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慧教育研究】李洪修: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智慧课堂建构的技术之维

李洪修,刘笑 高校教育管理
2024-09-23

作者简介


李洪修,教授、博导,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刘笑,博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引用本文


李洪修,刘笑.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智慧课堂建构的技术之维[J]. 高校教育管理, 2023, 17(5): 81-89.

摘要


智慧课堂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产物,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智慧课堂是以数字技术与高校课堂双向深度融合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建立学习者画像,实现学习者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学习空间。就其现实逻辑而言,智慧课堂的建构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空间建构理念,发挥数字技术在高校课堂中的知识生产优势,凸显高校课堂教学交往的情感互构性,提高高校课堂评价与数字技术的整体适配性。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应明晰智慧课堂发展愿景,促进高校课堂系统升级;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优化高校课堂知识服务体系;推动学生导向的教学情感交互,提升高校课堂情感体验;完善基于技术的课堂评价体系,保障高校课堂评价科学高效。

关键词


高校;智慧课堂;数字技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数据分析;数据挖掘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以数字驱动课程变革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主题。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023年,首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倡议“应用是教育数字化最根本最强大的动力。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具有催生新的教育形态、革新教与学关系、推动治理方式变革的巨大潜力”。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是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内容。课堂是高等教育数字化的主战场,因而构建全场域、多层面、交互性、个性化的高校智慧课堂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数字化的新境界、新诉求。基于此,推进高校智慧课堂建设、探索新时代智慧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对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字时代高校智慧课堂的

内涵及特征

在哲学视域下,“智慧”即关于宇宙、人生的真理性体认,是认识论领域的最高成果,经由反思、批判、创新等过程生成。在知识管理学领域中,“智慧”被界定为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由此观之,作为一般意义的“智慧”,指向辨析判断的能力和伦理道德的发展。因而,在认识论意义上,智慧建立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之上。数字化背景下的“智慧”是以数据、信息、知识等已有经验为支撑,以人的主动建构为基础,指向未来的创造能力。其中,信息技术为数据、信息、知识等的高效传递提供了工具。基于此,智慧可视为认知、体验、能力、道德等的统整。智慧教育就是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创建蕴含智慧(如感知、推理、辅助决策)的学习时空环境,培养具有较强行动能力、良好价值取向、较好思维品质和较深创造潜能人才的教育。

智慧教育对高校课堂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高校智慧课堂应运而生。关于高校智慧课堂的含义,不同研究视角有不同的理解。就教学而言,有学者认为,智慧课堂是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的重要教育场域,其根本价值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也有学者认为,智慧课堂是以学生智慧发展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的场域,其根本任务是开发学生的智慧。可见,这里的智慧课堂是相对于知识课堂而言的,强调师生的智慧发展,关注课堂中促进学生智慧体系建构的教学方式。就技术而言,有学者提出,智慧课堂是由智能白板、平板电脑等硬件设备与智能导师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软件资源共同增能的虚实混合的课堂。也有学者提出,智慧课堂是以先进的教学、学习等理论为指导,以适宜的信息技术和学习资源为支撑,以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为基本方式建构学习任务,进而促进智慧能力发展和智慧行动出现的学习环境。因而,技术维度的高校智慧课堂强调在技术赋能下,以互联互通、开放共享、时空融合等互联网思维全面系统地改造学习基础环境设施,促进教学模式智慧升级。事实上,上述两种视角的高校智慧课堂内涵是紧密关联的。利用数字技术创设的智慧学习环境,其目的也在于增进学生的智慧发展。基于此,本研究将高校智慧课堂界定为以数字技术与高校课堂双向深度融合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建立学习者画像,实现学习者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学习空间。

