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美、湖大、同济工业设计2021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装饰编辑部 装饰杂志 2023-03-12





《装饰》毕业设计专题2021年的主题是“工业设计”。邀请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6所院校。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场小型研讨会、6篇由专业负责人撰写的学术论文,以及36件优秀硕士与本科毕业作品。

这样的毕业设计专题已持续12年、进入第三轮。我们有意保持组织形式相对固定,希望用直接记录的方式,呈现一个设计专业每过5年的发展变化。与2016年相比,这次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针对设计学科边界的拓展融合,面对新技术、新经济模式和新社会问题的影响,各个院校的做法与定位更为主动、明确:在广博的知识范围内确定有核心、有层级的学术框架;以教学为手段,进一步厘清设计认识中的关键议题;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上适应不同研究范式、研究议题之间的张力;以及利用设计学多元化的特点,结合学校传统和地域优势发展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以上反映在毕业设计成果中,它的体现是:作品的完成度普遍较高,基于设计目标,对新技术的理解与运用更为成熟;选题围绕日常生活,更强调通过物的使用,改变行为,从而改善生活;更加注重设计的文化属性与在地性,由文化切入,寻找差异价值,形成设计创新点。

一个领域若能称为“专业”,通常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有高等教育支撑,培养专业人才;第二,有职业伦理共识,规范专业行为;第三,有专业边界,能够形成“闭合系统”。对于设计这样一个新兴学科而言,“闭合系统”既要动态发展又能足够稳定,的确是一项不易的挑战,但同时,也是这个学科富有创新活力的根本。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 榫卯抗震性科普益智拼搭玩具

作者姓名:薄彤光(研究生)

指导教师:张 雷
 

1.前期设计草图


 2.3D模型和实体模型

3.拼装步骤详解
4.最终包装设计

 5.最终设计


设计者自述:
作品以中国榫卯抗震性结构为基本原理,设计出一款符合7~11岁儿童的益智类玩具。该年龄段儿童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具体运算能力,榫卯本身具有的逻辑性可以帮助训练儿童大脑。该设计的创新点在于:结合中国古代榫卯抗震性的科学原理,与科普产品设计联合,是一款带有中国传统智慧的玩具。设计过程综合考量了每个关键节点的抗震性,且没有照搬原始结构。根据儿童的认知能力进行归纳,分为地基、柱底石、柱脚、大小额枋、垫板、坐斗、斗拱、横梁、屋顶等部件。通过基础地基,逐渐将地震波一层一层传递至屋顶,榫卯之间相互作用,削弱地震波使建筑达到震而不倒的效果。本作既体现了榫卯抗震性的科学原理,又可以激发儿童玩耍的兴趣,从而在两者之间寻找到平衡。
 
指导教师评语:
基于榫卯抗震性科普产品设计项目思路清晰,前期调研充分。设计从科技馆分层次教育、儿童认知发展等理论出发,综合探讨与研究了榫卯之间的配合如何达到减震抗震的效果。结合儿童特点,对设计层次与难度分级,对关键榫卯结构重新整理简化与再设计,设计出一套符合目标人群的儿童拼搭玩具。研究报告前后呼应,推导紧密,观点表达准确,该设计研究对我国科技馆礼品设计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和新方向,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 于海浪助力的近岸漂浮垃圾收集设备研究与设计

作者姓名:严泽腾(研究生)

指导教师:刘 新

 

1. 前期方案实验

2. 夜间示廓灯

3. 四级拦截收集

 4. 定期转运清理垃圾

5. 设备外观 

6. 人员求救示意图 

7. 设备场景

8. 方案在solidworks 中的流体仿真

9. 样机测试

 10. 产品海岸线布局示意图


设计者自述:
近年来,海洋垃圾问题日益引发关注。在太平洋上,可观测到面积上百平方公里的垃圾岛屿。这些垃圾大多是塑料制品,漂浮于海面上或沉降到海底,成为海洋动物的食物(毒药),并随着食物链,最终殃及人类自身。海洋垃圾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的后果,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如果不做出更有力的干预,海洋与人类的未来都将是不可想象的。
 
研究中发现,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沿海附近,近岸活动产生了大量垃圾。海岸线作为大陆与海洋的交界线,是阻止垃圾入海和外来垃圾上岸的一道重要防线。本毕业设计课题聚焦近岸海洋垃圾问题,旨利用海浪作为可持续动力,实现对近岸垃圾的收集和防御。
 
