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眼症,真的是“绝症”?

杨智杰 中国新闻周刊 2024-03-22

干眼症的治疗是综合性的

消除引发干眼的原因至关重要


26岁的周漾为熬夜付出了沉重代价。今年春节期间,她每天熬夜至凌晨一两点,复工后,干眼症复发。每天早晨醒来,她的眼睛像被胶水黏住,难以睁开。过去半年,她一直饱受干眼症的折磨,双眼干涩、灼热,最糟糕时,她无法正常注视电子屏幕,整个眼窝以及左脸都疼痛难忍。疼痛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中风。

周漾的经历并非个例。假期中,人们沉浸在抢红包、刷视频的乐趣中,却让眼睛承受了超负荷压力。冬季原本就是干眼症易发季节,春节假期结束后,据媒体报道,到医院眼科门诊就医的干眼症患者明显增多。

随着电子屏幕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干眼症正成为一种国民病。接受采访的医生一致指出,干眼症曾经主要影响中老年人,近年来,甚至有向幼龄群体扩散的趋势。一个颇为常见的问题却困扰着许多患者:干眼症看上去没那么严重,可为什么这么难治?

上海五官科医院干眼症就诊区。图/IC

每5人中就有1位饱受干眼之苦

周漾第一次出现干眼的症状,是在2022年7月的一个工作日。她的双眼突然感到刺痛,随后无法看电脑和手机屏幕,闭上眼睛时,眼眶周围也极度紧绷。周漾随即前往公司附近一家三甲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干眼症,使用三天滴眼液后,干眼症状消失。

一年后,周漾的干眼症复发。2023年7月,周漾在工作之余同时筹备婚礼,几乎每天都在熬夜,睡眠也很差,她的眼睛开始出现干痒症状。起初她以为是结膜炎,到了7月末,症状加重,眼睑沉重,眼睛几乎无法睁开。她看了三家医院,医生开了不同的眼药水,但症状都未得到缓解。最终,她再次前往公司附近的三甲医院,被确诊为重度干眼症。

伴随人的每次眨眼,眼睑内的腺体产生的眼泪,会在眼表形成一层薄薄的泪膜,帮助眼睛保持湿润,并聚焦光线,让人们看得更加清楚。泪液中的抗菌物质,也能防止细菌滋生。正常情况下,眼泪会保持动态平衡,一部分蒸发,另一部分通过眼角的泪管从鼻腔中排出。但如果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多,就可能导致干眼症。

患有干眼症的人,会感到眼部有异物感、干涩、发痒,或有无法准确描述的不适,有时还可能出现短暂的视觉模糊。目前,干眼症已成为除了近视之外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干眼症总体患病率为5%~50%,其中亚洲人群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西方人群。2013年版《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提到,中国干眼症的患病率约为21%~30%,这意味着,按保守估计,国内每5人中就有1位饱受干眼之苦。到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干眼患者,占眼科总就诊人数的30%以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吴元从十多年前开始研究干眼症,他向《中国新闻周刊》提到,早些年,医生在临床关注到的干眼症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泪腺功能会逐渐减退,泪液分泌减少。此外,中老年人群如果出现干燥综合征等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或者使用一些药物,都会增加干眼风险。但近十多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尤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干眼症的患者和病因正发生明显变化。“目前干眼的发病特点是大众化、年轻化,一些小学生,因为接触屏幕增多,或者佩戴OK镜矫正视力等也出现干眼的症状。”吴元向《中国新闻周刊》说。

图/视觉中

某种程度上,干眼症成了科技进步的一个代价。根据2022年发布的《中国干眼专家共识:生活方式相关性干眼》,每天使用视频显示终端超过8小时可能导致干眼。新冠疫情暴发后,学生群体干眼发病率升高与居家使用视频显示终端时长增加有关。

2023年,吴元团队曾做过一个小型临床研究,他们召集多位平均年龄为22岁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温度合适的室内玩对抗性较强的手机游戏,100分钟后,志愿者的泪膜稳定性明显下降,同时还出现25度的暂时性近视加深的状况。吴元解释,人们专注盯着屏幕时,眨眼频次减少,眼角膜更容易干燥和出现损伤,并附着灰尘。此外,屏幕亮度、持续用眼带来的肌肉收缩等,也会引起视觉疲劳。在吴元看来,未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屏幕的依赖只会不断加深,这会使干眼症患病率进一步提高。

引起干眼的病因十分复杂,长期配戴隐形眼镜、广泛使用眼部化妆品、熬夜、失眠、吸烟或者做了屈光手术,都会加重干眼症状。今年29岁的谢烨,2016年出现干眼症状,她当时做直播,化浓妆,戴美瞳,每天面对高强度的灯光工作3个小时。有一天,她的眼睛突然无法对焦,看什么东西都很模糊。医生告知她是角膜炎和干眼症,下眼睑板腺缺失三分之一。  