高校智慧课堂不是数字技术之于高校课堂的简单介入,而是数字技术在高等教育育人目标指导下在课堂中的有机嵌入,并在时空结构、运行方式等方面体现出对传统大学课堂的系统性变革。具体而言,其一,智慧课堂空间更具教育性。智慧课堂是一个物理与精神、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学习空间,既包括虚拟化的人和物,也包括基于虚拟现实开展的创造性实践。虚拟化课堂空间能为大学生提供超越现实的跨时空体验,优化空间布局设计,减少现实世界不利因素对科研活动的影响,促成课堂空间由一维到多维的跨越。其二,智慧课堂的知识生产更具有效性。在现代科学范式下,知识生产是在规范的学科体系下通过科学方法进行的、以科学知识生产为目标的活动。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知识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能基于当前的科研数据与相关的科研成果自主探寻逻辑关系,使知识生产逐步走向半自动化。这能够与人类建立互补关系,提升课堂知识生产的效率、促进学生的智慧生成。其三,智慧课堂的教学交互更具情感性。传统课堂难以实现对学生情感的准确把握。基于情感识别等数字技术建构的高校智慧课堂能够准确表征学生的情感表达状况,并为教师提供情感性反馈,有效促成课堂空间情感互动的发生。其四,智慧课堂的学习评估更具全面性。教育大数据构建的多模态融合、多维度标准的评级系统梳理了不同评价主体的利益关系,提升了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全面性,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评价理念。这在促进高校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化成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字时代高校智慧课堂建构的

现实逻辑

高校智慧课堂建构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明确数字技术之于高校课堂空间建构目标实现、知识生产、情感交互以及评价变革的可能性。探究数字时代高校智慧课堂建构的现实逻辑将有助于促进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的深度融合,为高校智慧课堂的建构提供一种可行思路。

(一)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空间建构理念

课堂作为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的统一,隐含着教学理念,影响着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因而,智慧课堂的建构不能忽视课堂空间的教育属性,以保障智慧育人目标的实现。

首先,数字技术拓展了课堂空间的实践边界,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设自由空间。传统课堂空间的布局和活动范围具有固定性和有限性,以高效管理和严明秩序为建构旨归,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数字技术的介入打破了传统课堂空间的物理边界,使课堂空间具有流动性,如虚拟现实通过呈现色彩、声音、图像等媒介符号,将学生与虚拟世界“链接”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二维的文本理解转为具身性的情景体验。学生借此能够在更广阔的媒介情景中开展学习研究,不必为有限的活动空间所限,这为学生的智慧生成创造了开放条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对课堂空间进行分区,并规定各区间的功能。对大学生而言,其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合作交互的空间、独立学习的空间、一定的游戏空间等。数字技术支持的虚拟学习空间能依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进度自主切换和增减学习情景,并通过情境的转变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真实、丰富的沉浸式体验,改变传统单一学习空间对于学生发展的局限,为学生提供一种开放式与区隔式布局相结合的课堂空间。在此,高校学生在智慧课堂中既可以自主建构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以避免干扰,也可以随时组建小组空间开展研讨。这种极具层次性与动态性的课堂空间对实现学生差异化的知识建构和创造性智慧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数字技术丰富了课堂空间的文化意蕴,为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提供条件。传统课堂空间观将课堂视为“施展策略的场所”和“行动的剧场、冷漠的舞台或背景”,于学习主体而言是独立于自身之外的客体。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能够将丰富的现实世界以数字化方式映射于课堂中,使课堂空间的文化介质更为多元,呈现形式更具情境性、真实性、生动性。这能激发学生主动对课堂空间进行再叙事、再隐喻、再塑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课堂空间文化建构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个体精神生命的充分发展。就高校而言,课堂空间应是思想、观念激烈碰撞的场域,更需要关注学习主体的思维发展与精神追求。教育云计算等内容推送平台能够利用创建的知识关系网络使学习者与正在浏览该学习内容的多个学习伙伴建立对话关系,强化学生之间的联系,拓宽师生思想交流的渠道。这种不断被创建的新的学习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发原有教学方式变革,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供可能。在此,信息与思想的表达、传播、开发和利用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提升了高校课堂思想沟通的效率,为学生智慧的生成创造了条件。

(二)发挥数字技术在高校课堂中的知识生产优势

移动互联的数字技术手段能够为课堂推送海量、动态、境域化、综合性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不同阶层、民族、知识谱系、历史传统,为课堂知识的生产创造了多种可能性。

