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记独家丨新时代如何多方协同提升新闻职业精神
新闻职业精神作为新闻职业的精神内核与灵魂,对引领新闻工作者恪守职业道德发挥着关键作用。
新闻工作作为一项职业,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新闻职业精神,其内涵就是新闻从业者必须清醒认识和牢牢坚守自身所负有的责任和使命,简单说就是要履行好自身肩负的“告知信息、监测环境、守望社会、服务大众”的职责[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此进程中,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凝聚全社会改革发展共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撑,是关涉“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当下,新闻业已经进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新时代,但传统媒体时期存在的新闻职业精神缺失问题,在全媒体时代依然存在,而且移动互联网的一些特性还放大了这一问题的负面影响。如何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重塑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精神成为新闻业界不容回避的问题。
新闻媒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相对于统治、管理而言,强调的是多元参与、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新闻业应当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用治理的眼光审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升新闻职业精神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在信息传播格局变化、传播主体多元化的形势下,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引导职责,提高媒介组织的滋养效果,激发新闻工作者的自觉意识,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提升新闻职业精神,让新闻职业精神的大旗永远高扬。
主管部门的职责:
强化新闻职业精神,
规范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
(一)顺应新时代新闻事业发展趋势,持续健全新闻行业规范
我国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自1991年出台以来,几经修订,总体上能够回应时代要求和新闻事业发展需要。不过,也存在部分准则内容指向不明、标准模糊的问题,而且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不断带来新情况、新问题,个别记者还会根据自我需求形成与已有规则对立的“空间实践”[2]。所以,一方面,要继续完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对相关内容要根据传媒态势发展的实际进行调整更新,细化相关可操作的内容,以更好地指导和规范实践,规范新闻工作者的日常行为;另一方面,要健全新闻业生产传播的法律法规,保护新闻工作者权益。近期,一些影视公司和艺人联名抵制“影视切条侵权行为”,在泛内容行业引发震动。然而,新闻作为公共产品,是否需要限制传播中的“二次加工”、如何限制等问题均未有明确的规定。2021年1月2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指出,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未经许可或者超越许可范围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等服务属于“违法违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专业新闻机构的采编权。此外,要加强具有新闻平台属性的社会化媒介平台监管,优化非专业新闻生产的内容把关机制。移动传播、全员传播的环境中,供职于专业新闻机构已经不再是发布新闻的必要条件,总体上看,目前对非专业新闻采编人员及其所生产内容的规范仍然较少,标准不明,亟待出台有关规定进行规范。
(二)针对职业形象下滑,多措并举提升新闻工作者职业地位
目前,全社会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形象认知不容乐观,部分记者违背新闻职业精神的行为对整个行业的社会形象产生了负面的影响[3]。需要注意的是,非专业新闻生产领域的乱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公众对新闻职业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评价,因为许多网民分不清专业新闻与非专业新闻的区别,可能会简单地把“假新闻”产生的责任归咎于专业新闻机构和记者。实际上,任何职业精神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文化的滋养和社会大众的认可,新闻业主管部门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记者的氛围。首先要正本清源。新闻工作者不是“唯恐天下不乱”的社会旁观者,而是党领导下宣传工作的重要参与主体,是尽力了解民情、反映民声的社会进步推动者,是常年跑在基层、守在现场的社会发展记录者。其次,要重视对记者节的氛围营造。节日既是集体记忆的塑造过程,也是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主管部门应改进记者节的宣传手段、丰富记者节的庆祝活动、提升记者节的社会影响,将之作为凝聚职业精神、展现职业形象的重要抓手。
(三)典型示范抓好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教育
