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户驱动的运动装设计创新

王 露 装饰杂志
2024-08-29




内容摘要
运动装设计的系统性、复杂性使其需要以用户需求为引导,综合运用人体工学、服装结构与材料学、审美及商业等要素进行设计创新。本文基于笔者从2003年持续开展的运动装设计教学和研究,探讨了用户驱动的运动装设计创新方法及关键环节,总结并提出了运动装创新设计流程,分享了基于设计流程的运动装设计课程的核心架构和步骤。在后疫情时代,用户健康意识的提高为运动装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系统性的创新设计流程有助于提升运动装的功能性、可用性和体验感。
关键词:运动装设计、用户需求、参与式设计、设计流程
   


当今最好的产品常常出自运动、体育和手工艺这些产业,因为这些产品确实是由那些把行为视为第一要务的人所设计、购买和使用的。[1] 正如诺曼指出的,好的运动装设计是为满足将行为视为第一要务的用户需求的。早在20 世纪初,运动装设计就已经开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创新,户外冲锋衣的前身、具有百年历史的英国户外品牌巴博(Barbour)的防雨夹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其设计源自对渔民和海员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工作需求的深刻理解,在设计中满足了用户的需要。随着狩猎、骑马、骑行等户外运动的逐渐普及,这款经典户外装也进行了设计的迭代升级。夹克独特的蜡处理棉布材料已有百余年历史,在人造纤维技术尚未起步之时,为用户提供了防水防风、透气的功能,款式结构及细节设计皆来源于对用户运动特征的精准分析,充分体现了早期运动装设计中以用户为本的理念。(图1、2)随着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发展,从用户行为需求入手的设计方法在20 世纪中后期被广泛应用,这得利于很多运动品牌的创始人本身就是资深运动玩家。用户驱动的设计方法提供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促进设计创新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途径。在运动装设计中,这种方法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够确保产品设计不仅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而且贴合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

1. 1919 年巴博的防水外套海报

2. 巴博防水外套的防风领及门襟设计成为现代功能性户外夹克的参照


全球疫情带来的健康危机加剧了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疫情后人们生活方式和健康观的变化对运动装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疫情中举办的东京奥运会为“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增添了“更团结”的内涵,寓意着全球共同抵抗疫情。2024 年,作为疫情后的第一个奥运会,巴黎奥运会以“奥运更开放”为主题,在贯彻“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的同时,还融入了“更包容、更友爱、更美丽”的时代精神。后疫情时代,运动装用户对多功能性、舒适性、时尚个性化及可持续性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研究用户驱动的运动装设计创新理念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设计的起点,探究用户需求


运动装设计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融合人体运动科学、运动装纺织技术、运动装版型的开发和运动装款式设计等诸多相关联因素的设计实践。与艺术不同,设计一词有着双重含义。它既是动词也是名词,它不只是我们身边事物表现出来的某种特征,同样也是使得这些事物得以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不同寻常的是,设计竟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有时甚至是非常复杂的方式,将人们对审美、制造、购买及使用等诸方面的关注联系起来。[2] 彭妮· 斯帕克指出,运动装设计的过程将用户对审美、制造、购买及使用等方面的关注联系起来,因此运动装设计的起点是探究用户需求。设计师需要深入理解用户,不仅包括运动中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需求,而且包括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和审美的差异。以功能为基础的运动装设计依据“用户为本”的设计理念, 运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模式,能够为运动装设计研究与实践带来更广阔的视野。

1. 系统分析用户需求的方法

不同的用户群体选择的运动项目,其目的及对运动装的需求是不同的。职业运动员需要高性能的专业运动装备,进行训练并在赛场上一决高低;对潮流敏感的青年关注时尚风格的运动装的多场景适应性;户外一族们对登山或者滑雪服装的性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专业的要求。相对于时装设计,运动的类别、环境和需求等诸多因素使运动装设计首先要适应运动类别、功能需求和市场等条件。在提出设计概念前,系统论证用户需求非常关键。英国功能性运动装研究生课程创始人J.McCann[3] 通过设计树的形式详细地论述了运动装设计思维模式,系统揭示了影响运动装设计的相关因素。她在设计树中指出,在提出设计概念之前,需要识别最终用户的需求,并在设计中兼顾形式、功能和商业要素。(图3)[4] 影响运动装设计的要素具体包含审美因素、运动文化的影响、商业的关联、身体的需求和运动的需求五个重要部分。她指出,运动环境、条件、规则和运动自身的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着运动装的设计,身体的运动状态、生理和审美需求也对设计产生关键影响。