首先,数字技术提升了高校课堂知识生产的效率,为学生的智慧发展提供动力。在传统课堂中,师生通过感知、归纳经验和提炼规律来生产知识。但是,师生的感知能力、所能感知的范围和所具备的感知方法等都具有相对局限性,因而学生的智慧生成往往相对缓慢。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智能化数字技术构建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系统打破了不同领域的数据壁垒,能根据运算法则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或者直接从外部环境获取有效信息,并完成对知识间关系的梳理,实现数据的抽象转化、归纳演绎、对比假设等,为高校课堂提供丰富的教育数据。这种自下而上汇聚的信息如同知识生产的原料,通过进入知识程序为高校师生的知识生产创造条件,这是师生在传统课堂中难以在短时间达成的。在此,数字技术作为人与客观世界发生关联的桥梁,在两方面发挥效用:一是建构了信息加工系统,使知识生产过程中的部分环节能够在机器中完成;二是构建了认知模拟系统,使机器能够模拟人的认知过程。这不仅扩展了师生的感知范围,也增加了师生感知事物的强度,使得知识蕴含的真理被不断解蔽,学习研究活动更具智慧性。

其次,数字技术提升了高校课堂知识生产的创新性,为学生的智慧生成提供保障。在传统高校课堂中,知识生产往往在权威教师主导下以既定的文本知识为中心开展,内容相对单一,知识生产很难具有创新性。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的课堂学习社群能够通过发布观点、建立讨论组等方式在师生之间建立联结并形成知识生产网络。在此,信息、观点和知识存储于每一个师生的知识体系中。知识的修改和迭代在知识生产网络中随时发生,即便是缺少知识话语权的学生群体,也具备与主流权威抗衡的能力。因此,高校智慧课堂中的师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分享、交流、碰撞。学生可以不受教师权威的规制,并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展开或退出交流,这极大提升了知识生产的创新性,对高校师生这一科研群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数字技术具有的“放大缩小”功能能突出认知对象的某些维度,捕捉到师生无法察觉到的数据信息,使得既有认知对象及其关系与秩序以更为精准的样态重新呈现,为师生进行知识生产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高校课堂知识生产的时间、实践等成本,提升师生的思考能力,为知识的创新生产和学生的智慧发展创造多种可能。

(三)凸显高校课堂教学交往的情感互构性

教学是一种情感性实践,需要情感的支撑。“认知情绪”理论认为,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因而,高校课堂除了关注理性知识的探索外,也需要发挥情感识别、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智慧生成提供情感调节。

首先,数字技术为高校师生的深度情感交互提供了强化工具。在角色定位限制以及教育惯性驱使下,传统高校课堂的师生交互以学习内容为主,情感互动较少发生。智慧教学系统等数字终端部分地减轻了高校教师的教学压力,降低了教师的情感能量消耗,使其更聚焦于学生情感的唤醒。教师教学中的积极情感将在与学生深入的学术交流中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使教学要求的道德规范产生增值效应,这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学术智慧的生成都具有深刻意义。史蒂文·戈登(Steven Gordon)认为,情感文化通过面部表情、言语表情、身体姿势等揭示出来。高校智慧课堂的情感识别等数字技术能间隔性地捕获学生的表情、语音、动作等特征信息,判别学生的情感状态,强化教师对学生情感需要的理解。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双方各自表达、相互理解、达成共识的过程。教师基于智能终端提供的精准化数据能准确判断学生的情感倾向,进而能够选择更为深刻的话题和恰当的交流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与学生进行非设定性交流,让学生在学术探究中得到情感上的鼓励,弥补人机交互中情感的缺失,进而促成学生智慧的发展。

