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

其他

​用户驱动的运动装设计创新

内容摘要运动装设计的系统性、复杂性使其需要以用户需求为引导,综合运用人体工学、服装结构与材料学、审美及商业等要素进行设计创新。本文基于笔者从2003年持续开展的运动装设计教学和研究,探讨了用户驱动的运动装设计创新方法及关键环节,总结并提出了运动装创新设计流程,分享了基于设计流程的运动装设计课程的核心架构和步骤。在后疫情时代,用户健康意识的提高为运动装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系统性的创新设计流程有助于提升运动装的功能性、可用性和体验感。关键词:运动装设计、用户需求、参与式设计、设计流程
7月22日 下午 6:42
其他

《装饰》2024年第5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4年第5期1958年创刊/总第373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在筹备本期特别策划选题时,大家对于运动设计这一主题都很自然地表示赞同,因为运动在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已是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我们考察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运动的全民普及,可视为现代化的一个侧面。由此我不禁回忆起自己的儿时,我们面对的口号是中国人怎么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不断地在竞技体育项目上取得突破,一个个世界冠军的累积,早已使“东亚病夫”成为历史名词。但很长一段时间内,竞技体育的成绩是一方面,全民健身的水平又是另一方面。如今,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增长,我们的全民运动意识也在快速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论述中,指出了新时代社会建设制度创新的方向,其中之一就是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回顾这一历程,也可充分体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即使在世界范围内,运动成为设计的专门对象也是较为晚近的现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原因与运动在现代社会的角色变化及其意义有关。运动是人的基本能力,但普通人未必有机会充分发展这一能力,包括如何看待运动与个人素质的关系,都是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变化的。现在大家都认为,运动不仅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也是塑造人精神气质的重要途径。运动有助于培养更全面而完善的人格,也是基础教育的必修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运动之于当代人的意义日趋丰富,甚至成为时尚的一部分。不可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人工化的环境之中。这种高度的人工化环境必然会给很多人带来生活的异化。人们日益摆脱体力劳动,看似解放,但潜藏了健康风险。运动是人保持生命力和积极情绪的有效手段,也是抵御过度人工化生存环境风险的方式。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普遍认识,运动成为人们一个主要的消费对象,并持续推动相关行业的产业化发展。运动消费的水平,也可折射出人们的生活品质。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与运动产业的密切关联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在这一趋势之下,运动也在催生很多新的商业模式。运动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运动器械,也有配套用品,包括服装户外装备、保护用品,等等。其产品的专业性也在不断迭代,人们从事运动的心态和参与方式也越来越多元,支撑起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进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通过本期《特别策划》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运动涉及的多个面向。围绕运动这个概念,无论是产品形式,还是具体需求、行为组织方式、材料审美的考虑等,都有着丰富的内涵。设计与产业、生活方式的互动关系可以窥一斑而知豹,相信大家可以从这些精彩的内容中获得很多启发。这一选题另一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运动设计这样较为专业性的视角,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时代发展引起的设计迭代。运动与日常生活关系的变迁,推动了围绕运动展开的产业化进程,并形成了相关产业链。这对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设计,并进行学科建设大有助益。在这个选题的内容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本土设计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果,更看到了健康中国的美好前景,中国式现代化在践行中,并非虚言。方晓风特别策划:运动设计栏目主持:田
7月12日 下午 6:09
其他

《装饰》2024年第4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4年第4期1958年创刊/总第372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随着中国社会快速发展,文化复兴已成为日益紧迫的时代任务。文化复兴既是强调对自身传统的深刻理解和清晰认识,也是在新的语境下,通过新形式使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再次呈现。传统本身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包含了一部分固有、确定的内容,同时又包含了不同时期和不同立场的、带有历史印记及个人视角的解读,是一个开放书写的动态过程。对“传统”二字的理解本身是需要谨慎讨论的问题,笼统、大而化之的理解将导致对传统文化诸多细节的遗漏,难以获得全面、深刻的认识。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伴随着现代学术的发展逐渐走向深入。早期研究多集中于政治、军事、经济等传统史学领域,近年来则开始转向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出现了一批专门化的、细分领域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常以《诗经》中的“风”“雅”“颂”作为一种分层结构。其中“风”即民俗、民间文化;“雅”则是文人、士大夫文化;“颂”则对应了国家、宫廷文化。因而,过于概括地讨论传统是带有风险的,容易形成认识上的混淆和理解上的偏差。在设计学科中,常见的偏差有:刻板、静态地看待传统,以符号化的方式解读文化,导致成果不及预期,难以达到活化存续、古为今用的目的。需要明确的是,分层的文化结构并不意味着不同文化间互不相干。相反,彼此影响、转化才是历史中的常态。其中,“雅”这一部分承接“风”与“颂”,是一条隐形的文化纽带,而这也是亟需更为充分、深入研究的一个领域。“颂”所代表的宫廷文化多有典籍记录,相对充分的文献提供了研究路径;“风”所代表的世俗文化则渗透于日常生活中,带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相较另外二者,文人、士大夫代表的“雅”文化在历史兴衰和个人起伏间常有断层,是文化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环。清宫文房这一空间类型深受民间及文人文化影响,组织本专题的初衷是希望利用相对丰富的实物及文献材料,将清宫书房作为研究文人文化的一个切入点。为此,本刊组织了一次研讨会,邀请领域内专家共同讨论,希望从多个侧面、更为立体地呈现宫廷书房的面貌及其背后的审美逻辑。在宫廷生活中,书房是十分特殊的一种空间类型。据相关研究,仅清漪园一园,书房建筑便有数十处。可以想见,相较实用功能,书房更多时候是一种“点景”之用,展示、象征了帝王审美及文化价值取向。书房这一小天地呈现出的是更趋近于文人的趣味、格调,皇室的奢华、权威、等级格范不再是装饰重点。大量宫廷造物也围绕书房这一空间类型展开,其中既有崇古、摹古之风,又有自然真趣。这也令人想起清代皇帝的“变装”:在绘卷中以文人、隐士形象进行自我塑造,以一种符号化的形式表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渔樵耕读”四逸。本期在“清宫文房”这一专题下,汇聚诸多方家文章。这种组织形式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和开端,希望借此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理解,走向更为深入的层次和阶段。随着全球文化竞争日益激烈,传统复兴面临重重挑战,也恰逢良机,获得了活化及发展自身的可能性。精进研究,深耕于书斋和田野,为传统文化的保存发掘和当代转型提供支持也正是学人责任。方晓风特别策划:清宫文房栏目主持:赵
6月21日 下午 7:02
其他

《装饰》2024年第3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4年第3期1958年创刊/总第371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从思辨传统发展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格物致知的模式,并没有很强烈的量化研究意识。人文学科引入量化研究发端是受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自然科学在文艺复兴之后快速推进,取得了非常惊人的进展。总结起来,一是实证,二是数据。因为数据是实验结果的客观反映,这就形成了比较现代的科学范式。人文学科一直有很大困惑,就是很多事很难被精确描述或者精确定义,印象和事实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会陷入一种模糊的状态。通过对学术史的梳理发现,人文学科一直在很积极地观察自然科学的进展,并且学习其工作的方法,对这些方法加以借鉴并引进到人文学科的研究过程中来。这里面既有实验的意识、分析的意识,也有量化方法的引入。但是从总体上来看,量化研究成为人文学科的一种研究方法还是在20
6月4日 下午 6:31
其他

《装饰》2024年第2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4年第2期1958年创刊/总第370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设计界总体上存在着一种深刻的分裂——实践与理论的分裂。这种分裂在强调实践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普遍性,并带来了对理论的偏见。偏见往往呈现出两种极端形式:一种是理论无用论,另一种则是理论装饰化。诚然,诗人创作诗歌未必需要先学习诗歌理论,不少有点成就的设计师自称从不看理论书籍,并颇为自得,似乎是天分高的表现,但有理论思考的创作一定有所不同,更有内涵,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另一类,则是在取得一定成就后,急于将自己的实践成果理论化,视理论为高级成果,或者在写作中频频引用理论话语作为装点,使理论成为空洞的言辞而失去了内容和意义。偏见的产生,在于对理论缺乏真正的认识,而这样的偏见无疑会加深分裂。任何学科都离不开实践与理论的紧密互动,理论既不神秘也未必高深。一方面,不能无视理论的价值和作用;另一方面,则需要对理论进行祛魅,还原理论朴素的本质。人类在各类实践中获得不同的经验和认识,理论则是将这些认识系统化自洽的一种冲动,其本身也可视为实践的特殊形式。本质上,理论是一种假说,来自实践认识,又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进而以知识的形式传播。理论思考有不同层级,对应的是其所试图构建的系统的范围。最宏大的是哲学,试图建构的是对整个世界的认知,相对微观的则是针对某一领域的认识,更微观的可能只是针对某一种实践活动。多数理论来自经验的总结,但会加入研究者的演绎,这就产生了理论的局限性、可靠性和适用性问题。在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冲击下,人文学科的发展也在借鉴、引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但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对简单搬用自然科学方法的反思。冲击与反思造就了人文学科的大发展。人文学科的研究比之自然科学有着更复杂的制约,往往不能使用简单实验的手段,而要通过间接、迂回的方式获取研究数据。在现代,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之丰富,毫不逊色于自然科学。设计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面对现实问题的挑战,尽管大多数设计师并无理论著述,但这不意味着他们没有理论思考或研究工作,实践之中必然包含一定的理论认识。但丰富的经验与形成理论之间仍有很大的距离,理论的目标就是要把经验和局部认知体系化,形成一个闭环。这一理论化的过程是有风险的,因其受制于研究者的立场、态度、方法和愿景。看待或引用某个理论的时候,我们要有一定的警醒,不仅要了解其观点和结论,还要明了其材料来源、研究方法和立场。我们甚至可以批判性地引用某个理论,只取其方法而摈弃结论。本期《特别策划》以“设计理论”为题,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几位在设计学科影响深远的理论家及其代表性著作进行详细而深入的分析,既介绍了理论的成果,也展示了研究的过程和逻辑,并说明了其局限。希望这个专题能够使我们对设计的理论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更好地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好的理论意识,意味着思考的深度,在形形色色的现象背后捕捉关系,定义问题,构建系统,并反哺于设计实践,真正推动学科建设。中国的设计学科如何从我们自身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中形成有说服力的理论,并进而形成我们的知识体系,正是当下迫切而重大的任务,希望这期专题的内容对此有所助益。方晓风特别策划:设计理论栏目主持:周
4月28日 下午 6:30
其他

《装饰》2024年第1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4年第1期1958年创刊/总第369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讨论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脱离乡村的现代化这一话题。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乡村并不同步。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不乏有关乡村现代化的讨论和实践,但这一议题从未像当下一样是如此的迫切,因为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将极大地制约后续发展。令人感到振奋的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中国社会在乡村建设方面的投入呈现出多元主体、全方位的特点,即不仅有中央政府的宏观战略部署和号召,也有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地方政府的合作与援助,更有来自民间的商业机构、公益组织,甚至无数个体的倾情投入。在最近这轮持续十年以上的乡村振兴热潮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思考和策略,为我国乡村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并不直接指向乡村建设,但在农业大国的传统背景下,乡村是我国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地。由此,乡村振兴的事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事业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交集,并相互影响,生发出更多的发展空间。非遗保护与乡村建设往往需要面对共同的问题,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人的问题。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城市对于乡村人口的虹吸现象,从而造成乡村的空心化。空心化的局面不仅意味着建设缺乏有生力量,更可能造成乡村的进一步衰败。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在我国经历了近20
4月7日 下午 7:01
其他

