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2022年第3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
写在前面
世界变动不居,这是现实的必然,人类社会既是运动的一部分推动力,也要为适应变化付出极大的代价。尽管我们内心希望所有的变化都是趋向更好的结果,但结果往往未必尽如人意。设计作为一门与现实世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其生命力也与社会变化的程度密切相关。现代设计的兴起正是配合了现代社会转型的剧烈变化,并且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传统商业形态的颠覆,其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识,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期待。
设计反映了人的主观愿望,因此对其伦理层面的思考也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屡经迭代的设计定义中,看似不经意地加入了设计的价值目标——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和生活。也正是在这样的潮流中,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不穷,“社会创新”“社会设计”“可持续设计”“社区设计”等等有时难免让人目不暇给,引出一些争议。争议主要来自,在这个过程中设计的边界被大大拓展了,设计能做什么?设计应该做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越来越难有共识,这是让人焦虑的一面。同时,这些新概念的提出并非单纯的文字游戏,而是伴随着创新的实践,用具体的成果来说明设计的可能性和善意的思考。这也可视为设计的活力所在吧。
“社会设计”的概念是基于设计师社会意识的自觉,试图以设计作为一种相对柔性的手段,介入社会转型,导向社会组织形态或社会行为方面的创新,构造更为和谐的社会关系。大量的实践案例业已说明,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设计确实可以起到一种“弥合”的作用。无论我们以何种形态去描述或定义现实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在越来越快速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很自然地会产生许多“裂隙”。基于一般性考虑的宏观政策,很难兼顾不同个体的特殊性,而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由于不同原因(时序、速度、政策、经济条件、环境资源等)造成的落差,会产生形色各异的“裂隙”,总有不同的人群或区域会陷入裂隙,更多地去承担转型之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理解“社会设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设计思维的特点恰恰是在“特殊性”的条件下去实现“一般性”的目标,并在诸多矛盾和冲突中寻找平衡点。社会设计的概念也体现了设计师群体的主动意识,也正是这种主动性突破了传统设计的边界(或惯性意识),设计师直接从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或现象出发,往往并没有委托方,而是自己投入,以设计的方式介入社会治理或人际关系的改造,激发人群的认同感,弥合“裂隙”。
社会设计作为概念的提出,难免有争议,但也有利于强化设计学科对于自身边界问题的认识和讨论,有利于社会责任在实践过程中得以落实,并成为职业意识。本期特别策划以“社会设计”为题,邀请了一批国内这方面的先行学者,他们不仅有理论探讨,也有丰富的实践案例和相关经验,从多个侧面展开讨论。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社会设计,推动相关实践。也希望由此能引发更多的讨论:设计能否有效地介入社会变革?在不断拓展边界的进程中,设计是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还是慢慢泯灭于扩张之中而不知所从?
变是永恒的主题,问题也不可能停止产生,而设计是直面现实问题的学科,设计也在与问题的互动中不断定义自身,这未尝不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方晓风
主持人语