3. 运动装设计树


运动装设计树以仿生形式揭示了影响运动装设计创新的相关因素,强调了识别用户需求是全部设计过程的根源。以设计树为框架,可以针对不同群体参与不同运动的具体情况进行需求分析,从而找到设计创新的入手点。笔者于2003 年在国内首开运动装设计课程,将设计树分析方法应用到运动装设计教学和研究实践中。通过实践反馈,笔者认为这一方法能够帮助设计师以用户需求为依据进行设计创新,并能够更好地平衡设计中功能性、审美和商业价值之间的权重。

2. 用户参与对设计创新的作用

作为英国老龄设计科研课题(Design for Ageing Well)组成员,笔者参与了为活跃的老龄群体进行智能可穿戴运动装设计的研究。该课题的目标用户肖像为平均年龄在60 ~ 75 岁,身体机能基本保持在活跃而健康的状态,对参与运动有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但是却很难找到适合的运动装及装备的用户。课题以用户参与式设计(Co-design)为实践路径,在老龄用户群体的参与下,完成了设计创新及相关研究。[5]课题研究团队成员有服装设计师、心理学者、智能领域工程师、可持续研究学者、医护人员等,具有鲜明的交叉学科特点。与常见的聚焦产品对用户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作为设计依据不同的是,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将目标用户群体纳入设计的前期阶段。研究路径是以用户的生活方式、行为分析作为出发点,列出设计规划和功能需求清单,让用户参与到设计协调和最终系统集成环节,确保设计符合用户的实际生活方式和需求。课题设计流程展示了一个将老龄用户融入设计决策中心的多步骤、深化迭代的参与式设计过程。(图4)[6]

4. 系统参与设计流程


由于该课题的跨学科背景,成员之间有着不同学科背景及各自的工作流程,在研究初期的合作模式和沟通上都存在问题。通过研究实践,笔者认为用户的直接参与更精准地揭示了他们的需求、偏好和使用习惯,使跨学科的设计研究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也促进了不同学科专业知识的传递和交融。需要关注的是,在课题实践中用户的参与是全过程的,意味着用户参与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持续的互动过程。用户在概念评估阶段就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影响随着设计过程的推进逐步体现出来。在设计工作室和参与式设计协调阶段,用户的反馈和见解直接影响设计的迭代。可行性测试环节强调了在产品开发完成之前,用户体验和接受度的测试至关重要。最终系统集成阶段的成功依赖于用户体验的质量。

参与式的设计过程确保了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成为评估概念、功能需求清单、制定设计规划、商业模式的设计乃至最终产品测试的驱动因素。在针对老龄、儿童和残疾等多样化用户时,运用参与式设计方法和包容性的设计理念能够使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用户的特点和需求,让用户参与到设计发展进程中,能够更好地满足需求。笔者在运动装设计教学改革中,将这一方法和理念融入其中。在课程中创新地以“艺术与科学、时尚与健康、包容与可持续”为设计理念,针对老龄、儿童和残疾等不同用户群体的需要进行设计研究与实践。邀请老年运动爱好者来到课堂,鼓励学生走进社区,进行一手调研,指导学生开展包容性设计实践,为老年、行为不便的用户群体设计运动装。例如,设计方案在满足用户审美需要的同时,运用身体分区布局方法为用户设计了背部气囊支撑、肩部、膝部保暖等针对性的功能。(图5)


5. 为坐轮椅的用户设计的运动装,设计:赵一,指导:王露


2

设计的发展,以用户需求为引导进行创新


诺曼在情感设计中提出了设计的三个层次:本能、行为、反思。[7] 如果说快速更迭的时尚设计具有本能层次的特点,外观的吸引力是首要因素,那么运动装设计则更具有行为层次的特点,即赋予运动装高效使用时的愉悦和功效。运动装设计的发展环节,以用户需求为引导,通过创新设计给用户带来使用产品时的愉悦感,可以从生理和心理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偏好。

1. 优化功能的设计实践方法

优化运动装的功能,需要理解人体在运动中的姿态、关节活动范围、运动中肌肉群的活动强度和方式。例如,跑步和骑行等运动,需要通过设计使运动装具备为特定肌肉群提供额外的支撑或压缩,以优化力量输出和减少疲劳的功能。笔者在设计实践和教学时,对身体分区定位设计法进行了教学实践,目的是让服装不同区域的功能能够应对身体运动时的需要,优化运动装的功能。