指导教师评语:
严泽腾同学对海洋垃圾类型、移动和变化特点,以及海浪、地形和垃圾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国内外相关案例与专利也做了深入对比分析,从而明确了利用海浪作为动力源,进行垃圾收集的低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多次结构设计、模型实验和迭代,最终设计出独具特色的针对近岸漂浮垃圾的收集设备。无复杂机械结构、无需外接电力,仅有一块太阳能板、小型蓄电池、灯带和GPS。该设备可结合防鲨网自身组件,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能融入环境中,不干涉游人的正常活动。不仅如此,该设备还设置了扶手和紧急求生按钮,使溺水者可以得到依靠,并能够快速、有效地呼救。此外,还考虑到了设备与灯光的设置不会对海洋生物构成威胁。这些细腻周到的思考,充满了人文关怀,是成熟设计者应有的素质。
 
研究过程中,严泽腾同学充分体验到跨学科研究的价值。他从海洋学专家的建议中得到重要启发,并通过大量实验,真正了解产品的可行性与工作效率,不断迭代,最终完善了设计方案。
 

◆ “三轨”先进空间站
作者姓名:马思然(本科生)
指导教师:邱 松

 1. 作品草图





2—6. 渲染效果图


7-8. 模型制作

设计者自述:
锁甲是一种无需额外绳线连结甲片,即可自成一体的铠甲。精巧的结构使其具有防御力强、易于维护等优势。此项目采用设计形态学的方法,从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锁甲种类中,筛选出两种“锁子甲”与一种“山文甲”进行观察与研究,尝试描述锁甲的防御机制,并分析其形态特征对于铠甲防护能力的作用,然后通过试作模型、实验的方式,验证猜想的合理性。基于以上研究,创造出一种新型的锁甲结构“环锁山文片甲结构”,并将这种新的结构辅以锁甲形态规律,应用于一种近地空间站的外壳与结构设计当中。着重增强其防御能力,以更好地抵抗近地轨道大量空间碎片对空间站结构的破坏,增加空间站在太空的驻留时长。
 
“三轨”先进空间站作为最终的设计输出,其整体构型应用了锁子甲的形态,以刚柔结合的连接方式相互连缀,通过特定范围内的位移抵消较大块空间碎片的撞击。同时,其外壳则覆盖了新型锁甲结构,既有效抵抗小块碎片微粒,也能够进行太阳能供给。
 
“三轨”空间站位于距地表450千米的近地轨道,采取超重型火箭在轨组装的方式进行建造。其结构分为三个生活功能环、三个工作功能环以及核心舱。生活功能环通过自转模拟地球重力,适合轨道工作者的长期驻留。该空间站主要用于进行农业、电子、材料、能源与重工业相关的零重力环境研究、工业生产,以及太空气象监测与航天器补给工作,其内部的休闲设施还可以支持太空度假。
 
指导教师评语:
该设计是在“锁甲”形态研究基础上,进行空间站概念设计。作者借助“设计形态学”的研究方法,针对我国两种传统的“锁子甲”和一种“山文甲”展开深入研究,总结归纳出了其结构和受力的内在规律,并由此衍生出新的锁甲结构,进而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空间站的结构设计之中,以抵御太空垃圾的冲撞和破坏。该设计的前期研究方法科学合理,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后期的设计应用贴切,彰显了研究成果优势,实现了太空站的结构及功能的原型创新。
 
 
◆ 《琤》——基于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的智能音乐玩具设计
作者姓名:于天宇(新雅书院)
指导教师:张 雷、王 红(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1. 草图

2. 电路制作

3. 结构设计

4. 模型制作

5. 渲染效果图

6—7. 实拍图

设计者自述:
《琤》是一种可交互的音律棋,其基于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的乐理进行设计,使体验者能够通过在棋盘上排列棋子的方式创作或演奏音乐。作品融合传统音乐艺术与新媒体交互技术,既是一次对新型音乐界面设计的探索,也是一次对人机共同创作艺术可能性的提问,同时,还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科普意义的智能音乐玩具设计方案。
 
作品基于中国传统五声调式音乐理论,提取其中具有特定规律的音符排列法(乐汇),并将这些排列法转化为特定形状的“棋子”。进而,通过在一个“音阶—时间”二维棋盘上摆放棋子的方式,完成中国传统五声调式风格旋律的创作。作品设计了“录制、拼图、循环、禅意”四种不同的交互模式,通过智能硬件的开发制作交互装置,希望为体验者带来新奇的亲身音乐创作体验,并对相关的音乐知识进行趣味科普。
 
