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2023年第7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
2023年第7期
1958年创刊/总第363期
清华大学主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
写在前面
人类最早并没有清晰的文化保护概念,也没有系统的文化保护理论,它们是在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文明进程中逐渐形成的。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世界遗产公约》,并于1975年正式生效;2003年,教科文组织大会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于2006年正式生效。这一历史进程折射出两个现象: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提升,基于这种重要性产生的文化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深化;另一方面,随着对文化概念认知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文化绝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建筑、艺术作品、出土文物等有形之物上,也包括很多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性内容,将视野引向很多不落于文字的记忆、习俗等无形文化遗产。这样的认知逐渐得到全人类的认可,从早期局限于对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拓展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也日益成为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问题,提出要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新时代中国的文化形象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需要通过什么路径去塑造?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个宏大命题下,一个关键点是我们如何明晰自己的文化根脉。文化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没有历史传统的赓续,文化的特殊性也无从保证。但如果仅限于重复历史上已有的成果,文化的生命力也无法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微妙之处在于,其不是一种相对固化的保护工作,而是更强调活化,以使保护对象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凸显其适用性和感染力。
本期《特别策划》以“纸·工艺·文化”为题,很好地展现了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梯度关系,即从具体的材料类型入手,探讨其工艺特征,以及在综合纸的工艺与形态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纸文化。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又建立在具体的物的形态和造物技艺基础之上。这一点提醒我们:文化的传播并不是凭空的,需要在具体的事物中去把握文化自身的特点和脉络。唯有基于这样的认识,才能走向真正的创新。纸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载体,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基于纯自然配方的手工造纸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其独特的性能。例如,我国的宣纸和书画艺术密不可分,纸的特殊性与艺术审美的特殊性也紧密相联。但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传统工艺的生产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甚至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危机,逐渐消亡。可以想象的是,当工艺及其产物都消失的时候,文化也将无法显现。非遗活化既是一个文化命题,也是一个社会命题。时代对工艺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即工艺应与这个时代的生活、工作、行为方式相适应。传统的纸工艺如何在新的社会语境下继续发扬光大,需要我们非常严肃地去思考其创新路径到底在哪里。
从众多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我们大致可以感受到以下三点。一,工艺及其成果形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同一种工艺可以衍生出多种产品形态,因此在审美和造型层面都具有非常开阔的空间。二,传统工艺本身是否具有改造的可能性?日本的和纸与我国的纸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和纸完成了工业化改造,制立了生产的技术标准,通过标准化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为和纸在全球的推广奠定了基础,这一点值得借鉴和思考。三,即使在传统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产品的形态、工艺也蕴藏着新的可能性。纸在今天不仅仅用于书画、包装,在综合技术支撑下,纸也拥有了较之于过去更加多样的应用场景。这也提示我们:传统材料、工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文化真正的价值内核,使其生命力充分焕发出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对材料、工艺认识的不断深入,文化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水到渠成。对于设计学科而言,关注造物、聚焦造物,是我们在新时代文化塑造的伟大事业中义不容辞的责任!