《装饰》2023年第12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3年第12期1958年创刊/总第368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迭代是现实世界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现象,有普遍性。迭代可以理解为一种周期性的反馈、更新机制,最终达到演进的效果。最早人们在自然界观察到迭代这种现象,然后把这种事物演进的方式进行扩展、推衍,引入科学领域,乃至成为设计思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快速迭代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当下一种新型的工作模式。对于设计学而言,讨论迭代的重要原因在于,其与设计学的属性相关,设计学是以实践为主体的,很多产品的演进必须在实际应用的语境下才能得以实现。如果没有应用场景的不断反馈,产品的演进、创新也无从谈起。例如,自行车在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不可能一步到位就形成现在的山地自行车,再伟大的天才也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设计。自行车的演进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不断迭代的过程:最早的自行车是大小轮、木制车轮,也没有传动轴;但经过一代代的迭代进化,如今的自行车拥有了金属辐条和轮圈、橡胶轮胎,甚至有了碳纤维的车架,还有复杂的变速系统。自行车逐渐演化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品家族,有很多分支:有日常出行通勤的自行车,有比赛竞速的自行车,还有在复杂地形进行极限运动的自行车,等等。设计的任务是创新,这是一个困难的任务。而认识到迭代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去更全面地思考如何设定创新目标,以及如何推进创新实践的过程。基于迭代,我们可以有两种策略:其一,是我们在设定一个宏大目标时,将其切分成若干可操作、可实现的阶段性小目标,通过这些小目标的不断迭代,最终实现宏大目标;其二,则是在我们尝试创新的时候,不要过度追求正确或完美,要容许出错,因为更重要的不是没有差错,而是能够通过实践得到关键信息的反馈,在反馈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判断。就像SpaceX
3月12日 下午 6:26
其他

《装饰》2023年第11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3年第11期1958年创刊/总第367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微更新这个概念,在国内学术界成为热词的时间并不长,其背景有两个。其一,我国在经历了一轮长达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城市化的速度必然需要适度放缓,同时城市建设的模式也要从增量模式向存量优化模式转型。其二,也正是在高速增长期中,城市环境的剧烈变化,引发了许多争论,城市发展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或工程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在更新、发展的同时,如何保证地方文化的连续性?更进一步的问题是,不同人群的利益分配,城市发展的红利如何能被更多的人群享受?换言之,微更新是在更全面的成本评估中产生的策略思考,即不仅考虑经济成本,也要考虑社会成本。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并非空间形态的更新,而是社会形态的优化。在这双重的背景之下,人们提出了“微更新”的概念,并付诸实践,获取了不少积极的经验。与微更新相对应的概念是大拆大建,微更新中的“微”并不一定指更新规模小,而是也包含以微小扰动的手法来进行成规模的更新。微更新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更精准的设计策略,好比外科手术中日益普及的微创手术。因此,不难理解微更新的策略往往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需要在观念层面进行彻底的更新。对于许多实践者而言,这类项目往往没有太多可以直接参考的案例,或者说没有可以直接搬用的经验。微更新需要对更新对象有更为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同时,设计的分寸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考察点。微更新的实践需要设计师更深刻地理解空间形态与社会形态、人际关系之间的关联,因此许多设计师要结合多学科的知识与理论来开展更新设计,并最终落实于具体而微的空间形态变化上。鉴于上述特点,本期《特别策划》以“微更新”为题,汇集了来自国内外的几种不同类型的案例,希望这些先行的经验能够给更多的研究者、设计师以启示。微更新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设计实践范式,“微”的背后反而是更大的工作量和更为复杂的思考、决策过程。设计师们甘愿牺牲收益,而积极从事之,也是设计师对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担当,是职业伦理的外化表现。今天,城市问题的形成往往不是简单因素所导致的,而是多维度矛盾的反映。微更新的倡导意味着设计思维的进步,找准问题的症结,纲举而目张,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如何以事功之微,得成效之巨呢?背后的重要逻辑是,设计对所在场域的人的刺激,从具体而微的问题点切入,调动整个社会系统,从而改善既有环境。人的主动性被激发是关键点,也体现出设计学与人文的深切缘分。本期《特别策划》的面世,代表我们完成了200
2月5日 下午 6:10
其他

《装饰》2023年第9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3年第9期1958年创刊/总第365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自2018年的首届学术年会开始,我们就发起了关于“设计研究新范式”的讨论。设计学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不断在借鉴兄弟学科的研究范式,但其间存在不适用的情况,这也逼迫我们重新思考设计学自身的学科特点,以及设计学的研究怎样开展才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工作坊的举办是这个话题的延续和深入。去年第一届工作坊以“案例研究”为主题,最终生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成果,证明了这种期刊直接与作者紧密沟通,学者之间全流程碰撞的形式是非常有效的。今年第二届工作坊选择“民艺研究”专题,一方面是要延续设计研究新范式的讨论,另一方面与杂志的内容建设密切相关。“民艺研究”是《装饰》的传统栏目,自创刊起,《装饰》就对民间艺术给予了充分的关注。1990年至1999年间,《装饰》推出了8期《民艺之窗》、7期《民艺之旅》以及4期《民艺研究》专栏;2001年至2003年,《民艺之窗》栏目共推出50期;2008年之后,“民艺之窗”正式更名为“民俗民艺”,沿用至今,发文量500余篇。可以说《民俗民艺》是极具特点又反映刊物特征的栏目。围绕民俗民艺的研究文章众多,但我们也察觉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是很多研究流于表面,现象描述偏多,深入分析不足。第二是有些文章往往习惯性地从现象直接上升到比较宏观的、一般性的文化解读,这使得其研究空泛且缺乏针对性。但与此相悖的是,民俗民艺本身的特质即是针对那些富有特色的现象事物、地方性的问题或者民族性的文化进行解读,过于空泛等于此类研究的意义很难得到真正地显现。此次工作坊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聚集一批民俗民艺研究的同道,进行专题性的讨论,从选题到研究方法、研究路径,再到最后的成果呈现,以一个完整的过程,比较集中地进行探究,从而形成一批有示范性的成果。设计研究,包括论文写作本身也是一种实践类型,需要在多维度往返的过程中去完善。对学科范式的讨论也可以通过很具体的细分类目的专题研究得以建立更深刻的认知。民俗民艺在当下逐步成为热点话题,相关的研究者比较多。尤其是在国家强调文化自信、文化建设的背景下,这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响应。与此同时,民俗民艺的研究也有其难点。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难点就是文献的匮乏,很多研究对象没有文献记载,甚至有一些历史遗存也难以做准确的断代判定。所以,民俗民艺研究往往缺乏最直接的材料和证据,这要求研究者要采用一种迂回的、间接的方式去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还要借助大量的田野调查和实地调研。另外,在民俗民艺的研究里,要强化对特殊性的理解和关注,因为一般性的认识往往建立在特殊性理解的基础之上。民俗民艺的研究价值本身就恰恰在于地域特征或者民族语境之上的特殊性。所以,基于一手资料的深入分析,可以为我们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更深刻的理解提供一个支撑。我们不难想象,这些难点对研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研究者需要寻求适宜的路径去切入问题,需要有比较开阔的、人类学的视野去看待文化现象。此次专题遴选了本次工作坊中的比较优秀的成果,四篇文章所涉及的领域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各异,反映了民俗民艺研究可行的路径,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的意义。但是这些文章共同的基础都是扎实的一手材料的获取和面对材料的一种基于设计学立场的解读。因为我想,设计学的民俗民艺研究仍然具有自己鲜明的学科视角,我们更关注工艺的特征,更关注工艺的成因,更关注工艺使用的场景。文化是个抽象的概念,通过无数个细节而具体化这些得以显现的,所以我们不能够用一种过于空泛的方式去谈论文化或者研究文化,这样反而使得文化研究可能落空。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民俗民艺工作坊,既去讨论该领域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同时也希望这些成果为大家理解文化研究或者未来进行文化研究提供经验。方晓风特别策划:民艺研究栏目主持:赵毅平主持人语民艺研究在中国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时间并不长,主要伴随着20世纪20年代民俗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对民间用品的收集整理而受到关注,并逐步发展起来。从最初把民艺作为学习的对象与创作的灵感来源,到逐步探索民艺研究的方法与路径,呼吁并尝试建构作为独立学科的民艺学,再到思考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与方向,国内民艺研究的视野不断拓宽,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装饰》自1958年创刊以来,一直对民艺给予较高的关注度,并从2008年起将《民俗民艺》作为刊物的固定栏目,延续至今。民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与原发性。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呈现出浓厚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特征。对民艺的研究,既是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生活方式、思想脉络的重要途径,也有助于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发展民间的艺术、工艺、民俗与文化生态。雷圭元、张仃等一批艺术家、教育家曾倡导从民间艺术中挖掘民族性并亲自实践,一直从事民艺相关研究的张道一先生也曾提出,民艺研究关乎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颇受重视,且发展迅猛,在立法、政策、制度、资金、扶持、教育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取得了切实的进展。在学术界,对“非遗”及其传承与保护的研究也日渐成为热门的方向。与此同时,如何厘清各个相关领域的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如何在新的社会情境下发挥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也成为学界关注的内容。鉴于民艺研究在资料获取、田野调查、事实考证、理论建构等方面存在种种桎,且研究方法常借鉴美术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的方法而较为综合,该领域的研究往往耗时较长,难度较高,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间。2023年夏,本刊组织了“民艺研究与论文写作”工作坊,招募了来自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一批青年学者,通过主讲+点评+交流的方式,探讨民艺研究的方法、路径与结果呈现。令人欣喜的是,工作坊产出了一批较为优秀的成果,并呈现出民艺研究在研究对象、问题切入点、研究路径与方法上的多样性与可能性,本刊在此集中刊发部分论文,希望给相关研究者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赵毅平)《剪瓷雕工艺起源考辨》郭希彦内容摘要:剪瓷雕工艺的起源时间说法不一,目前尚无定论。闽南工匠认为起源于宋代,潮汕工匠则认为初创于明末。笔者通过调研和考证,对两种说法提出质疑。本文认为:材料、工艺和审美是判断一门工艺生成的基本因素,剪瓷雕的起源上限应该不早于17世纪80年代,它的生成是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一种技术转型。《施洞苗族母花纹样的生成与转化研究》谭晓宁、徐东升内容摘要:母花纹样作为施洞苗族纹饰符号的母题,其生成过程具有典型的公共性和流动性特征。母花纹样的生成同步于施洞苗族女性的成长经历,亦是族群内部从女性个体实践转向群体评估的动态演进过程。母花纹样具有固定、准确且意旨鲜明的指向性和引导性,在转化过程中母花纹样作为模件体系中的单元,通过形式上的重构和技艺上的转化将有限的母花转化为无限的织锦纹样,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族群的普同价值,以增强族群的凝聚力。文章基于施洞苗族女性技艺的“惯习”逻辑,分析技艺成为族群建构中“内核稳定”的深层要素,这种集体无意识深刻地影响着施洞苗族独有的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闽南布袋戏的银幕化衍变——83版大型彩色木偶电影〈八仙过海〉》项建恒内容摘要:本文以探究闽南布袋戏银幕化衍变的历程为视角,以一份尘封的电影档案——1983版《八仙过海》为蓝本,剖析“一种民间艺术”在时代变革中,致力于承袭传统、发展创新所做的努力。文章分析了这种“衍变”的背景、意义,以及变革的过程,从史料、访谈,再到类比、分析,针对传统木偶雕刻技法的传承、木偶戏与银幕观念的融合以及民间艺人身份的转变等一系列问题加以研究,从而展开传统民艺布袋戏在现代发展中的图景。《八仙过海》作为布袋戏银幕化演变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一次实践,亦是重要的研究案例。《云南鹤庆木纹金工艺流变研究》孙秋爽、王晓昕内容摘要:作为一门外来金属工艺,日本木纹金工艺在中国云南鹤庆的发展由个别银匠的工艺兴趣而起,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受自身工艺特点、文化审美、市场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影响,逐渐形成独特的发展面貌。本文以田野考察、工艺实践等方式解读日本木纹金在云南鹤庆逐渐实现本土化的工艺演进过程,分析其不同发展阶段中工艺流变的内容与结果,并对推动鹤庆木纹金发展变化的因素进行溯源。特别关注栏目主持:李
2023年12月21日
其他

