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2023年第4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
2023年第4期
1958年创刊/总第360期
清华大学主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
写在前面
在波澜壮阔的现代设计史中,荷兰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不仅涌现了不少代表性人物和作品,形成过不少重要流派,同时其设计教育和设计研究也都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荷兰设计既融汇于现代设计的大潮之中,也呈现出足够强烈的特殊性。蒙德里安的风格派似乎是其理性精神的象征,而Droog的作品又展现了其戏谑不羁的一面。从政治、经济的角度看,荷兰算不上是欧洲的中心地区,但其先锋性的理论与实践,又屡屡让人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它。背后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力量。
本刊自2014年起,即开始组织“国别设计”的专题讨论。首先选择的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因为现代设计的发展与工业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以国家为线索梳理设计发展的方法,使我们对设计的认识和思考可以走向更为深入的层面,同时也对我国如何推动设计发展有所启发。以国别的角度看,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很多设计强国未必是传统意义上的强国,比如北欧的几个国家,历史上无论政治经济或文化都难以称强,但设计发展成为这些国家崛起的重要动力。荷兰在这个意义上也有相似之处。现代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路径为设计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进而推动国家全面崛起。这或许是我们在思考国家发展战略时,可以关注并深入研究的一个方面。
说起荷兰设计,我们经常会感叹其强烈的个性,用口头化的语言来描述,就是“生猛”一词。曾有一次与OMA的建筑师共同参加一个活动,他介绍了其最新项目中种种功能化、理性的思考。在交流讨论中,我问他这些理性思考与作品中具体的形式结果之间到底有没有强对应关系,结果他说了一句:“这就是倔强的荷兰人吧。”这个回答貌似答非所问,但也说出了其中的一些缘由:“倔强的荷兰人”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气质,他不甘于平庸地选择一个惯常的结果,而总是要表现自己“倔强”的一面,可能这就是荷兰设计富有冲击力的原因。荷兰人的倔强同其不那么优越的地理条件关系密切,在同自然界的不利因素斗争的同时,注重实用而直接的思维,其表现难免有极端化的成分。
本期《特别策划》以“荷兰设计”为题,邀请了多位荷兰的设计学者,以及研究荷兰设计的学者,从多个维度展开深入的讨论,既有历史的线索,也有丰富的实践和实验性案例,包括设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较为立体地展观了荷兰设计的精神。荷兰的设计研究较早融合了技术与文化的不同视角和方法,在学界有广泛影响,这也是支撑其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
今天,我们正面临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命题,设计学科所肩负的责任不言而喻,从荷兰设计的历史经验和丰富的探索性实践中,可以获得不少启发。我们拥有更大的资源与发展空间,而且在最近的四十多年里,我们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长足的进步,但仍要更主动地往前看,尤其在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直面真问题、勇于创新是中国设计崛起的关键点。设计既可支撑产业发展,也能托举文化塑造,当下正是中国设计发展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栏目主持:王小茉,薛 磊
主持人语
自2014年,《装饰》开始策划“国别设计”专题,先后完成了“英国设计”“日本设计”“意大利设计”和“德国设计”。其组稿方式是邀请该国的设计学者和长期从事该国设计研究的中国专家,撰写数篇不同分析视角的学术论文,剖析一个国家的设计特征,帮助读者理解推进这个国家设计发展的动因。时隔五年,编辑部重启“国别设计”专题,聚焦“荷兰设计”。
相对而言,荷兰成为独立国家的时间不长——从16世纪下半叶至今400余年。但是,就像约翰·赫伊津哈(John Huizinga)在《17世纪的荷兰文明及相关论文》中的提问:“像年轻的(荷兰)共和国这样一个面积如此狭小而且位置相对偏远的国家,怎么可能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文化上变得如此先进呢?”在与同时期法国与英国比较之后,这位历史学家认为:荷兰的情况“是个例外,而非常规”。
那么相应地,在对西方设计模糊笼统的认识之下,荷兰设计的“非常规”之处是什么?进而,我们更关注的是,所谓“特殊”背后的道理。即在简洁、理性、前卫、实验性等标签化且意涵相悖的归纳之下,孕育荷兰设计的文化逻辑是什么?与其社会文化、社会机制的关系是怎样的?还有,荷兰设计师如何认识与重构设计学内部的专业议题(例如:形式问题、设计与工程、设计与情感等),如何以及为何采取新的路径去解决?
