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暨作者交流会综述
“问路中国设计”
《装饰》杂志2015年度优秀论文
评选暨作者交流会综述
编者按:“问路中国设计”——《装饰》杂志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暨作者交流会自2014 年首次作为年度常设活动举办以来,今年已是第三届。活动旨在弘扬扎实严谨的学术风气,也在向广大作者进一步明确《装饰》杂志的学术标准和投稿要求;同时通过作者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加强设计门类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2016 年5 月14 日,“问路中国设计”——《装饰》杂志2015 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暨作者交流会在清华美院A327 会议室举行。本次交流会特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贾珺,2014 年度优秀作者、北京服装学院的王子怡老师作为嘉宾。《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教授、全体编辑,以及29 位“2015 年度优秀作者”当中的17 位到会参加。他们是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的陈庆军、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徐东树、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的孙明远、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朱博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林添财、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赵衡宇、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崔晓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张明山、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吴宗建、济南大学赵忠超、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赵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雷、广州美术学院的林红与杨一丁、西安美术学院杨璐、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园林学院的陈顺和与傅宝姫。通过《装饰》微信公众号报名的十多位热心读者也列席了本次会议。
2014 年,《装饰》杂志进行了首次“年度优秀投稿论文”的评选暨交流活动,并从此作为年度常设活动举办,今年已是第三届。评选以2015 年《装饰》杂志发表的投稿论文为对象,主要集中在《教学档案》《史论空间》《个案点击》《设计实践》《民俗民艺》五个栏目。经过栏目编辑的严格审定与投票讨论,从数百篇已发表的论文中精挑细选出主题鲜明、观点新颖、论据可靠、语言精炼、可读性强,并有原创性的17篇佳作为“年度优秀论文”。被授予“年度优秀作者”荣誉称号的29 位作者则来自近20 所高校,地区范围涵盖了国内十余个省市。
《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首先对近年来社会上对于学术期刊的不良风气和负面评论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学术期刊在当下面临很大压力,但这反过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评选优秀论文的目的正在于“正风气,立标准”。他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和更多优秀作者交朋友,也希望把这个活动坚持下去,逐渐办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学术交流年会,使设计学界真正形成交流的氛围和机制。随后,他为到场的“年度优秀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会议现场
接下来本次主题交流活动由编辑部主任周志主持,除了栏目编辑对各自栏目的介绍(详情请点击:被退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别急,编辑们告诉你《装饰》需要什么样的文章?),主要由与会作者围绕以下几个方向的问题,以论文所属栏目大致构成阶段性主题发言,适时配合自由讨论和交流。
一、设计理论的研究对象、方法与路径
关于个人如何做跨学科的理论研究,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徐东树老师分享了很多自己的经验。在他看来,尽管跨学科是学界由来已久的研究范式之一,但是其前提是与其他领域的专家有所关连,进而咨询或是生发讨论,才有提出问题、深入研究的可能性。《东周礼制规范下工艺技术发展的内卷化与“他律”逻辑》这篇文章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沉淀,直到去年才正式完稿的。他尤其强调,论文写作的方法应该是带着问题写论文,而不是单纯为了写而写的;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释问题这一过程,实际也是自己学习研究的过程。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涉及的知识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涉及工艺史或设计史的时候就一定会发生跨界,需要多学科的材料来支撑,否则很多问题无法获解。因此,做设计史研究特别慢,只有自己先有了很多的问题和困惑,再找其他学科专家才有用。他还认为,设计学学科要想真正成熟必须要摸索自己的体系,跨学科不能硬来,要水到渠成,而这个时间是很长的。