“琤”意为玉器相击声,作品在造型、交互设计方面均采用禅意的设计风格,希望传达中国传统音乐的意境美。
 
指导教师评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众对于美育的重视,与音乐美术相关的很多科普类玩具受到广泛欢迎。针对这一需求,作品从用户需求、用户体验、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前期调研,最终确定以青少年及儿童为目标用户展开设计。设计方案以趣味性、科普性、文化性及安全性为核心,将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中的特征实体化为不同形状的棋子,通过在一个“音阶—时间”二维棋盘上摆放,完成旋律的创作。方案设计了“录制、拼图、循环、禅意”四种交互功能模式,为用户带来不同的音乐创作体验。该设计前期调研针对性强、内容思路清晰、研究部分深入详实,设计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 中国漆器的文化传播及空间模式探索——以犀皮漆为例
作者姓名:张博程(本科生)
指导教师:马 赛
 


1. 整体脚本梳理

2. 过程图




3—6. 效果图


设计者自述:
以传播犀皮漆文化为出发点,探讨犀皮漆与空间架构融合的可能性。拆解纹样特征,梳理脚本逻辑,以故事形式一步步揭开犀皮漆的面貌与背后文化脉络。犀皮漆为何?犀皮漆中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是什么?犀皮漆可否与当代艺术文化进行衔接?犀皮漆怎样与空间表现形式相融合?本课题对犀皮漆及漆器相关概念进行研究,从多角度剖析,挖掘历史文脉,解构纹样特点,揭开犀皮漆的背后与自然的多重关系,以现代形式发扬古老手工艺文化。

让观众通过体验对犀皮漆工艺与历史加深了解,关注互动与知识传播。进而,满足观众多感官需求,带动情感起伏,呈现视觉化效果,并符合人机工程学尺度。同时,将信息传递与叙事性相结合,输出正确文化价值观念;将传递信息与商业业态相结合,体验文化、感知文化,最后接收文化,兼顾视觉效果呈现与深层文化接收,在观众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有效的认识。
 
指导教师评语:
中国漆艺历史悠久,古人在认识漆、使用漆的过程中,形成了400多种技法,也生产了大量丰富的、精美的漆器。近现代以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漆器逐渐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张博程同学以漆艺的传播为研究内容,其选题有现实的社会意义。作者将漆器解构成特色鲜明的展示空间,采取了先抑后扬等方式,将漆艺的分类、工艺流程、漆器的形制与效果等贯穿到展示空间中,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展示了漆艺的魅力。作品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分析研究能力、造型能力、空间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
 
 
◆ 基于样式雷的清代建筑国际展示设计
作者姓名:张昊天(本科生)
指导教师:马 赛
 


1—2. 模型制作  

3. 卷棚之海

 4. 山节藻棁

5. 雷动星流 

6. 大梁白云起

设计者自述:
本课题探讨了在威尼斯举办的中国传奇建筑世家样式雷和清代皇家建筑的展览设计方案。研究过程中,梳理了有关样式雷的资料,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展示手法与空间形式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中的精华部分,并对其进行提炼,结合现代设计语境,完成了一次以中国古代空间营造理论为指导的现代空间设计行为。
 
展览利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场地,分设了卷棚之海、大梁白云起、山节藻棁、雷动星流、灿烂之厦五个章节,从空间暗示、氛围营造、信息展示逐步递进,讲述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和样式雷的故事。这些探索对于样式雷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来说是一次学习和传播,是一次将其理念应用到展示设计中的尝试。
 
指导教师评语:
作者以中国古建历史上著名的“样式雷”为研究对象,通过展览策划,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进行传播推广。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其选题具有现实意义。论文观点明确,论述准确,条理清晰,达到了本科生学术水平。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 中国风格经典文化元素与原型数据库前端设计实践
作者姓名:文航轩(研究生)
指导教师:季 铁
 

1. 设计效果

 2. 首页低保真设计演进

设计者自述:
毕业设计“中国风格经典文化元素与原型数据库前端设计实践”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设计风格的经典文化元素及原型数据库研发”的一部分,湖南大学承担该项目子课题之一。项目目标是建设一个开放的大型数据库,实现异构文化元素数据的输入、编辑、维护等,支撑数个关键行业里的“中国风格”产品创意开发。在导师的指导下,作者结合课题需求,经过对40余个现有同类产品的充分调研,为数据库平台确定了“服务创意设计全流程”的功能特色。为实现这一构想,作者与项目组成员协作,通过观察目标用户工作流程、访谈等方法,得到了三类用户(专业设计人员、文博机构管理人员、一般用户)的核心需求,以此为依据不断优化交互原型设计,使数据库平台的页面布局、功能层级、信息架构更贴合目标用户的习惯和需求。进入正式开发流程之前,使用可交互原型开展可用性测试,验证设计是否合理。本设计在多源异构文化数据的展示方式、上传文化资源的操作效率、文化原型与创意设计数据关联等方面有创新性。
 