本期《特别策划》共邀请十余位荷兰与中国学者,从设计历史、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和平面设计等不同领域,对荷兰设计展开“深描”。作为开篇,德鲁克教授从较为宏观的视角,揭示了荷兰设计文化中的“两面性”,同时进行了适当修正。埃因霍温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及其相关合作院校的学者们,则基于两校设计专业的研究专长,论述了有代表性的荷兰设计研究方法及其实践项目。论文《从“建筑”到“设计”》,既梳理了20世纪荷兰建筑发展的脉络,也有效探讨了一个普世性的学界话题:如何处理专业语境中的“建筑”与“设计”。最后是两篇设计师个案——平面设计师卡尔·马藤斯与陶瓷艺术家巴斯·范·比克,他们的设计工作不仅基于形式探索及技术迭代,更是一种设计精神的更新。
本次专题得到了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薛磊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王小茉)
《双面荷兰:荷兰设计的两副面孔》
J.W.德鲁克、薛 磊
内容摘要:文章结合对荷兰现代设计发展历史的概述,提出以下几个观点:首先,荷兰设计在其全盛时期更多地植根于社会主义,并不是加尔文主义;其次,尽管加尔文主义和社会主义并不相同,但两者却拥有相似的设计范式;最后,通过对荷兰设计中较少引发关注的另一副面孔的强调,修正了加尔文主义/社会主义设计范式在荷兰占据主导地位这一观点的片面性。
邱 炻、康 凯、李 存、王 超、马泰斯·霍克斯特拉、冯 媛、胡 军
内容摘要:荷兰设计既眼前卫浪漫,又简约理性。荷兰设计工程科学在应对社会挑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跨学科合作既关注科技创新,又注重社会科学和人文价值。设计工程师通过深入了解科技和社会科学领域,促进两者间的理解与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本文以社会计算设计研究作为具体的切入点,通过对5个在荷兰设计周展示过的典型的社会计算设计案例的深入总结和反思,展现荷兰设计研究的关注焦点和典型研究方法。同时,希望本研究能为国内设计研究和设计方法论带来新的启迪和思考。
薛海安、彼得·M.A.德斯梅特、史蒂文·福金加,翻译:黄思源
内容摘要:21世纪之初,设计的重心转向体验,“设计与情感”(D&E)运动于荷兰诞生,发展成为一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设计运动。D&E起源于荷兰长期以来将设计和心理学结合的文化,旨在将情感体验这一重要主题融入设计。24年后,“情感”已经得到了设计研究界的广泛接受。随着“国际设计与情感学会”的正式终止,D&E的相关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前的基础上,来自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的设计师和设计学者们发起和引领了“积极设计”这一新的设计运动,融入多元视角和方法论,重点关注面向主观幸福感的设计。在快速变化的科技环境中,面对更多样和新兴的设计问题。
赫尔曼·范伯赫克、吕 力
内容摘要:本文以形式在建筑创造中的角色变化为视角检视了荷兰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建筑”与“设计”并不天然密切相关——二者的关系直到20世纪的前几十年才得以建立并在此后逐渐加强。然而,从某一时刻起,使“建筑”与“设计”剥离的专业化倾向开始出现——虽然那时的建筑师们仍然常常涉足日常用品的设计。这为形式在建筑创造中的角色转变埋下了种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荷兰建筑界关注的重点转向了那些受到战争破坏的城市的重建和面向大众的公共住房,在这个时期建筑形式的问题几乎是无足轻重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荷兰建筑师们的态度才发生明显转变——作为设计(而非建造)的结果,建筑形式成为建筑师所关心的主要问题,而项目的实现则更多依赖于工程师的能力。一个总的问题是:设计在多大程度上接管了建筑的创造?建筑又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了设计的产物?无论答案如何,一个事实是清晰的:荷兰建筑的发展脉络是由一系列连续的和不连续的线条共同勾勒出的。
李 琼
内容摘要:卡尔·马藤斯是一位备受推崇的荷兰平面设计师和艺术家,以他独特的视觉处理手法和对颜色叠加的兴趣而享誉盛名。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便投身于单版印刷画的制作,并将其应用于广告、书籍和艺术作品中。卡尔经历了设计领域的技术变革,从早期的凸版印刷和Monotype技术,到计算机的出现和数字化设计工具的使用。尽管一开始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感到困惑和复杂,但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教学,他逐渐掌握了电脑操作,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设计过程中。卡尔对动态的兴趣源自于他对时间的关注。他喜欢为事物赋予动感,对时钟和时间的流逝充满着兴趣。面对当下的设计趋势,卡尔并没有刻意抵制或迎合,他强调每个设计师都应该找到自己的答案,根据自身的限制条件和兴趣进行创作。他认为每个人都具备不同的特质和方向,应该去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才能,而不是盲目追随他人的潮流。卡尔的创作理念扩展了平面设计的边界,将其提升为一种哲学性的表达方式。他通过技术、限制、时间和个体的角度探索设计的本质,并激励着观者和后辈设计师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超越表面的美感,追寻更深远的思想和哲学境界。