栏目主持:田 君
主持人语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最卓越的贡献之一。从秦汉之交的民间原始造纸,到东汉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良,再到造纸术在全球范围的传播……一张张洁白绵密、匀净柔韧的纸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和历史记忆,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纸关乎民族文化的续存,造纸工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造纸技艺和产业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下,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挑战。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的当下,承载信息的载体与工具变得前所未有地多样化,传统纸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地平衡“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协调产业发展和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我们既需要在传统古法造纸的优良传统中汲取有益的工艺经验,也需要通过艺术和设计等途径,开发出符合新时代新需求的纸类。然而以往我们所做的工作更多地围绕“保护”,即侧重历史研究和工艺的复原,较少关注“发展”,即当代转化和应用方面的探索。基于以上背景,本期特别策划以“纸·工艺·文化”为题,通过邀约业内与纸工艺相关的专家学者,从手工纸的性能与适配性、工艺的发展、材料的迭代、产地的调研、设计的转化,以及艺术创作和教学的诸多角度,比较全面地呈现了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中,我们既能从现代技术与工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手工纸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思考机制纸的问题,也能深切体会到传统造纸产业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并且可以通过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创意,发现纸作为一种重要的媒材,在创新应用上可以挖掘的空间和拓展的可能性。这些探讨为手工造纸工艺的当代应用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视野,并且清晰地凸显出设计在激发纸的生命力方面的重要潜力。
传统纸要找到新出路,须依靠大家的集思广益。手工造纸如何融入现代生活?传统纸工艺如何满足新的消费需求?要解决这些问题,无疑需要更多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持续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期待这期专题能启发大家从传承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纸上之美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田君)
《手工造纸技艺的当代价值转化路径探究》
原 博
内容摘要:中国手工造纸技艺在薪火相传的历史中继承了丰厚的价值基因,在文旅融合的新农村发展机遇下,亟待通过观念和视角的转变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以产品整体概念为工具,将手工造纸技艺的生产要素和价值基因转化为产品构成的资源模块,经整合调配,以产品形式转化为对消费本质需求的贡献点,形成价值转化的路径。进而通过产品、实践和探究场景的构建,形成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并对应不同挑战度和体验度需求的多维消费情境,实现当代价值的转化。本文借助跨学科的理论方法,探寻价值转化路径,构建转化场景,探索打开技艺的多维途径,旨在为手工造纸技艺的当代价值转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
赵 健、杨昶贺
内容摘要:河北迁安曾经是中国北方的造纸重镇,这里所产的高丽纸曾广泛出现在北方人的生活之中,同时,在其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一极其普通的日常用纸还与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结缘,它承载着艺术家的探索和理念,成为那个时代许多重要艺术家热恋的艺术土壤。本文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梳理出了迁安高丽纸当初的产生状况及发展历程,并且寄望从它的日用到艺用的历史兴亡衰变中反思传统造物技艺与理念在当今的价值,试图从日用与艺用的角度来观察和审视日常与文化、物与非物之间内在的同一性。
汤书昆、钟一鸣
内容摘要:藏地所造手工纸因凝聚民族信仰、防霉防虫、耐久性能突出,成为相当特别的手工纸品类。学术界的一种观点认为,藏纸技艺是由文成公主带入藏区的,但藏纸采用固定纸帘浇造与汉地活动纸帘抄纸在成纸法上截然不同,又使部分学者明确不赞成汉地传入说。本文基于作者团队持续10年对藏区5省12个造纸聚落的深度调查,在系统描述当代藏纸活态分布的基础上,以四川德格藏纸为探讨案例,从历史、原料、特性、技艺、用途、传承六个维度分类刻画,通过藏纸本体特性的科学解析与创意设计联想,从“发展长期阅读用纸、研发新型薄片材料、助力‘传世经典印刷纸张’工程、发现独具民族文化魅力的设计”四个方面,展望了藏纸及中国手工纸创新发展的若干新路径。
杨舒涵、方晓阳
