:协同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思政功能的实践方略
01作者简介张敏,副研究员,南京邮电大学宣传部部长,从事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02引用本文张敏.协同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思政功能的实践方略[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2):44-51.03摘要高校劳动教育思政功能是指高校通过劳动教育让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劳动思想和劳动价值观。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劳动教育思政功能的有效发挥成为当下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相关理念未形成、主体协作机制尚不健全、资源整合存在阻碍等因素制约了高校劳动教育思政功能的发挥。为此,基于协同理论,高校需通过确立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协同目标、推动劳动教育各主体高效协作、整合育人资源构建良好劳动育人环境等途径推动劳动教育思政功能的发挥,进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有实践本领的时代新人。04关键词高校;协同理论;劳动教育;思政功能;劳动思想;劳动价值观;立德树人高校劳动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劳动教育不仅担负着大学生专业劳动知识、劳动技能的传授,以及培养大学生科学思维、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责任,还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优良劳动美德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因此,高校劳动教育不仅要做到“以劳增智”“以劳强体”,还要做到“以劳立德”“以劳致美”。高校劳动教育思政功能是指高校通过劳动教育让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劳动思想和价值观,该功能的实现有利于高校更好地实现劳动育人功能。然而,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大多只注重劳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对大学生的培养多停留在器物层面,未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思想、劳动价值观,大学生多将其视为未来谋生的手段。促进劳动教育思政功能的有效发挥成为高校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协同理论能够引导高校协同多主体并整合相关资源,为劳动教育的有效推进提供了较好的视角。本研究在对高校劳动教育思政功能发挥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协同视角探索高校劳动教育思政功能的实践进路,以期为高校劳动教育发挥思政功能进而更好地实现“成人”教育提供一定借鉴。一、协同理论适用性分析协同理论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由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