多梅尼克·鲁伊特斯,翻译:汪 芸
译者按:巴斯·范·比克生于1974年,荷兰设计师、艺术家,以动态地改造历史上的设计而闻名。他忽视传统边界,将备受赞赏且人们所熟知的古物转化为新颖的当代作品,其中常常带有一丝调侃的意味。他对现有材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深感兴趣,通过以玩味的方式借鉴过去艺术家的作品,重新思考形状、功能和意义。范·比克在他的作品中批评市场机制、品牌推广、薄弱的概念主义和盲目的设计师崇拜。他研究档案资料,经常修复和调整那些常常被搁置或未发表的设计。本文为荷兰艺术设计期刊Metropolis M主编多梅尼克·鲁伊特斯系统性地介绍范·比克的重要设计作品及其参加过的重要展览。
栏目主持:赵 华
高 原
内容摘要:笔者希望通过本文探讨二战后的大众文化——包括好莱坞电影、各种摇滚亚文化对于西方男士时尚多元化的重要影响。由马龙·白兰度、詹姆斯·迪恩与猫王等大众文化代表的“美式反叛酷”,对于塑造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男士形象的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而摇滚音乐与各种亚文化则颠覆了西方男性对于时尚的传统观念——一种自信的、不屈不挠的、贵族男性气质的象征。大众对于男性身份认同的改变,是一种具有主体意识的、对于主流价值观与审美力量的内在反抗。这种抵抗在战后逐渐成型,并影响至今。
栏目主持:萧 冯
田 君
内容摘要:蔡军教授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最早留校任教的毕业生、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管理研究所所长和国际著名设计竞赛中屈指可数的中国评委之一。他数十年躬耕于工业设计教育的第一线,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对设计创新力和设计研究能力的培养。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一直致力于设计战略与管理的研究、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研究和设计创新与管理的知识转换与结构范式研究,并且在产学研结合的方向上不断开拓新的路径。他在设计驱动的商业创新与设计思维和设计价值体系的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在设计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设计实践
栏目主持:田 君
《基于“设计四秩序”的适老化设计原则体系构建与实践》
汪晓春、欧亚菲、高煜萌、黄子涵
史论空间
栏目主持:周 志
《唐代经济制度下的“半臂锦”与“锦半臂”》
韩楚彤、贺 阳
《陈之佛期刊装帧作品考订(1925—1949)》
谭小飞《业余爱好与文化探索:莫霍利-纳吉的艺术实践与设计教育》
肖 馺
个案点击
栏目主持:贾 珊
《物尽其用,笃行不怠:阿文德·古普塔的儿童科学玩具设计研究》
朱春晓、喻娟娟、曾燕婷、陈 泓《共生共存:当代纤维艺术的一个案例研究》
刘文良、潘泺宇
栏目主持:赵毅平
陈 杉、黄嘉雯
教学档案
栏目主持:王小茉
《以高效造园实践为核心的环境与景观设计教学研究》
曾 伟、乔红豆、江婷婷、魏 斌、宫 晶、冯艳春
栏目主持:赵 华 周 志
吕杰锋、陈 婧、孙建昆
王双全、谢子为、周弋琳
陈建新、龚婷、杨 婧
陆江艳、邰碧源
李 卓、刘星辰、邵务兵、黄 慧
王 军、王 紫、孙昕悦《基于低碳模式的城市街道景观模块化设计研究》
张 琴、郎靖宇、李 捷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作品
《装饰》2023年第3期“设计·媒体”《装饰》2023年第2期“设计+文字”
《装饰》2023年第1期“设计·日常性”
《装饰》2022年第10期“设计·玻璃艺术”
《装饰》2022年第9期"设计·智能"《装饰》2022年第8期"设计·安全"
《装饰》2022年第7期“校园设计”
《装饰》2022年第6期“毕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饰》2022年第5期“设计·养老”
《装饰》2022年第4期“乡村建设”《装饰》2022年第3期“社会设计”《装饰》2022年第2期“邮轮设计”
《装饰》2022年第1期“设计·新业态”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