指导教师评语:
该毕业设计题目源于实际科研项目,学生对全球文化大数据平台开展了调研分析,并对多源异构的中国风格文化数据从设计创意角度构建了元数据体系,确立了文化原型在物质层、行为层、精神层的创意要素的规范表达与标准。同时,对设计师在创意设计应用中的检索与浏览需求开展了用户调研与工作坊,保证了数据库的可及性。最终,通过可用性测试开展了多轮迭代,对数据库界面与交互进行了完整的设计。该毕业设计工作内容扎实,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实用价值,推进了课题研究进度。
 
◆ 自然使用环境下的微软广告平台用户体验评估工具
作者姓名:陈 聪(研究生)
指导教师:谭 浩、乔 立(微软)
 
1. 微软广告平台用户体验评估工具首页 

2. 微软广告平台用户体验评估设计工具可视化整理

3. 微软广告平台用户体验评估体系 

4. 设计规范内容整理

设计者自述:
“自然使用环境下的微软广告平台用户体验评估工具”来源于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亚太广告平台设计组的工具开发项目,配合湖南大学关于用户体验设计规范与特征的理论研究,完成了“微软广告平台用户体验评估工具”的设计,初步实现在用户自然使用情况下,自动化进行用户体验评估。
 
本作品的研究对象是用户体验评估,选择“自然使用环境”这一用户使用场景。作品从理论模型构建开始,构建了自然使用环境下的用户体验评估指标库和方法库。结合微软的实际开发情况,构建了针对该产品的自然使用环境下的用户体验评估体系理论框架。由此,设计了针对微软广告平台的用户体验评估工具。基于微软公司的设计规范,建立了包含“原子层—分子层—有机体—模板—页面”的设计规范框架,完成了包括色彩、文字、信息架构、交互层次在内的设计规范,并基于这一设计规范遵循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方式,进行了交互界面设计。目前,本设计作品已经在微软内部使用,对提升微软用户体验评估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指导教师评语:
该毕业设计“自然使用环境下的微软广告平台用户体验评估工具设计研究”,超越了传统交互界面设计范畴,从用户体验设计评估的指标体系的分析和研究出发,构建了微软广告平台用户体验评估体系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用户体验评估工具的设计。这件作品的目标对象不是一般用户,而是设计师和研究员这一特定群体。同时,本作品是一个典型的基于研究的设计(Research-based Design)。坚实的设计研究基础,使陈聪同学可以自内而外地完成一个设计工具的深层次研究。微软开放创新的文化,让她可以将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一件具有商业价值的设计作品,为微软的产品设计开发效率提升做出了贡献。
 
 
◆ 别克机能雕塑2040
作者姓名:张 沙(研究生)
指导教师:赵丹华
 

1. 效果图

2. 探索家模式图

3. 旅行家模式图


4. 渲染图

5. 信标

6. 概念图

设计者自述:
“别克机能雕塑2040”(Buick ALL CONDITON GEAR)是别克未来规划的一个野外秘境探索的出行体验项目。项目设定在2040年的超级城市群外围,秘境中仍然有未曾发现的壮丽景色。概念项目尝试号召用户群发展一种可持续的合作探索机制,共同发现未知区域中的绝佳风景点。别克机能雕塑2020项目概念分别设计了两种探索娱乐模式:探索家模式(Explorer Mode)和旅行家模式(Traveler Mode)。加入该出行体验项目的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成为某一方:成为探索家,预示玩家将开启一段刺激的冒险;成为旅行家,则会开启一段轻松旅程。勇敢的探索家会携带信标(Beacon)从城市出发,深入未知区域,发现新奇好玩的景点,并留下信标进行标记;而旅行家则可以根据探索家们的信标地图,选择某一处展开旅程,共同见证探索的荣耀与喜悦。别克机能雕塑2040概念车的车身通过模式切换呈现出两种形态:处于探索家模式时,概念车会挂载一枚信标,提供应对各种惊险路况的开放式座舱和手动驾驶方式;处于旅行家模式时,概念车的座舱是封闭的,车辆会在信标的引导下,通过自动驾驶方式到达目的地,从而形成探索家开拓路线、旅行家见证探索的出行体验系统。
 
