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风采|刘保献:当好环境监测“哨兵” 助力“北京蓝”变“常态蓝”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把“爱岗敬业”当作信仰,让默默无闻、淡泊名利成为一种幸福;他们把“勇挑重担”当作挑战,让不忘初心、履职尽责成为一种荣耀;他们把“精益求精”当作习惯,让科学求实、勇于探索成为一种追求。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小午带您走近身边的二十大代表,感受他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成长历程!
刘保献
党的二十大代表,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主任勤学苦练,十余年百万环境监测数据“零”失误;勇挑重担,在全国率先建立PM2.5监测网络……
刘保献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环保人的“工匠精神”,用监测数据守护着首都的“碧水蓝天”。
当好环境监测“哨兵”
助力“北京蓝”变“常态蓝”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假期,北京的天空碧蓝如洗。据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10月4日全市空气质量均达到一级优水平,城六区PM2.5浓度2微克/立方米,东北、东南部更是只有1微克/立方米。在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中,曾经百姓渴望的“北京蓝”已经成为了“常态蓝”。“作为北京大气治理的亲历者、实践者、参与者,希望能与更多人分享这些年北京生态环境改善的故事,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背后的故事。”刘保献说。
百万余组监测数据“零”失误
2008年,刘保献进入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分析实验室,成为一名研究员。他经常一练就是一整天,查阅、记录的文献资料成千上万本,短短一年时间,刘保献就在上岗考核中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凭着这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这十余年来刘保献参加的50多项国家考核均100%通过,所出具及审核的百万余组监测数据“零”失误。
这些精准的数据,不但证实了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更书写了北京空气污染治理的传奇故事。2021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3.1%,这样的改善效果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为“北京奇迹”。
带队先行建立PM2.5监测网络
2013年,全国多地出现空气重污染,PM2.5进入公众视野,但当时国内针对PM2.5来源解析业务化基础工作还较薄弱、相关领域尚处空白。刘保献主动担当,带领团队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成为了国内第一批建立PM2.5监测网络的先行者。
在研究初期,摆在团队面前的难题一个接一个。怎么挑选设备?如何研发技术?用什么手段来提升数据质量?传统的传感器比较大,颗粒物逐步累积以后,设备性能就会下降,不仅如此,还得考虑传感器在一些特殊天气下的运行问题,比如雷雨天、大风天等极端情况。
一次,团队成员忙到夜里11点多了,还是没有进展,刘保献只好招呼大伙儿先回家休息。可刚刚到家,突然下起了暴雨,没想到,团队成员不约而同地回到了单位,趁着这场大雨,再测试一下传感器在极端天气下的使用情况。团队成员一边观察传感器设备的运行情况,一边详细记录,就这样,在深夜的大雨中足足工作了两个小时,使得这个瓶颈问题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剖析污染物的微观组分、进行化学分析、模型计算……足足两年的时间,在刘保献的带领下,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团队突破了若干个技术难题,最终研发出PM2.5中200余种化合物监测方法。2014年,北京首次发布PM2.5源解析研究结果,成为全国第一个发布PM2.5源解析报告的城市。
将构建温室气体监测网络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经发布了三轮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研究成果。到第三轮时,监测结果表明,本地排放中各类源绝对量实现“瘦身”,重污染期间区域传输高达六成以上。本地排放中,移动源仍独大,占比46%,生活源凸显,占比16%,成为第二大污染来源。
“目前看,还可以继续强化对本地排放中移动源,特别是柴油车,还有生活源、扬尘源和工业源的精细化管理,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刘保献说。
根据“十四五”规划目标,北京市将不断健全现代化环境治理监测体系,构建统一规划、天地一体、技术创新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成覆盖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状况和污染源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并且持续加强科技支撑,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升科技治污、精准治污能力。
“2021年北京市全年优良天数达288天,较2013年增加了112个蓝天。重污染天在2013年为58天,2021年只有8天。作为一名数据记录者,回过头再看,特别有感触。”刘保献说,用数据说话最准确,如今北京蓝天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了!
来源:劳动午报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下载“北京工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