身体分区定位设计要对运动的身体有充分的认识,既需要掌握身体在运动时的温度、湿度、肌肉的放松或紧张度的变化,也需要关注在运动中肌肉的拉伸、姿态和身体尺寸的变化。在冬季滑雪装设计实验过程中可见(图6),身体分区的设计线是基于符合运动姿态的结构线而确定的。运动装的结构线需要根据动态特征进行布局,结构线的位置要符合运动中肌肉运动的动态。结构线分割产生的裁片位置需要确定符合所设计的运动的动态特征。例如通过动态分析,确定高山速降滑雪的运动姿态特征,实验中的身体分区的结构线是针对高山速降滑雪姿态特征,通过三维的角度进行观察、比对和调整,获取结构线布局合理的基础版型。

6. 依据运动姿态特征进行的高山滑雪服的功能布局和结构线设计 
7. 运动装分区定位设计,孙墨然,指导:王露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对用户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身体的观测,获得身体骨骼的运动变化、身体温度、湿度变化、肌肉的放松或紧张程度等参考值。在获得合理的身体分区定位基础版后,在相对应的不同区域,选择对应的材料,使不同功能的材料彼此配合,提高运动装的效能。将支撑性材料用于腰腹、手腕、脚踝部区域,以支持肌肉运动,减轻肌肉疲劳,防止关节受到伤害。在肘部、膝盖、臀部等人体运动易受伤害的区域采取护垫等防护措施,预防剧烈运动时的受伤风险。(图7)在设计实践中首先获得合理的基础版型,再结合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进行对应材料的设计和选择,保证了设计在功能上的合理性,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视觉审美、细节和工艺进行设计,运动装的设计方案是在不断实验中形成的。

2. 关注女性运动装用户的特征与需求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年龄的女性通过参与运动,打造自律、健康、独立的生活方式,女性运动群体越来越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据IMR(Introspective Market Research) 全球体育服装市场年报分析,2023 年,全球体育服装及装备的市场规模约为2020.64 亿美元。这个市场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到2032 年将达到3020.98亿美元。这种增长主要受到了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增加、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对运动服装的不断需求的推动。2024 巴黎夏季奥运会,参赛的女性运动员人数将首次与男性运动员相同。巴黎夏季奥运会会徽设计是由金牌、奥运圣火和法国的象征玛丽亚娜女神共同组成的,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女性视觉元素的奥运会徽。(图8)2018 年,为纪念荷兰国家女子足球队获得欧洲杯冠军,荷兰皇家足球协会将国家足球队的雄狮标志进行了再设计,为女足比赛服设计了雌狮标志。与巴黎奥运会会徽设计异曲同工,这一再设计不仅致敬了荷兰国家女足,也反映出更多女性参与运动的全球趋势。[8](图9)


8. 2024 巴黎夏季奥运会会徽 
9. 荷兰国家女子足球队队徽为一头雌狮


参与运动的女性群体普遍有着积极的身体认知和健康观,还具有在运动中热爱表达和分享的特点。女性视角下的身体认知、健康观和分享模式都对运动装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通常采用的调整尺寸和在外观上进行具有女性特点的色彩和印花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女性用户的需求。笔者在运动装的教学中,关注女性用户需求与男性用户的差异性,指导学生以女性用户为目标进行运动装设计实践。(图10)从女性在运动中的不同感受及在审美上对运动装的要求入手,在运动装的款式、版型、功能、材料上进行反复推敲,力求解决女性用户的需求痛点。


10. 针对不同运动类别为女性用户设计的运动装
11. 为女性用户设计的适应不同场景的时尚运动装


由于用户的生活场景不断融合或切换,工作与运动、线上与线下,单一运动功能的设计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女性用户希望运动装既可以满足日常需要又可以随时进行各种运动,因而会选择灵活多用途的运动单品,并对运动装的时尚感有很高期待。在设计教学实践中,笔者指导学生关注提升可用性的多场景融合,尝试运用模块化、胶囊式等设计方法,将功能性与时尚外观融合,满足女性用户的需求。(图11)2016 年至今,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连续举办了“她力量—欣然而动”“她跃山海”等9 场运动装设计专场发布会,发布了为女性用户设计的滑雪、骑行、登山、瑜伽等品类丰富的时尚运动装作品。

3

设计的验证,通过测试寻求最合适的方案


由于需要遵循功能优先原则,运动装设计的测试环节非常关键。通过测试对设计构想的合理性进行验证,也是进一步优化设计的起点。正如马西莫· 奥斯蒂所说,设计方案需要通过深入测试才能实现突破性的创新。昂贵的材料、最先进的技术也有可能在测试环节出现不符合使用需求的问题。因此,通过了测试验证的最合适的方案才是最好的方案。