指导教师评语:
该毕业设计课题旨在交通概念设计领域引入一种新的设计思路,通过构建一种未来智慧交通体验系统愿景,引出两种不同的出行体验场景。在明确大故事背景和用户在场景中的需求导向后,最终赋予交通工具对应不同场景的两种角色,即探索家和旅行家。通过人物角色设定,输出到交通工具的具体功能和使用方式。该毕业设计在工作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数字造型讨论,深入探讨了数字技术在造型创意和发展中的作用,最终形成了指向双场景的双形态的汽车设计方案。
 
 
◆ 螺壳创造TM —— 基于废弃水产甲壳的骨炭材料开发和可持续设计研究
作者姓名:何俊哲(本科生)
指导教师:刘永红
 

1. 材料研究



2—4. 设计实物


5—6. 使用场景


设计者自述:
螺壳创造TM源于对我国乃至全世界巨量水产甲壳废弃物再利用的产业思考。设计以“骨炭材料”的加工技术研究和开发为核心,整合水产产业对废弃甲壳的诉求,有目的性地以具体问题和设计需求为导向,对材料制作工艺和流程进行设计,延伸出一整套产品系统方案。
 
该设计将来自于水产养殖场和加工厂原本填埋丢弃低效处理的低价值螺壳,经过高温厌氧环境的“骨炭”技术的处理后,通过添加天然黏合剂的塑形工艺流程,制成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生物复合材料。根据复合材料多孔透水易降解的特点,应用于家庭种植场景。“骨炭”材料的可塑性能够帮助我们制成各式各样的种植花具。在花具使用完毕后,可直接置于土壤中,免去清洗花具附着泥土的繁杂步骤。同时,纯天然制成的可持续材料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氮、氧、钙等多种元素,解决家庭种植中易污染难施肥的使用痛点。
 
螺壳创造TM延长了水产甲壳废弃物的可持续利用的生命周期,在改善因水产甲壳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同时,解决家庭种植场景的痛点问题,达到生态与产业的双重可持续。
 
指导教师评语:
该设计发现并解决了家庭种植场景中的痛点问题。通过转化传统问题的解决思路,以设计问题及需求为导向,推动材料学科的研发和发展,改变了以往设计因材料的局限而思维受阻的现象。同时,布局现实生活具体痛点问题和宏观产业需求,并通过有目的性的材料实验过程和数据给予设计方法和思路强而有力的支撑。该作品响应了“新工科·新设计”的理念,通过设计整合多学科优势,实现了设计主导,技术实现。设计作品贴近生活,造型清爽简洁,功能完整全面,适合产业需求,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 路影随行
作者姓名:俞迪恺(本科生)
指导教师:谭征宇
 

1.草图



2—4. 设计模型



5—8. 渲染图与概念图


设计者自述:
“路影随行”选题来源于德赛西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南大学的校企合作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探索2035年的汽车电子驾舱的内饰与交互形态,通过完整的概念设计来支持下一代车机产品的开发。
 
通过对下一代用户与车企的需求调研,以及多个主机厂的相关概念设计调研,确定了课题背景:2035年,当下的Z世代年轻人成长至35岁左右,成为购车中坚力量。逐渐开放生育的国内环境,使得2035的家庭结构朝着4口甚至5口之家的方向发展。通过调研和趋势分析发现,即时,家庭用车将从“出行”向“出行+娱乐”转变。从娱乐的角度而言,观影是一项能融合家庭氛围的活动,而传统影院无法满足家庭观影的互动和隐私性需求。因此,“路影随行”的概念应运而生。
 
本概念旨在利用车辆的可移动性和车内空间的私密、灵活性,为家人和朋友提供一个可移动的沉浸式观影空间。一款介于SUV与MPV之间的车型,拟实现L4自动驾驶与集群限行条件L5自动驾驶。内饰空间设计上,划分了驾驶与乘坐两个空间。驾驶空间以驾驶员为中心,乘坐空间进行了半包式设计。在观影模式下,内饰空间调整成一个可供3~4人舒服地躺下的空间。在交互设计上,根据乘客在车内不同状态的操作,进行了屏幕的布置和交互方案设计,确保不论乘客是坐姿还是卧姿,均可在舒适域完成操作。本项目的内饰设计获得了德赛西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实体模型赞助,完成了交互原型的开发与体验舱的搭建。
 