其次,数字技术与身体的开放互构赋予了学生更为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传统课堂中,认知对象多以固态文本的形式呈现,所培养的理性思维以实践为基础,学生只有基于特定的时空实践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事物规律的把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智能技术将包含感知、通信、交互等的智能教学系统有机融入课堂空间,丰富了学生的阅历体验,并对学生的身体感知进行了可能性的重新配置,为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发生创设了条件。法国哲学家吉勒斯·德勒兹(Gilles Deleuze)指出,情感产生于运动图像的刺激与身体感知反应(信息加工)之间的间隙。因而,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通过提供感性的色彩、声音、画面等符号将学生带入一个沉浸式的实践场域,触动学生的具身情感,让学生体验到生理局限之外的世界,不自觉地产生与这种环境相协调的学习行为,进而影响其认知发生。在此,学生与数字技术之间从离散的主客关系转变为融为一体的意识过程,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智慧发展。

(四)提高高校课堂评价与数字技术的整体适配性

高等教育目标和使命的多元化决定了高校课堂评价的复杂性。数字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课堂评价环节的质量,增加评价要素的数量,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

首先,数字技术对高校课堂多角度、全方位的扫描实现了对课堂评价的全局性把握。传统高校课堂较少关注评价问题,即便关注也多集中在粗线条、大时空、外显性等宏大尺度上,缺少对学生智慧发展等隐性因素的考量,忽视了教育的复杂性。以大数据驱动的智能评价系统能够更为全面、准确地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原始数据,把握学生认知等方面的获取状态和发展变化的趋向,并以图表等形式直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优势和不足,辅助教师形成基于有效证据的科学决策,为学生的学术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另外,基于智能共享平台构建的多维评价空间能够拓展评价数据来源,将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等多方利益主体纳入评价系统,为其提供平等参与课堂评价的机会。这对于重构评价主体之间的权利分配和利益博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原有的文本输出、测验结果、小组汇报等评价方法,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堂评价能使课堂空间中的主体、信息、物质基础等实现有机融合,促进课堂内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流通,进而全面反映学生的智慧发展状况。

其次,数字技术对学生数据相关性的挖掘提升了课堂评价的有效性。传统高校课堂学习评价建立在客观的数据比较、量化的指标表征等理性分析基础上。但这种评价数据在应用中常被赋予非理性意义,使得课堂评价演变为一种规训力量,限制了学生的智慧生成。物联网感知、在线学习平台等智能技术能够对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多模态的数据捕捉,并借助学习分析等算法的科学归纳和系统整合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发展等传统课堂中的非数字化指标进行可视化分析,建立可解释的学生成长轨迹模型,增强评价的有效性。这就增加了不可计量指标在整个课堂评级体系中的权重,弥补了量化评价指标的片面性,使高校课堂评价体系得到结构性优化,学生的智慧发展得到根本性保障。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构建的评价体系还能将分散的学生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建立可解释的评价模型,揭示高校课堂评价数据背后隐含的教育意义及高校课堂内部的组织运作规律,实现课堂评价的低消耗和学生的低负担,为学生的智慧发展创造宽松的条件。


三、数字时代高校智慧课堂建构的

未来展望

(一)明晰智慧课堂发展愿景,促进高校课堂系统升级

首先,高校应将智慧课堂建设纳入学校数字化建设的整体发展战略,做好对虚拟现实、知识图谱等信息技术赋能传统教学空间的系统规划,构建以个性化学习为特征的学习环境。散点化、表层化的数字变革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课堂智慧建构,但缺少持续推进的动力和发展质量保障。因而,高校应基于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教育发生的规律从课堂内部系统结构入手,促成教、学、管、评各要素的系统化数字转型,逐步驱动高校课堂走向个性化,优化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体验。以此为依托,高校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智慧课堂建构的秩序和发展的方向,保障学生的课堂适应性和智慧发展的持续性。除了技术性支持外,高校也应进一步强化教育数字化理念,科学研判课堂智慧转型的时势,成为智慧课堂发展的主动建设者。为此,高校应积极推进传统课堂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建立对智慧课堂空间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一方面,高校应改造升级现有教学基础设施,为数字技术教育性价值的发挥提供现实基础。另一方面,高校应完善配套软件设施,持续激发师生当前与未来发展的动力,打造智能化、便捷化、安全化的学习空间,驱动高校课堂的智慧化发展。