1. 原型样衣的关键作用

当初步的设计方案形成并且进入样衣的试制阶段,即运动装设计的深化阶段,如果不通过三维的原型样衣测试,设计师将无法完成设计深化。在面料选择、色彩设计和款式设计等初步确定后,需要进行原型样衣制做和测试。笔者曾邀请英国的J.McCann 教授和芬兰设计师Sirpa 与校内教师共同组成教学研发团队,和学生共同完成了冬季滑雪装的设计项目。研发团队前期对滑雪运动的用户需求进行了充分调研分析,提出了运用层系统工作原理为女性用户设计功能与审美兼具的滑雪装设计规划。(图12)

12. 针对女性用户特点进行的滑雪装层系统设计实验


了适应滑雪运动的低温环节和气候条件满足人体热湿效应的需要,滑雪装包含了基础层、中间层和外层,目的是形成一个能够保证运动中的人体一直处于安全和舒适状态的层系统。贴身的基础层需要透气快干,中间层发挥保暖作用,外层具备防风防水的防护功能。滑雪装的层系统,可以结合温度和环境的变换进行灵活组合,以满足多场景需要。服装的结构和款式设计配合纺织材料的透湿快干、轻便保暖、防水透气等性能,为用户提供防护和舒适性。(图13)

13. 为女性用户设计的滑雪装层系统草图

在设计研发中重点要解决三层不同功能的原型样衣与滑雪运动动态符合度的问题,同时也要满足女性身体生理特点以及对服装外观美感和合体度的要求。在分别完成每一层的设计初步构想后,我们根据每一层的设计要求进行了样衣制做和测试,通过反复测试获取了适合的原型样衣基础版型。通过对每一层样衣的测试和调整,确保了层与层之间的结构均符合滑雪运动的动态特点,并能够使内外层之间互为协调,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一个功能性滑雪装层系统。滑雪装的材料选择、外观和细节的设计都是基于原型样衣而进一步深化完成。

14. 对原型样衣进行测试与调整,获取基础版型

在制做原型样衣时,我们采用了与最终产品相似的材料和工艺技术,并确保样衣能够体现出设计中的功能和美学构想。样衣测试方法根据测试目的进行设计,测试环境、方法和条件的选择依据服装的功能确定。图14 是记录在设计研发的测试环节,将模拟滑雪服中间层材料的厚度和重量的原型样衣,参照滑雪运动姿态进行测试和修改。在测试中,结合动态滑雪动作的特点对样衣结构线的定位进行了反复调整。如图所示,我们对样衣的肩部进行了调整,取消肩缝,增加了袖子的手肘弯曲、手臂前伸和上举的活动量,取消了样衣常见的体侧分割线,根据后背和臀部动态增加了后背的结构分割。在符合动态特征的前提下,对样衣的比例结构进行优化,使其能够美化形体,为进一步的深化设计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2. 通过测试进行细节设计调整

用户驱动的运动装设计创新是一个将用户需求、体验和偏好放在设计过程中心的方法。为保证最终设计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和期望,通过验证进行设计优化的细节设计蕴含了设计师对用户生理、心理及个体的幸福感等各方面需求的深思熟虑和谨慎抉择。运动装的细节优化对提高用户体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细节直接影响到穿着者在运动过程中的舒适度、性能以及安全性。

15. 口袋的智能布局与隐藏性设计,设计:张清,指导:王露

运动装的口袋、帽子、调节系统等细节是测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当样衣以实际尺寸和比例呈现出服装细节的位置、比例和大小时,设计师能够进一步从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度上进行调整,甚至会激发设计师产生新的设计创意。例如,在运动状态下运动装口袋的位置、储物功能和空间的规划、安全性和易拿取性等细节设计是测试关注的重点。图15 中,笔者指导学生进行的女式多功能运动马甲设计,在口袋的细节上尝试了口袋的智能布局和安全设计。口袋外采用防水材料覆盖并采用磁吸扣固定,口袋的位置设计在用户易于接触的前侧,方便在运动过程中快速拿取或存放物品。多个大小不一的口袋提供了多种存储选项,可以存放手机、钥匙等随身设备。口袋存储的布局规划和安全隐蔽设计满足了女性用户群体对口袋的需要。

16. 口袋的弹性收纳,设计:冯征宇,指导:王露

图16 是笔者指导学生设计的一款兼具跑步、通勤的多功能男式运动装。在样衣的测试环节,该设计放弃了常见的口袋样式,反而采用了弹性收纳的功能原理,使口袋的收纳功能与身体更贴合,减少了运动中物体的震动,方便出行。针对男性用户特点,它加强了口袋的易拿取性,同时也增强了使用时的趣味性。


