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装饰》杂志每年组织一期与毕业设计有关的专题,聚焦一个专业展开,呈现当年的优秀毕业学生作品。2022年的“毕业设计·环境设计”主题研讨会,邀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6所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负责人,共同展开线上讨论。从中可以看到最近五年,中国环境设计专业在设计学科范式和信息技术的变革影响下,其学科特征、教学理念、研究方向、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许牧川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曾颖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副教授Jarmo Suominen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环境设计方向研究生专业负责人、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副院长杨皓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环境设计方向本科专业主任、副教授吴端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环境设计方向研究生专业主任、副教授黄红春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副院长兼环境设计系主任、副教授方晓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环境艺术设计系教授、《装饰》杂志主编宋立民:清华美院环艺系的教学特色主要有三点——传承优秀基因、坚持学科交叉、探究创新课程。在毕业设计培养环节,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达到掌握学科特性、运用设计思维、综合驾驭专业知识的水平。毕业设计的定位与选题同样围绕“传承、交叉、创新”理念展开。部分教师依照学院传统,以实际项目为依托,包括政府街区改造、国家重点工程或商业项目;部分教师则探索加入跨学科与创新设计元素,可以归纳为“环境设计+”,如环境设计+社会学、+心理学、+数字技术等;还有一些教师选择专业合适、内容要求和时间匹配的国际竞赛为题。近年来,我们尝试成立导师组,邀请青年教师(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加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关于目前毕业设计的现状,我们有如下思考:首先,新冠疫情对正常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时而线上,时而线下,干扰了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尤其在毕业设计环节,学生不能顺利地开展场地调研,失去了感知场地和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另外,线下展览停办也很遗憾,它本来是一个让社会检验、学生期待,且具有仪式感的平台。当然,线上毕业展更有传播力。其次,需要探讨毕业设计的评价标准。毕业设计是对教学单位人才培养的综合检验,面对学科复杂性和多元性,如何做出公平、公正和平衡的等级评价,如何又通过评价反映学科特点,是值得关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沈康: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建筑、风景园林与环境设计等专业的毕业设计是混合在一起组织的,教师和学生全部混编,以设计问题为核心,组织工作室教学。毕业设计的定位与理念是强调社会性、开放性、贯通性与多样性。学院一直推崇、鼓励关注日常生活,希望学生真正地扎根社会、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近年来,学生对社会议题敏感度增强,例如选择城乡关系、空间生产、疫情应对等。着力开展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考,主题涉及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在地实践。希望基于社会现象探究背后的深层逻辑,通过空间设计语言来演绎思考。许牧川:自2019年以来,学院设立了“毕业设计荣誉奖”,邀请校外专业评委评选优秀毕业设计。这么做一方面会更加客观、公正;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借此听到校外专家的建议,为学院的教学体系及教学成果背后体现的设计价值观提出建议。在此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发现,在美术学院开展空间设计的优势和不足:学生有批判性思考、勇气与想象力,作品具有叙事性,但有些设计成果相对来说不够扎实。今年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成立了若干学术小组。每组由3至4位教师组成,为期3年,其目的是希望毕设教学能延续学院的学术主张和研究方向。学术小组将毕设教学与教师的研究课题拓展结合,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随之变化。从这次毕业设计情况看,教学效果与我们设想的目标是一致的。