《装饰》2023年第8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3年第8期1958年创刊/总第364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设计需要调研”往往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正因如此,设计师在设计前期往往都会进行调研。但也经常有人引用亨利·福特的一句话来质疑调研:“在汽车出现前,如果你问人们需要什么更好的交通工具,他们的答案是一匹更快的马,而绝不会是一辆汽车。”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其并非否定调研,而是在质疑调研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讲,调研的确不能必然地指向创新,但调研跟创新之间仍然密不可分。调研作为一种手段或一种工作方法,有几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调研获得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这个问题对调研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比较专业的要求。比如,很多学生作业中所展现的调研内容往往停留在拍照片、画草图的层面。坦率地讲,大多数院校的教学里没有针对调研的专门课程。学生对调研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真正有效地展开调研,仍然缺乏充分的训练。第二个问题是在内容信息真实的前提下,对于一个宏观群体来讲,调研内容是否完全有效。真实性和有效性并不是等价的两个概念。设计面对的往往是大人群,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形形色色的人对问题的看法各不相同,如何把不同的观点提取出来,如何处理其中的差异性,都对调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三个问题是调研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调研去挖掘创新的走向,挖掘创新的需求?前面亨利·福特的那段话只说对了一半,客户的确提不出创新方向,但是客户会把他的真实需求隐藏在答案里。这个隐藏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非专业身份使其无法准确地表达。所以在亨利·福特的表述里,客户说他想要更快的马,实际上真正想要的不是马,而是“跑得更快”。从这个角度,客户仍然说出了自己的需求,不过需要专业人士对需求进行抽象。这样的交通工具不仅有汽车,还可以是很多不同类型的产品,火车、飞机、摩托车、滑板都可以。只有对调研所获取的内容有更为深入的解读和分析,才能真正把握住问题的实质。围绕这个实质展开思索,调研仍然是有效且可靠的。第四个问题是设计调研方法深刻地反映了设计师对问题理解的深度。设计认知的变化会引发调研手段的调整。从某种程度上讲,问题的方向和答案是联系在一起的。调研往往不仅是调研本身,同时也反映了设计师的关切和态度。同时,因为获取信息存在成本,这也在考验设计师对调研的设计水平。这一期专题呈现了形形色色的调研方法,包括调研工具。比如对应真实性的问题,本期规划师就提供了几组有意思的数据,比如二手房的成交价格密切关联这个地区房地产的活跃程度;观察河流里的一块石头,就能够知道水流的一些基本信息;通过苔藓去了解当地生态的基本状况,等等。可见,保障调研的真实有效需要很多相关理论和学科知识的支撑来共同完成。从这个角度讲,调研很像侦探勘察现场,有经验的侦探马上能捕捉关键的信息,从而去破解问题。这一期内容针对设计调研与创新导向同样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如有的学者强调了一种设计介入的调研方式,围绕创新的可能性,引导被调研者去检验一些创新思路。文中引入的创新扩散理论将人群分成几个不同类型,即有些人群是热衷于创新的,对创新产品接受度很高,会比较早去购买;而有些人会等产品普及才去购买。因此,基于不同人群的特点,可以有目的地去做调研分析。现有的社会机制同样生成了很多有意思的商业模式,比如众筹。能够付费的早期用户都是对创新比较开放、积极的人,他们都属于早期的支持者,会在没有明确答案的时候投入,这的确是一种社会的现象和可能性。学科和行业的发展需要很多基础性的支撑,对设计学科来讲,设计调研属于基础性工作之一。我们希望这一期的讨论能够给大家一定的启发:一方面希望设计研究者、从业者更重视调研;另一方面,希望大家更严肃、更认真地去思考如何提升设计调研的针对性、有效性。在以往设计师更重视形式创造的时期,调研多用于辅助寻找灵感。但是随着时代发展、设计观念的迭代进化,调研变成发现问题、定义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未来,调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即对创新的可能性的一种界定和讨论。归根结底,真正的调研始终是对生活的洞察。方晓风特别策划:设计调研栏目主持:赵毅平主持人语在各个领域的设计活动中,设计调研往往作为开端,需要为设计工作输出有价值的信息。设计调研工作的策略是否得当,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流程是否规范、严谨,输出的结果是否具有准确性和指导性,价值是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都直接影响设计活动后面的一系列环节,乃至设计创新的效果。设计调研在各个领域存在不同的理念、方法、策略与工具,如何针对既定的设计目标,根据专业领域的特点完成设计调研,是设计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设计理念的迭代与技术的发展,设计调研也在传统调研策略与手段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用户洞察、市场洞察、设计洞察等出现了新的观念与路径,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让设计调研有了更加便捷的工具,也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应对调研的动态性、多元性、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期《特别策划》,我们邀请到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设计门类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设计调研的理念、策略、方法与评价标准,并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以期直观地呈现设计调研在整个设计流程中的作用与价值。李洪海、饶永刚从设计调研信息输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跨越信息的鸿沟,提升设计调研信息价值的策略;谭征宇等提出以全身交互数据为基础研究用户需求,建立了全身交互视域下用户需求研究的创新方法;张乐凯介绍了情感计算在设计调研中的发展历程,并重点论述了情感计算在设计调研中的应用研究;傅炯探讨了消费进入差异化时代,如何依照消费者审美调研进行产品美学定义;张立川依据对两家深圳女装品牌的采访,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服装品牌在调研方面的工作重点和成效;赵璧探讨了如何研究功能需求,将“全场景”概念融入创新流程。另外,本刊还书面采访了Sweco集团和德国意厦集团,结合其具体实践案例呈现了国内外在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专业领域内,调研的特点与趋势。希望本期内容能较为多元地呈现设计调研的理论与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者和实践者带来启发和思考。(赵毅平)《跨越三个鸿沟,提升设计调研中的信息价值》李洪海、饶永刚内容摘要:设计调研是面向设计实践的研究活动,目标是为设计创新输出有价值的信息。设计调研具有动态性、情境性和生成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增加了设计团队获取有价值信息的困难。本文以调研执行的三个主要阶段为切入点,结合案例分析,描述了调研对象的确定、调研现场执行以及调研信息分析中三个典型的,且需要跨越的鸿沟,并基于语码理论、启发式研究等提出了面向价值信息挖掘的三种方式,即以先锋用户撬动未被满足的新兴需求、启发式调研挖掘面向未来的信息、语义转换整合不同层级信息,进而探索设计调研信息价值提升的策略及应用。《全身交互视域下的智能座舱体验需求洞察》谭征宇、张瑞佛、金
2023年11月21日
其他

《装饰》2023年第7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3年第7期1958年创刊/总第363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人类最早并没有清晰的文化保护概念,也没有系统的文化保护理论,它们是在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文明进程中逐渐形成的。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世界遗产公约》,并于1975年正式生效;2003年,教科文组织大会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于2006年正式生效。这一历史进程折射出两个现象: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提升,基于这种重要性产生的文化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深化;另一方面,随着对文化概念认知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文化绝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建筑、艺术作品、出土文物等有形之物上,也包括很多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性内容,将视野引向很多不落于文字的记忆、习俗等无形文化遗产。这样的认知逐渐得到全人类的认可,从早期局限于对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拓展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也日益成为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问题,提出要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新时代中国的文化形象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需要通过什么路径去塑造?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个宏大命题下,一个关键点是我们如何明晰自己的文化根脉。文化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没有历史传统的赓续,文化的特殊性也无从保证。但如果仅限于重复历史上已有的成果,文化的生命力也无法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微妙之处在于,其不是一种相对固化的保护工作,而是更强调活化,以使保护对象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凸显其适用性和感染力。本期《特别策划》以“纸·工艺·文化”为题,很好地展现了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梯度关系,即从具体的材料类型入手,探讨其工艺特征,以及在综合纸的工艺与形态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纸文化。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又建立在具体的物的形态和造物技艺基础之上。这一点提醒我们:文化的传播并不是凭空的,需要在具体的事物中去把握文化自身的特点和脉络。唯有基于这样的认识,才能走向真正的创新。纸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载体,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基于纯自然配方的手工造纸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其独特的性能。例如,我国的宣纸和书画艺术密不可分,纸的特殊性与艺术审美的特殊性也紧密相联。但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传统工艺的生产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甚至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危机,逐渐消亡。可以想象的是,当工艺及其产物都消失的时候,文化也将无法显现。非遗活化既是一个文化命题,也是一个社会命题。时代对工艺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即工艺应与这个时代的生活、工作、行为方式相适应。传统的纸工艺如何在新的社会语境下继续发扬光大,需要我们非常严肃地去思考其创新路径到底在哪里。从众多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我们大致可以感受到以下三点。一,工艺及其成果形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同一种工艺可以衍生出多种产品形态,因此在审美和造型层面都具有非常开阔的空间。二,传统工艺本身是否具有改造的可能性?日本的和纸与我国的纸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和纸完成了工业化改造,制立了生产的技术标准,通过标准化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为和纸在全球的推广奠定了基础,这一点值得借鉴和思考。三,即使在传统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产品的形态、工艺也蕴藏着新的可能性。纸在今天不仅仅用于书画、包装,在综合技术支撑下,纸也拥有了较之于过去更加多样的应用场景。这也提示我们:传统材料、工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文化真正的价值内核,使其生命力充分焕发出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对材料、工艺认识的不断深入,文化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水到渠成。对于设计学科而言,关注造物、聚焦造物,是我们在新时代文化塑造的伟大事业中义不容辞的责任!方晓风特别策划:纸·工艺·文化栏目主持:田
2023年10月24日
其他

《装饰》2023年第6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3年第6期1958年创刊/总第362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对比中西方的文化历史,有个比较显著的差异,即西方的艺术史看上去更为热闹,风格流变的浪潮接连涌现,对于学习者而言,更容易建立基于历史年代的认知。反观中国的艺术史,则要稳定得多,非专业的人士往往不易说出不同时代的变化。这一现象也直观地反映了中西文化的性格,其背后的原因较为复杂,正是值得深究的基础性问题。无论中西,风格的流变都是必然存在的事实,只是变化的剧烈程度不同,文化的生命力也在这种不断的变迁中得以显现。在新时代创造新文化的命题下,对于历史的研究也需要寻找新的切入点,探究风格迁移及至确定的过程,包括背后的推力,都可以成为今天文化创新的借鉴。本刊之前陆续组织过“新艺术运动”“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等不同专题的讨论。相较而言,“新古典主义”似乎是一个不那么引人注目的话题。正如其名所显示的,新古典主义在形式语言层面并没有显著的创新,无论是其之前的巴洛克、洛可可,还是之后的现代主义,都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并贡献了新的形式素材。新古典主义更像是一个迷惘中的过渡时期,没有太多激动人心的内容。但如果把目光更多投向这个时代的背景时,则不难发现,这正是伟大的工业革命高歌猛进的时代,是一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分裂。深入研究每一次风格演变背后的原因、推动力,可以发现每一次的变化都是特殊的,很难用某种一以贯之的规律或原则去统摄,历史研究因此更多地转向于解释。对于设计学而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是永恒的话题,但吊诡的是,新瓶可以装旧酒,旧瓶也可以装新酒,瓶和酒之间并无绝对的对应关系。支撑选择的究竟是什么呢?答案显然并不能只在一个维度的探究中获取。新古典主义颇有一种旧瓶装新酒的意味,但旧瓶新酒只是一个简便的比喻,现实的问题要复杂得多。旧瓶何以能装新酒?这里首先可能需要对旧瓶的逻辑有所延展,使其能对新酒有所适应,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得以深化对新酒的认知,为更合适的新瓶的创造积累经验。深入到这样的逻辑之中,则可以看到新古典主义时期所面临的任务并不简单,工业革命催生了新的空间类型、新的职业、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社会关系和经济结构,旧瓶并不能简单地被直接套用。而在旧瓶改造的过程中,其实已经蕴含了后续全面创新、突破的基础,新古典主义正是在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复杂语境中的产物。尽管从直观的形式层面看,其创新不那么耀眼,但实则为后续的现代主义埋下了伏笔。在讨论文化创新时,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可回避的话题。考察西方建筑史的时候,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不时出现的古典复兴现象。这种复兴,不能简单理解为技穷之时的复古回归。复兴与复古的区别在于,是否对旧瓶有新的认识,对旧瓶的新认识是后续创造新瓶的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是一个需要不断回望和再认识的对象。传统并不意味着一种固化的状态,旧事物的可能性并不局限于历史之中。在新的条件下,旧物既可展现新的可能性,也可为创新试错提供参照。文化创新并非没来由的灵光乍现或推倒重来,新与旧之间既非截然对立,也不能简单定义,而是有着多样的相互关系,可以分化,也可以转化。本期以“新古典主义”为题,讨论了这一时期内每个门类的现象与背后动力。风格样式是最为表层的内容,相似表象的背后,真正的动因往往并不相同,这也是理解文化时值得留意的问题。在新时代文化创新的热潮中,如何从自身传统中发掘可能性,走向创新,或许可以从这样的话题讨论中获得一些启示。方晓风特别策划:新古典主义栏目主持:周
2023年9月21日
其他