其次,高校应规范智慧课堂建设的技术限度,充分关注高等教育本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为学生的智慧发展创设条件。从外部限度来看,高校应明确课堂教学中哪些要素可进行智慧化建构,厘清各种数字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以此为基础,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数字技术课堂准入机制,以“教师智慧地教”和“学生智慧地学”为根本建构原则,积极参考国内外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总结和反思当前高校数字化转型中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将高校内外的有利资源整合起来,夯实智慧课堂建构的技术基础,促成课堂空间的结构化升级,防止技术滥用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教育低效。从内部限度来看,高校应明确课堂在何种程度上使用数字技术,如频率、强度等,进而开发“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新模式,建立技术使用的监督机制,为课堂教学的技术使用提供范例。尤其在数字技术规模化介入高校课堂空间的早期,作为课堂主体的师生可能无法理性控制技术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因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和限制性的使用建议是预防和规避技术潜在异化风险的重要举措。

(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优化高校课堂知识服务体系

首先,高校应积极搭建资源整合平台,为智慧课堂中知识的高质量生产提供信息支撑。鉴于数字技术的开放性带来的知识的高效生产和爆发式增长,高校应本着为学习赋能的开发理念,主动联合教务部门、大创中心、合作发展部以及其他高校,积极搭建多主体共建的课堂资源共享平台。平台应广泛吸纳多领域、多层次的知识进行合理筛选和统一整合,积极推进各类学习资源的互联互通,为智慧课堂中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创造条件。同时,平台也应该紧密对接学校其他数据库,公开征集各方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持续采集与动态更新,促成教学资源的集约化管理。为使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发展,平台在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学生知识接受效率的同时,更要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技术在知识呈现、组织及传递中的优势,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为增强知识的多维建构,平台应鼓励学习社群开展交流互动,促进知识生产网络的动态生成,为课堂知识的创新性生产和学生的智慧发展创设充分条件。

其次,高校应强化资源共享平台的管理体制建设,保障课程知识的科学性与育人性。课堂知识的高质量生产有赖于高质量、高价值的课程知识基础。对此,高校应在积极构建资源共享平台的同时推进教育资源管理体制建设。一方面,高校可引入自然语言处理、自适应学习等智能技术,建立教学数据库的质量排查与监测模型,检测教学资源的科学性,综合判定教学资源的风险等级。技术于高校教学而言,既可能是解药,也可能是毒药。因为技术的每一种可能性背后都必然隐藏着其他可能。因而,高校应警惕技术异化造成的推送内容的安全隐患。对于校外资源,高校应携手其他高校或组织组建区域内教育数据监管小组,明确各方权责义务,对教学资源进行质量监控。对于校内资源,高校应审慎对待课程知识的技术转化,保障课程知识的教育性。另一方面,高校应精准定位教学信息的伦理属性,明确教学资源的育人本质。数字技术及其承载的知识具有社会建构性和价值负载性。高校应始终秉持智慧课堂服务于学生智慧生成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构逻辑,明确只有人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旨归,推动教育数据伦理风险调控机制的构建,提升师生对教学资源使用的伦理自觉。

(三)推动学生导向的教学情感交互,提升高校课堂情感体验

首先,高校应积极营造以师生情感交互为基础的智慧课堂氛围。在数字化学习背景下,突破时空局限的情感交互方式对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构具有重要价值。因而,高校应不断丰富智慧课堂建构的技术手段,建立情感识别等智能检测机制,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在传统课堂环境中无法察觉到的学生深层次的情感状态。尤其是有着较为成熟心智的高校学生的情感变化更为隐秘,情感需要也更为复杂。教师应依托数字技术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需求。但基于学生情感数据的简单回应并不必然生成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情感体验,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情感交互能力以及将教学从事实活动转化为价值活动的能力。对此,除了技术支持外,高校还应积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不断丰富与学生的互动形式,提升教师对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不断优化教学设计,营造民主平等的良性师生情感沟通氛围。

