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享单车:作秀式出海?

2017-09-05 寒冰 中国新闻周刊


且不论可行性如何

谁还没点

成为“国际大公司”的格局和野心呢


国内市场似乎已经不能满足共享单车的胃口了。今年以来,“出海”被频繁提起。


最近的消息是,8月底,摩拜宣布进入曼谷,这是继新加坡、英国、意大利、日本后,摩拜进军的第5个海外国家。它的老对手ofo自然没有落下,从2016年底开始,ofo先后进入新加坡、美国等8国。



对“出海”同样固执的,还有小蓝单车。这家公司算不上共享单车企业第一梯队,它在旧金山遭遇滑铁卢后,又于8月高调宣布进驻全球10个国家近30个城市。

 

这看起来充满把共享单车当成“新四大发明”向世界推广的雄心。但也有质疑的声音:“噱头罢了!投放几百辆车,就能打上‘进军海外’的标签,做广告的同时,还能忽悠投资人。”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曾公开质疑。

 

到底有多少辆单车出了海?

 

根据ofo公关部向周刊君提供的数据,ofo共在美国落车2200辆,其中在加州、西南偏南音乐节、哈佛中国论坛投放的1200辆都是免费服务;在英国剑桥和牛津分别投放500辆和100辆;马六甲2000辆;新加坡市场投放最多,截至今年8月底超过1万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仅北京地区共享单车数量便接近200万辆,其中ofo投放了80万辆小黄车。

 

摩拜的投放量并不比ofo有诚意。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统计,截至今年8月10日,摩拜在英国曼彻斯特落车1000辆;英国伦敦伊灵750辆要知道,自摩拜单车正式诞生后,在国内共服务 83 个城市,运营超 450 万量单车。


2017年7月3日,英国曼彻斯特居民使用摩拜


平均计算,摩拜与 ofo 在最近一年中,每个月在国内都要投入几十万辆自行车。比起在国内的大手笔,海外投放量实在算不上多。


出海没那么容易


在国内尚且困境连连,出海之路自然很难一帆风顺。

 

海外监管方可不好糊弄


在国内到处停放、侵占公共资源的做法,出海就未必行得通了。最知晓此中凉热的要数小蓝单车。今年1月,小蓝单车进军美国旧金山市后,当地议员指控其扰乱城市秩序,侵占公共面积,旧金山市政部门曾给其CEO李刚写信,信中连续出现了十几次“公共路权”。在被禁止使用公共单车停放架后小蓝单车黯然退出。

 

2017年3月,旧金山政府出台共享单车新法,这给了小蓝单车致命一击。


即便是允许共享单车投放的城市,也提出了诸多要求。美国法律规定夜晚自行车行驶要开车灯;在欧洲,路面行驶的自行车需具备变速功能;每辆投放市场的共享单车都需要先交付59欧元的保证金(相当于455元人民币),以保证投入市场的共享单车都能按照规定使用、停放。

 

欧洲还为共享单车制定了停放规定——虚拟停车位,共享单车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才能上锁,一旦监管部门发现共享单车未按要求停放,车辆将被扣留,该车对应的保证金也会被罚没。在欧洲共享单车的维护人员与单车数的比例也会比国内更高,运维成本也更多。


曼彻斯特市市长曾表示,摩拜单车是一个“在英国未被测试过的想法”,他要求市政府不断跟踪审查,确保共享单车系统不为其他步行者、驾车者等带来不便。


与当地有关部门沟通合作获得支持,而不是像国内一样先斩后奏。该如何遵守海外法令、如何使用社会公共资源,对出海的共享单车至关重要。


竞争对手


在美国,共享单车不是新鲜事。2010年丹佛市就已推出单车共享项目B-cycle,而到现在美国约有60个城市有共享单车项目,且最大共享单车品牌纽约CitiBike(纽约市官方定点停放的共享自行车),每月提供的服务量超过100万次。