关于社会设计的讨论,在我国的设计学界和社会学界方兴未艾。但是,社会设计,包括对与之相关的社会创新、社会工作、社会创新设计、服务设计等名词的界定和认识却始终没有形成共识。这导致,无论是社会学界还是设计学界,无论在北上广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虽然大家都在各自耕耘并且成效显著,但又似乎都在自说自话,难通有无。面对这种学科、地域、组织等多方面因素形成的隔阂,平台的意义即彰显出来。《装饰》曾在2018年推出“社会创新”专题,现已过去四年。这四年来,中国的社会设计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对真实社会问题的解决也摸索出不少新的方法和路径。本期特别策划共邀请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各领域专家学者撰写了七篇文章,分别从社会设计模式、主体性重建、组织创新、建构协作平台、学科交叉融合、适老化改造、城市规划等角度探讨了社会设计多个层次的问题。本期专题在中央美术学院周子书老师的大力协作下完成,在此特别表示感谢。(周志)
韩 涛
内容摘要:具有历史进程与人文属性的“社会设计”无法被简单定义,但可被“意象感知”与“模式分析”。通过实践主体与组织形式的表里结构,本文辨析了三种社会设计的模式机制:“意识形态”控制的“等级制金字塔”,“技术理性”塑造的“竞争型马拉松”,以及“知识分子”共建的“自组织群岛”。它们如层积岩般交汇于当代,成为理解中国与介入现实的理论透镜,并暗示了迈向社会设计实践三元装置模式的可能性。董筱丹、白天一、温铁军
内容摘要:本文梳理了美国二百多年前作为“南方国家”的崛起经验,最大启示是当时美国敢于打破主流经济学的定论。在本土国情意识引领下分析问题和制定政策,在投资能力和技术水平落后的情况下,探索出了主流经济学家给定路径之外的新发展动力。从要素规模和报酬的经济学底层逻辑来看中国经验,中国在工业化早期阶段,通过农村组织创新,提高了稀缺资金在引领资源配置中的乘数效应,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这个隐性制度要素,是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并在革命过程中得到极大强化的特殊比较优势;在新的国际挑战面前,仍然可以发挥独特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金融的生态属性、组织属性和社区属性的政策建议。何宇飞、李侨明、陈安娜、宋协伟
内容摘要:社会工作和社会设计在服务对象、专业理念和学科开放性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为两个学科通过交叉融合实现共同的价值使命提供了可能性。社会设计在价值观形塑、政府购买背景下的关系管理以及面向居民的活动开展等“软性技术”上,可以借鉴社会工作的经验。而社会工作在公共空间改造、视觉传达、产品思维等“硬性技术”上则可以向社会设计学习,为专业引入新动能。实践中人员的交叉配置、专业网络的建立,教育上课程设置的互相借鉴、相关元素在实习中的引入,则是两个学科交叉融合的路径。唐 燕、叶珩羽
内容摘要:近年来,社会设计在国内外各领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并被赋予日趋全面和跨学科的学术属性和专业定位。作为一门尚处在成长期的专业探讨范畴,社会设计需要持续明确其专业内涵和工作领域,这涉及社会设计与其他已有学科、已设专业或现存工作领域等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立足城市规划视角,从规划演进和人本理论维度探讨社会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而分析当前中国发展阶段下社会设计介入城市规划的具体路径,对社会设计的学科本质和专业内核等关键议题提出辨析和思考。王修晓
内容摘要:在社会学意义与中文日常用语两个语境中,“社会”的含义大相径庭,原因关键在于“组织”方式中西有别。从传统到现代,人类社会的团结模式经历了从机械到有机的转变。新中国用“组织起来”的第三条道路,破解了传统中国长期面临“组织”困境和动员难题。在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三股力量紧密交织的当下,面向真实社会,脚踏实地地营造一个唇齿相依且充满温情的公序良俗和有机社群,社会设计大有可为。周子书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笔者2013年以来持续开展的“地瓜社区”实践过程,提出用社会设计探索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的四个步骤与目标:一是把社区作为方法;二是构建自产自消的社区空间,逐步形成城市温情的附近的社会支持系统;三是透过乡村振兴的主体性视角,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四是用社会设计的知识图谱激发县域行动主体的觉醒,通过城乡社区(县域)的品牌化运营,探索将城市社区“自产自消系统”与乡村“生态化生产系统”链接组合成区块链协作平台。钟 芳、刘 新、梁茹茹