曾颖:随着国家对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的建设,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重新梳理了建筑、城市、环艺和景观4个系的专业方向定位,将现有专业与相应一级学科对应。例如:建筑艺术和城市设计对应建筑学一级学科,景观设计对应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环艺设计对应设计学一级学科。2019年,中国美术学院的建筑学、风景园林获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因此景观设计系于2021年更名为风景园林系,简称景园系。环境艺术系与风景园林系的当前教学现状:一年级上学期两系基础课程基本相同,一年级下学期开始不同的专业教学。通过今年毕业设计展览的序言,可以看出两系的教学方向之差异:环艺系以建筑有机更新和场所艺术再造为目标,主题多与工业遗产改造、城市改造、创意园改造等相关;景园系更侧重城乡开放空间问题,根据人们渴望亲近园林、自然山水这一社会需求,以“开放造园与风景实验”为目标进行风景园林设计。今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览的主题是“生活力”,不同学院的展览遍布整个杭州的大小博物馆、美术馆和展览馆,包括浙江展览馆、西湖博物馆,以及校园内的美术馆等。建筑艺术学院的毕业设计主题,则是基于对总主题“生活力”的一种认识与诠释,即如王澍老师所言:“反思的阶段正在来临。”他在毕设展的总序中写道:“……我关注的是,这种研究如何保持学院式的研究与关注现实之间的那种张力,如何在高速的现代发展中保持对现代性的警惕与批判性,如何让这种批判性不会退化为学院式学术的格式套话!我对当下现实最深刻的体会是:这个世界日常生活的真实性正在全面消退!”刘佳:江南大学的专业定位是面对城乡建设更新背景下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的时代需求,以环境设计学为路径,协同解决城乡人居环境问题。基于此,专业发展关注价值引领和问题导向,强调“城市—景观—建筑—室内”的系统空间观和教学观,希望以此来构建能够面向时代特点和地域文化的多元化、系统化的研究型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意、创新、创造”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毕业设计主要有三个关注点:文化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希望学生聚焦热点,从专业使命、责任和情怀出发,寻找社会需求和设计问题,通过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体现环境设计的价值。近几年,毕业设计作品关注未来城市和生活方式、城乡更新与活力塑造、文化传承与人文关怀等议题。今年毕业设计的主题为“格·致”,本科对应的关键词为“格”,强调实践与探索,硕士对应“致”,突出分析判断和研究思辨。Jarmo Suominen、吴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有两个关键词——关系和价值。环境设计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关注在设计(空间)元素、主体和(空间提供的)服务之间的关系,是关系的设计(design of relationships)。对于研究生,我们希望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和思考环境:第一,作为人类活动的环境(Contexts for Human Activities);第二,作为共创价值的平台(Platform for Value Co-creation),使用户在环境中可以共同创造商业和社会价值;第三,作为可持续的生态系统(Sustainable Ecosystems),关注如何选择并分析环境要素来推动可持续发展。价值创造层面,希望学生在设计时考虑设计作品的价值定位、用户体验、系统运作,以及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可实现性。简而言之,我们会考虑系统中的相关要素以及人的不同角色和身份,分析不同模式、资源和障碍,并基于此设计出合理且具影响力的方案。选择论文设计题目时,我们关注学生对论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需要他们评估题目的组成部分和目标。但这时常是个人化的。因此,我们需要确定学生的核心兴趣点是什么,使学生具有对某一论题的深刻认知,以及能广泛运用且识别原始资料的能力。论文选题和设计方案应有创造性,设计是在处理不同的关系,需要具备横向的策略思维和广泛的视角。同时,深刻理解传统,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超越。我们强调描述和分析能力,学生须论证项目及其实现过程的合理性。此外,注重培养学生口头论文汇报的能力,使其能有效传达观点并参与深度讨论。注重培养专业技能,使其具有艺术视野、以研究为导向的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的能力,以便能够与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创造更好的世界。最后,论文的整体框架须合乎逻辑且可被理解,具有完整性。目前,硕士生的毕业设计成果偏重研究,其设计实践的品质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讨论的问题。论文主题有几个核心研究方向,如可持续设计、城乡交互、社区更新营造、城乡共享空间、包容性设计、老龄化环境等。杨皓:在本科教育转型过程中,学院尝试将环境设计纳入设计学学科范式下,探讨设计如何介入城市空间和人类系统的可持续变革。