指导教师评语:
该毕业设计聚焦当前Z世代到2035年时的家庭乘用车需求,通过灵活多变的空间设计,满足乘客日常用车和对沉浸式、私密性观影需求。该生的设计创意新颖,设计概念完整,需求考虑充分,车内空间的布局合理,交互细节完整。毕业设计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内饰模型的制作,并对交互方案进行了原型开发,搭建了1:1具备完整交互功能(包括多屏、投影互动与电动后仰座椅)的驾驶座观影交互体验舱,具有非常好的展示效果。


◆ 睦洋船舶检修工具包
作者姓名:从雅雯(本科生)
指导教师:吴雪松
 


1—2. 草图




3—6. 模型实拍图

7. 渲染图

设计者自述:
“睦洋船舶检修工具包”选题来自天津睦洋有限公司。该课题为船舶维修工程师在维修作业时使用的一款多功能穿戴式工具包设计。目前,随着船舶维修工程量的增多,常出现作业超时、维修任务完成不及时等现象。该项目的目标是寻找该现象背后的原因,并通过设计介入来实现既有状况的改变。
 
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和对相关作业流程以及具体作业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维修工程师从爬上作业平台诊断故障到返回底面再到作业平台更换部件的折返问题。设计聚焦折返问题和具体维修作业过程,最终设计出了具有“便携”“穿戴”“整合”和“时尚”特点,并满足当下船舶维修工程需要,可辅助工程师作业的一款工具包。这是一款可穿戴式产品,将提供不同作业姿势下的各种工作界面需要。当维修任务完毕后,还可随时灵活取下,不影响维修工程师的其它工作。该包能收纳维修工程师常用工具及配件,且可及时收纳拆卸下来的细小零部件,以防高空飘落,带来事故隐患。同时,配备可拆卸的摄像头及手电筒功能模块,便于在盲修作业场景下,为维修工程师提供照明和视角图像,保证精准的维修服务。
 
指导教师评语:
该毕业设计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具体如下:第一,该设计能紧紧围绕企业实际现状与需求,并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以往就事论事式的、以寻找解决方案为导向的设计方法开展设计,而是从具体现实问题跨越到一个对重新定义设计问题的研究上。通过对设计问题的重新定义和探讨,巧妙地帮助企业化解了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实现了在设计方法上的跨越;第二,该设计以工具包产品为载体,通过设计的方式,探讨了船舶维修工程师维修工作的各种可能性和应该性,从可能性和应该性两个方面探寻了事物的本质,拓宽了产品设计的意义。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 外卖配送电动自行车优化设计
作者姓名:王昊喆(研究生)
指导教师:杨文庆
 
1. 仪表
2. 车座

3. 后轮
4. 产品整体效果

5. 产品使用场景图

6. 展览现场

设计者自述:
外卖行业蓬勃发展,孕育出一个庞大的服务体系,其中外卖骑手负责着重要的执行环节。外卖骑手的人群总数逐渐增长,对社会的影响也在日益增长,而这样数量巨大的新兴职业群体,大部分使用的却是普通电动自行车。在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的背景下,人们对电动自行车规范生产和使用的关注与日俱增。
 
本设计主要对电动自行车使用现状和外卖骑手特征与使用需求进行研究,总结出车辆需遵循的设计制造原则。通过用户旅程分析、掩饰观察与问卷采访,总结外卖骑手工作中围绕电动自行车的相关痛点和痒点,尤其对选购标准和潜在需求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产品和用户需求进行了总结,利用KANO需求分析工具,对不同需求进行分层整理和区分,整理出外卖电动自行车的优化设计指导建议,并给出一份工业设计实践。
 
指导教师评语:
该设计聚焦在外卖电动车这个被资本忽视的角度。外卖平台更关注用户体验和效率,外卖员通常都是通过外包平台来提供,降低用工平台成本。外卖电动车基本上都是外卖员自己购买常规的两轮电动车,缺少针对外卖使用场景的设计和优化。设计通过跟踪研究和上百名外卖员的访谈,提炼出外卖电动车的基本需求以及使用流程中的痛点,同时兼顾人机因素进行设计,提升了外卖送餐的堆放的面积以及取拿的效率,同时也考虑到外卖员的骑行安全和骑行体验。在不增加较大成本的前提下,设计出符合两轮电动车新国标的外卖电动车,对两轮电动车外卖场景下的设计做出有益的探索。
  