4

运动装创新设计流程与课程设计


1. 运动装创新设计流程的形成

17. 运动装创新设计流程


在上述的运动装设计研究分析中,笔者以设计实践和设计案例为依据,阐释了“以用户为本”的运动装设计发展过程,提出了以探究、创新和测试三个步骤形成的运动装创新设计的流程。(图17)由图可见,在探究环节,分析用户需求,描绘用户画像,提炼需求清单;在创新环节,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引导,明确设计定位,提出设计纲要;运用材料、色彩、版型和制作技术实现创新构想,完成设计原型样衣。在测试环节,通过样衣的测试和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设计的调整和深化,形成最终设计方案。这一可以进行创新循环的设计流程,展现了系统完整的设计发展过程,可帮助设计师形成正确的设计理念和系统化的设计方法。设计流程体现了对运动装设计相关要素的深刻理解和考量,在引导运动装设计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注重产品的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这种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运动装设计创新方法需要设计师整合多学科的知识和信息,在设计中进行综合运用。

2. 设计流程对运动装设计课程建设的作用

运动装设计课程从2003 年在国内首开,到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特色核心课程,经历了数次内容的整合和理念上的进化,从单一课程逐渐形成项目式的课程群。它以设计创新流程为主线,模拟产品研发的过程来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用户需求及相关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系统化服装设计方法与流程进行设计实践的能力。

笔者将设计流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规划课程内容和步骤。在内容设计上,以一次全天户外徒步体验为起点,让学生关注运动装功能性要素的重要性,领悟设计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再通过设计概念及研究方法的介绍让学生建立起运动装设计的基本认知;走出课堂并将时间节点对接国际纺织材料展会,以移动课堂的方式在企业与专业展会上授课,让学生近距离了解行业与市场的情况,拓展设计思路;进入创新环节,学生确立具体设计目标,在老师的带领下运用方法与流程进行构思。最后在工艺实验室完成个人的设计作品,并进行穿着性能测试,对设计进行评价与完善。(图18)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注重与设计流程中的探究、创新与测试三个环节的对应,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感受到与常规时装设计方法的差异,感受到了服装设计创新的更多切入点。作为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课程与多家运动装企业共同开展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为运动装企业培养了大量设计人才。


18. 运动装课程结构设计



结 语

以用户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运动装设计流程中自始自终指导设计师要兼顾运动装的功能、审美与商业因素,为用户提供美观实用的设计。设计师需要以深入挖掘用户需求为起点,在创新中为运动装设计构思方案提供充分的依据,同时需要充分了解运动的特点与需求,进行深入的设计创新。在测试中,设计师需要检验设计方案是否达到了设计的目的,通过样衣的测试与用户的反馈,帮助设计师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设计深化。

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用户参与设计过程的具体机制和效果评估,以及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等科技对运动装设计创新的影响。要进一步尝试跨学科合作,尤其是设计师与人体运动力学研究者、材料工程师和可持续研究领域的专家之间的合作。我们要继续探索更科学的用户需求研究方法,完善用户驱动的运动装创新模式,探索运动装可持续设计的新路径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方法。


注释:(向上滑动查看)

[1] [ 美] 唐纳德· A. 诺曼:《设计心理学3 :情感设计》[M],何笑梅、欧秋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第76 页。

[2] [ 英] 彭尼·斯帕克:《大设计:BBC 写给大众的设计史》[M],张朵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第 10 页。

[3] J.McCann, 英国功能性运动装硕士课程创始人,获Sir Misha Black Awards 2004 英国设计教育创新奖。

[4] J.McCann. Establishing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sign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Sportswear [D], 1999. 运动装设计树图文翻译:王露。

[5] Design for Ageing Well 课题于2015 年出版成果论文集:Textile-led Design for the Active Ageing Population . Cambridge: Woodhead Publishing.

[6] B.R.M.Manning,S.Bent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Applied in Active Ageing [C]. Textile-led Design for the Active Ageing Population,Cambridge: Woodhead Publishing, 2015: 85. 参与式设计流程图图文翻译:王露。

[7] 同[1],第7 页。

[8] 2018 年,荷兰女足队服标准设计在伦敦设计博物馆展出,并被提名比兹利(Beazley)年度设计奖。


来源:《装饰》2024年第5期介绍
原文:《用户驱动的运动装设计创新》
作者:王 露,中华女子学院



延伸阅读:
《装饰》2024年第5期
智能电动自行车从何而来?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本刊不与任何中介合作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即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装饰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