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也比在室内工作的人更容易患干眼症。吴元向《中国新闻周刊》提到,外卖配送员也是干眼症的高发人群,他们长期在户外骑车,无眼部防护措施,更容易出现干眼。

多位受访医生都提到,干眼症的诊断并不复杂。吴元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总结,不同类型的干眼症,其患者是相对固定的。水液分泌不足型干眼症通常与年龄增长有关,主要见于中老年人群体,女性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会经历眼泪分泌腺体的萎缩,从而导致干眼症发生。另外,某些内科疾病,如红斑狼疮等风湿性疾病也可能触发干眼症。

因泪液过度蒸发而引发的干眼症,在临床上更为常见,其诱因往往与患者的生活方式相关。对那些需要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老年患者来说,他们可能会表现为混合型干眼症。医生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描述,可以在尽可能少的检查下对患者进行准确诊断。

“干眼症改变了我的生活”

近年来,公众对干眼症的认知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误区。北京同仁医院眼角膜科主任接英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许多人在早期出现眼睛干痒、明显的异物感等症状时,不会选择及时就医。对干眼症来说,如果不消除引发干眼的原因,或仅仅自行购买一些消炎或缓解眼部疲劳的药水,难以针对性治疗。随着时间推移,干眼症的病情可能会恶化。

周漾的干眼症复发是一个典型案例。吴元进一步解释,干眼症常伴随着角膜受损,可能出现角膜炎等严重症状。如果这一状况得到早期治疗,比如使用眼药水、进行热敷、增加休息,就不至于演变成严重后果,患者可以快速康复。

2022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冯云等人发表了一篇题为《干眼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经历:一项定性研究》的研究论文,研究者对47名干眼患者进行了深入访谈。其中一位患者曾在感到眼睛干涩后,在社区医院就医时被告知眼睛正常,只是需要休息。但她的症状逐渐恶化,直到去更高级别医院才被确诊患有干眼症。“我感到我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这可能会影响我的干眼症康复效果。”该患者称。

没得干眼症的人,很难想象干眼症病人生活在怎样一个无奈世界里。周漾第一次复发干眼症时,由于无法直视屏幕,请了18天病假。她回到公司上班时,眼睛还未彻底康复,不得不每半小时滴一次眼药水,工作到下午4点,她便很难再继续盯着电脑工作。“当时还是不能长期看屏幕,但领导可能觉得干眼症不是一个很严重的病。”

谢烨的眼睛起初只是轻微干涩,有红血丝,伴有灼热感,但去年10月底开始,干眼症逐渐恶化,她常常会在半夜因眼睛干涩疼醒,必须依赖人工泪液缓解。2016年第一次干眼症状出现后,她改为佩戴日抛型美瞳减轻不适,但到了去年,她发现一天中戴美瞳的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眼睛太干,以致于镜片会在眨眼时被挤出来。最严重时,她面对任何电子屏幕会感觉眩晕,甚至剧烈头痛。

她曾分别在重庆一家三甲医院和一家私立眼科医院就医,在医生建议下,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但只能起到缓解作用。去年年底,她甚至换了工作,转做短视频,这份工作只需要她偶尔出镜,大多数时间她在幕后工作,无须化妆或佩戴隐形眼镜。

谢烨曾向家人和朋友倾诉干眼症带来的痛苦,对方很难感同身受。“他们认为只是眼睛干,但干眼症改变了我的生活。”谢烨承认,干眼症让她陷入焦虑,晚上睡不好觉,睡眠不足,又反过来会加剧干眼症状。

相关研究证明,干眼症与焦虑密切相关。冯云等人的论文中提到,干眼症患者普遍表现出较高程度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一位患者描述,如果不及时滴眼药水,她的眼睛就像有蚂蚁在表面爬行,“我很生气,一直揉眼睛,这种情况下我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任何事情,这让我感到非常沮丧”。

不过,多位受访医生都强调,干眼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人们不需要“谈干眼色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表泪液学组副组长梁凌毅向《中国新闻周刊》提到,对于绝大部分长期使用手机、电脑,熬夜的干眼患者,问题通常并不会太严重,干眼主要影响的是人们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一些由系统性疾病,比如干燥综合征引发的干眼症,如未得到有效诊治,严重者可能导致失明等严重后果,但这在临床上相对而言是少数情况。

治疗干眼症为何这么难?