◆ 头盔参数化设计
作者姓名:王松野(研究生)
指导教师:杨文庆
 
1. 头型解构 

2. 基于3D 模型构建表面 

3. 基于头部数据构建表面 


4. 检测点云

5. 检测点云与数值分布图

6. 晶格单元生成 

7. 拓扑结构重构

8. 前后示意

9. 场景 

10. 多目标优化气流模拟 

11. 运动学仿真分析

设计者自述:
本研究以参数化技术为基础,以自行车头盔为设计对象,构建了一套以TPU材料晶格结构作为缓冲层的自行车头盔设计流程,将参数化设计应用于自行车头盔的人机关系研究、缓冲层的设计和优化以及外壳设计中。在自行车头盔的人机工程中,通过分析人体头部形态,本研究提取头部特征并转化为参数,设计了两种自行车头盔内表面生成系统。在缓冲层设计中,本研究生成35种缓冲层单元结构,通过有限元分析筛选出3种缓冲层单元,并在重构头盔内表面结构后,将缓冲层单元均匀紧密排列在内表面上,实现缓冲层的初步设计。基于对自行车交通事故案例的研究对缓冲层进行厚度优化,并对缓冲层结构进行撞击的仿真测试,验证了缓冲层的可用性。在头盔外壳设计中,本研究提出基于缓冲层外侧表面的外壳设计方法,实现以建筑幕墙为意向的外壳设计。基于外壳与头部模型的气流模拟数据,本研究应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实现缓冲层的优化。完成配件设计后,实现基于参数化技术的自行车头盔设计。
 
指导教师评语:
该设计基于参数化技术工具,目前大部分的参数化设计研究都聚焦在形态的生成上面,试图通过计算机的算力辅助设计师找到一个新的形式,但也存在着形式相对较为雷同的问题。王松野针对自行车头盔的研究和设计,是基于材料以及头盔的基础功能:缓冲和透气。同时借鉴了目前头盔的基本结构,分成了内部缓冲层和外壳两部分。缓冲层的设计结合受力分析以及流体分析,对结构单元进行优化和计算,使得缓冲的功能得到保障;外壳的装饰性和开孔布局借助于参数化和缓冲层相结合,在保证透气性的前提下,使得个性化定制设计得以实施。
 
 
◆ 电能共生体
作者姓名:胡可儿(本科生)
指导教师:任丽莎
作品材质:蓝藻细菌生物复合材料、可穿戴光伏电池、运动类成衣
 

1. 主视觉

2. 设计实验过程

3. 新材料原理、结构与生成逻辑


4. 应用场景


设计者自述:
一直以来,人类获取能源的方式对大自然造成巨大的伤害,随着电子产品向更轻巧、移动性更强、更可穿戴的趋势发展,我们生产电、使用电的方式需要被重新设计。Power Mutualism 电能共生体是一种可穿戴自驱动型蓝藻细菌发电材料,能够从人体汗液、阳光和空气中获取养分,通过蓝藻细菌光合和呼吸作用释放电能,为可穿戴小型智能设备提供绿色能源,使其摆脱外部电源充电、更换电池等限制,满足近未来可穿戴传感网络与物联网的分布式能源需求。电能共生体是自然与人类协作的产物,可以有效利用蓝藻水华中“被遗弃”的丰富生物质和人体环境中“无用”的能量,并在运作过程中减碳产氧,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
 
指导教师评语:
Power Mutual ism电能共生体是一项设计与生物交叉学科创新设计成果,从全球环境问题与能源危机出发,聚焦于生物清洁能源技术的创新,探讨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共生发展的议题。设计师结合设计策略、科学实验和计算机生成算法,尝试更新人们获得能源、使用能源的方式,适应未来物联网与可穿戴传感网络的场景需求,促进碳中和目标。这件毕业设计作品践行着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为人生的意义与世界的未来而学习和创造”的院训。
 
 
◆ 日影-12:基于焦散艺术的杯器设计
作者姓名:袁昕蕾(本科生)
指导教师:莫 娇
作品材质:3D树脂打印、玻璃
 

1. 产品外观

2. 十二月令花卉图样设计,透镜形态

3. 效果示意

4. 包装设计


设计者自述: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立于地面的长杆观测太阳的运动。通过测量长杆投下的影子在不同日期的变化,我们的祖先制定了二十四节气,掌握了自然物象轮转的奥秘。
 