对于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这个问题,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崔晓敏认为,设计实践专业的理论功底普遍相对较弱,跨学科或许可以给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方法。她写这篇论文的前提是学院开设的一门有关文化遗产的新课程。在准备课程、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她逐渐了解中国的传统设计文化与现在所说的“产品”的设计原理是相通的,因此从民俗博物馆中的实物中选取了一些关注度不高、文献资料较少的传统民用器具作为研究对象。可以说,她是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开始深入研究的。
正在清华美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张明山说,从硕士阶段开始,他一直专注于中国传统器具的研究,并在博士就读期间,协助编辑出版了《中国设计学全集》《中国当代设计全集》《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等。正是由于掌握的资料比较充分,实物也见得多,他萌发了在中国的每一个地域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相应选择一个具有典型性的交通运输工具来做研究的想法,于是有了这篇《西南地区渡河器具溜索设计研究》。
参加本次交流会年龄最小的是来自北京服装学院的在读硕士生朱博伟。他出生在一个传统的裁缝世家,他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稍微有一点文化的裁缝”,并希望以裁缝匠人的心态做旗袍和做研究。他研究的着眼点是以一个裁缝的视角来思考有关旗袍形式和结构的问题,以区别于以往那些纯粹的旗袍史论研究,从而让人们加深理解旗袍在历史变化中的特殊意义。
2014 年度的优秀作者、同样来自北京服装学院的王子怡非常赞同主编方晓风所说的“整个学术界更为重视设计实践,而相对较为轻视学术研究”。在她看来,高校教师在教学和参与社会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往往忽略做研究的重要性,甚至把发表论文看作一种负担。而实际上,把参与项目和教学的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想系统整理出来,落实到纸面文字,就是所谓的“研究”。她认为朱博伟的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一切来自良好的家庭教养和勤奋好学的研究态度。从研究生入学到现在,他以非常严谨的方法测量了北服博物馆很多旗袍的精确数据,并相应绘制了结构图,还亲自动手做了30 多件(套)清末民国时期样式的旗袍、袄、裤。他对旗袍的制作和研究下的功夫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贯彻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方面。
方晓风认为,目前设计史的研究受美术史研究的影响比较深,偏重审美判断,而超脱审美判断的又多限于图像学的研究。当然图像学的研究也是必要的,但是设计显然不能只是如此,因为相关的东西太多了,和使用与工艺相关,跟礼仪习俗、生活方式相关。他还谈到,现在跨学科的研究很多,但很多人是“为了跨而跨”,其实跨学科里面研究的立足点非常重要;思路、方法和材料上的借用是可以的,但是问题本身不能脱离设计学的主战场,学科边界的问题也很重要。
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作为特邀嘉宾,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贾珺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研究体会。在他看来,从事设计实践和从事理论研究是很不一样的两种角色,包括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以及成果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理论研究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和理性的表达能力。的确,以往的教学方式使得我们在这方面的训练偏弱,而《装饰》杂志搭建这样的交流平台非常有意义,不仅做了学术表率,也能让更多人知道什么是好的论文,或者说有助于更多的人写出好的论文。他还谈到衡量和判断一篇好的理论文章的标准,列举出桐城派文论中古文三大要素:义理、考据、辞章,认为这是判断好文章的必备要素,写论文其实也一样。论文可以讲出新的观点,或者发现新的材料,两者都不具备的文章显然缺乏价值。他还谈到,怎样选择好的题目,怎样补充材料,怎样表达出来,这是工作的过程。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把解决的过程写出来,这是研究必备的素质。一篇好的论文背后蕴含了很多的艰辛,有很多无法衡量的工作量,这也正是学术论文的价值所在。