《装饰》2023年第5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3年第5期1958年创刊/总第361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对于设计教育的讨论,毕业设计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因为这是教学中集大成的环节,既反映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也能从中看出年轻人对待专业的态度和认知,教与学双向的内容都有所体现,同时更能看出不同专业在设计教育整体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因此,本刊一直坚持每年有一个毕业设计的专题,从2008
2023年8月2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装饰》2023年第4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3年第4期1958年创刊/总第360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在波澜壮阔的现代设计史中,荷兰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不仅涌现了不少代表性人物和作品,形成过不少重要流派,同时其设计教育和设计研究也都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荷兰设计既融汇于现代设计的大潮之中,也呈现出足够强烈的特殊性。蒙德里安的风格派似乎是其理性精神的象征,而Droog的作品又展现了其戏谑不羁的一面。从政治、经济的角度看,荷兰算不上是欧洲的中心地区,但其先锋性的理论与实践,又屡屡让人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它。背后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力量。本刊自2014年起,即开始组织“国别设计”的专题讨论。首先选择的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因为现代设计的发展与工业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以国家为线索梳理设计发展的方法,使我们对设计的认识和思考可以走向更为深入的层面,同时也对我国如何推动设计发展有所启发。以国别的角度看,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很多设计强国未必是传统意义上的强国,比如北欧的几个国家,历史上无论政治经济或文化都难以称强,但设计发展成为这些国家崛起的重要动力。荷兰在这个意义上也有相似之处。现代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路径为设计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进而推动国家全面崛起。这或许是我们在思考国家发展战略时,可以关注并深入研究的一个方面。说起荷兰设计,我们经常会感叹其强烈的个性,用口头化的语言来描述,就是“生猛”一词。曾有一次与OMA的建筑师共同参加一个活动,他介绍了其最新项目中种种功能化、理性的思考。在交流讨论中,我问他这些理性思考与作品中具体的形式结果之间到底有没有强对应关系,结果他说了一句:“这就是倔强的荷兰人吧。”这个回答貌似答非所问,但也说出了其中的一些缘由:“倔强的荷兰人”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气质,他不甘于平庸地选择一个惯常的结果,而总是要表现自己“倔强”的一面,可能这就是荷兰设计富有冲击力的原因。荷兰人的倔强同其不那么优越的地理条件关系密切,在同自然界的不利因素斗争的同时,注重实用而直接的思维,其表现难免有极端化的成分。本期《特别策划》以“荷兰设计”为题,邀请了多位荷兰的设计学者,以及研究荷兰设计的学者,从多个维度展开深入的讨论,既有历史的线索,也有丰富的实践和实验性案例,包括设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较为立体地展观了荷兰设计的精神。荷兰的设计研究较早融合了技术与文化的不同视角和方法,在学界有广泛影响,这也是支撑其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天,我们正面临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命题,设计学科所肩负的责任不言而喻,从荷兰设计的历史经验和丰富的探索性实践中,可以获得不少启发。我们拥有更大的资源与发展空间,而且在最近的四十多年里,我们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长足的进步,但仍要更主动地往前看,尤其在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直面真问题、勇于创新是中国设计崛起的关键点。设计既可支撑产业发展,也能托举文化塑造,当下正是中国设计发展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期。方晓风特别策划:荷兰设计栏目主持:王小茉,薛
2023年8月1日
其他

《装饰》2023年第3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3年第3期1958年创刊/总第359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老话有“酒香不怕巷子深”之说,到了现代社会则更有“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说法。两种貌似相对立的说法,讨论的问题是同一个,只是语境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在小规模市场,产品依赖消费者的口碑可以得到好的传播,所谓巷子深也没有那么深;而在一个大规模市场(地区、国家甚至全球层级的市场)仍依赖口口相传的方式去拓展市场就是不可想象的了。物的流通离不开传播,由此也带来了设计(造物)与媒介的关系问题。传统的设计学研究集中于造物,关注物的形式特征,以及形与用之间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物的流通显然也成为影响形式结果的前置条件,流通需求是启动生产的必要条件。现代设计的兴起,离不开工业革命的大背景,生产能力的放大,背后也是流通能力的拓展,市场问题(竞争)随之产生。流通能力的拓展,意味着产品须在一个更大范围的市场内进行竞争。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就是指在这样的条件下,口口相传的方式已不能有效介入竞争了,设计需要从生产者和消费者相统一的视角来思考。同时,产品在一个更大范围内的流通,使得设计之物天然地具有“媒体”的属性,不论是否有意识,它们都自然地在传播着什么。在产品丰裕的时代,设计的竞争效益日益突显,其天然的媒体属性也得到更多的认识和关注。一方面,人们在思考如何利用这一属性更好地展开商业竞争,争取更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人们也在讨论,通过设计我们究竟在传播什么?回答这一问题,可以从竞争形态演变的历程中得到启发。物以致用,产品竞争的第一层级必然是功能性指标;而在技术趋同的情形下,功能性指标之新的形式特点就成为竞争利器;更进一步,则要通过品牌塑造,形成系统化的社会认知,以产品的消费捆绑人的社会角色;最终,产品要形成一套清晰的价值体系,以价值认同来固化消费选择,如此则反映的是文化竞争。由此,不难理解,设计作为媒体所传播的,不是具象的故事或事件信息,而是抽象的文化精神;其内容也不是直观的视觉符号,而是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凝结的系统化的价值判断。设计之物的流通不仅限于商业渠道,日常生活的广阔空间更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场景和显现机会,这又是其不同于一般媒体的特殊之处,其传播效果更有“润物无声”的意味。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播也是形成“话语”的重要条件,那么,设计学的话语就不仅仅是相关理论著述和具体的宣传、评论,产品本身即话语。产品拥有更为独特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方式,其内容也不是单纯的文字或图像,而是通过“用”的过程让人们形成认知。本期《特别策划》以“设计·媒体”为题,邀请了多位学者从设计学、传播学等不同的角度来讨论设计的媒体属性,通过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案例加深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媒体属性,可能是设计学作为一门特殊学科的一个重要维度,其意义必然地需要与社会的维度关联在一起讨论,这既拓展了设计研究的边界和维度,也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但这也有利于深化我们的设计认知。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进程中,设计的媒体属性正是值得重视的切入点,我们需要更为自觉地从文化的角度审视我们的设计,强化设计的文化意识。未来可期,始于当下。方晓风特别策划:设计·媒体栏目主持:李拓主持人语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便有沟通交流、信息传递、记事、表达的天然需要,各种形态、材质的媒介由此应运而生。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与革新对古代社会知识、信息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及至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话、无线电的发明使信息更加迅速地传播成为可能。以万国工业博览会为代表的大型展会的兴起不仅推动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出口,也成为举办者综合实力的展示平台。相应地,新闻传播学在这一时期的欧美国家出现,并在20世纪上半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20—21世纪,大众传媒(Mass
2023年6月6日
其他

《装饰》2023年第2期介绍

年,本刊组织了一次字体设计研讨会,并将内容整理成文刊发(《传承与超越:新技术与数字媒体背景下的字体设计》),受到了业内的关注。但限于篇幅,很多问题未能充分展开。本期《特别策划》,我们以“设计+
2023年5月7日
其他

《装饰》2023年第1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3年第1期1958年创刊/总第357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在今天的话语世界里,日常生活已经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词汇。受王阳明思想的影响,其弟子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为道”,虽然有这个说法,但是日常作为一个概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它并不在价值序列的高端。在20世纪8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不久,前董事长罗伯特·哥伦布来到中国访问。到了上海之后,见到街边有很多卖茶叶蛋的小商贩,他就指着路边摊跟高管说:“将来要让卖茶叶蛋的人都卖可口可乐,可口可乐才算在中国真正地把市场站住了。”这个故事反映了日常生活也意味着一个最为广泛的市场。正因为此,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进行了批判,日常生活成为被资本异化的重要领域。他指出日常生活的“重复性”“规范化”和“碎片化”等特点导致人们对现实失去感知和思考能力。日常的意味到底是什么?在习惯的语境中,我们可能觉得日常就是平凡、无趣,甚至是粗鄙的代名词。日常生活进入我们的话语世界,它经历了一个过程,有多方面的动力。除了商业方面的动因,还有社会结构的变化,中产阶级的兴起,甚至跟思想界的变化都有密切的关系。当上帝退位之后,我们如何获取真知,我们如何接近真理?在这样的背景下面,日常生活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引发了一系列对人类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批判与反思。一些思想家也通过强调生活的质感倡导对日常生活的重视,例如马丁·海德格尔强调日常生活中的“凡俗”和“平凡”才是真正值得探究和关注的东西,而不是人们通常所重视的“卓越”和“非凡”;而菲利普·贝格则通过诗歌来探究日常生活的精神层面,强调诗歌的重要作用在于唤醒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敏感性和关切。在当代艺术的世界里面,例如波普艺术的兴起,日常生活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表达的对象和内容。但是如果我们把波普艺术里面的日常跟画家弗洛伊德作品中的日常做一个比较的话,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态度上比较大的差异:在波普艺术所谓的“日常”里面,主要是把日常奇观化,追求视觉层面的趣味;而弗洛伊德绘画中的日常,则是一种更深刻的价值演变。尤其是他为英国女王所画的那幅肖像,这幅肖像的伟大之处不是把女王画成一个帝王,而是把女王画成一个普通人。那么“日常性”到底意味着什么?日常性在这里,意味着一种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更深刻的体察,日常性也反映了一种对于事物的朴素的理解。对于设计而言也是如此,如何深刻地把握日常性,把日常性表达出来,可能会影响到一种新的设计思维范式的形成。这也是我们这次组织这个专题的原因。今天,整个国家建设的目标就是服务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人民美好生活的主体就应该是日常生活。设计学的任务也始终是围绕日常生活,为其提供更多、更好的可能性,更具有适用性和创造力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对日常性的讨论,既是对这一主题的一种认识和思考,也是对于设计学的学科建设的反思。我们也希望设计学能够更深刻、更彻底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尤其是在我们国家新时代的文化建设的这个语境里面,使得设计成为文化创新的一股重要力量。方晓风特别策划:设计·日常性栏目主持:赵
2023年4月11日
其他

