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铸匠心·守初心 | 聆听北京大工匠的故事,感受专注带来的奋斗力量(四)

劳动午报 2023-08-27

崇尚劳动,铸就精湛技艺。筑梦匠心,印记时代北京。

北京市总工会近日揭晓第二届“北京大工匠”评选结果。30人获评第二届“北京大工匠”,涵盖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智能楼宇管理员、景泰蓝制作工、供热管网系统运行工等30个职业(工种)。

即日起,小午开设“铸匠心·守初心”栏目,为您讲述他们的匠心故事,体会他们的守望与初心,感受专注带来的奋斗力量。




阮卫方:

94万里路的生命牵挂




匠人

匠语



“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工匠档案
阮卫方,中共党员,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二分公司电动列车司机,电动列车司机高级技师。曾获得“列车先锋”“首都劳动奖章”“2015-2016年度北京市交通工作先进个人标兵”“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等荣誉。
技能绝活


自创的 “三坚持、三熟知、三注意、三步骤”行车口诀,被年轻司机奉为行车必备的经验宝典。安全驾驶列车35年,累计949302公里,零事故。


什么算安全行驶?北京地铁有着非常苛刻的标准:列车晚点5分钟以上算事故;某个车门未关闭列车启动算事故……要保证安全行车,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只要发生一次事故,不管什么原因,累计的安全里程就会被清零,从头来过。

阮卫方经常把“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挂在嘴边。所谓“金刚钻”就是他多年的行车经验加过硬的车辆理论基础,电动列车的主回路、辅助回路电路图早已经牢牢地印刻在脑子里,那些图纸上对应的开关、保险、电气箱所在列车的位置也已经烂熟于心,这也成就了他敢于在运营线开箱子换部件的绝活。

行车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繁琐,任何一点失误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有一次,阮卫方在列车行使过程中发现操纵车底部有异音,打开地板盖发现是1号车2台车3位牵引电机异常,凭着多年的行车经验,判断有可能是电机轴承塌架。他果断与行车调度员联系,掉线回段。列车回库后,经检查发现果然与其判断相符,防止了一次列车机破堵塞正线的重大事故。

随着北京地铁不断发展壮大,新人的培养是一个重要方面。“坚持精神集中,坚持呼唤确实制度、坚持不盲目赶点和不臆测行车;注意弱势群体,注意外地乘客,注意……”阮卫方自创的 “三坚持、三熟知、三注意、三步骤”行车口诀,由于简单易操作并朗朗上口,已被中心的年轻司机奉为行车必备的经验宝典。


高巍:

让“老”工艺焕发“新”活力




匠人

匠语



兴趣和热爱就是最强的力量,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再辛苦也不觉得苦。



工匠档案
高巍,北京臻品裔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首席服装设计师及技术主管。先后荣获兄弟杯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大赛金奖、中纺杯设计大赛暨亚太青年设计师选拔赛金奖、中国第一届“新人奖”金奖、第四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等荣誉。
技能绝活


现代立体装饰手法:综合叠加使用各种传统与现代装饰手法进行素材重组,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探索出服装设计创新之路。


他从小就喜欢绘画,毕业后进入服装行业,凭借出色的设计功底,荣获多项国内大奖,并获得去巴黎学习的机会;他在巴黎继续深研服装设计,并创办自己的服装品牌,连续13年参加法国巴黎时装周,是迄今为止参加此项顶级国际女装展时间最长的华人服装设计师;他回国创办服装品牌,并受聘成为北京服装学院的客座讲师,还参与非遗文化传承的培训,对非遗文化进行创新研发。他就是北京臻品裔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首席服装设计师及技术主管——高巍。

这几年,高巍培养了数百名学生,他以自己创作的作品作为教学素材,把自身在服装行业多年的技术及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学生。2017年11月,高巍作为辅导专家,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活动,参与了甘肃庆阳地区民俗剪纸再创新项目。通过传承人的协作,他将传统剪纸与时尚设计相结合,在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对民俗剪纸这一传统手工艺进行了创新研发。“那些剪纸的学员,我发现他们真的太棒了,能用一把剪刀剪出栩栩如生的图案来,于是我就想到,为什么不能把他们剪出来的这些图案拼接到衣服上呢?”高巍感慨地说。经过反复的研究、探索及实验,最终研发出“以皮带纸”的全新手工制作方法。他让剪纸学员们把皮料剪成各种图案,然后拼接到卫衣上,卫衣立刻有了一种独特的美感,探索出一条中国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的工艺之路。


郭立芸:

培育酵母如同照顾自己的宝宝




匠人

匠语



知识是基础,帮助我们站得高,看得远。钻研和创新是能力,帮助我们开创新局面。



工匠档案
郭立芸,中共党员,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高级酿酒师、国家级技能大师。2013 年荣获北京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称号;2019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技能绝活


近30年一线酿酒工作的经历,使郭立芸拥有了在大海捞针式的选菌过程中识别优质菌株的慧眼。


酵母是真菌类的一种微生物,是啤酒酿造的灵魂。在酿酒师郭立芸眼中,了解酵母,就像了解自己的孩子;培育酵母,就像精心照顾自己的宝宝。

自1993年毕业分配来到燕京啤酒公司工作,郭立芸就一头扎根实验室,从事酵母管理和微生物研究工作。“起初,我们每天要面对数以万计的菌落,大海捞针似的选择优质菌种应用于生产,有些时候,一连几天都没有任何成效。”可她坚信,选菌,不仅要耐得住寂寞,更要有识别和发现目标菌的眼睛。为了让选菌过程更高效、结果更明确,郭立芸带头开发新技术,构建高通量筛选模型,同时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评价方法,做足选菌辅助工作,以此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筛板前,我们两年才培育300个菌种,而随着技术手段的提升,我们四个月就能筛选培育5000多株菌种。”

在围绕啤酒的纯净化酿造方面,郭立芸认为啤酒有益微生物——酵母和有害微生物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于是,她策划了数十个科研项目,其中不乏“国内行业首次”“国际领先”等创新性项目。此外,在加强啤酒酿造过程中,郭立芸策划并实施了“高效啤酒有害微生物检测综合配套技术与应用”的课题研究,建立了啤酒有害微生物定量——定性溯源程序,开发了集成化啤酒污染微生物群落分析检测鉴定技术体系,绘制啤酒污染微生物区域性、流程性、季节性地图,填补了燕京菌种管理的空白。


来源:《工会博览》杂志

编辑:刘亚静

往期推荐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下载“北京工人”客户端↓↓

喜欢的话请点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