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森:中国式现代化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谱系
李森(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导)
引用本文
李森,刘振天,陈时见,等.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道路[J].高校教育管理,2024,18(1):1-23.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赛道、新征程上,高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提至更加重要的位置,单独成篇、统筹规划、一体部署,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作为衡量一国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是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和连接处,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激发国家原始创新动力、建设学习型强国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与战略图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亟须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战略中不断汲取新动能和新理论,笃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之锚,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之舵。为此,以“国之大者”情怀,厘清中国式现代化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谱系,探明符合中国国情与现代化共同特征的强国建设路径,不仅有利于奔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更有利于重构面向2035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一、历史逻辑:以现代化理论的系统性跃升构筑强国之基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思潮,更是一项系统性跃升工程,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轴,建设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已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议题之一。现代化理论诞生于西方学界对所处时代合理性的把握和寻求,诠释了人类对追求美好生活和社会福祉的卓越追求。在以资本、利益为主导的市场逻辑下,西方社会历经思想启蒙与工业革命的双重洗礼,逐渐在物质高度充裕、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道路上高歌猛进。然而,后工业时代的来临带来了一个充斥工具理性、密布矛盾与隐忧的风险社会,西方现代化理论也随之陷入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交织的泥沼。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的理论创新,主张同时面向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现代化才是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开辟了既具有全球现代化共同特征,更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赛道。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处在西方现代化理论步入困局、中国式现代化走向超越的历史时期,从过去注重规模效益的“穷国办大教育”转向现今强调高质量发展的“大国办强教育”,使其建设进程与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进程共振共鸣。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强调:“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厘清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逻辑,亟待我们扎根强国建设实践与理论演化的历史进程,梳理高等教育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同频共振的历史文脉,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新传统。
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突破性创新,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迈向全新的历史征程。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经验成就的高度凝练,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赓续探索成功走出的一条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新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必须紧贴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瞄准中国人民对高等教育成就美好生活的殷切需求,创新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其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后工业社会,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主攻方向?对此,我们尤其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坐标系上将大学理想与现代化理论有机结合,探索全方位的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要素聚集地,大学不仅要遵循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更要形成中国特色的卓越发展道路。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必须突出大学服务现代社会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可持续融汇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积极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外延。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守正创新的历史探索,内蕴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跃迁理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培养更多实质自由发展的“现代人”以推动社会现代化进程。因循精英化到大众化、普及化的历史进程,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在面临现代挑战时其社会职能、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均存在发展瓶颈。同时,指标文化盛行引发了大学的同质化发展倾向和优绩主义竞争。这反映出高等教育“大而不强”,难以适应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要求。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在现代化理论的指导下重新构建了在创新中走向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以人的现代化为基点,在持续变革与创新中回应教育强国建设对一流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的现代化需求,从而在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全方位铸刻现代性的内涵。对此,高等教育以一种持续创新旧传统的开放态度接入现代化社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历史实践,发挥大学的集体智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多元化的声音与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
二、知识逻辑:以科技自立自强的学术体系彰显中国特色
高深知识的传播、生产、创新和发展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彰显中国特色的逻辑支点。科技自立自强的学术体系不仅包含了国家及其组织机构已经掌握的系统或标准化的知识,而且包含了大量分散和具体的个人知识。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集中和广泛利用高深知识构建科技自立自强的学术体系,是适应新形势下科技经济有机融合、彰显中国特色的关键途径。
知识观念科学化是以科技自立自强的学术体系彰显中国特色的前提条件。知识观念关涉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对知识的性质、价值、标准等问题的态度,决定了什么样的知识能够进入高校,并且影响着高校师生的行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从而避免落入资本逻辑陷阱。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知识观念科学化,辨识科学技术的功能与本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知识主体参与多元化是以科技自立自强的学术体系彰显中国特色的内生动力。由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传统的知识主体参与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应推进参与主体多元化,以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互动合作的良性机制。进一步讲,知识参与多元化重在强调围绕国家和区域的重大任务,以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实现资源共享、知识共享、利益共享,搭建多主体创新支撑平台,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此外,在满足各参与主体需要的同时,我们也要创新组织发展的各项保障制度,从而实现自我发展与满足各参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平衡。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是以科技自立自强的学术体系彰显中国特色的战略支撑。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知识生产在动力、类型、场域、制度、社会责任、质量评价等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呼吁大学进行跨学科、超学科的知识创造价值探索,推动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共同解决新科学问题。高等教育作为高新知识与技术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为现代化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人才、科技、智力支持,其组织机构的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深受知识生产模式的影响。因此,以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的高等教育学术体系意味着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发展旨归,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将跨学科和问题驱动作为基点,实现同类或异质学科知识的引入、渗透和迁移,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创新思维、通用能力、专业技能和跨学科素养。
三、价值逻辑:以教育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龙头作用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阵地、科技重地、人才高地的结合体,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职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制定的17个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都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意味着坚持可持续发展,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教育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龙头作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向全球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可持续发展强调多方力量的协同发展,因此,以教育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关键途径。
一是以人的自由发展为逻辑起点。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的需求。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精神人格的生成,教育共同体最为核心的要素也是个体“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中国式现代化支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在注重科学教育的同时更为强调人的自由发展,通过引导使广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之中。进言之,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即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时代新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构建职普、产教、科教共同体,建立健全学术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分类人才培养体系,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二是以数字化转型为逻辑旨归。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当前,数字化转型改变着知识生产和表征范式,使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断统合,其去边界、去中心化等优势赋予高等教育事业新使命,即高等教育在人与世界、人与人的沟通中发挥着重要的联结作用,从而以整体视角推动人类发展与创新。在此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共同体的协同合作逐渐走向智能化与生态化,以需求为导向实现教育资源精准供给与匹配,减少教育资源浪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的“课堂+线上+实践”混合式教育模式的深入应用有助于发挥各种类型教育资源、方式的优势,实现规模化教学安排下的个性化学习,打破高等教育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壁垒,促进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