在党的新闻工作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范长江、邹韬奋、邓拓、穆青等一大批具有高尚品格和专业成就的典型人物,在革命年代还有许多牺牲在战场上的英雄记者。目前,由于社会思潮多元、新闻从业者专业背景复杂等因素,这些故事不再广为流传。因此,要发掘好、宣扬好已有典型人物的故事资源。比如,《新华每日电讯》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报道中,推出了“保家卫国笔为枪”专栏,回顾了新华社记者、编辑等人员赴朝工作的历史细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实际上,这些正是新闻职业精神的生动实践和最好注解。同时,要挖掘新时代新典型人物。近年来,不少媒体借助短视频、直播等媒介形态着力打造网红记者,有效扩大了品牌和内容传播力,甚至改善了公众对传统媒体的刻板印象。这启示我们,主管部门要多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树立身边的、易学的好典型,“好记者讲好故事”就是很好的方式。此外,在注意区分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还要严肃处理有违新闻职业精神、有损新闻工作者形象的负面行为。
媒介组织的任务:
滋养新闻职业精神,提升新闻从业者的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严格落实党对媒体的有关要求
媒介组织是帮助记者滋养新闻职业精神的重要主体。一家媒体,如果记者都具有较强的新闻职业精神,就能在新闻市场中赢得用户的信任,就具备了成为有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的媒体的重要前提。在当前媒介环境大变革的背景下,媒介组织必须把滋养新闻职业精神作为重要任务,这是媒介组织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核心标准,也是众声喧哗中坚定发出主流声音的必然要求。首先,媒体必须把握好“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网”的时代要求,忠实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彻落实到新闻职业精神学习、培养、实践的全部环节。其次,媒体要积极拥抱互联网,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方法破除积弊,减少记者日常工作中的体制性障碍,为记者的正常工作提供组织、技术与精神等方面多重支持。另外,媒体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新闻工作者要遵守的新闻工作规范细则,作为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有益补充,提供更加明确、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
(二)强化媒介组织文化建设
民国传奇报人史量才曾说:“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要让记者对职业精神有归属,重要的方法是让记者对媒介组织的文化特质有归属感。在全媒体环境下,任何组织成员的不规范行为都会被迅速放大,诱发公众对这一组织的信任危机。着力推进包含职业精神的组织文化建设,对于媒体来说十分重要,特别是要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为契机,变革媒体内部组织架构和生产模式,塑造创新、合作、包容的新闻编辑室文化,提升新闻工作者的获得感。目前,包括人民日报海外版“侠客岛”、北京青年报“团结湖参考”等在内的诸多传统媒体衍生出的小而精的新媒体平台,在承担党媒职责与使命的基础上,尊重个性需求,有效拓展了记者话语表达的生长空间。需要重视的,还有组织故事与组织人物的塑造,媒介组织要创新手段、建设平台、讲好故事。比如,澎湃新闻建设了员工内部交流平台“冬枣树DZT”微信公众号,挖掘新闻生产背后的故事、展示记者的心声。
(三)关注新闻工作者个人发展
新闻职业精神的继承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参与;而且“自我实现需要”和“生存和安全需要”,已成为新闻从业者职业选择时最看重的因素[4]。媒介组织应该把职业精神滋养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发展联系起来,为新闻工作者创设更好的工作环境。
一要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技能培训。初入组织的年轻记者可能无所适从,出现迷茫期与调适期,而工作时间较长的记者可能会进入瓶颈期和倦怠期,这都需要媒介组织建立起完备的机制,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群体进行职业教育。另外,新闻业是和技术联系密切、受技术影响巨大的行业,媒体要及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新闻工作者了解掌握新传播形态的发展与新技术手段的应用。
二要健全新闻工作者职业发展的激励手段,包括薪资待遇、上升通道等等。媒介组织要建立合适的新闻工作成效衡量标准和激励举措,同时要能够和传播环境变化同步,这对于增进职业意识是重要的,有助于提升新闻工作者的获得感。
三要重视在新闻工作者需要的其他关键领域进行帮扶。当前,记者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不容乐观,而他们又不得不经常面对暴力、灾难等采访现场,这可能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等不良症状。媒介组织应该在日常工作中给予新闻工作者更多关怀,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心理疏导,提升他们的安全感。
新闻工作者的自觉:
坚守新闻职业精神
(一)坚守党性原则,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是党领导下新闻媒体的重要工作原则之一,也是新闻职业精神的基础性要素。然而,部分新闻工作者对党性原则认识不深,对职业道德学习不够,在实践中常常出现越界行为,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另外,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传播环境的剧烈变革,新闻与内容的界限在消弭、行业的进入门槛在降低,这动摇了新闻工作者对职业精神的信念。调查记者是最能反映新闻职业精神的记者群体之一,而该群体的职业地位认同呈现危机态势[5],直接反映出新闻行业吸引力的不断下降。这又造成了对新闻职业精神的再次打击。新闻职业精神的建设最终要依靠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的个体职业精神是新闻职业精神构成的最基本单位。新闻工作者个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不断加强对新闻职业使命的内化。同时,新闻工作者需要将个人理想和职业发展目标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统一起来,自觉围绕中心工作,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许多新闻工作者主动请战走进疫区,在危险一线坚持发出主流声音,为战胜疫情作出了贡献。