内容摘要:高密扑灰年画是我国民间年画独有的品种。其印制技艺主要是用柳枝烧成的炭条勾出大致轮廓即粉稿,然后扑抹在另外的白纸上,一稿可扑数张。扑灰起稿后通过对工笔重彩、大涮狂涂、咸菜磕花等技法的运用,最终形成工写兼备的艺术效果。高密扑灰年画的视觉效果与印制用纸密切相关,实验表明,不透明度和定量较高的纸张的视觉效果较好,不透明度和定量较低的纸张的视觉效果欠佳,且有比较严重的透印情况。
巫 其、王鹏飞、高满君
内容摘要: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当下,作为媒介和工艺的纸日渐从人们的生活中退出。然而,纸在中国不仅是一种可替代性的材料和物质,而且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精神内涵。本文聚焦当下纸、纸工艺、纸媒材的相关议题,以及纸艺术实践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从纸艺术创作和设计中的理论、概念、观念和方法切入,挖掘作为纸和纸文化的当代价值。
李相武
内容摘要:纸媒材是很多当代艺术家喜欢采用的一种创作材质。和其他材质一样,纸媒材在相关的当代艺术作品中主要发挥四种作用,具有四副面孔:承载功能、呈现形式、突显物性、表达观念。本文结合具体的当代纸媒材艺术创作案例,从这四个方面分别探讨纸媒材在相关作品中的作用和特点,以期对当代艺术中材质的诸种可能性进行透视。
栏目主持:李 拓
赫德利·斯温、汪芸
译者按:赫德利·斯温是布莱顿&霍夫博物馆的首席执行官,他于2020年秋季上任,负责指导这个新的团体成为独立信托机构。他之前曾在英格兰艺术委员会工作,先是担任国家级博物馆主任,然后担任东南地区总监。赫德利作为一名考古学家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在伦敦工作多年,曾任伦敦博物馆伦敦早期历史和收藏部的负责人。他以考古学和博物馆事务为主题发表了许多演讲并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其中包括《博物馆考古学导论》。2005年,他监督了英国政府对博物馆人类遗骸的指导工作。他是伦敦文物学会会员,曾在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任教。
栏目主持:萧 冯
赵华、赵毅平
内容摘要:作为跨媒介视觉设计工作室,another design 在近十年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他们的名字一样,充满思考,特立独行。两位创始人于 2019年成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 (AGI) 的新晋成员,在国际各大设计奖项中也收获颇丰。他们的视觉设计触及平面、多媒体、产品、摄影、展览、商业品牌等多个设计领域,而视觉设计作为观念的载体,不仅是形式上的动态呈现,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与融合,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信息翻译、生成逻辑与文化表达。我们在广州对 another design 的创始人兼创意总监刘钊和詹火德进行了专访,分享他们对动态化视觉设计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栏目主持:赵 华
郭秋惠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策划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致敬1953:馆藏‘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作品选粹”展品与文献,从教育、产业、展览、交流等方面,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工艺美术事业的历史语境。论文与展览以“致敬1953”、陶瓷、漆器、织绣印染、年画、杂项六大单元,呈现出“文人趣味与雅俗共赏”“民间造物与吉祥文化”“新中国,新题材”三个欣赏与研究维度,并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问题导向的工艺发展策略,富有在地性与传统“以天合天”思想的工艺思维,以及设计与制作、教学与实践结合的工艺生产范式。
个案点击
栏目主持:贾 珊
《建筑“可译性”:传统建筑装饰转化的可能性》
周瀚翔、崔笑声《多边协同可持续发展:德国饮料包装押金退款系统设计研究》
郑雨薇
钟 艳
《以“设计通识教育”为起点的学科建构: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设计学科化的一种途径》
彭圣芳、翁梓妍、林盈依
王 敏、宋 轶
张 野、李星星、任 旻、张 伟、毛 洋
栏目主持:赵毅平
高 洁
教学档案
栏目主持:王小茉
《技艺传承与设计创新:绗缝工艺与设计教学实践》
何文才、吴越齐
栏目主持:赵 华、周 志
姜 涛、赵瑜玲
孟 蕾、蔺宝钢
刘福龙、鲁 婕、王 楠
韩禹锋、杨 阳
吕小辉、张 斌
杜 喆、张向辉、于振涛《城址类考古遗址中建筑遗址互动体验展示设计研究》
关伟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作品
《装饰》2023年第6期“新古典主义”《装饰》2023年第5期“毕业设计·工艺美术”《装饰》2023年第4期“荷兰设计”《装饰》2023年第3期“设计·媒体”《装饰》2023年第2期“设计+文字”
《装饰》2023年第1期“设计·日常性”
《装饰》2022年第10期“设计·玻璃艺术”
《装饰》2022年第9期"设计·智能"《装饰》2022年第8期"设计·安全"
《装饰》2022年第7期“校园设计”
《装饰》2022年第6期“毕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饰》2022年第5期“设计·养老”
《装饰》2022年第4期“乡村建设”《装饰》2022年第3期“社会设计”《装饰》2022年第2期“邮轮设计”
《装饰》2022年第1期“设计·新业态”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