干眼症患者的焦虑,主要源自于四处寻医但未见症状明显改善。吴元在临床上看到一些患者,在别的医院就诊,已叠加了七八种治疗方案。从去年7月起,周漾为治疗干眼症,至少去了6家北京的医院。

她除了使用人工泪液和其他眼药水,还接受了三次泪小管塞栓治疗。这是一种针对中重度干眼症患者的治疗方式,通过在泪道植入一个栓子,阻止泪液从鼻腔流出,延长泪液在眼表的停留时间。除此之外,周漾还尝试了包括针灸和注射在内的中医疗法。去年年底,她的干眼症曾几乎康复,但在春节后再次发作。

不同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可能有所差异。接受冯云团队访谈的一位患者的困惑颇有代表性:“我去了很多医院,有些医生告诉我,我的干眼症是由于眼睑腺功能不良造成的,也有人告诉我,这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致。他们给出了不同诊断和治疗建议。我应该听从哪一种意见?能否解释一下它们间的差异?”

中国首部干眼症专家共识发布于2013年,在此之前,一些眼科医生会将干眼症当作结膜炎治疗。2020年,第二版专家共识被推出,涵盖如何定义、分类、治疗干眼症,此后国内多家医院和诊所才开始重视和完善干眼症诊治。接英坦言,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真正引领性的共识指南不多,只有角膜、结膜专业医生对干眼更了解,其他方向的眼科医生不够重视,可能会造成一些干眼症漏诊或误诊。

电视剧《狂飙》中,主角曾将自己的干眼症戏称为“绝症”,这一说法曾引起不少人的共鸣。干眼症是否真的是不治之症?

干眼症类型不同,答案也有所差异。接英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对一些中老年患者,特别是女性,她们的干眼症多与衰老有关,对这部分患者而言,干眼症可能难以彻底治愈,只能改善症状。对那些因生活习惯引起的干眼症,通过正确使用电子设备、改良隐形眼镜佩戴方式和化妆习惯等,再加上恰当眼部护理,大多数患者能消除干眼症状。“确实存在一些病例病情严重,但并非所有干眼症都无法治愈。许多家长担忧孩子患上干眼无法痊愈,这样的焦虑其实是不必要的。”

此外,吴元提到,一些患者治疗的效果不佳,一种原因可能是没有找到适合的治疗方式。与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不同,干眼症的治疗难点在于,其患病症状带有个体主观感受。吴元解释道,医生诊断干眼症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患者的主观症状,治疗目的是改善这些症状。但不同患者对治疗方案的反应不同,比如同一款眼药水,有些人可能效果显著,而另一些人可能感到刺痛。

多位医生接受采访时指出,干眼症的主观体验尤为复杂,即便医疗检测显示患者的状况已得到改善,患者本人仍可能强烈感受到症状。患者的神经敏感度差异很大。“我们使用特定设备观察患者的眼角膜受损神经,发现一些人的神经极其敏感,哪怕是微弱的光线也能引起强烈反应。这种情况下的干眼症可能较难治愈,因为问题已不仅仅是干眼症,而是涉及到神经系统的症状。这类患者不多,不过我们也会尝试使用如湿房镜(一种功能性眼镜,可以减少眼表泪液蒸发)等更高级的治疗方法。”吴元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目前,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方式有十多种,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药物治疗方面,眼药水是最主要的方式,包括人工泪液、地夸磷索钠滴眼液、中重度干眼症患者可能用到的低浓度环孢素A等。国内上市的国产地夸磷索钠、环孢素A等滴眼液均为仿制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显示,相关滴眼液在国内获批上市,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受访专家提到,这些国产药和原研药临床效果差别不大。物理疗法包括睑缘清洁、睑板腺清洁、强脉冲光治疗等。专家强调,医生首先要准确诊断患者干眼的类型,从简单的治疗方式开始,如果效果不佳,需帮助患者寻找其他更适合的治疗方法。

“没有哪一种治疗方式可以解决干眼症的所有问题。”梁凌毅强调,干眼症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原发病的治疗至关重要”。此外,干眼的治疗“三分靠治,七分靠养”。梁凌毅举例说,有的干眼症可能是因生活环境太干燥或者充满粉尘诱发,除了使用人工泪液,患者应尽量改善环境条件,同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些物理疗法。对一些熬夜或者焦虑的患者来说,首先要解决心情和睡眠问题。

梁凌毅认为,医学干预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最重要的仍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她建议患者多参与运动,运动有助于促进睡眠,运动和充足的睡眠都能帮助泪液的正常分泌。

(周漾、谢烨为化名)

记者:杨智杰(yangzhijie@chinanews.com.cn)
编辑:杜玮

运营编辑:肖冉


推荐阅读

DJ丁磊,终于赚钱了

给这些超级工程算笔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