(二)坚守群众路线,主动下基层到一线挖掘生动故事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力量。”实践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学习、形成乃至有所超越的必由道路,也是检验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有无和多少的重要标准。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恰恰是新闻工作的要求。青海祁连山非法采煤事件从2020年8月4日被《经济参考报》报道,到8月9日青海调查组得出初步结论,前后时间不到一周。而该新闻刊发的背后,是记者王文志持续关注两年、多次进入祁连山甚至冒险进入矿场采访的不懈努力。[6]近年来,推动“呼格案”复查的汤计、推动洞庭湖私建拆除的史卫燕等新闻工作者,无不是怀揣高尚的新闻理想、葆有直面难题的勇气、始终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好记者。倘若没有这些特质,再多的新闻报道也只是自说自话、难以产生有效影响。所以,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增强“四力”,接触群众、了解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挖掘基层故事的闪光点、发现群众生活的苦与乐。事实上,现实情况往往比新闻更有张力,采编环节也充满了智与力的交锋,新闻工作者通过深入基层、观察基层,往往可以经受思想的洗礼、找寻到工作的使命和意义,新闻职业精神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升华。
(三)坚守创新导向,发扬个性风格推出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新闻工作者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代表作品影响力,与其对职业精神的认同是相辅相成的。当前的传播环境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公众可以通过各种便捷的社交网络渠道了解到新闻内容,部分新闻本身就来源于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爆料。新闻工作本身已逐步泛化为普遍存在的社会公共传播行为。[7]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如果将新闻的采编当作例行公事,仅仅重复收集信息、电话核实、转载内容等行为,已经无法立足。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写作技术的不断成熟,简单的新闻消息已经开始摆脱对人工采写的依赖;而虚拟现实新闻、新闻游戏等新的新闻形式成熟度、对公众的吸引力也日趋增强。此外,揣测性、情绪性、诱导性、煽动性的新闻或言论充斥在社交网络中,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真假难辨、深受其扰,这必然带来新闻市场对优质内容、深度内容和创新性内容有更多的需求。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创新导向,敏锐把握新闻发展的潮流大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新闻职业要求与个性优势,持续增进个人创作话语表达的活力,最终实现作品影响力与职业精神相互促进的正向互动。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新闻从业人员的殷殷期望,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强化新闻职业精神。新的时代背景和传播环境下,新闻业必须把握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把多方主体参与、多种手段并用作为治理新闻业发展乱象、提升新闻职业精神、促进新闻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共同打造有信仰、有纪律、有能力、有担当的新时代新闻工作队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社会共识、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参考文献
▼
[1]王亦高,房建硕.新闻职业精神再探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8):156-157.
[2]彭华新.作为社会阶层的都市记者群体:日常生活中的“底层”呈现与抗争[J].国际新闻界,2019(08):154-176.
[3]高贵武,江灏锋.从政治精英到普通业者:中国记者媒介形象流变——基于建国以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的分析[J].新闻界,2018(10):19-29.
[4]王军,丁汉青.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新闻从业者职业认知危机的现状及其影响效果研究[J].新闻大学,2021(03):62-75+119-120.
[5]曹艳辉,张志安.地位、理念与行为: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认同变迁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12):158-163.
[6]王文志.锻造舆论监督精品更需践行“四力”[J].青年记者,2020(28).
[7]王亦高,沈华文.变革与挑战:高级互联网时代的新闻职业精神[J].青年记者,2019(01):49-50.
(作者为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讲师)
【专题推荐】
新时代新闻职业精神在媒体格局巨变中,新闻人急需重申新闻职业精神,厘清新时代新闻职业精神的新内涵,坚定新闻理想,重拾新闻人的价值和尊严,担当起主流媒体的新使命。《青年记者》2021年第11期对此进行专题探讨,即日起陆续推出系列研究文章。①青记独家丨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现状调查及建议②青记独家丨新闻职业精神的内涵、演变及意义③青记独家丨新闻职业精神面临的当代困惑与原因2021年《青年记者》开始订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