东南大学的赵军教授谈到,从事艺术和设计实践的人总是不想写论文,这是不对的。写论文是自本科阶段起对学生的要求,是对设计师整体素质的要求,千万别找理由说“搞实践的不能写”。现在的教师都是博士和硕士,都应该是经过了写作训练的,而写论文要有感而发,太虚了不行,应该是从小的点、从生活方面来写。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林添财在发言中再次反思“什么是设计的过程”,他认为设计必须要有质疑自己的能力。例如关于文化,就看我们自己怎么定义,很多人会把它和传统结合在一起,而且认为传统文化就应该是设定好的。文化应该是来源于生活的,不是把符号留下来就可以传神,而必须得迎合现代人的审美和现代人的认可,才有可能有序地发展下去。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赵衡宇介绍,他个人主要还是偏好研究,并非做设计。抛开主流的观点来做田野调查或者是本土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他曾经研究过城中村现象,后来发现这个现象转瞬即逝,因为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太快。但这也说明设计个案可以选择的内容很多,甚至往往理论或者对它的观察和归纳跟不上实践的步伐。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与设计师相比,对空间的认识,包括价值判断和未来期待,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而目前学界好像不太理会这些因素。他还认为《装饰》杂志应该继续放大自己在学术引领方面的作用;设计类论文的写法特别实在具体,应该指向最核心的问题,不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罗列资料上。就赵衡宇提出的问题,方晓风主编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设计学论文写作的跨度很大,有的偏重史,有的偏重论,有的偏重经验总结。我们现在偏重史的文章比较多,偏重论的相对少一点,而设计类最多的论文应该是偏重经验总结的,这类论文现在反而不多。其实经验总结性质的论文应该在设计学论文中占很大比重,国外建筑师大多就是写这个类型的文章,因为偏重于经验的交流,把经验讲得比较透彻是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其实很多做设计实践的老师自己也是有理论储备的,真正做设计能做进去的人不可能没有理论。朱博伟说到的“有文化的裁缝”,就是在裁缝的过程中进行自己的理论建构,理论不可能离开实践。
济南大学的赵忠超主要谈了自己这几年设计研究的一些基本想法。他的研究之一是做项目,并从理论的高度总结,这很难突破,因为做项目很难,项目需要有代表性、独特性、典型性,这样的项目很难找。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思路不明确、方法不清晰,可能就做不下去,结论也只能编。传统建筑学的研究方法侧重于案例分析和案例研究,项目可以很顺畅地做完,但这对于分析一个具体的小设计问题并不适用。在与经济管理学院的博士生交流中,他发现对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设计研究特别有用,这对他后来的研究影响很大。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吴宗建介绍,文章的内容是他做的一个案例。在可持续发展这种案例中,以前主要注重环保节能的问题,从环境的角度去思考,而他则是从可持续发展的另外一些方面,比如社会性、经济性加以考虑。在实践过程中,他也是想重点在这方面寻找突破,争取做到不仅可持续,而且业主一定可以赚到钱,还要促进当地的就业。他坦言,自己没有史论专业的老师写得那么好,但是一边做实践,一边做教学,一边坚持写作。他认为,不管做得怎么样,一定要多总结,多进行传播与交流。
谈到写作的思路,方晓风指出,实践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程度,有的时候是短时间的,有的时候需要积累几十年。没有样本,没有积累,不可能立即总结出理论来。很多理论上的一点点进步,背后都是整个社会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为什么谈设计经验?其实里面存在社会分工的要素:实践能力强的人更多地提供实践经验,有可能缺乏理论化的能力;但社会上还有一批理论思维强的人,在看到大量实践案例之后,可以做总结。就像物理学包含实验物理和理论物理,我们没必要强求每个人都是全才。
赵军也认为,设计师千万别把自己当成艺术家,设计师的实践工作必须要建立在比较科学的基础上。因为设计毕竟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要把这个东西造出来,讲得虚幻飘渺没有价值。设计需要科学的精神,不是沽名钓誉,大家带着这种态度进行研究才会更加实在。
三、理论与教学的结合
来自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的孙明远以前做平面设计,后来才转到设计史的研究,目前主要的教学工作也是设计专业教学而非理论。他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设计学发展到现在的水平,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如何跨界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二,他在平日工作和学习中始终对具体的设计教学存在疑问,即单纯的史论教学如何与实践教学结合,具体的结合方法又是什么?