《装饰》2022年第12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2年第12期1958年创刊/总第356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历史的书写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是在一种交替往复、相互印证的过程中被不断地修正。在日常语境里,历史一词有多重意味:一种是基于事实的具体历史,有实物遗存、文字材料,甚至民间传说等,这些历史是具体的、清晰的,也是片段的;而另一种历史建立在这些具体的历史基础上,是由具体信息构建出的笼统而又宏大的抽象定义。历史研究不断地在这种具象的历史信息和抽象的历史概念之间往返。对历史材料的掌握会帮助研究者勾勒出一个历史印象,但是新的材料出现往往会更改固有的、公认的历史轮廓。对历史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在这种往返间不断迭代的,这是历史研究的第一重往返。历史同时又是历史意识的产物。中国是一个历史意识比较强的国家,我们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记录很多事情,并流传下来,尤其是政治史,留下了很多文献。同时在民间,强烈的宗族意识使得地方的信息也得以保存,比如民间不惜物力编修家谱和地方传记。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这么讲,历史是历史意识所书写和决定的。同时,也有众多并不以当时历史意识所主导的历史材料流传下来。而在新的研究语境里面,这些历史材料重新成为我们审视的对象,成为我们认识历史、还原历史的重要素材。这就是历史研究的第二重往返。第三重往返是在物与物背后文化之间的往返。历史研究的材料有很多种,对设计学科来讲,工艺美术史的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工艺美术史的一个特点是通过物质遗存研究当时的文化。任何的工艺美术产品其实都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但是这种文化的承载是有一个转换逻辑的。在理解这种转换逻辑的基础上去准确把握当时的文化,是工艺美术史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譬如唐代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是因为唐代的物质生产基本上奠定了后世很多类别的原型,比如建筑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木体系,后世是在这个基础上再不断地微调。另外,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大唐气象显然并不完全是从它这种物质成就的角度去讲的,而是指它在审美上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活泼和力量感。这种气质使得人们对大唐的文化充满了神往。大唐审美气质的背后是当时比较开放的社会心态,唐代是中外交融的重要时期,吸收了很多外来的文化并进行转化。从唐代的历史来看,中国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越是在一种开放的状态下,我们越是形成了灿烂的文化成果。这也是我们研究历史、看待历史的一个视角。本期以唐代工艺美术为题,希望通过比较具体的断代研究,来实现我们对历史认知的多重往返。历史研究永不会停歇,它在每个时代都会要求你再去重新审视过去。这种审视既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新的材料,也需要用新的视角、新的历史意识去重新看待材料、整合材料。历史研究应服务于对当下问题的深入思考,它也为我们继续往前走提供了很重要的参照系。尤其对于设计学这个较为年轻的学科来讲,有大量的历史事实是在没有“设计”之名的条件下就产生的,包括对于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可以有工艺美术的视角,也可以有设计学的视角。设计学也需要在一种新的学科意识下、学科立场上重新看待我们已有的这些历史素材、历史材料,从而为今天的学科建设、学科发展提供思路。方晓风特别策划:唐代工艺美术栏目主持:李
2023年3月9日
其他

《装饰》2022年第11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2年第11期1958年创刊/总第355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学术研究最朴素的目的就是获取可靠的知识,但研究者要保证所获知识的可靠性,却并非易事。一方面,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可靠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学术研究的价值和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的积累,分化出了庞大的现代学科体系,不同学科往往产生囿于自身界限的学科壁垒,并生成自己的范式。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研究也很容易走向范式化的操作,即日常所说的套路化,这样的学术研究难免偏离初心,其产物往往并非真知。同时,随着知识的积累,全能全知型的学者不再成为可能,“盲人摸象”的状态并不可笑,而是一种必然,关键在于“盲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在理想状态下,盲人们如果能切实描述自己所触摸的事实,并能建立盲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他们仍有可能建立较为准确的对大象的认识。学术研究推进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反过来也在不断检验我们的学术研究,学术发展史也是不断修正学术研究手段和目标的历史,目的都在于提升知识的可靠性。学科发展一方面导向研究的细分和精微化,另一方面不同学科的进展也在对别的学科产生启发和参照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在今天的学术世界显得尤为重要。学科范式的确立既有利于学科发展,也难免产生羁绊,但对于新兴学科而言,确立合适的范式仍是必要的工作。回顾学术发展史,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学者发现物理学研究更倾向于对一般性的讨论,而历史学则更关注对特殊性的挖掘,显示了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研究之间的差异。设计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其研究范式往往借鉴先行的兄弟学科,但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光有借鉴而不能明晰自身学科特点的话,范式与研究目的之间的不匹配自然产生。对于一门以实践为基础、强调解决现实问题,并与人高度关联的学科,对特殊性的观照应是重点。设计研究的朴素目的是我们如何判断设计的优劣,如何生成好设计。有经验的设计师很清楚,好设计的产生并不是简单地拥有好的理念或运用好的原则,而是设计师能够充分解读环境条件,使好的理念或好的原则适配于对象。同样的原则、理念,语境不同,应用之后的效果完全不同。一般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但“一般性”的认知,也要不断置入“特殊性”的条件下去验证、讨论,当“一般性”不能覆盖“特殊性”的时候,“一般性”的结论就要调整。在这种一般性与特殊性的互动过程中,对特殊性的深入研究就有效推动了对一般性的认知。对于设计学这样的新兴学科,推动研究走向深入的有效路径,显然不是去重复论证已有理论的有效性,而是在不断产生的丰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强化对“特殊性”的理解,在“特殊性”语境中检验已有的一般性认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倡导在设计学中强化案例研究,以“点”的深入,推进“面”的认识。本期《特别策划》以“案例研究”为题,内容来自本刊编辑部今年年中组织的“个案研究与论文写作工作坊”,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研究的成果,检视研究方法的适用性,推进设计学科研究范式的确立。工作坊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确定成员,进行了三次公开课,并与工作坊成员分别在选题、中期、成文三个阶段进行交流,总共历时9周,是一次新的尝试。感谢参与工作坊的各位作者的倾情投入,在这段时间内,大家频繁沟通,密集调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批成果反映了工作坊的目的和内容,也望学界同仁多多指教。方晓风特别策划:案例研究栏目主持:周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装饰》2022年第10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2年第10期1958年创刊/总第354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大量传统工艺门类的命名方式都是采用“材料加技术”的方式,如泥塑、木刻、铜雕、竹编等,这种命名方式深刻地反映了材料与工艺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反映了工艺美术品的审美是基于材料和对应工艺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材料和工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给工艺美术的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不仅要面对外部环境(应用语境)的变化,也要不断思考自身内部的演变方向。落到玻璃艺术这个门类,则更能强烈地感受到材料与应用语境的演进,影响到了工艺、技术,甚至审美方式、作品形态的巨大变化。因此,玻璃艺术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工艺门类,仍在当下生活中充满活力,并具有很好的样本意义。在我们一般的生活经验中,玻璃是一种现代感很强的材料。在今天的日常环境中,玻璃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建筑的门窗、幕墙、汽车、家具、橱柜、灯具、杯盘器皿、实验仪器,等等。细究起来,这些玻璃之间无论是成分还是制造工艺都有很大的差异,并且这些玻璃产品也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和相关审美。某著名电子产品品牌的专卖店,其突出的形象特点就是应用大尺度的无框玻璃,这种玻璃的强度之高,甚至可以直接作为承重的结构构件。如此,大尺度玻璃的应用既有助于营造通透的视觉效果,也直观呈现了品牌的简约审美,同时使整个店铺成为巨大的橱窗,增强感染力。玻璃作为一种材料,由于其光学特性与现代审美之间的关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强化了其“现代”感,然而玻璃又是一种很传统的材料,其应用的历史之悠久,远超很多其他材料。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玻璃艺术的发展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尽管中国也有悠久的玻璃应用的历史,但总体上,玻璃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并没有围绕“透明性”的特点展开,而是在尊崇玉文化的传统里,追摹玉的温润感,以釉料、琉璃、肝石、料器等不同形式介入造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传统,这是我们今天讨论中国的玻璃艺术发展时不可回避的前提条件。相较于应用广泛且规模庞大的玻璃产业,我国当下的玻璃艺术发展仍不能称善,整体规模较小,也缺乏相应的市场支撑,呈现出不小的落差。今年是联合国国际玻璃年,联合国首次以单一材料来命名年份,充分体现了玻璃这一材料的特殊性,瑞士、美国、埃及、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在我国,玻璃艺术进入艺术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历史还不长,为配合国际玻璃年的活动,本期《特别策划》以“玻璃艺术”为题,邀请了多所院校的玻璃艺术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共同研讨相关话题,希望助推中国当代玻璃艺术的发展。工艺美术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发达、完善的产业体系,离不开深厚的文化积淀,更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玻璃艺术作为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工艺门类,在我国已有较为完善的生产体系,也有独特的审美传统,应该说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条件。我们衷心希望在不远的未来,玻璃艺术能够在我国得到长足的发展,以其独特的魅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同时,通过玻璃这样世界性的通用材料,更好地呈现中国文化之美,以美载道,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华美学。上善若水,玻璃具有与水相似的特点,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可流光溢彩,又可隐于无形。玻璃之美,美在无类。方晓风特别策划:玻璃艺术栏目主持:周
2023年1月20日
其他

传统家具当代化的升维创新——以U+家具为例

——中国古典民间漆木家具收藏家马可乐先生访谈《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E-mail:zhuangshi689@263.net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2022年12月15日
其他

《装饰》2022年第9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2年第9期1958年创刊/总第353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智能化始终是人类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电子管时代的图灵机就显示了极为诱人的可能性。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成熟,电子计算的速度和能力已达到了超出人们日常经验的量级。如虎添翼的是算法技术的革新,尤其是在围棋这一最为复杂的棋类游戏上取得突破之后,人工智能几乎成了一个新的神话,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是,关于如何定义“智能”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总体上,目前的人工智能都是以“类人思维”为目标展开的,一方面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另一方面,既然以“类人”为目标,则必须对人类思维有更为充分、深刻的认知。而在对人类自身思维的研究方面,当下的程度还远谈不上深入,尤其是在价值判断和情感激发方面,算法显然不能就此建立有效模型。有人以系统性思维、模糊思维来定义人类思维在这方面的特征,但我想,算法思维的特点是只能基于“一般性”进行判断,而很难针对“特殊性”进行判断,或者换一种说法,算法无法自己定义“特殊性”。对“特殊性”的定义能力或许值得深入研究,因为这种“特殊性”是潜藏在一般性之中的。“特殊性”往往并不是自然显现,而是人为定义的结果,它的产生有赖于人对其关联关系的判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目前的人工智能在真正创新方面的乏力,算法可以基于经验生成无数结果,但真正的创新并不在其中。算法的局限并不能让我们据此否定人工智能的成就和潜力。换一种思路的话,我们未必要在“类人”方面拼命尝试,而是可以考虑更为充分地发挥算法思维的特点,就以“机器智能”视之,而非“人工智能”。那么“机器智能”更大的可能性是什么?显然,机器智能的特长在于强大的算力,不惧复杂、无畏烦琐和快速反应,同时由于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还能不断基于经验进行优化。就此而言,机器智能很适合提供参考,在虚拟环境中生成可能的结果,便于人类进行最终的判断。所谓元宇宙的真正价值也应该在这点上,而非娱乐世界。在很早的科幻小说中,就有人提出了类人智能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当我们面对一个无限接近人类的机器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机器?“它”还是机器吗?目前我们可能还未有这样的困惑,但随着智能技术的广泛使用,我们越来越多地要面对机器对人的管理,机器的判断可靠吗?合理吗?在超出机器经验范围的情况出现时,机器会如何处理?或者说应该如何处理?由于机器取代了越来越多的人工活动,自然就产生了机器的“人格化”问题,这是智能技术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吗?我们是否会更信任机器,而不是人?甚至思考智能技术应用的边界在哪里?“人工智能”依赖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是什么?上述问题不会在短期内找到答案,这里就显示出人类思维的一个特点,就是悬置,问题的存在并不妨碍我们继续行动。对于设计学科而言,设计师更多地还是要探索智能技术应用的场景和可能性,带着这些悬置问题进行探索,可能带来新的视角。同时,技术应用所累积的经验也是智能进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本期《特别策划》栏目以“设计+智能”为题,邀请了多位专家就此领域的最新应用展开论述,希望这些成果有助于启发我们对智能技术应用的想象和思考。设计应用自然会把人文思考引入技术发展的范畴,这也是设计学的特殊性所在和价值所在。当工具越有威力的时候,我们也越要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方晓风特别策划:设计+智能栏目主持:田
2022年11月29日
其他