2013年5月27日,美国纽约街头的自行车。纽约市当天正式启动“自行车共享计划”,市政府在市区设立330个站点,提供6000辆自行车,供市民和游客使用。


新加坡是目前共享单车投放量最多的海外战场,但根据Sensor Tower的数据,ofo和摩拜下载量都不及本土公司oBike。


ofo在英国不乏竞争对手 截图为quartz的报道


供应链


根据ofo公关部门的公开回应,目前ofo并未在海外建厂,而是在国内制造生产,再运出国。Ofo称,这比在当地生产成本更低:ofo每辆单车从生产到运送、清关、投放等成本约100-120美元,在美生产成本为300美元。

 

而在国内困扰共享单车的损坏、私用问题,海外同样存在。李宇辰说:“有时候按地图找不到车子,应该是被私用。”


英国《卫报》:曼彻斯特已有50辆摩拜单车受损  截图源自英国《卫报》


摩拜在英国同样面临损坏问题


尚且没有准确数据能准确反映共享单车在海外受损情况,但国外修理成本也许能作为参考:一辆 70 美元的自行车,轮胎漏气花 15 到 20 美元来修理——单车在海外运营维护成本远高于国内,这无疑增加了出海成本。


支付方式和诉讼成本


国外移动支付并不如国内普及,德国,80%以上人口未接受移动支付。这使得国外单车支付相对繁琐,而且费用是国内第三方支付的数倍以上。


另一个看不见的成本在于诉讼。国内用户因刹车失灵等问题受伤的案例不少,今年初,上海一个未满12岁的男孩解开了一辆ofo单车,骑行途中遭遇车祸死亡,其家人索赔878万元。在国内索赔不易,国外消费者权益意识却非常强烈。

 

是真出海还是硬造需求?

比计较投放量更实在的问题是:共享单车的海外市场真的有那么大吗?


中美的单车功能存在一定差异。在中国,共享单车主要解决出行;而美国崇尚汽车文化,单车更多用于大众健身或旅行而非出行。


曾旅居曼彻斯特的李宇辰证实了上述看法:“曼城公共交通非常发达,自行车道上的自行车一般都是运动型,用于锻炼身体的比较多。曼大周围很难找到摩拜,市区稍多,但找起来还是不方便。”

 


细究之下不难发现,摩拜与ofo目前出海布局的城市佛罗伦萨、硅谷、剑桥、曼谷等,多是中国人旅游、留学的高频地区。在曼彻斯特留学的Alice告诉周刊君:“在曼城摩拜并不是很主流的选择。我的中国朋友看见摩拜会觉得骄傲,朋友里用共享单车的还是中国人居多。”


刘宇辰说:“在曼城平均每次公交花费15元人民币,摩拜赠了月卡,在曼城一个月我基本没在交通上花钱。”


如果共享单车企业在布局市场当地找了工厂,根据当地要求进行共享单车的设计、加工、运维,就可能是有进军海外的意图。但目前在摩拜、Ofo还是小蓝身上,我们目前都没有看到这一点。

这样看来,摩拜与ofo的出海多少有点靠走出国门的华人托底的意味。


2017年8月30日,杭州,上万辆共享单车被弃之荒野。


截至6月中旬,小黄车在新加坡的累计注册用户超过10万。不得不承认,这个数字对总人口为500万的新加坡市场来说已经相当可观。但尚未有数据表明共享单车企业在海外已盈利。


从投放数量和供应链的铺设来看,共享单车出海更像是一场摆拍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多个城市又齐刷刷给单车投放摁下暂停键,仅靠高度饱和的国内市场,很难给资本讲一个漂亮的故事了。而出海,无疑是这个新故事重要的情节和高潮。且不论可行性多高,谁还没有点成为“国际大公司”的格局和野心呢?


在8月的极客公园Rebuild大会上,胡玮炜身穿印着摩拜logo的黑T恤,意气风发:“我们的产品去海外有先天优势。欧洲对品质和安全、联网,都非常认可。”


不管怎么说,当摩拜宣布进入意大利时,米兰和佛罗伦萨的市长、主流媒体、政企人士都齐聚佛罗伦萨市政厅。随着新一批单车落地,摩拜又获得了一段新鲜素材。


文 | 寒冰 关注科技、商业,报道线索请联系微信15201266599

值班编辑:陶小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2017上半年离婚大数据:北上深广离婚率最高!出轨率最高竟是…

点击图片阅读 | 探访世界最大的精子银行——Cryos

点击图片阅读 | 大西安:最“闷”城市的逆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