我们不以设计造物对象来定义环境设计,而是从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内核和实践场景出发,定义环境设计。即通过以人为本的、跨学科的和整合的方式,促成可持续的生活空间与生态系统。自2019年起,同济大学推行大类招生,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和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学生一起学习本科一年级的基础课,之后再分流,选择方向。这对环境设计专业原有的一年级专业基础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优化专业基础、梳理通识基础的内核,是这两年工作重心之一。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复杂的城乡转型背景下,领导力和战略意识是人才必备的核心基础,具体来说,我们将其分解为定义问题的能力、处理复杂情景的能力和适应社会技术变革的能力。其次是数字能力,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环境设计与交互设计交叉融合,探讨线下空间如何与元宇宙数字空间耦合,寻找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实现路径。其中,我们更关注设计前端,即战略机遇的问题定义和如何重构问题,以及设计战略的制定。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基于更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为前提的,从环境专业毕业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方向。我们将本科的环境设计看作一种“通识教育”,在视野、素养、设计思维与创新意识方面打下扎实基础,为他们进入城市、可持续、空间、社会技术体系转型等相关实践领域做准备。对高年级学生,我们更强调现场力和设计实现,逐步加大设计教育中产教融合的力度,让毕业设计面向真实世界的问题,并基于真实现场展开行动。“可持续性”是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的价值导向。具体实践中,有较多借助各种设计手段和设计行动参与社区更新的实践。此外,基于数字视野和数字技术的尝试也越来越多。从技术可能性的角度,探讨数字技术可能给日常生活和城市生态带来怎样的转变。黄红春:一、川美2018年的学院制改革,将“建筑学”“风景园林”“环境设计”三个专业并置成立了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二、川美环艺是艺术类招生,基于四川美院的艺术学科优势,环境设计专业提出以艺术为本底的环境设计教学,以艺术的视角展开对空间设计的探索。同时,强调实践性和实现性,在实际项目中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需求,强调作品落地性。近两年,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了“环境艺术实验设计工作室”。我们试图重新探讨诞生于美院体系的环境艺术专业的自主性,将当代艺术的思想及创作方法与材料、结构、空间融合研究作为专业教学的出发点。同时,结合文化、哲学、社会、生态、信息、科学技术等,深化研究广度,探讨具有当代艺术人文价值的空间设计,以培养具有建造能力的空间艺术家为宗旨。之所以定义为“环境艺术实验设计工作室”,是希望这个工作室教学实验与实践的成功经验能成为川美环境设计未来发展的特色和基础。工作室教学方法的重点是回归艺术本体的严肃讨论。学生的毕业设计在大四上学期完成开题之后,我们安排了各类艺术家的课程和讲座,包括实验艺术、造型艺术、绘画、雕塑、艺术批评等。艺术和设计是并肩同行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室内设计刚起步时,第一批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就产生于美术院校,很多设计师原来的专业是雕塑、绘画,而后在设计领域发展得非常好。所以,艺术作为艺术院校下设的环境设计专业的本底,值得我们去思考。此外,我们还关注当代艺术的社会价值,对社会问题的捕捉及其艺术化的诠释手段。今年实验设计工作室的毕设作品展现出当代艺术感,我们鼓励学生借鉴艺术创作的方法,探索新手段、新技术、新软件,思考当下的社会发展。当我们以艺术家的方式打开环境设计时,师生都感觉到空间艺术的张力。
沈康:最近几年,环艺专业迎来了巨大挑战,既有来自空间专业自身的质疑,也有来自设计学边界拓展的挑战。对于美术学院背景下的环艺专业而言,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自身的专业特质和走向。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提供一种系统性的思维,甚至为整个设计学提供支撑。不可否认的是,过去环艺设计的知识系统大多来自建筑学,而当下国内建筑学教育的特点是擅长解决问题,并不善于提出问题。然而,在剧烈变化的时代,提问变得十分重要。设计学对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趋势更为敏感,更具开放性思维。从这一角度而言,环艺专业需思考如何对传统建筑学提出建议与批判、挑战与补充,探索专业体系的知识内核。就教育工作而言,需要相应地调整教学方式。目前的困难在于师生比偏低。我们学院每年毕业学生约180至200人,这不仅给教学管理带来压力,还带来了新的挑战,即如何让学生在保持实验探索与积极思辨的同时,保证作品整体的完成度。此外,如何处理设计思维与设计技巧也是一个难题。“重思维,轻技巧”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实验性的开放思维,但技术能力降低也会对就业和设计实践产生不利影响。