内容摘要:社会设计至今尚未有广被认可的定义,但研究与实践领域大都认可其社会目的或社会价值的存在。西方古典哲学延续了亚里士多德对人类活动的三分类,即理论、制作与实践。传统上,设计作为一种“技艺”,缺乏目的性,是工具性的活动。但社会设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以理解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为基础,因此必然具备实践性。本文以一项适老化改造设计为例,从设计定位开始,逐步提出技术方案与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对象从“物”,逐步被拓展为“人”和“社会系统”,揭示出“社会设计”中实践的必然性,以及可能的实践路径。栏目主持:赵 华
李 芃、沈 康
内容摘要:在城市化背景下,“漂”是当下生活中的一个难以描述的常见词,“漂泊”的城市移民是现代城市活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来源。2021年底,方晓风、沈康两位教授及广州美术学院师生等48人以“漂在广州”为题,针对现代城市移民生活状态开展研究,选取其中16位人物样本进行深入的调研、思考与讨论,形成的研究成果以展览形式在2021年的广州设计周展出。本文以“人”的观察为主线,对研究及展览的全过程进行回顾,记录本次研究及展览对“漂在广州”这一主题的多层次触探。城市移民中“漂”的生活状态在各种“个人”的真实叙述中逐渐清晰,共同指向一个城市的性格气质与运转流转。海外动向
栏目主持:李 拓
《荷兰的时尚身份——通过多样性实现统一》
[荷]凯拉·罗威尔 翻译:汪 芸
内容摘要:荷兰时装设计的兴起可以与荷兰设计的成熟相比较。两者都具有概念性的方法,并且与艺术密切相关。正如19世纪荷兰政府希望通过区域性的服饰来促进民族团结一样,20世纪90年代荷兰政府通过提高荷兰(时装)设计的国际知名度来宣传本国具有统一的设计身份。荷兰时装设计发展出了一种表演性的特质,可以使其自身转化为艺术品,虽然由于大多数新生代荷兰设计师的作品在时装秀结束后会立即被博物馆购买而很少能在街头看到这些作品。近来,荷兰的街头服饰被积极地用于显示某种可追溯的身份,展示不同的文化背景。本文旨在展示工艺、新技术,以及向更加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转变这几种因素如何相互结合,并对荷兰时装设计进行定义。栏目主持:萧 冯
李 拓、赵毅平
内容摘要:作为小米生态链中最早成立的科技企业之一,万魔声学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设计制造既有极致音质又有极致佩戴体验的耳机产品,以在竞争激烈特别是国际知名品牌占据半壁江山的耳机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其推出的三单元圈铁耳机、舒适豆、迷你豆、降噪豆等不同面向的产品均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收获不错的销售业绩和反响,并斩获多项设计大奖。设计师参与到一款产品从创意到市场销售的全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把握产品的各方面信息,以更好地优化迭代。通过“自主设计+联合设计”策略,万魔打造了一套完整的上下游供应链体系。未来,万魔还将聚焦于人工智能,在智能穿戴、智能健康、智能车载等方面布局发力。栏目主持:贾 珊
赵 晶、陈 然、鲍 贝
王 丹、楚东晓
栏目主持:田 君
阮 昊、郭艳兰
教学档案
栏目主持:王小茉
《以“身体”作为方法——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实践》崔笑声、田 壮
栏目主持:周 志
黄 成、孙子轩《误读式融合:“中华圣母像”的跨媒介制作与跨文化传播》
董丽慧
民俗民艺
栏目主持:赵毅平
《基于工艺视角的鄂伦春族狍皮袍功能解析》王赫德、赵晓彦《苗族服饰文化内涵及复合发展形态研究——以隆林各族自治县为例》
褚兴彪、陈心丹
栏目主持:赵 华 周 志
徐 兴
刘婷婷
朱 毅、杨 娟、卜 丹《从寻证到循证:一种基于证据的建成环境设计方法探讨》
刘 怿《人工智能融入游戏设计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张晓晨、王 炜《交互设计的具身进路:问题产生的历史机缘与理论价值的评估》
施晗薇、胡 飞《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在用户体验度量中的应用》
夏天生、李锶锶、欧阳嘉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作品》
《装饰》精彩回顾
《装饰》2022年第2期“邮轮设计”
《装饰》2022年第1期“设计·新业态”
《装饰》杂志2021年第1期“设计的理想”
《装饰》2021年第4期“设计+医疗”
《装饰》2021年第10期“国风·国潮”
《装饰》2021年第11期“社区更新”
《装饰》2021年第12期“设计·系统性”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