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北京大工匠|刘芳:巧手托起航天梦
“从0到有试制样机”
“产品返修一次成功”
“在巴掌大的空间内巧布千根导线”
“盲装百根金针,一根也不歪”
“点一下就准的袖珍焊点”
……
从事航天电子产品无线电装接工作16年
刘芳在无线电装接领域练就绝技
她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圆满完成载人航天、
探月探火等多项重点型号
高密度复杂电子产品的装配任务
用一双巧手托起航天梦
铸就一双巧手
16年前,刘芳怀着“航天梦”来到了航天万源,接触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脱线”。经过培训之后,刘芳立刻上手,一根一根地脱线,全神贯注地训练自己的技艺。“有时候时间很紧,怕基础打得不牢,连厕所都不敢去,生怕耽误了。”在刘芳手中,几百根导线,每一根都齐刷刷地完成了脱线,而且无毛刺、不发黑,高于要求标准。
工作的前两年对于刘芳来说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但她从来没有退缩。每每迎来一项新工作,她就跟着师傅认真学习,然后翻看记录,消化、总结所学。遇到疑问,她就继续请教师傅,再学习、再记录、再消化总结,如此循环往复,让笔记本上记录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正是那时候打下的坚实基础,才铸就了刘芳的一双巧手,她也逐渐成长起来,并逐渐担起大任。
一天夜晚,刘芳所在的车间突然接到紧急生产任务,而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3天。批量更改,是生产中最棘手的工作,既要在拆除时保护原有的元器件不受损坏,又要在装配时保证新组装的产品万无一失。对于操作者来说,这是技术技能水平的最高考验。
批量大、改动多、空间小、细线杂,这些困难对刘芳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刘芳也在这一次次紧急任务中摸索出了一种行之有效、保质保量的生产方法。思考蓝图,绘制草图,这是刘芳迈出的第一步。刘芳说:“只有理清产品的脉络,在脑海中浮现出产品各种元器件的位置,才能找准切入点。”第二步,梳理下线表和接点关系表,确定每一根电缆的长度、编号和跨线关系。“要弄清楚产品的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只有细节做到位,才能保证进度和质量。”第三步,制作导通表,按照原理图整理出导通表,确定难点和易错点,为更高效的检验做足准备。等这三步走完,已经是凌晨时分,刘芳说:“虽然紧急的生产任务还没有开始,但开好了头,后边的工作就有了保障。”
等到第二天,刘芳再根据每一名职工的特点,分配给他们最拿手的工作。刘芳说:“每一名职工都有各自特点,10个手指头都不一般齐呢,把脱线扎线焊接、装配检验等工作分配到最放心的职工手中,产品质量就有了保障。”
每天晚上睡觉前,刘芳都会习惯性回顾一下自己一天的工作。刘芳说:“白天工作忙来不及思考,晚上夜深人静时查漏补缺就能发现问题,想到哪些地方没有做到位,就会在第二天的晨会中落实,等到把产品做出来的时候就特别有成就感。”
攻克“卡脖子”技术
“我喜欢比。”日复一日面对着电路板、烙铁和导线,刘芳从不觉得枯燥,她与“同桌”两人各自心里都默默地较着劲儿。怎么能够比别人做得更快、更好?凡事爱琢磨的刘芳不断思索,竟不知不觉掌握了三手绝活:巴掌大空间巧布千根导线、盲装百根金针一根也不歪、点一下就准的袖珍焊点。
一个长方形的控制器盒,在狭小的空间中要布上百条导线。刘芳将上百根导线进行绑扎、分支、固定,原本杂乱无章的导线,好似变魔术一样,变成了整齐、精致的作品。
每个连接器上都有三至四排金色的细针,数量有上百根。每根金针对应一个小孔,要求百根针要同时入孔,一根歪了,产品就报废了。而由于入孔的装置是封闭的空间,这样精准的操作,也只能盲装。在刘芳看来,盲装不如巧装,将封闭的空间分两个步骤装,中间用垫片隔开,这样金针入孔准不准,提前就能预知,能够确保万无一失。
高密度多引脚SMD芯片的焊接属于精细的“袖珍”焊。一个指甲盖儿大的芯片上,均匀分布着上百个引脚,对应的是上百个针尖儿大的焊点。每个焊点需保证匀称、参数一致,焊接十分苛刻,但在刘芳手里是“点一下就准”。
2017年,刘芳担任班组长,她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不仅思考产品的效率和质量,还思考怎么设计产品及实现的工艺。“原来是拿着图纸走线,现在是看图纸后想怎么能效率更高。所谓的绝技绝招是基础,更重要也更难的是实现从0到有的样机试制。”刘芳说。
随着技艺的积累沉淀,刘芳开始攻克“卡脖子”难题。在某重点型号关键单机产品的国产化研制过程中,她根据装接产品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工艺特点及装联难点,比对国产与进口器件的特性、摸索焊接参数、迭代装配方案,通过技能攻关助力技术提升,突破产品国产化研制关键技术,为设计方案改进、工艺方法优化、产品质量保证奠定了基础,为某产品研制取得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她结合某型号生产任务,完成了北京市总工会《板间连接器装焊工艺技术研究》创新助推项目,针对产品结构特点和装配技术难点,改进工艺方法,解决技术难题,突破产品生产过程中制约产品性能的关键工艺技术,为型号产品成功研制起到推动作用。
让绝活更“鲜活”
“责任越来越大,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一定要做到无愧于心。”在航天万源,刘芳从一个“职场小白”,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技能专家、技能大师、技能带头人,又先后成为班组长、工段长,她深感责任重大。
对徒弟,她倾囊而授,毫不保留;对自己,她更加严格要求。
刘芳说:“带徒弟的时候,他们要是有什么学不会的,我比他们更着急。我觉得,一个人掌握技术不算什么,能有这个力量将这门技术传承下去,才是本事。我希望有一天也能桃李满天下。”如今,刘芳带出的徒弟们人才辈出,频频在北京市技能竞赛等比赛中拔得头筹。她一人的绝活儿变成了人人的绝活儿。
作为工段长,刘芳不仅要掌握多门技术,还要学会合理安排人员,全面掌握各个工种。为了合理安排工作,接到紧急的新项目,刘芳会熬夜“绘制草图”,以便第二天一早就能给职工分配工作。
晚上11点、12点下班是“家常便饭”。刘芳对工作做到“无愧于心”,但对家庭却“愧疚万分”。
虽然孩子的学校离单位不远,但碰到紧急任务,刘芳一分钟也脱不开身,她只能拜托同事去接孩子,久而久之,幼儿园的老师就认识了刘芳身边的同事。一次,幼儿园的老师见到刘芳说:“别的孩子我只认识他们的家人,但通过你的孩子我却认识了你整个车间的同事。”
单位——家庭,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就是刘芳的全部。刘芳也曾向往逛街、陪孩子这种简单的生活,但穿上工作服的那一刻,装好一箱箱待交付的产品的时候,她还是觉得,踏踏实实把工作干好就是幸福。
人物档案:
刘芳,特级技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高级技能专家、北京航天万源科技有限公司技能领军人才,从事航天电子产品无线电装接工作16年,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奖项6项,先后荣获北京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第三届“北京大工匠”等称号。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下载“北京工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