《装饰》2022年第8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2年第8期1958年创刊/总第352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人类已经生活在一个高度人工化的环境中了,并且这种人工化的程度在日益提升,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了虚拟环境、虚拟社区的讨论范畴中。一方面,这种人工化的进程本身,最早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人工环境很大程度上为人类提供了庇护,提高了生存质量;另一方面,这种人工环境也在不断地产生新的风险。这种风险存在于各行各业,譬如建筑会面临强风、火灾、地震的风险,现代交通工具在带来更快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风险,这种风险的存在已经造成了很多事故的发生。在高度人工化的过程中,设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扮演了一个较为核心的角色,所以安全问题也成为设计发展很重要的命题。不过,对于安全的考量,在各个设计专业领域内部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关于安全的讨论、新规范的产生,往往不是来自行业内部或设计师群体,而是来自外部的力量。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安全事故总体上来说是小概率事件,但是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宏观上的小概率事件对于个体来讲则是直接的、真切的伤害。如何平衡创新冲动与风险责任,已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比尔·盖茨在2004年的一次演讲中曾经表示,美国的汽车企业创新乏力,应该像计算机行业那样紧跟技术的发展。而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则颇为幽默和讽刺地做出了回应,罗列了如果通用汽车公司像微软那样创新时汽车会出现的13个“特点”。例如,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有时会无缘无故地熄火,除了重新启动之外,别无选择。这个故事的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对创新的宽容。新生事物出现的时候,大家看到更多的是它的可能性,并没有用一个成熟产业的安全标准去要求它。比如对当下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市场就提供了一定的容忍度。当然,随着产业的发展,行业自身会逐步将标准提高,但是对创新的容忍不能成为忽视安全问题的借口。在讨论安全问题的历史上,纳德诉通用汽车案是知名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纳德将安全风险主要归为生产者、设计者的责任,不太强调用户的责任。然而,安全责任是一种社会约束,从社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让一方完成承担这种无限责任并不可取。事实上,应该寻找一种平衡点。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安全问题不断产生。每一次技术革新的背后,都有相应的安全措施跟进。如同这个比喻:有发明飞机的人,就有发明降落伞甚至弹射座椅的人。每一次技术进步也都是双刃剑,有带来新风险的可能性。在信息社会、数字社会日益发展的当下,信息安全就成为一个颇为重要的话题。社会上已经发生了很多信息误用、恶意贩卖信息的事件,且风险不止于此。这也对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产品相当普及、个人生活与信息产品紧密绑定的情境下,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可产生危害的严重性是前所未有的,甚至超出了我们传统经验的认知范围。这也是在讨论安全问题时的一个新方向。无论如何,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仍然是导向创新、推动创新,但是在创新的同时,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要求我们在更早的环节里预判风险、评估风险、规避风险,而不是事后补救。这对设计师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安全意识内化成为设计意识的一部分。随着文明的累进,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伤害往往也被放大,这也是今天需要强化安全意识的一个前提条件,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安全保障,设计学科责无旁贷。方晓风特别策划:设计·安全栏目主持:李
2022年10月27日
其他

《装饰》2022年第7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2年第7期1958年创刊/总第351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清华大学的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建筑似乎并非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拉斐尔在其经典巨制《雅典学院》的画面里,把一众学者都置于宏大拱廊所形成的庄严环境中,尽管这些建筑既不符合古希腊时期的历史现实,也不符合柏拉图的教育习惯——传说中的柏拉图更喜欢带着学生在室外的环境中,一边游走一边进行思辨教育。显然,决定教育成效的因素并不单纯,对其做出判断更非易事,但校园建筑起码反映了对待教育的态度,因此我国的传统中有“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的说法。无论如何,现代校园的建设都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校园建筑和环境往往是施教者教育理念的反映。回顾历史的话,在并不太长的现代教育历程中,存在着不少影响广泛的校园建筑名作,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的潮流涌现。而我国最近的30年里,经历了一波教育发展的高潮,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很多地区的新校区建设,规模空前,但其中利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讨论,或许很多问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检验。无论利弊如何,在如此大规模的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不少有特色、有个性、有思考的校园案例,本刊编辑部曾酝酿以“新校区建设”为题策划专题,但囿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完成。本期《特别策划》以“校园设计”为题,一方面是延续了之前的想法,另一方面也是调整了视野和方法,在更广一些的范围里组织讨论,也可以站在一个更为客观的立场上去审视既有经验。近百年前,包豪斯校舍的启用成为现代主义运动的一个强音。它注重效率的平面布局、简洁而几何化的审美趣味、自由构成的体积组合,使建筑成为包豪斯设计思想的直观注解,也成为影响深远的一个案例。校园建筑采用先锋理念而产生的感染力,本身即是最好的教材。二战之后,哈佛大学为新建的设计学院所选择的方案,则如在古典氛围浓厚的校园里投下一块巨石,粗野主义的风格既有力量也显得很无礼,但其内部巨大的阶梯贯通的空间完全是出于新的教学方式的需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个屋顶下学习,相互之间的影响汇成一种浓烈的氛围,教学的边界在延展。2010年落成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图书馆(劳力士中心),由普利兹克奖得主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设计,采用了庭院模式结合地景化的建筑策略,以模糊空间边界的手法营造了一个柔和轻快、自由流动的学习环境,似乎要重回柏拉图时代诗意而人性化的教育传统。21世纪,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赘言,而更好的教育环境应该如何,仍然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正是由于教育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同,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日渐吃重。校园建设的意义往往并不局限于校园内部,而是对周边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有鉴于此,今天的校园建筑设计往往不乏名师参与,甚至举办国际性的竞赛,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期《特别策划》邀请了多位专注于校园建设的学者,从不同国家有代表性的案例出发,深入而细致地展现校园设计中的种种思考。时代的变化、教育理念的反映、与城市的关系、日常化的教学活动等,不同维度的因素如何在一个个实际的教育空间中被赋形,这些想必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校园设计提供参考。教育关乎未来,校园设计则是迈向未来目标的一个重要起点。大学需要大师,也需要能体现大师思想的大楼。环境育人,这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方晓风特别策划:校园设计栏目主持:贾
2022年9月26日
其他

6所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内容摘要《装饰》杂志每年组织一期与毕业设计有关的专题,聚焦一个专业展开,呈现当年的优秀毕业学生作品。2022年的“毕业设计·环境设计”主题研讨会,邀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6所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负责人,共同展开线上讨论。从中可以看到最近五年,中国环境设计专业在设计学科范式和信息技术的变革影响下,其学科特征、教学理念、研究方向、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2022年9月6日
其他

《装饰》2022年第6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2年第6期1958年创刊/总第350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随着社会对于设计、美术的认识日益提升,各大美院每年的毕业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动辄几十万的观展人数,使毕业季成为当地社会的一个“节日”。这种现象无疑也对学科建设有极大的推动,师生们都视之为向社会的一次重要的展示、汇报的机会。近年来,受疫情影响,线下展览有时不能正常进行,线上的展览反而能够让更多的人观摩访问。清华美院今年线上展的观摩人次更是比去年增长了一倍,达到近400万人次,毕业展的热度可见一斑。本刊一年一度的毕业设计专题同样也吸引了学界的关注,一方面,在专题里可以看到多所院校同一专业的比较;另一方面,教师们的专业交流也可以呈现更深层的教学思考。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很多老师都会惦记着这样的交流,每个专业一轮5年的时间间隔也是令人期待的一个因素。在社会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5年之间的变化已足称可观。这种形势无疑也对院校的专业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把握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反思。今年的毕业设计专题聚焦于环境设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环境设计都是招生人数最多、开办院校最多的设计专业之一,有着旺盛的社会需求。但近5年来,随着经济转型,空间设计类专业正在快速降温,相关新闻也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这种变化带来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已有不少院校在调整专业设置。因此,在交流时,老师们讨论的主要议题集中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在不断拓展专业边界、强调跨学科实践的同时,如何保证专业基本功的训练质量;二是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如何面对来自其他空间类专业的压力;三是对设计思维的训练是否能替代传统绘图能力的训练。其中有些问题并非是新问题,但在热度高的时期,往往没有得到显性的讨论,而在趋冷的时候就显得紧迫了。脱胎于室内设计的环境设计专业,从其命名即可看出我们独特的文化立场,核心就是“环境”二字。专业名称的变化是基于本土传统的“环境审美”意识,相较于单纯的形式—功能维度,环境审美意味着更为开阔的视野和强调系统整合的设计方法。在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这个学科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都值得加倍重视。跨学科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专业,恰恰相反,要跨的是学科视野,但实践的本体仍有自己的边界,专业化是提升实践品质的基础。对于今天的教学而言,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也没有必要对立起来,更好的做法应该是将两者统一起来,在技能训练的同时注入思维训练。当然,上述问题的答案并不需要统一,不同院校可以展开各自的探索,在多样化的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判断成果的优劣。令人高兴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院校的学科建设呈现出了各自鲜明的特色。基于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学术传统,差异化的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尽管我国的建设高峰期要告一段落了,但仍有可观的需求和市场容量,也对优质的专业教育提出了更强烈的需求,适度的焦虑或许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思考,但完全不必产生悲观情绪。在从求量向求质的转型进程中,环境审美意识恰是提升环境品质的重要理论工具,也是环境设计这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经历了高速发展期的大量实践之后,我们已经能够更为清晰地思辨环境关系,相信在下一轮“毕业设计·环境设计”专题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更好的毕业设计成果。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环境设计专业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方晓风特别策划:毕业设计·环境设计栏目主持:王小茉主持人语又到毕业季,今年集中呈现的专业是“环境设计”。这次,我们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以及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6所院校共同组稿。专题内容由三部分组成:1场小型研讨会——与会专家就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评价标准、面临的挑战与变革等问题展开讨论;6篇学术论文——6所院校的专业负责人介绍各自院校的专业建设思路、教育理念与教学特色;24件优秀本科与硕士毕业作品——汇集各个院校的毕业设计成果。自2010年,《装饰》毕业设计专题的组织形式一直较为固定,即每年以一个专业为切入点,分别是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和信息艺术设计。这五个专业在国内院校中设立数量多,每五年一轮的间隔,恰好也符合学科建设的周期。笔者在撰写这期主持人语时,将2017年、2012年的“毕业设计·环境设计”专题找来比较,从中可看到的差异与变化十分明显:首先,面对社会、行业与学科的变化,各院校设计教育的着力点和研究方向变得更加聚焦,与其学术文脉、所处地域环境、地方文化及社会资源的关系更密切。其次,这种自身特色的挖掘、勾勒,已见一定成效的教学方法,正来自学界对学科新范式、行业转型现状的反思和认识,从过去较为表层的形式美感,较为狭窄单一的设计对象,一定程度上对信息技术影响的忧虑,转向更为精准的问题意识、更综合的设计手段,以及对设计本质、专业优势——特别是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不同之处——更加主动的探究和把握。最后,空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甚至被社会学视为社会生产的结果。持续近三年的新冠疫情,也让我们超越简单的物理属性,对空间有了新的切身认识。这种新的认同、解构,新的规范、重组,新的结合、分散,不仅作为一种巨大的张力推动着设计学的发展,也让人们借由设计这一媒介,对社会的变化做出回应。(王小茉)《2022“毕业设计·环境设计”主题研讨会综述》王小茉、王艺函内容摘要:《装饰》杂志每年组织一期与毕业设计有关的专题,聚焦一个专业展开,呈现当年的优秀毕业学生作品。2022年的“毕业设计·环境设计”主题研讨会,邀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6所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负责人,共同展开线上讨论。从中可以看到最近五年,中国环境设计专业在设计学科范式和信息技术的变革影响下,其学科特征、教学理念、研究方向、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传承与创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本科教学与毕业设计》宋立民内容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的教学现状与课程特色,可归纳为三点:传承优秀基因,坚持学科交叉,探索创新课程。继而,介绍了其毕业设计的教学安排,并分析了近年来的主要变化,包括选题的动态调整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化。最后,作者基于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清华美院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的基本定位,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开放造园与风景实验——以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园林系毕业设计为例》曾
2022年9月1日
其他