其次,高校应积极提升学生与数字环境的情感涉身性。情感作为一种隐性的育人力量,能够强化学生在数字化课堂空间中的学习效果,进而促成其智慧生成。高校课堂应将虚拟环境、虚拟存在物等由数字技术映射的认知图景纳入学习领域,使学生能以“虚拟化身”的方式与同伴、陌生人、系统等进行互动,并在此过程中建构起关于认知对象与学习过程的知识和情感。尤其在数字技术支持下大量知识信息涌入课堂空间的背景下,知识实际上脱离了其发生的具体情景。对此,教师应合理利用数字学习情境的影响力与感染力,规范引导学生感受、想象和体验知识生成的背景及其蕴含的情感要素,在具身性环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在知识呈现方式上,高校课堂应积极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提升知识呈现的亲和力和多元性,激发学生的自我驱动力和情感投入,确保其认知图景在新知识中的再平衡。但将知识进行技术化呈现时我们应该注意,数字技术的表征逻辑与知识组织逻辑有着本质差异。因而,课程知识的转化应避免脱离实践情境,要与学生的认知与实践相一致,以此保障学生的情感投入。

(四)完善基于技术的课堂评价体系,保障高校课堂评价科学高效

首先,高校应从结构上完善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课堂评价体系。在宗旨上,高校课堂评价体系应以高等教育的旨归与功能发挥为本,以学生的智慧发展为目标,强化其时代性、复杂性和民主性指向,保障课堂教学的公共性。因而,高校应将育人为本的评价标准嵌入智慧课堂评价的全过程,积极寻求数字技术下的评价模式与学生生命的契合点,实现高校智慧课堂评价的育人旨归。一是在方法上,高校应在课堂中建构一整套以智能检测和反馈为基础的评价系统,精准检测学生的情感、语言、动作等;建立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袋,规避由简单量化统计造成的评价失真,提升评价数据分析的教育性。二是在形式上,高校应进一步增加课堂评价的种类,依托数字技术的精准检测,新增多元化的质性评价方式,从不同角度更真实、更全面地反映学习者的成长情况。三是在技术上,除了智能检测系统,高校课堂还应增加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状态和过程的技术设备,如智慧学伴平台、高效阅读软件等,打造人机协同的评价体系。如此,学生各个阶段的数据都能够以透明、可解释的形式呈现出来,既促进了技术赋能的智慧课堂评价的公正性与有效性,也实现了学生学习历程的可视化,为学习者画像的智慧构建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高校应在内容上完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评价指标体系。在数字化课堂空间中,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评价成为可能。但是高校课堂目标不是倾听知识,而是获得个体的所思所想,获取对事物的知悉与对世界的洞察。因此,高校应增加课堂评价指标数量,丰富评价维度,尤其是能够反映学生道德、情感、精神等发展的评价指标维度,以此强化高校课堂的人文精神;不能忽视课堂评价指标中基础性、内隐性的指标,如社会责任感、终身学习意识等,以增进学生智慧的持续发展。在评价指标的落实上,高校应加强技术赋能的评价基础设施建设、规范评价技术使用方式。一方面,高校应完善教学评价技术,引进先进的存储和分析数据的基础设施,保证各评价指标对应适宜的评价工具。另一方面,高校应合理安排各评价指标的技术检测方式,明确各项教育技术的独特适用范围,审慎评估技术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合理调试检测和分析过程,避免技术对课堂评价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四、结语

数字化背景下,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的融合不断深入。数字技术之于高校课堂不仅是工具,而且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并与师生构成互补共生的关系。在此,数字技术与师生主体、数字技术与高校课堂的教育逻辑相互规约,共同构成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智慧课堂建构的逻辑起点。由此,从技术之维审视高校智慧课堂建构不是要探究智慧课堂的变革技术,而是要探究达成技术手段与教育价值内在统一的现实逻辑。因而,高校应立足于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探寻数字技术在高校智慧课堂建构中的多种可能,使数字技术为高校课堂的提质增效服务,为学生的智慧生成创设条件。

分享   在看和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校教育管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