就社会环境来说,环艺设计行业尚不成熟,实际上还没有明确的、可与环艺专业对标的行业,也没有清晰的职业领域。从教育层面,我们有必要与前沿企业互动,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宋立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从1957年开始设立,至今已有65年。每年本科毕业生的数量从15人到3万多人,增加了2000多倍。超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后遗症”,目前出现了一些“唱衰”环艺的声音。其问题的关键在于,随着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如何确立环境艺术设计的当代定义与本质。环艺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家具设计有差异性。我认为,环艺设计的“专业特征”是“精准设计”。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这五六十年间,建筑设计中的室内空间精准设计是缺位的。前者主要为不同人群设计楼宇,但无暇顾及室内环境。室内设计要精准到为每一个单独的个体服务,通过整合运用材料学、色彩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共同完成。这也是作为二级学科的环境设计专业存在的理由。环境艺术设计可以算作空间设计中的“末端设计”。类比服装设计,它涉及晚礼服、日礼服,最末端是内衣。内衣设计需要根据个体的人的不同体型做精准设计。概言之,同为“空间设计”属性的规划与建筑设计,较多关注大写的“人”,而环境设计更多是为特定人群或个体的“精准”“贴身”的设计。曾颖:建筑、城市、风景园林和环艺的最终目标都是改善人居环境,那么环艺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它的专业武器是什么?我认为就风景园林来说,首先是具备跨尺度思考的能力,不受限于某一局部,可以综合不同区域进行考量。再有,是学习能力,特别是探索形式背后逻辑的能力。院校则需要考虑如何发挥学校的高端学科与优势专业。例如,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国画、书法及艺术理论专业的实力突出,因此我们在思考如何将这些优势专业课程吸收到风景园林、环境设计的学科建设中。还有如何利用地缘与学术文脉优势,立足江南。对于人才培养,在本科生阶段,是否可以更加开放、允许跨界,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的敏锐度。我们在安排基础课时,首先考虑是如何让学生学得快乐一点。在田野考察中,我们会安排学生走出去,去爬山、去逛西湖、去欣赏风景等,让他们懂得欣赏城市与乡村的美好,培养对专业的热爱与认同。与此同时,从2022年开始我们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是:风景园林今年改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这意味着,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学生也可以报考风景园林。因此,我们需要调整本科培养方案,尤其在一年级增加艺术基础课程。在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我们学院最近几年的情况是,不少本科是环艺专业的学生转系或考研到风景园林。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也许还要回到尺度问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有环境设计学院,与国内的情况不同,它的建筑、景观专业都隶属于环境设计学院——环境成为更大的总体。对于“环境尺度”的再认识,可能有助于我们确立环境设计的学科特质。许牧川:广美的建筑专业按照普通高考招收理工科学生已经有10年了,这些学生经过4年的学习、训练已经表现出较强的艺术气质,也有多元的就业选择。因此首先,我们不用担心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融入不了美术院校;其次,我们须珍惜环境设计专业所处的美术院校的背景资源。环境设计可以比其他学科更加落地、直接,且具有逻辑性和批判性。其作品或许不旨在解决一个问题,但能通过一种新的形式语言揭示问题。方晓风:相较平面设计和工业设计,空间设计专业“赶时髦”的程度稍弱一些。然而,环艺专业仍体现出随时代、社会、环境和技术变化的很多更新,包括设计思维变革的新趋势,这是很值得讨论的问题。前面有较多关于专业边界问题的讨论,我的看法是,问题的核心重点在于空间本身。真正变化的是我们在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空间设计。实际上,拓展的不是我们做的事情,而是做设计实践的意识,以及看待实践的不同视野。刘佳:我们一直在探索专业定位问题,实际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在变革中,空间始终是专业关注的核心问题。那么,环境设计如何区别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呢?我认为,要在以空间为核心的基础上,彰显艺术和人文属性的价值,解决同属人居环境领域的其他专业无法解决的问题,注重审美和体验。就学科边界问题,在跨专业、跨学科教育中,须体现专业价值,一为解决问题的思维,二为创造新知识,这有益于确定专业定位和融入其他学科。当然,这种变化在现阶段遇到的一个巨大瓶颈就是人才资源的匮乏。对于专业建设的思考:第一,在时代语境下,面对社会转型,环境设计如何定位与跨界?