清朝宫廷中有一套名为“十二月令花神杯”的器物,12件杯子上分别绘有12个月份开放的花卉。宫廷宴饮时,用上当月的杯器,宾客赏花饮茶,徜徉应时情趣。
 
“日影-12”玻璃杯融汇两者而生,希望在当代人的饮酌间继续讲述时序往复、物象万千的故事。每件日影-12杯身下方都有一个独特的透镜,利用折射定律参数化生成,能够将照入杯中的光线引导为一朵在杯下绽放的光花。器型分为“品”“酌”两款,为独酌设计的同时兼容聚饮,并特别适配室外饮酌场景。日影-12希望在当代中国语境下重塑十二花神杯概念,使城市人重拾对自然物象的细致观察。
 
指导教师评语:
“日影-12”节气杯是体现产品设计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作品。运用设计思维从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中汲取创造源泉,通过对使用情境和方式的探索,锁定产品使用功能。结合现代设计方法,以仿真模拟对光聚散焦的玻璃造型图案进行设计推进,并利用透明材料三维打印制作模型测试体验,从而得到了具有惊喜感的杯器设计,也致意传统文化。

 
◆ 智能时代下的出行体验设计
作者姓名:王惜鞒(本科生)
指导教师:刘震元
作品材质:电子媒介、印刷媒介、3D树脂打印

1. 形态设计探索 
2. 载具外饰设计

3. 内饰设计、用户体验设计

4. 实体比例模型


设计者自述:
汽车是移动的信息源,随着自动驾驶发展和屏幕世界的扩张,曾经多方位的信息源将被不断整合、统一,最终构筑为半包裹的“信息”空间。在未来的驾乘过程中,人们不再分散感知多个信息源,而是感知整体信息空间。在信息空间中,结合数字虚拟技术,可在旅程中呈现不同自然景观或个性化艺术空间,为用户创造虚拟沉浸体验。
 
内饰设计以半包裹形态环绕用户,整体结构设计呈现自然有机的形态,基于屏幕及智能玻璃的发展,将提供集氛围、环境、交互等为一体的沉浸式乘坐体验。外饰设计以双层玻璃为灵感,将玻璃屏幕与金属车身作为光折射的两面,以逻辑化的X形塑造形态,定义全新的未来感设计语言,从而让用户感受到未来智能产品独特的生命力,以达到审美情感的共鸣。
 
指导教师评语:
在一个技术越来越接近生命体,而生命亦可能越来越技术化的时代,原子与比特世界的界面变得越来越模糊。作品《智能时代下的出行体验设计》将物质和信息作为沉浸式体验构建的定性单位加以探索与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有载具设计的形态与交互逻辑加以突破与发展,做出了属于新一代设计师的实践探索。
 
 
◆ 面向1—2年级小学生实践活动“我与自己”心理板块的创新模式设计研究ilog
作者姓名:莫宛莹(本科生)
指导教师:刘 胧
作品材质:3D树脂打印、电子媒介、印刷媒介
 

1. 设计概念

2. 产品设计、使用场景

3. 品牌、使用流程和体验

4. 交互界面设计

设计者自述:
本设计着眼于素质教育中被忽视的“我与自己”心理课程板块,探索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人才能力的要求,以及与之对应的未来教育普惠方案。设计通过探索无边界学习模式,努力平衡学生时间紧压力大而相关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
 
结合心理学自我认知形成的过程,本设计提出“碎片积累型”的日常记录模式——ilog:以整体的创新服务模式为基础,产出相关产品、体验和交互设计,借助日记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观察、情绪表达和反思复盘练习。参考上海市《心理健康自助手册》教材,把相关指导内容拆分为三大任务模块:感受任务+事件任务+社交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对自然记录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帮助他们带着思考有意识地去观察记录,从而激活他们元认知思维习惯的发展。
 
具体产品通过触摸、按压、旋转等亲近的物理交互,方便学生记录事件和感性转译情绪;通过电子设备终端,学生和老师可分别对记录方式和任务进行个性化创作和定义;量化呈现的可视化结果也可帮助了解追溯心智的成长。

指导教师评语:

设计应对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小学元认知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基础教育中“我与自己”课程板块的模式、产品及交互设计,达成设计赋能教育的创新探索。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对认知心理、教育模式、产品使用体验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设计迭代产出的服务、产品、交互、传达等综合设计方案很好表达了其对特定设计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来源:《装饰》2021年第6期


延伸阅读

《装饰》2021年第6期“毕业设计·工业设计”

重温经典 | 童慧明谈工业设计

重温经典 | 柳冠中谈工业设计

清美、央美、国美视觉传达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广美、南艺、川美视觉传达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视觉传达毕业设计怎么做?清美、央美、国美、川美、广美、南艺负责人这样说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即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