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影性侵门”的信息突发事件该如何应对?

2017-06-11 八分斋 八分斋

北影这个事件,是个十分典型的信息战,借助了阿廖沙事件,打击了作战对象,抹黑了北京电影学院,顺带牵出教育系统性问题,从而佐证这个制度有弊端。


信息战的导火线,是阿廖沙事件。以学弟、在校切入爆料,很迎合大家的侠义情感需求,不畏强暴,慷慨援手!也即,阿廖沙被性侵这个事情的真假,无论被否认,还是被确认,对锁定目标的信息打击都会得手。北影出面否定了,所以阿廖沙和这位学弟侠客,从受害者变成了更大的受害者,博得更多的同情,引发更多对此事件持真实判断的认知;如果最终属实(被攻击方承认属实的可能性为零),则情况不会比否定好任何一点点。


也即,导火线点燃之后,看起来被掐灭了,实际上后手还没出来。


这个后手,是从身份标签上进行调整,把学弟直接变成“北电侯亮平”,而战争对象从“实施性侵”者变成了整个院系、学校,作战方略也由打“性侵”变成“反贪腐”。这是很系统的运作,非专业团队无法进行精准定位。各位也要从中看到事件启动的门道、转换升级的方法,一来可以防身,二来可以帮人,三来可以御敌。

那好,倘若我是北影和当事人,面对这么系统的信息攻击,怎样防御和反攻呢?


一:锁定对手信息


但凡信息战,都会有痕迹。这一事件的最大痕迹就是举报人,以所谓实名并留有联系电话。无论后面有多大的团队,发布信息的帐号只有一个,也即承担相应责任的就是发布者。北影研判这一实名和电话,只要“名不实”或“电话不通”(不存在也算),则可按照《网络安全法》及相关信息管理条例、办法,以不实信息、构陷、攻击等为由,让支持平台消除相关信息、减少相应影响、避免法律连带责任。


二:寻找信息漏洞


这个举报的最大信息漏洞,是“贪污一亿元”的指控。被举报对象,只需要拿这一条要求举报者、平台提供详细证据,对手基本上就得哑火,最起码这个事件中的这一指控,显然是没有办法站得住脚。至于各类公司的关联等等,并不能够提供任何的票据、往来、流水的证明功能。从目前信息管理的角度,被指控方只需一个理由就可以让这类信息消失:造谣。谁不删除、不制止,则平台同样需要承担信息管理责任。


三:侵犯个人隐私


举报中,大量描述被指控对象的私生活,是否违法是司法部门的事情,而公开泄漏个人信息则是举报者违法的问题。也即,被指控者在哪里有什么房子,有没有包养小白脸,和自己老公关系好不好,人家老公有没有养小三,这完全是个人隐私。任何人的个人隐私都应该被保护,哪怕是个罪犯!何况在网上掀起如此大范围的信息围剿,让一个或多个个体在网上裸奔。因此,当事人完全可以以侵犯个人隐私,要求平台方制止、纠正这种信息侵害行为,同时藉由司法机关展开维权。


四:损害学校声誉


北影整个学校,在这次事件中也是信息靶子。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扩大,信息影响十分恶劣,而从头到尾对攻击方被动应对,攻击方则隐身网后主动进攻。对于学院,严肃对待这个事情是必然和必要的,表态严查的同时,要启动司法程序。如果学院老师有问题,那就处置;如果举报对象有问题,也要处置。唯独不能跟着对方的信息引导亦步亦趋,学校得有学校的样子,权威而不凌人,尊严但不护短。


那好,说完如何遏制,再看看怎么梳理出这类事件中的幕后主使?


在网上,不会有人无缘无故的发起一场信息战,因为时间、精力都是成本。因此,这类事件的启动,从策划到执行都需要专业团队运作,而专业团队需要付费。所以,找出可能的“金主”是信息博弈主被动转化的关键。从这一事件的特点来看,大概需排除、锁定一下几类可能的“金主”(主谋)。


一:职务竞争对手


通常这类信息战,由涉及到职务竞争引发的会占比多。传统社会里,搞黑材料、弄举报等手段大家很熟知;网络社会里,把黑材料、搞举报更加隐蔽化但影响更大化也十分普遍。因此,被打击核心,应该排查自己院系、学校的竞争对手,排查的方法是结合前面四大点获得的发布者信息等顺藤摸瓜。这类竞争在公共信息安全管理领域,我们划归到政治竞争的范畴,好位子谁都想要。


二:利益关联方


现在的高校老师,在外做生意是时尚,在校搞学术是傻子。从攻击方发布的资料看,被攻击者有各类利益关联的可能,高效搞产业这也是咱们的教育特点。但凡有合作,就会有分歧、有矛盾,就会得罪人。比如分配不均、执行纠纷等等,一般情况下能够提供资金的,都是利益被损害严重的一方,或者觉得被损害得严重的一方。公共信息安全领域,企业竞争中这类案例最多,而校企、院企、师企的本质仍然是商业利益,所以源起的概率也最大。


三:感情关联方


这年代的感情,尤其是婚内的其它感情,基本上不是靠爱情维系,而是靠利益维持。也因此,当事人关联的各感情方,都有可能因为利益而反目成仇,现实中比比皆是,网络上俯首可拾。没有比对你十分了解的感情方,更能对你发起有效的致命攻击。最被动的是:职务竞争方、利益关联方、感情关联方等因为共同的敌人联手,那你的天下就必然大乱!目前看,联手的概率比较低。


有了遏制和挖掘锁定对手,就有了清晰的依据和判断,所谓知己知彼,在网络生态中也一样作用。一般情况下,即便是摸清楚了来龙去脉,也仅仅用于遏制和平事,而不是为了反致对方于死地!除非你死我活,否则和则多利。


聊到这儿,看官们会觉得我复杂化一个简单的事情,那是因为你想得太简单。这类事情,在以前、现在、以后的网络生态中都在高频发生,而基于政府、机构、团体、组织、企业、个体的公共信息安全管理,目前只有了一点意识,而并无系统的方法。通过这个案例,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公共信息安全管理的简单处理构架,当然每个案例都不同,使用的管理措施也有区别。要掌握这个门道,就多看我们的案例拆解。


更多案例分析:

怎么在网上打赢一场信息战:专业媒体人是关键!

崔永元的网络病,是很多名人大腕的网络通病!

潘石屹是怎么搬起网络砸了自己的脚?

平谣马克龙:谁浇灌了这朵互联网的奇葩?


专注于网络研究、公共信息安全管理。

著有《中国网络通史(上下卷12册)》,《网络大破解》(6册)。主持网络评论节目《网眼八分斋》、《舆情观察室》、《网络大破解》。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香港卫视、深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特约嘉宾。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媒体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市政府采购协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新阶联主席助理,广东省新阶联发起人、常务理事,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点亮心光社工中心发起人、理事。

从这里读懂网络:视频自媒体【2008-201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