环境设计能解决什么问题,和建筑学、风景园林等其他专业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在后疫情时代,教学如何与时俱进地变革提升?很多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从事环境设计相关工作,那么我们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我认为,须培养学生运用空间思维进行认知和思辨的能力,成为多元的复合型人才。第二,基于江南大学“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环境设计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如何建立研究型教育体系?我们现在采用设计研究反哺教学的方式,依托研究项目和团队,将学理研究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另外,通过多元形式推动教育与研究的联动,包括以赛促教、校企合作、依托科研的项目招募等。黄红春:环境设计专业的内涵与外延是热议话题,随着学科交叉、学科边界逐渐淡化,行业不断细分、重组、升级,各专业不能简单地以市场行业导向为专业边界划分,而更应讨论的是建立怎样的方法体系综合性地解决空间问题。另外,环境设计教学体系原来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工科体系下的建筑学,这使美术院校里的环境设计理性有余、诗意不足。美术院校中的环境设计应回归对艺术本体的关注。这两年,我们在探索“艺术”本体的空间设计方法与教育思想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挑战:艺术家有一套完整的创作体系,它能否运用到环境设计实践中?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既是艺术创作者,又能掌握空间理论知识,要求教师既具备当代艺术创作能力,也具备空间设计建造能力,这对教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艺术性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还须具有现实性的考量。怎样聚焦社会问题和日常生活,满足社会需求?怎样拓展艺术在空间设计中的深度和广度?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杨皓:我们一直在讨论专业内核,这说明学科范式正在转型,在适应社会发展,是拓展学科边界的机遇。虽然环境设计目前没有形成庞大且成熟的行业,但它处在创新前沿,也许未来会形成新的独立行业,或催生新类型的职业或领袖角色。一些大型制造业企业、综合产业集团,以及互联网企业,非常关注城市生活空间问题,关注不同社区、社群的生活需求,以及人类聚居方式的未来。与建筑类学科相比,我们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不同之处,在于与人建立同理心的能力,能够深刻洞察多元的人类生活场景,并具有问题重构的能力、复合的造物手段,以及整合能力。环境设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存在于这些差异化的方面。这些差异化的能力,是通过学习用户研究、用户体验和服务体系等内容获得的。但就我们学院而言,只有两年的专业培养时间,在构建空间知识体系和以上教学内容之间,如何取舍、结合和形成新的方法论,就变得非常重要。这一过程也是对逐步推进转型的关键探索,希望未来能在教学实践和作品中更好地梳理和呈现。我个人认为,空间的本质是关系。如果将设计四秩序中的“系统”理解为自然和城乡语境下的社会技术系统,环境设计就是作为一种介入手段,在与其他学科的协同中促进系统的可持续转型和更新。借助“空间”这一独特的介质,处理、优化协同过程和转型更新中的各种关系,环境设计的潜力和可能性有待被发掘。吴端:时代变革带来设计变革,在这种背景下,环境设计到底面临什么样的变化,需要做怎样的应对?从宏观历史的角度,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变革趋势:首先,从牛顿到达尔文。从注重物理和机械系统,认为物理改变时代、改变世界,到目前人们开始倡导生态系统为第一要位,这是一个巨大的背景变革。其次,从预设到自发。设计的流程和方式,包括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自下而上发生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推动了更多的社会创新,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对环境设计方向而言,变革体现在:第一,从容器到内容。早期受建筑设计教育和范式影响,环境设计研究侧重“容器”的物化设计,但现在越来越关注内容和“容器”中发生的交互关系。第二,从空间到体验。第三,从专业到跨专业。第四,从设计师到协调者。尽管目前学生的未来职业定位不够清晰,也缺少明确的市场支撑,但设计师未来可能承担更多角色,如协调者、赋能者、创新的引领者等。第五,渐进式的创新。可能未来很多设计和创新行为不是到一个阶段就结束了,它将是不断迭代和渐进式创新的过程。面对这样巨大的变革,环境设计需要对流程、方法、工具、模型、框架、范式等进行重新思考。如何迎接这一挑战其实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因为探索未知永远有很多可能性。原文:《2022年“毕业设计·环境设计”主题研讨会综述》
延伸阅读:
《装饰》2022年第6期介绍
6所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即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