《装饰》2022年第5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2年第5期1958年创刊/总第349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人在不同阶段对“养老”概念的理解是有很大不同的:年轻人会觉得很遥远,想象与共情也难以消除距离感;中年人则是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忙碌中有直观感受,但仍难有切身的感觉;进入老年的人们往往需要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自己把握平衡。对养老“理想状态”的设定是困难的。这种困难在于各方面衰退的趋势是必然的,但心理上大家仍然保留着自己体力、精力盛期的记忆和想象,所谓的“理想状态”可能还是一种妥协的结果。同时,养老也受制于各种外部条件,包括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居住环境等。渐渐老去是人生的一部分,正如人生难言理想模式,养老也是如此。养老之所以日渐成为一个热点、焦点话题,原因在于老龄化社会的形成,老年人在社会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使得传统社会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随之产生一系列问题。老龄化社会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人类总体文明水平提升,人的寿命大大延长;另一方面则的确对社会服务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与之相伴的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正在形成。因此,设计对养老问题的关注,不仅关乎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日用民生服务,也关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今年上海新冠疫情暴发期间,疫情管控对老年人群的影响成为社会热点,现象背后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上海作为一个超大型经济中心城市,中心城区的老龄化比例超过了40%,远超国际定义的严重老龄化(10%)的水平。其中许多社区是很典型的“自然退休社区”,即当初的社区居民都是青壮年,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整个社区进入老龄化状态。这些都是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中国是有着悠久尊老传统的国家,但泛泛的“尊重”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养老问题对设计思维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也引发了广泛的反思。针对老年人能力衰退的现实,设计首先从易用性入手,改善老年人对产品的使用状况,但这种特殊对待的产品分类(如功能简化的老年手机),往往带来了一种“被歧视”的感觉;接着业界提出通用性设计、包容性设计的策略,照顾到用户的尊严;之后随着对老年人群的深入观察和研究,功能方面的策略仍有很大局限性,“快乐生活”的状态才是更为理想的目标。此外,也有研究者不仅在思考老年人群衰退的一面,也看到了老年人群具有优势的一面,即知识、经验的积累,如何让老年人更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这无疑是保持健康的有利因素。从上面的过程不难看出,养老问题的讨论对设计学的学科建设也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养老问题有其深刻的复杂性,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其老龄化程度不同,背景、原因和人群构成也不相同。落实到具体的人,则老年人之间的健康状态、能力状态的差异也十分显著。设计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设计不仅要解决一般性的问题,更要解决特殊性的问题,设计更大的价值在于能有效针对“特殊性”。本期《特别策划》以“设计·养老”为题,邀请了多位学者从设计思维、伦理思考、具体的设计策略和经验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提供了思考设计与养老问题的立体视角,相信这些内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关于老年设计的研究现状。这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且永无终点的课题,如何让人能够优雅地老去也是一种社会理想。这个命题需要更多的学科参与其中,养老问题更为关键的是需要一个社会系统性的支撑,希望设计学可以先取得一些突破。方晓风特别策划:设计·养老栏目主持:赵
2022年8月1日
其他

从适老化改造设计看社会设计的实践内涵

Model)对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专业设计模式进行变革,如此才能捕捉到社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实践。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社会设计的实践也在不断加深人们对社会设计的理解。如2018年,日本Good
2022年6月24日
其他

社区作为方法——用社会设计建构城乡融合协作平台

首次公开课《装饰》2022年第2期介绍《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E-mail:zhuangshi689@263.net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2022年6月21日
其他

《装饰》个案研究与论文写作工作坊 | 第二次公开课

个案研究与论文写作工作坊为进一步提高设计学个案研究水平和论文写作能力,《装饰》编辑部于2022年5-6月开设“个案研究与论文写作工作坊”。参与学员已遴选完毕,三次在线讲座将对公众开放。设计是一种人类的实践活动,设计学科的根本特点就是围绕现实问题;实践是设计学的基础,并且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设计的认知。因此,在今天,设计必须站到社会前端去直面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装饰》在2008年设立了《个案点击》栏目,推崇对设计生产与使用的真实场景的研究,推崇基于经验观察的实证性研究,希望该栏目能够在设计研究方法上起到一些引导作用。14年来,在全国各地设计研究者的关心下,该栏目收获了很多优秀论文。但是从目前来看,个案研究在设计学中的运用还并不普遍,而且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设计学个案研究水平和论文写作能力,《装饰》编辑部于2022年5-6月开设“个案研究与论文写作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由《装饰》编辑部主任周志副编审、《个案点击》栏目主持贾珊博士主持,主讲专家为《装饰》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方晓风教授。公开讲座
2022年6月16日
其他

​社会工作与社会设计学科能否交叉融合?

首次公开课《装饰》2022年第2期介绍《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E-mail:zhuangshi689@263.net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2022年6月14日
其他

《装饰》2022年第3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2022年第3期1958年创刊/总第347期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PREFACE写在前面世界变动不居,这是现实的必然,人类社会既是运动的一部分推动力,也要为适应变化付出极大的代价。尽管我们内心希望所有的变化都是趋向更好的结果,但结果往往未必尽如人意。设计作为一门与现实世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其生命力也与社会变化的程度密切相关。现代设计的兴起正是配合了现代社会转型的剧烈变化,并且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传统商业形态的颠覆,其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识,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期待。设计反映了人的主观愿望,因此对其伦理层面的思考也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屡经迭代的设计定义中,看似不经意地加入了设计的价值目标——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和生活。也正是在这样的潮流中,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不穷,“社会创新”“社会设计”“可持续设计”“社区设计”等等有时难免让人目不暇给,引出一些争议。争议主要来自,在这个过程中设计的边界被大大拓展了,设计能做什么?设计应该做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越来越难有共识,这是让人焦虑的一面。同时,这些新概念的提出并非单纯的文字游戏,而是伴随着创新的实践,用具体的成果来说明设计的可能性和善意的思考。这也可视为设计的活力所在吧。“社会设计”的概念是基于设计师社会意识的自觉,试图以设计作为一种相对柔性的手段,介入社会转型,导向社会组织形态或社会行为方面的创新,构造更为和谐的社会关系。大量的实践案例业已说明,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设计确实可以起到一种“弥合”的作用。无论我们以何种形态去描述或定义现实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在越来越快速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很自然地会产生许多“裂隙”。基于一般性考虑的宏观政策,很难兼顾不同个体的特殊性,而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由于不同原因(时序、速度、政策、经济条件、环境资源等)造成的落差,会产生形色各异的“裂隙”,总有不同的人群或区域会陷入裂隙,更多地去承担转型之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理解“社会设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设计思维的特点恰恰是在“特殊性”的条件下去实现“一般性”的目标,并在诸多矛盾和冲突中寻找平衡点。社会设计的概念也体现了设计师群体的主动意识,也正是这种主动性突破了传统设计的边界(或惯性意识),设计师直接从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或现象出发,往往并没有委托方,而是自己投入,以设计的方式介入社会治理或人际关系的改造,激发人群的认同感,弥合“裂隙”。社会设计作为概念的提出,难免有争议,但也有利于强化设计学科对于自身边界问题的认识和讨论,有利于社会责任在实践过程中得以落实,并成为职业意识。本期特别策划以“社会设计”为题,邀请了一批国内这方面的先行学者,他们不仅有理论探讨,也有丰富的实践案例和相关经验,从多个侧面展开讨论。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社会设计,推动相关实践。也希望由此能引发更多的讨论:设计能否有效地介入社会变革?在不断拓展边界的进程中,设计是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还是慢慢泯灭于扩张之中而不知所从?变是永恒的主题,问题也不可能停止产生,而设计是直面现实问题的学科,设计也在与问题的互动中不断定义自身,这未尝不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方晓风特别策划:社会设计栏目主持:周
2022年6月11日
其他

【缅怀】乔十光:振兴中华漆文化

-----------6月9日,著名漆画艺术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漆画开创者乔十光去世,享年85岁。下文为乔十光教授发表于《装饰》杂志的一篇旧文(节选),谨此纪念。-----------立足传统,综合发展——振兴中华漆文化之我见(节选)乔十光
2022年6月10日
其他

优秀论文 | 当代乡村木工群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变迁

2014年,《装饰》杂志进行了首次年度“优秀投稿论文”的评选暨优秀作者交流活动,并作为年度常设活动举办。日前,《装饰》《装饰》2021年度“优秀投稿论文”出炉,我们将在微信公众号陆续推送2021年度“优秀投稿论文”,并附上编辑评语,以飨读者。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一篇“民俗民艺”栏目的优秀论文栏目主持:赵毅平编辑点评本文立足对传统工艺当代变迁的研究,作者较为敏锐地观察到乡村木工群体社会关系网络及产业的转型,并针对这一现实情况进行了扎实的考察与研究,详细阐述了转型前后的变化及其原因,以及对行业产生的影响。文章视角有一定的新意,没有局限在对传统工艺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视角扩展到行业的变迁,尤其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变迁上,既有助于深入理解传统工艺在当下的面貌与境遇,又为探索传统工艺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颇具现实意义。另外,本文出于研究问题的需要,借鉴了社会人类学的思路与方法,得出的结论可信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赵毅平)原文:乡土的流变:当代乡村木工群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变迁陈振益、陈亮,五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内容摘要:木工群体的社会关系网络是木工匠作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木作活动有深刻的影响和作用,对其考察有助于从新的视角来理解这一传统工艺群体及产业的当代变迁。本文从社会人类学视角,基于对全国多地的田野调查,分析研究了行业转型中乡村木工的社会关系网络变迁,从代际关系、雇佣关系、竞争关系、个人与集体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转型前后的变化和原因,以及对行业产生的影响。这一群体的社会关系网络总体上从初级走向次级,从同质走向异质。而人口流动、技术生产方式、生活形态的变化是人际范式嬗变的主要原因,但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构建的网络仍未消失。关键词:木工、乡土中国、关系网络前言清初顺治二年(1645年)匠籍制度废除后,中国手工艺群体数量大为增长。其中,民间手工艺人大量分布在中国广袤的乡野山村,以亦农亦工的身份支撑起当地的手工艺活动[1]。千百年以来,除了技术、材料、型制等可见要素,木作的精神规范、道德伦理等不可见要素也一脉相承,其中包括木作活动中所嵌套的社会关系网络。乡土木工匠人依附于乡土社会,其社会网络关系与依附于官府的官籍匠人及行业组织的城镇匠人有明显区别。以血缘和地缘构建起来的熟人社会,对乡土匠人的木工作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匠人的代际传承、匠人与雇主的交易、同行之间的竞争,以及匠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互动中所形成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约定,成为社会关系网络中各个节点共同遵守的规范。改革开放以后,这一群体逐渐消解和转换,大部分依附于城市中的建筑工程队、装修公司和家具企业。对于这一群体的认知,研究者更多是从传统手工艺传承创新或是企业经营和产业转型的视角展开研究,而忽视了群体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变化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现代工业文明的入侵改变了木作的技术范式,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让传统木作生产的空间、器物不再适应生活形态。人口流动和迁徙让木作活动脱离了乡土熟人社会,依附于其上的社会关系网络也面临千百年来最大的变迁。对木工社会关系嬗变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这一古老手工行业的当代迁移,并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历程及转型升级提供了另一个视角的观察,以指导行业的发展。一宏观视角:全国范围的木工匠人流动和社会迁移本文以乡土木工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区分于传统官籍工匠及较早受到西方近代文明较大影响的其他民间工匠。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建江南制造总局,其中包括木工厂,可以通过机械设备加工大型木料。同一年,英商创办了上海砖瓦锯木厂,这是中国最早应用木工机械设备加工木材的企业。[2]机械加工设备逐渐在城市木工加工行业推广,并改变了传统的木作方式。但大部分乡村民间的木作活动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直到新中国成立,还保留着大部分传统的手工技艺和伦理规范。颠覆式的改变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在房屋建造和装饰领域,原本活跃在乡间的匠作队伍零散地向城镇移动,开始承接一些工程项目。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业务需求的增多,木匠队伍开始形成规模化的组织,与水泥工、电工、砖瓦工等合作,由个体向工程队、装修队发展,继而逐渐发展成建筑装饰工程公司,或者依附于类似的企业。乡土的木作匠人逐渐离开熟悉的乡土社会,大规模地往城镇迁移。在实木家具领域,中国当代木工产业的大规模集群基地首先出现在广东。华人华侨构筑的关系网络对于古典家具的兴起起到关键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大量海外华侨开始收购国内古典家具。广东中山(大涌、三乡)、江门(新会、台山等地)、广州等地开始大量收购古典家具,通过政府外贸公司出售到海外。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着国内市场的崛起,原有供销社和国营木器厂的木工以及民间工匠开始兴办家具企业。本土原有的匠人严重缺乏,开始向全国大量召集木工。广东其他地区以及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福建等地木匠开始向几个产区大规模流动。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外地木工又引导大批同乡加入这一行业,形成了当代大规模的木工群体迁移。以广东新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其从事木工生产、销售和配套的企业最高达4000多家,从业人员约15万人。在新会行业协会主编的工匠名录中收录了49名工匠,江门新会籍本土工匠只有14人,占比只有28.6%,其余都是外地工匠,这还不包括已经回乡创业的工匠。(表1)2010年前后,随着产业转移,外地工匠陆续回乡创业,浙江东阳、福建仙游等地实木家具基地迅速崛起。木工匠人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流动和迁移,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实木家具行业的兴起。表1.广东新会工匠名录收录表中的地域分布(根据书中内容统计[3])这一变迁与改革开放后的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路径基本一致,从宏观层面上构建了当代木工群体人际范式转移的背景,体现了木工行业的自有特色。散落在乡间的木匠开始走向城镇,从零散走向组织化。人口的流动将原有的熟人社会下所构建的匠作人际网络部分瓦解,从同质性走向异质性,网络的节点和中心度重新被构建,依附于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在微观层面也逐步改变,工匠的代际体系、工匠与业主的雇佣关系、同行关系、工匠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都获得了转移,对于木作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木作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乡村工匠一般兼负二者。在当代,这一群体分化到古建、室内装修和家具制作三个行业。古建行业的从业人员偏少,室内装修中技术含量较低,并随着定制化的趋势而式微。本文主要以家具行业为例展开讨论。二社会关系网络变迁
2022年6月6日
其他

