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捷:建构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需明确的三个问题
▲ 陈洪捷(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引文格式
眭依凡,陈洪捷,赵婷婷,等.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4):1-11.
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新时代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和面临的重大任务。对高等教育而言,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的重要基础,是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研究应该朝着这个方面去发力。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意义重大,同时难度也很大,建构之前需要明确三个问题。
第一,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自主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毫无疑问,所谓自主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应该是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但这其中的自主意味着什么?自主意味着排斥他者?还是意味着在他者基础之上的自主?抑或是基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汇之后的自主?其实,近代以来,中西方之间的知识沟通、交流和融汇已经成为常态,中国在知识体系建构方面已经与西方难以分开。我们现有的知识体系正是在当年“引进”、“拿来”和“整理国故”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我们今天在知识方面的成就也是在此基础上取得的。因此,所谓自主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应该是在保留现有(国内和国际)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建立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同时,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对象显然也不能只是中国本身。一种知识体系一定是具有普遍性的,而不是针对一个特定国家的理论。也就是说,中国自主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必然是普世性的,不仅能够解释中国的高等教育,对全球的高等教育也同样具有解释力,能够被全球的高等教育同行所接受。
第二,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有效的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上所述,我们在建构中国自主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如果所建构的知识体系没有被中国以外其他国家普遍接受,所谓自主的知识体系则是无效的。只有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才是一种有效的知识体系。如果他人也能接受我们所建构的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一定是因为这种知识体系能够指导他们认识高等教育的现实,帮助他们实现自身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成功建构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帮助我国早日实现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成为国际上的高等教育强国。
第三,我们要明确什么是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毋庸置疑,其答案是自己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包括概念体系,是观察世界、解释世界,帮助人们去应对世界的一套理论。现有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看似很多,但是回归到理论层面,具有体系性的理论其实不多。虽然相关理论不多,但它们对于人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却具有重要意义,如马丁·特罗(Martin Trow)的大众化理论等。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就是能否提出相关的理论来,如果能做到这点,自主知识体系才有可能建立起来。一种理论的提出往往是建立在大量研究基础之上的,我们要提出自主的高等教育理论,就必须对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实践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已有理论的理论。学术界的理论都是在竞争性中胜出的,原则上每位学者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理论,但只有那些被多数学者所认可和使用的理论,最终才能成为专业领域公认的理论。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纽曼(John Henry Newman)、克拉克(Burton R. Clark)等国际知名教育家们所提出的理论都是他们自主的高等教育理论,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高等教育理论。所以,建构自主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说到底就是要构建一套解释力强、能够超越已有相关理论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总之,建构自主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或理论体系不是一种意愿、一种口号,而是行动,是研究实践。一旦我们能够基于自身的研究建构出一种胜过其他理论、具有理论优势的高等教育理论,这本身就是自主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