西安美术学院的杨璐曾经出国留学六年,而当她回国以后想把学习到的东西进行转化的时候,却发现是有问题的,而且问题越来越多,由此就有了厘清教学思路的愿望,但是在最初写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罗列,而自己最想说的那部分没有写出来。编辑鼓励她把想说的东西表达完善,把自己的见解说清楚。她也坦言,参与一线教学无法参与教改,很多东西无法碰触,课堂本身是封闭的,但是在课堂里教师可以自由发挥,包括怎样教学、怎样让学生对课程有所了解,让他们产生最大的兴趣,等等。
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陈顺和主要谈了设计教学实践的收获和观点。他从与台湾辅仁大学合作的课程中得到了不少收获。这个关于古村落项目的设计实践也体现出了台湾实践教学的思维和思路。其实,20 多年前台湾设计界就已经开始带学生走出校门,跟社区的一些人进行共同设计。他们在设计方法与调研方法上都是比较先进的,跨界整合做得很好,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不是单纯画图纸,也不是关起门来搞头脑风暴,而是真正地把产业落实。
作为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林添财提到他发现国内许多老师并不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或者说自己发现问题。他建议,老师可以花多一点时间跟自己的学生交流,学生也需要老师给予机会,至少鼓励性地让他们说说自身的问题,学生需要一个平台和说话的机会。
针对教学论文的问题,王子怡谈到了北京服装学院的一些情况。北京服装学院规定一个教学岗位的三年聘任期内必须发表一篇教研论文,这是强制性要求,每年还办教研论文的宣讲会,因此老师们至少在三年内就会去整理一篇像样的论文。至于理论教学怎么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国内也和国外不一样,国外的理论教学是融在专业教学之内的。其实学生不感兴趣,因为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或者认为和他们所学所做的事情没有关系。而当理论课不再只是纯粹的讲理论,而能让他们觉得和眼前做的设计真有很大关系的时候,他们一样会非常投入。
对于设计研究与教学如何结合的问题,主编方晓风也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史论课的确不是很好教,但是做设计到后面又缺这方面的知识,这可能跟教育模式有关系。国外的课没有这么多,他的课其实都是设计课,是围绕设计课组织理论教学,因此今后教学模式的设计一定需要把问题和知识的距离拉近。他进一步指出,的确不能拿自然科学的规范来套人文学科或者艺术学科,但是,自然科学所建立的学术规范确实存在其合理性。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就是知识传授,而自然科学学术规范核心是提供“可验证的知识”,而“可验证的知识”正是现代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教师有传授知识的责任,而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知识的可验证性,也就是可靠性。
结语:探索设计学研究范式
在一天的交流接近尾声的时候,陈庆军讲了他的感受。这一天的讨论似乎一直在围绕着如何建立设计学自身的研究方法和写作范式的问题。他一直在思考如何从实践到文章,如何从教学到文章,因为这可能才是真正属于设计学本身的方法和范式。实践的文章写得好,作品肯定也很精彩,服务于企业和社会一定是很有价值的;教学的文章写得好,课程必定是非常用心在做创新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知行合一”,写出很好的文章。
最后,方晓风主编对各位优秀作者从全国各地会聚到学院表示感谢,因为这代表了大家对《装饰》的认可与信任。他也非常赞同陈庆军的观点,认为本次交流会确实是在无形中讨论设计学的学科范式问题。设计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学科范式目前还没有完全成型。局限性大家已经看到,但是怎么突破还在摸索。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成果出来以后,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相连这一特性会越来越明显。其实中国传统哲学正是实践性很强的哲学,“知行合一”正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他进一步指出,在中国的设计学研究中,将来《装饰》肯定是一份很重要的参考文献,这是推卸不掉的责任。研究不到位没有关系,还可以再努力,但是留下来的就必须是经得起推敲的东西,后人可以凭着这些信息判断我们这个时代,评论我们走过的路,这正是《装饰》一直以来所秉承的大原则。
来源:《装饰》杂志2016年第6期
整理:周志 / 徐璐 中国装饰杂志社
点击以下链接可查看2015优秀论文相关:
被退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别急,编辑们告诉你《装饰》需要什么样的文章?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装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