优秀论文 | 设计学视阈下宋建本版面范式系统设计研究

2014年,《装饰》杂志进行了首次年度“优秀投稿论文”的评选暨优秀作者交流活动,并作为年度常设活动举办。日前,《装饰》《装饰》2021年度“优秀投稿论文”出炉,我们将在微信公众号陆续推送2021年度“优秀投稿论文”,并附上编辑评语,以飨读者。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一篇“史论空间”栏目的优秀论文栏目主持:周志编辑点评古代是否有设计?或者说设计史能否扩展到古代史?这一直是我国设计学界争论不已的话题。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学者积极致力于运用设计学框架或方法来研究古代的设计问题,即便这种尝试大多囿于其他学科的范式,而无助于理解历史上的设计问题。本文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借助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来审视宋建本版面范式的比例规律与尺度标准,同时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的角度来审视大众文化形态下的宋代福建雕版印书,认为这种以市场为导向、民间自发的行业规范解决了刻本多样性与标准化的生产问题。尽管这种尝试尚未成熟,也未必会形成一套可以广泛普及的研究方法,但是这种思考视角以及这种尝试本身即值得肯定与鼓励。(周志)原文:设计学视阈下宋建本版面范式系统设计研究孙琬淑,浙江外国语学院内容摘要:设计学视阈下,基于宋寸模块网格系统,宋建本版面范式的系统设计体现在规范其书版规格为7∶10和3∶4的比例规律;网格纵向以两宋寸五等分,横向以三等分为主要的尺度设计标准。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的研究角度来看,大众文化形态下的宋代福建雕版印书以市场为导向,民间自发的行业规范解决了刻本多样性与标准化的生产问题。通过对一块整版的网格分割标准的灵活设计,在技术层面解释了雕版印刷优于活字印刷的内在原因。关键词:宋建本、版面范式、网格分割、雕版印刷古籍版本学上所说的宋建本多指坊刻本,因其刻书以盈利为目的,校勘水平不高,故有“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1]的评价。但是,黄永年先生在《古籍版本学》中提到,建阳坊刻有一个特点,刊刻力求精工,使读者开卷即有赏心悦目之感。[2]目前,学者对于宋建本的版刻特征研究,主要是从字体、版式、纸墨等标尺做地域差异性的解读。笔者认为,宋建本的版刻特征还应有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的讨论空间[3],刻本优良的衡量标准不仅有文字比勘的内容维度,还包括刻本生产的设计维度。由此,在设计学视阈下,宋建本版面的“赏心悦目”或许还可以继续从以下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一是宋建本版面范式内容与形式的设计关系,二是宋建本版面形式多样化的设计路径及其原因。基于以上两点,笔者试图以宋建本版面范式的设计规律为线索,探索其背后雕版印刷工艺的技术特点、文化形态。一装饰趣味:宋建本版面范式的形式系统设计
2022年6月3日
其他

优秀论文 | 近代杭州西湖的空间塑造与场所整合

2014年,《装饰》杂志进行了首次年度“优秀投稿论文”的评选暨优秀作者交流活动,并作为年度常设活动举办。日前,《装饰》《装饰》2021年度“优秀投稿论文”出炉,我们将在微信公众号陆续推送2021年度“优秀投稿论文”,并附上编辑评语,以飨读者。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一篇“史论空间”栏目的优秀论文栏目主持:周志编辑点评在近年来的设计史研究中,从“物”到“人”“事”“境”的转向是一个重要趋势。不仅研究对象由静态转为动态,研究问题也在越来越“有机”。本文聚焦在西湖风景的现代化转型上,但是作者的目光却并没有局限在景观规划层面,而是投射到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重要话题——旅游上。作者将游览视为杭州西湖遗产“有机演进”的重要动力之一。作者认为,随着近代社会变迁,杭州西湖的公共游览出现了游览主体、游览方式及游览目标上的变化。这一公共游览的转型带动了西湖风景的整合,从而促进了西湖从传统城郊名胜转变为现代城市风景。文章学术视野宽广,问题线索明确,论证层次清晰,体现了作者较好的研究素养和写作技巧。(周志)原文:游览转型背景下的“有机演进”:近代杭州西湖的空间塑造与场所整合都
2022年5月31日
其他

《装饰》个案研究与论文写作工作坊 | 首次公开课

个案研究与论文写作工作坊为进一步提高设计学个案研究水平和论文写作能力,《装饰》编辑部于2022年5-6月开设“个案研究与论文写作工作坊”。参与学员已遴选完毕,三次在线讲座将对公众开放。设计是一种人类的实践活动,设计学科的根本特点就是围绕现实问题;实践是设计学的基础,并且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设计的认知。因此,在今天,设计必须站到社会前端去直面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装饰》在2008年设立了《个案点击》栏目,推崇对设计生产与使用的真实场景的研究,推崇基于经验观察的实证性研究,希望该栏目能够在设计研究方法上起到一些引导作用。14年来,在全国各地设计研究者的关心下,该栏目收获了很多优秀论文。但是从目前来看,个案研究在设计学中的运用还并不普遍,而且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设计学个案研究水平和论文写作能力,《装饰》编辑部于2022年5-6月开设“个案研究与论文写作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由《装饰》编辑部主任周志副编审、《个案点击》栏目主持贾珊博士主持,主讲专家为《装饰》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方晓风教授。公开讲座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她用设计 让家用工具成为爆品

书信亦可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即可获得投稿须知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
2022年5月23日
其他

伦敦设计节 | 对未来设计的重新思考

Proper发起小组研讨会,展示以环保实践为核心的家具和照明产品,并组织了一个由30名设计专业应届毕业生组成的演讲活动,尝试为更加绿色环保的未来生活提供解决方案。[7](图45—46)位于Coal
2022年5月18日
其他

漂浮的博物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法国邮轮

同一时期,他收到诺曼底号的设计邀约,负责吸烟室、大沙龙等多个空间的墙面装饰。与之前项目不同的是,诺曼底号的漆板创作有极强的主题性和叙事性要求,许多画面先由壁画家让·杜帕斯(Jean
2022年5月12日
其他

邮轮定制化舱室中的标准模块化设计研究

S.p.A.)始创于1780年,是全球最大的邮轮制造商。芬坎蒂尼的周边聚集着大量的小型设计和制作公司,有大量具有工艺传承性的家族企业。这些企业为大型邮轮和游艇企业带来了个性化、定制化、专业化的魅力。
2022年5月9日
其他

欲求的创造——现代邮轮体验设计的原点

丰富多样的美食和餐饮享用的仪式一道,成为重要的邮轮传统。同时,邮轮上的餐饮也早已超出寻常的食欲满足的范畴,成了邮轮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早在上世纪初,现代法餐之父的大厨埃科菲(Auguste
2022年5月5日
其他

《装饰》2022年第2期介绍

彤《虚构世界观的沉浸感设计:女子组合aespa个案研究》陈天琪、魏梦雪民俗民艺栏目主持:赵毅平《贵州水族服饰的地域特征及其成因》
2022年5月2日
其他

全屋智能领域的前沿探索

编者按编者按:在智能家居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北京如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全屋智能领域的年轻创新型智能科技公司,以“极致的用户体验”为信仰,凭借扎实的设计能力与前瞻性的设计探索,在全屋智能领域崭露头角。公司以智能中控inSight为核心,以硬件+软件+服务的模式,凭借广域、多元的连接能力,营造家庭生活的智能化和品质感。同时,它通过自身的设计整合优势,赋能相关传统产业,以期带动整个行业生态的良性发展。另外,如影设计的三款专业级智能产品——如影智能咖啡大师、如影智能星厨、AR单车,是对未来智慧生活的一种愿景与前瞻性的尝试。本文基于对如影联合创始人兼设计副总裁姜浩的访谈以及相关材料撰写而成。
2022年4月28日
其他

白井敬尚:纸面上的文字协奏曲

我们如何判断白井敬尚的实践方法与成果?如果我们埋头扎在他的作品当中,不退开一段距离,不将其放进历史的时空架构中去比较,就无法看清他的全貌,也很难对他及其作品进行评估。从埃尔·利西茨基(El
2022年4月25日
其他

农业和乡村经济新业态与设计价值

http://www.designharvests.com/a/guanyu/chuangshirenshuo)图6.“官舟古村”实验项目中村民自发的乡村美食活动(图片来源:李健,广州美术学院)
2022年4月22日
其他

智能时代,如何重构信任机制?

Breach)等,从底层设计理念上确保了系统对用户身份、设备、应用程序、数据、网络和基础设施等基本要素的零信任,对任何位置的任何一次数据访问都进行验证,从而增强系统自身的可信度。
2022年4月18日
其他

服务型制造的设计观念和路径探索

该促进项目的经验显示,企业中的三个重要因素——战略、试点和推动者是转型成败的关键。“设计威尔士”提供设计和资金支持,以确保创新设计得当和以风险最低的方式开发,并确保被支持企业的服务收益源变得清晰。
2022年4月14日
其他

《装饰》2021年度“优秀投稿论文”

本文以英国“游玩街道”作为聚焦城市生长的媒介,展开了一个人和空间既依存又竞争的历史长卷。全文虽然以“游玩街道”传统的衰落到复兴,再衰落再复兴作为一条研究的轴线,但作者对英国“游玩街道”(Play
2022年4月11日
其他

《装饰》2022年第1期介绍

珊《协助观众建构知识体系:博物馆中科学绘画展示手段的嬗变研究》郭侍锷《德国包装垃圾分类回收服务设计研究——以“绿点”回收系统为例》何思倩《保障老年人独立出行的德国公交系统适老化服务及设施设计》张
2022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